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其他 > 农女重生发家日常 > 农女重生发家日常 第106节

农女重生发家日常 农女重生发家日常 第106节

作者:绿豆红汤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3-12-30 08:30:50 来源:免费小说

  “程太太。”绸缎铺的掌柜看到进来的人,满脸笑地迎过去,“是找我家太太还是要做衣裳?”

  “找我姐,她可在?”

  “太太在布庄,我让人去跟她说一声。”

  “我自己过去,你忙。”杨柳又转身出去,从西边的窄巷进去,隔着一人多高的青砖墙听到里面隐隐约约的说话声。这是她第二次来胡家的布庄,就在绸缎铺后面,扩建的小院另开了门,里面养着八个绣娘,也做库房,每间屋都堆了各色布料。

  门房识得她,开了门朝里吆喝一声,杨絮就从其中一间屋出来。

  “家里的枇杷熟了,我给你送点来。”杨柳举起一兜黄澄澄的枇杷,“你一个儿?席哥儿和芸姐儿在家没来?”

  “在屋里陪他们爹,大庆说一个人在家没意思。”杨絮接过妹妹拿来的东西,领她去休息用的厢房,问起家里爹娘,“快入夏了,我给两个老的各做了两身衣裳,给豆姐儿也做了个薄被,你待会儿回去捎过去,我这天天忙得脚不落地,也没时间回去。”

  豆姐儿就是木氏半个月前生的娃,让席哥儿蒙对了,他多了两个妹妹。想起外甥,杨柳说:“让席哥儿和芸姐儿到我家住几天,兄妹俩整天不是跟你来铺子里就是在家陪他爹,也没意思,到我家住几天我再给送回来。”

  杨絮没多做考虑,点头道:“我这就回去给席哥儿收拾衣裳,至于芸姐儿,她说话都说不清,去了也是闹人,她不去。”她乐于孩子跟她娘家人亲近,尤其是程家,胡大庆不中用,将来席哥儿要是遇到事,能帮忙的只有他姨父。

  杨柳随她往出走,说:“让芸姐儿也去,家里不缺人照顾。一岁多正是爱动爱闹的年纪,让她在家陪她爹多拘束孩子。”

  杨絮想了想,说:“那她要是闹人你再给我捎回来。”

  “行。”

  姐妹俩并肩往胡家走,还没进家门先听到孩子哭,杨絮快步进去,杨柳紧跟着,绕过前厅到后院,就见两个仆妇皱着眉兜着个脏床单出来。

  杨絮看出发生了什么,她下意识捂了下鼻子,“小妹,你到前厅等一会儿。”

  “噢,好。”听到屋里茶盏摔碎的声音,杨柳识趣转身,走到前厅门口,隐隐约约听到仆妇说芸姐儿在胡大庆便溺的时候闯了进去,说了句爹尿床了,就被她爹恼羞成怒唤到跟前打了一巴掌。

  很快,杨絮领着一双儿女到前厅来,在小妹面前也没掩饰,阴沉着脸,眼里的火几欲冒出来,只在跟孩子说话时才扯出笑。

  杨柳摸了摸外甥女的头,见她抽抽嗒嗒的,把桌上的彩蝶风筝拿给她,“不哭了,跟小姨回家放风筝,村里还有外公外婆和舅舅舅娘,可热闹了。”

  芸姐儿红着双眼接住快有她高的风筝,立马不哭了,杨柳拉她往外走她就乖乖跟上。

  “席哥儿,你不在家陪你爹了?”巷子里有小子喊,“那快来跟我们骑大马。”

  “我小姨接我去她家玩,她家有马,我去骑真马,不跟你们骑棍子。”席哥儿大声说,话里带着炫耀。

  四五个小孩羡慕地看着他,恨不得抱着睡的竹竿也不香了。

  杨絮摸了摸儿子的头,心里想着以后可以让他多回她娘家,回村里也能少听不少闲话。

  “席哥儿他爷不在家?”杨柳问。

  “他堂侄得了个儿子,喝满月酒去了。”

  “你婆婆不是死的还没一年?”

  “我们守孝他又不守。”杨絮翻了个白眼,没人管了,她公爹夜里回不回来都难说。

  带着孩子先到绸缎铺拿了衣裳,杨絮把孩子送到东槐街,嘱咐奶娘照顾好芸姐儿,又交代儿子去了要听话。

  程石看到杨柳一手牵个孩子一手提着豆腐,后面的奶娘包袱款款,想到老丈人也添了孙,照顾不了俩外孙,只能是杨柳要把孩子接回家。

  “又多了俩小帮手,我领回去给我捡鸡蛋。”他拍了下席哥儿的头,对姨姐说:“包吃包住不给工钱,姐你没意见吧?”

