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其他 > 农女重生发家日常 > 农女重生发家日常 第119节

农女重生发家日常 农女重生发家日常 第119节

作者:绿豆红汤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3-12-30 08:30:50 来源:免费小说

  程石这会儿正感动,一连声说不嫌弃,然而等到晚上给丫头擦屁股,只看了一眼他就干呕着就往出跑,“罗婶、罗婶,青莺拉屎了,你快来收拾。”

  杨柳哈哈大笑,笑倒在床上。

  一腔思念错付啊!

  作者有话说:

  来了

  第一百三十八章

  青莺被保母抱了出去, 房门大敞,木窗推开,墙边茉莉花的花香混着葡萄腐烂的甜香飘了进来, 冲散了屋里臭烘烘的味道。程石用油皂狠狠搓手,用凉水洗了把脸才呲牙进屋。

  杨柳看到他, 好不容易压下去的笑又浮上脸, 嘲笑道:“傍晚那会儿你是怎么说的?”

  程石坐到窗边的矮榻上不接话,捂着额头闷笑,他高估了自己对污秽的忍耐, 这玩意不适合爱屋及乌一说。

  “嗡嗡嗡——”

  “啪”的一下,杨柳拍死一只落在胳膊上的蚊子, 门开了,院子里的蚊子飞了进来。床上的纱帐也还没撩下来, 杨柳抬腿踢了男人一下,“你做的好事,这下睡不成了。”

  “我去拿艾蒿。”程石起身出去。

  艾蒿引燃,清苦的白烟腾腾升起, 杨柳从床头拿件长袖薄褂穿上, 摇着蒲扇到院子里避一会儿。

  姜霸王夜跑回来, 见小两口站在桂花树下拍蚊子, 问了句:“怎么不去睡?”

  “待会儿睡,屋里在熏蚊子。”杨柳说。

  “那先来我屋里坐会儿。”她取了换洗衣裳去偏院。

  保母也抱了擦洗干净换了身衣裳的孩子过来了,青莺穿着个荷粉色肚兜,下面一条同色短裤,露出白嫩的胳膊和腿, 肉肉的, 干干净净的, 程石立马手脚勤快的接过抱在怀里。

  杨柳嗤笑一声。

  青莺听她笑,也歪头咧开嘴,圆眸弯弯。

  “真可爱,我闺女真可爱。”程石忍不住低头吧唧一口。

  杨柳撇嘴,“再可爱也挡不住你跑得快。”

  “啊!我想起来了,我给你们娘俩带东西。”程石把小囡递给她抱,一溜烟跑出去,没一会儿提着个篮子推门进来。

  “这是给你买的,这是给咱们莺姐儿的。”程石把臂钏和风铃放桌上,又从提篮底部拿沓手帕,手帕用一个老虎肚兜包着,“手帕是你的,肚兜是你闺女的。”

  杨柳只扫了眼臂钏,在乡下住其实不太适合戴金银首饰,妆奁里的那些还有不少没上过身,她接过手帕,布料柔软吸汗,花草虫鱼绣得也灵动。

  “眼光不错。”她夸了句。

  “我就知道你喜欢这些,蚂蚱、蜻蜓、鸟雀、游鱼的都被我买回来了。”程石拿起细竹节雕的风铃逗小丫头,一边说:“估计掌柜的也挺高兴,卖不出去的都被我买走了,结账的时候还给我抹了两文钱。”

  心里则是庆幸她可算不跟他提那茬了。

  杨柳拿过臂钏戴胳膊上,笑着嘀咕:“我不是说不让你买了嘛,估计是又戴一次就撂妆奁里吃灰了。”

  “你没说不用买,你说的是:没有吧,也不缺什么。你琢磨琢磨,没有吧——这个“吧”就代表不确定,我琢磨着你没有臂钏,这可不就是缺的。”程石笑嘻嘻,帮她卷起袖子,“挺好看的,多戴几次。”

  “戴着这东西耽误我干活。”杨柳抬起胳膊靠近蜡烛,火光在银臂钏上晃出游荡的光晕,像是太阳照在水下的鱼鳞上。

  “我做,活儿都让我来做。”男人嘴上哄媳妇,也没耽误哄闺女,手上的风铃响就没停过。

  “咳。”姜霸王清咳一声提醒,披散着一头微微有些湿润的长发进门,“有一会儿了,你们屋里的蚊子命再大也该熏死了,回屋睡觉去。”别在她屋里油嘴滑舌。

  程石抱过杨柳怀里的娃,转手递给老娘,“傍晚不还在酸你孙女把你忘了,今晚你带她睡。”

  “胡说八道,青莺到了晚上就只要我俩,你让她跟娘睡,能把娘折腾得一整夜睡不好。”杨柳下意识反对,“她一嚎,后院住的人算是都别睡了。”

  “不试试怎么知道,”程石坚持把孩子往出递,继续磨:“奶奶又不是外人,我们青莺就喜欢她阿奶。”

  姜霸王心动了,丢开手里的脏衣裳接过小孙女,“那我试试,要是哭了再给你们送过去。”

  “给我们送过去干嘛,哭了你抱着哄,她喜欢摸狗喜欢看猫,你带她去找。”程石拉着杨柳往外走,还不忘回头叮嘱:“你耐心些,哄住了今晚,以后就对你亲近了。”

  杨柳挣了挣手,胳膊越发被攥得紧,出门了她骂他昏了头:“你大晚上发什么癫?”

  “嘘,咱们抓紧时间,说不定能赶在娘耐心耗尽前把孩子抱回来。”程石压低了声音,脚迈的飞快,几乎要把杨柳拽飞了。

  开门,关门,他压着人半躺在矮榻上,一手抬起窗用叉竿支起木窗散屋里的烟气,清凉的夜风也带走了粘腻的嘬吮声,风里隐隐约约传来风铃的叮当声。叉竿不稳,斜斜支撑着,终于在一阵风的驱使下滚掉在矮榻上,矮榻上暗影交叠的两人不知什么时候转进了床榻间,烟灰色的纱帐无风自动。

  风铃没了作用,怀里的孩子开始哼哼唧唧地哭,圆溜溜的杏眸眼泪湛湛,左右四盼着开始找爹寻娘。姜霸王这时候也意识到了她儿子把孩子丢给她的用意,自然不能这时候送娃过去打搅,想着青莺爱看猫狗,她拿了件她的衣裳把孩子包起来抱出门。

  “呜呜呜——”出了门,到处黑黪黪的,青莺挣扎着大声哭。

  “红薯——板栗——哎,狗狗来了,快看快看。”姜霸王心里大骂那瘪犊子,脚上倒是倒腾的快,没一会儿就出了后院。被五只狗围着蹲在前院,她细声细气哄孩子,同时喊:“快出来个人,把廊下的灯笼点着。”

  “怎么是你在哄孩子?她爹娘呢?”雷婶开门出来,举着油烛引燃两盏灯笼。

  姜霸王没接话,见青莺摸着狗耳朵不哭了,她大松一口气,吁气道:“我好多年没哄这么小的娃了。”

  春婶跟坤叔相继走出来,站了一会儿看没什么要帮忙的,又进屋睡觉。春婶明早要早起做饭,坤叔明早天不亮就要起来把卤蛋装车,两人都要早起,晚上睡的也早。

  跟狗玩了一阵,也到了青莺要睡觉的点,但眼皮子垂拉下来了还不肯睡,又焦躁地呜呜哇哇哭,找爹要娘。姜霸王没得法,只好抱着娃在前院转圈,多霸气的一个人啊,找不到猫自己开始学猫叫。

  “我去把奶娘和保母喊过来?”雷婶问。

  “不用。”姜霸王拒绝了,担心把人都折腾起来后让儿子没脸。

  奶娃娃耗不过习武之人的精气神,在一声喵喵叫声中闭上眼睡过去,姜霸王又在院子里转几圈,狗都趴地上睡着了她才抱着孙女回后院。

  屋门轻轻一响,程石泼掉半盆水,轻声问:“哄睡了?”