  听他这话,杨絮以为妹妹跟妹夫已经打过招呼,笑着说:“我没意见,闯祸了你可别有意见。”

  筐里还剩几个枇杷,程石拿给两个小孩吃,“你们在这儿等着,我去赶马车。”

  布庄里还有活儿,杨絮没多待,再次交代:“小妹,他俩要是闹人,你就开铺的时候给送回来。”

  杨柳应声,把筐里二三十个磕裂印的鸡蛋鸭蛋鹅蛋装提篮里让她带走,“你拿回去给绣娘加个菜,只是裂了印,没坏。”

  “破这么多?”

  “前几天不是下过雨,路上的泥和得稀烂,干了之后难走的很。”

  车里只有两个垫子,出了镇,马车颠得坐不住人,杨柳要一手扶着车窗一手揽着席哥儿才不会溜下去,到了村头,芸姐儿下车还呕了一声。

  杨柳跟程石对视一眼,捶着胸口苦笑,她也晃的头晕,“你先赶车回去,待会儿我们走回去。”

  杨母在院子里洗尿布,门半敞着,听到小孩喊外婆,她愣了愣才反应过来,舀瓢清水冲干净手,快步跑出去,“席哥儿跟芸姐儿来了!好好好,快进来。”

  门前的枣树上硕果累累,地上掉了满地的青枣,一脚要踩破两三颗,杨柳进门时蹭了蹭鞋底,等祖孙三个亲热完了才把包袱递过去,“我姐给你们做的夏衣,我进屋看看我嫂子。”

  “刚刚睡下了。”

  “醒了,小妹你进来。”

  熟睡的小娃被吵醒,张嘴哇哇哭,杨柳进屋从摇篮里把小丫头抱起来,问嫂子:“罗婶来给你压肚子了?”

  听着这句话,杨大嫂下意识皱眉抽气,要人命啊,疼死人了。

  “看来是压过了。”杨柳笑,安慰道:“疼是疼了点,但压过肚子后恶露排的快些。”

  “席哥儿跟芸姐儿来了?”杨大嫂听到了孩子的说话声。

  “嗯,接去我家住几天。”怀里的小丫头睡着了,杨柳轻轻放到摇篮里,豆姐儿长得随杨家人,眼睛鼻子有她的影子,嘴巴又像她姐,“这丫头抱出去说是我生的都没人怀疑。”

  “侄女随姑,她会长。”

  杨柳笑笑,“姐给豆姐儿做了床薄被,我给娘了。你歇着,我领席哥儿跟芸姐儿回去,免得又把豆姐儿吵醒了。”

  俩孩子在枣树下捡小青枣,杨母泡了两碗红糖水出来给孩子甜嘴,问小闺女大闺女的情况。

  “都好,就是忙。”杨柳报喜不报忧,等俩孩子喝完水,领着他们往家走。

  “雷婶,给胡奶娘在前院收拾两个空房间出来。”杨柳回头跟芸姐儿的奶娘说:“我家也有个奶娃娃,怕吵,你带着芸姐儿睡前院,我把席哥儿安排在你隔壁,有事你喊春婶雷婶搭把手。”

  “随您安排。”

  杨柳看了眼四处张望的俩孩子,一手拉一个,“走,我带你们看妹妹,然后领你们去放风筝。”

  这次是程石先到家,早就把孩子抱到手里了,他见杨柳走进后院,学她往日的模样,他抱着孩子让她看,能看能摸就是不能抱。

  席哥儿踮脚往襁褓里看,笑嘻嘻地喊:“妹妹?”

  “哎!”芸姐儿答应。

  杨柳哈哈笑,“都是妹妹,不过咱们小莺是二妹妹。”她拎过板凳坐一旁,看席哥儿和芸姐儿趴在程石的腿上看襁褓里的娃娃,想到她们兄弟姐妹四个,感叹道:“时间过的真快,我是被我姐抱着长大的,现在她的孩子都能逗我的孩子了。”

  “芸姐儿和豆姐儿跟咱们莺姐儿相差不大,以后表姊妹凑一起不缺伴玩。”程石虽然没亲姊妹兄弟,但表兄弟姐妹不少,感情好,无异于亲兄弟,从小就没落过单。

  “风筝。”芸姐儿还惦记着放风筝。

  “我带俩孩子去放风筝,你去不去?”杨柳问。

  程石站起来,喊罗婶给小莺拿顶小帽,“我抱着小莺也去凑热闹。”