  姜霸王没理他,直接抱着孙女回屋。

  程石把木盆靠在墙上,进屋捡起叉竿把木窗撑起来,屋里收拾干净了才过去抱孩子。

  刚放到床上的小丫头还没睡安稳,被抱起来时睁眼认出人,委屈地瘪嘴。

  “好了好了,你奶又没打你,委屈啥?这就抱你回去。”程石轻轻拍她后背,“娘,我抱回去了啊,你也早点睡。”

  姜霸王冷哼一声,等人出去了她过去关上门。

  ……

  徐襄公推荐的厨子过了三日才带人过来,厨子姓甄,是个四十岁出头的妇人,听她说徐襄公十年前路过她家尝过她烹的鱼,就高价雇了她专为他烹鱼,“徐襄公游走在外吃过的鱼,他回来跟我描述味道,大差不差我都能做出来。”

  杨柳看在后厨收拾锅碗瓢盆的三个女子,两个大的估计有二十来岁,小的那个看着只有十三四岁,不由询问:“她们是您收的徒弟?”

  “小的那个是我侄女,大的那两个是我收的徒弟,跟我学做菜有五年了。”

  杨柳佩服有本事的女子,她改变了之前的主意,说:“食馆只做中午和晚上的饭菜,至于卤蛋,晚上清洗锅碗时把蛋煮熟泡在卤水里就可,你们师徒四个早上的时候能多睡会儿,时间还是挺宽裕的。所以我想问你们是回乡下同我们住,还是你们自己在镇上租个小院。”

  “我听徐襄公说杨家庄风光极好,如果方便,我是想住在乡下的。”甄大厨松了一口气,她们四个女子单住在镇上,恐怕会有不怀好意的男人夜里骚扰。

  “方便,上午会有人送捕捞的鲜鱼过来,到时候你们可以搭牛车进镇,晚上我让坤叔赶马车来接。跑堂的伙计和杀鱼洗菜的都是我们村里的人,有男有女,他们晚上也是要回村的,你们跟他们一起走也可。”杨柳说。

  “想必是很热闹。”甄大厨说。

  的确是热闹,甄大厨师徒四个包揽了掌勺和切菜的事,程石和杨柳在村里招了一个烧火的妇人,洗碗洗碟的两人是年轻的小媳妇,端菜上水的是四个长相周正的小伙子,劈柴挑水的是个体壮的男人,另外还有俩收拾桌椅的体壮妇人。送鱼和采买的活儿由程石负责,杨柳负责收钱记账,但两人不可能一整天都耗在食馆里,又托张老头介绍个管事的,不用多有能力,只要有经验,不是个奸诈的人就行。

  筹办的这些日子,程石得空了就钻在书房写字作画,一幅幅装裱起来挂在食馆的包间里。从县里买回来的屏风、配套的碗碟杯盏、从山上移栽的花草……通通都摆了进去。

  ……

  七月初八开业,巳时,鞭炮声响,牌匾上的红布由程石攥着青莺的手给扯了下来,吴家饭庄已成了过去,从今日起就是千客鱼馆了。

  “程老板,恭喜开业啊,祝你日迎千客。”张老头带着他大儿子过来道贺,同时递上一份贺礼。

  “借张叔吉言,张叔里面坐。”程石领他们父子俩进包间。包间的门窗都开着,门里摆置着屏风,不阻风不挡光,但能隔绝路过的人的视线。

  “你这哪像是吃饭的地儿,有字画有盆栽,还放了两本书!我家孙子的书房都没你这儿布置的雅致。”张老头拿过书翻看了两页,一本是游记,一本是才子佳人的风月小说,随手放下又去看墙上的字画。

  “张叔,你们先看着,我离开一会儿。”程石看见歆莲从门外探头。

  “你忙你忙,不用招待我们,都是老熟人了。”张大刀说。

  杨柳喊程石出来是让他招待席哥儿他阿爷,她姐带着俩孩子也来了,临近晌午,之前的熟客也拖家带口来照顾生意,比如曹记粮行的少奶奶林彤,亭长家的少夫人张秀瑶,后者还给她家帮过忙,这个要招待周到。

  杨柳亲自领她们进包间,出来后嘱咐三个男装打扮的丫头:“栀子、银杏和山桂这三个包间等下不收钱,她们若是执意要给,就只收一半。”

  “好嘞,记住了。”歆莲在账本上做个标记。

  日上三竿,后厨开始上菜,鱼头豆腐汤,香煎扁鱼,凉拌鲫鱼,鱼丸银丝干贝汤,除了这些清淡的还有烤鱼,酸菜鱼,干菜炖鱼……这还是今年首次捕了鱼拿来卖。

  菜上齐了,程石端着酒杯到张家父子这一桌,这一桌都是镇上几个食馆的老板,还有席哥儿他阿爷。

  “今天这菜可还对胃口?”他进门问。

  “味道鲜美,鲜的很。”张老头喝完碗里的鱼汤又舀了碗,咂嘴说:“鱼肉不吃都行,鱼汤我可要喝个饱。”

  “你家这厨子手艺不错,大热天吃凉拌鲫鱼挺爽口,肉嫩不腥。”张大刀评点,“其他的也好,我感觉比去年冬天我爹买回去的鱼味道还好些,也不知道是不是我们厨艺不如人。”

  “可能是今年水清,没让鸭鹅下水,夏天雨水又少,泥都沉底了,鱼的土腥味淡。”程石举杯跟他们喝了两盏,“你们慢慢吃,我去其他包间看看。”

  “好,你去忙,你在这儿说话也耽误我们吃菜。”张老头摆手赶他走,在座的其他人俱是笑出声。

  程石出了门在几间有客的包间外站站,听里面多是吐刺和喝汤声,偶尔说话也是言好吃,他满意离开。

  包间还有空的,大堂基本快坐满了,其中有不少熟悉的面孔,她们隔着桌还相互交流菜的味道。

  “这道鱼丸汤好,没刺,适合我家孩子吃。”

  “不仅孩子,我是个笨舌头,一直不会挑刺,吃鱼一直是喝汤,这下可过了个鱼肉瘾。”

  “什么?鱼丸汤?味道咋样?弹牙又鲜甜?那我晚上过来一定要点这道菜。”

  她们看到程石跟杨柳过来,一致夸赞鱼好吃鱼汤好喝。

  程石跟杨柳一整天都是笑眯眯的,傍晚时让坤叔先送歆莲她们回去,青莺也跟奶娘一起坐车回去。他跟杨柳是等客人走光,等伙计和清扫的妇人把食馆打扫干净,留个守夜的,其他人分坐三辆马车一起离镇回村。

  夜已深,镇上残留着少许燥热的热闹,山野是另一种宁静热闹,虫鸣蛙叫,稻田上空萦绕的萤火虫,树上的鸟窝里偶尔响起一声粗噶的鸟叫,草丛里藏身的野鸡突然扑棱着翅膀飞起来。

  “嚯!吓我一跳。”打瞌睡的妇人突然惊醒,凉风习习,马蹄踏在硬实的路面,规律的哒哒哒声里,没一会儿她又睡了过去。

  乡下的人睡的总是很早,马车进村时,村里已是一片黑暗,狗叫惊醒梦中人,木门接连吱呀打开,“回来这么晚啊?”

  “哪里晚了,我们出镇时镇上还有挺多人。”

  程家的大门还开着,翘首的狗支愣着耳朵听出声,狂摇尾巴迎到村中间,程石拍拍车板,红薯和板栗扒上车,搭乘马车回家。

  狗等主人回家,奶娃娃也在等爹娘,眯缝着眼挨个儿瞅一眼才肯睡。

  “天黑那阵又哭了,还是她外公来哄了一阵,抱回去跟她表妹玩开心了才送回来的。”保母交代。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