  家门口往西的一条路没高树,杨柳在晒场先把风筝抖开,她举着大猫风筝让席哥儿跑,“举起手跑!别把线压下去了。”

  太阳的金光刺的人睁不开眼,来回跑了两趟还出了汗,大猫风筝就飞了一人高,杨柳认输,她虚虚笑着,向程石求助:“他姨父,你去帮你外甥把风筝放起来。”

  “不是不让我插手?”程石把娃交给她,“睁大眼看我怎么给你放起来。”

  大猫和彩蝶相继飞起来,村里挖蚯蚓的孩子看到,他们快速跑过来,跟着席哥儿跑,心眼活的用一竹筒蚯蚓跟芸姐儿换风筝玩,芸姐儿傻傻地笑,拎着竹筒跟着一起跑上跑下。

  “你小时候放过风筝?”杨柳碰了碰程石。

  “你没玩过?”话问出口,程石反应过来,等晌午孩子各回各家了,他拿了风筝出去,“孩她娘,我带你放风筝去。”

  “我也去。”席哥儿从椅子上溜下来。

  “你不去,你要睡觉。”程石利落地关上门,不让跟屁虫出来瞎搅和。

  作者有话说:

  晚安

  第一百二十二章

  五月的天已经热了, 午饭后大多人都会躺在床上歇歇,这会儿村里很少有人走动,只有村里的大堰塘有梆梆梆的捶衣声。

  程石垂眸把风筝线缠开, 线头递给杨柳,一手捏住风筝的骨架, 说:“我给你拿着, 你在前面跑。”

  上午看了小半天,杨柳已经琢磨出了诀窍,她捏着绳子, 一挣一挣的,见大猫风筝平稳地升至程石头顶, 她慢慢放绳子。

  “跑起来。”程石握着她的手帮忙抖绳子,带她跑了一段路, 等风筝高高飞起,两人慢下步子,慢步走在杂草横生的小路上。

  烈日金光,不远处是青绿的山, 风吹裙摆飘摇, 杨柳眯眼看黄黑交杂的风筝, 晒红了脸淌了汗还喜眯眯的。

  “你小时候玩过什么?”程石回想村里的小孩日常取乐的, 捉迷藏、打陀螺、丢沙包、踢毽子、摔泥巴炮、爬树掏鸟蛋……比他小时候过的还有意思些。

  “年纪小的时候还能踢踢毽子玩玩泥巴,大一点了就跟我姐去打猪草,麦收时捡麦穗,拔花生时捡花生,在红薯都挖起来挑回家了, 我就跟我姐我哥一起拿个小钉耙去翻土找漏掉的小红薯。”杨柳陷入回忆, 现在想起来是挺有意思的, 但当时其实挺苦的。家里的饭菜都是定量的,小孩又饿得快,家里没吃的只能在外寻摸,捡了麦穗烧了吃,捡捧花生能高兴半天,红薯捡回去煮稀饭还能少抓把米。除了缺吃能玩笑说出口,还有不好意思用来闲谈的窘迫,缺衣少穿,遮不住脚踝的裤子,膝盖和屁股后面一层又一层的补丁,羡慕别人的红头花新衣裳,不懂事回家依依不饶的哭闹着要买好看的新衣裳,被手头困窘的娘从地上扯起来打屁股……

  走到西堰边上,鸭群和鹅群飘在水里挤满整个堰,杨柳把风筝线用土压着,她跟程石走到枇杷树下坐着。

  “你去找你姐的时候是出什么事了?怎么想起来要把席哥儿和芸姐儿接到咱家来?”程石抬手摘了串枇杷,随口问。

  “我到的时候听我姐说俩孩子在家陪胡大庆,两个不懂事的娃陪个不能动的病人,我想着跟坐大狱似的,就想带孩子回乡下让他们撒撒欢。”杨柳站起来折了两串枇杷,一串递给程石,见他手里有又缩回手,边剥皮边说:“谁知道去了胡家,刚巧碰上胡大庆打芸姐儿。他尿在床上被芸姐儿看着了,她个小孩懂什么,就说了一句爹尿床了,他个砍头的把孩子喊到床边打了一巴掌。我姐整日在铺子里忙,她公爹又不在家,那个家还算什么家,俩孩子没人管也是可怜,以后我们多把他们接过来住。”杨柳把剥好的枇杷喂给他,半是讨好地笑,“咱家不缺地方住,又有人伺候,不会劳烦你,你可不能有意见。”

  程石含过枇杷,趁机咬住她的手指,牙尖磕着肉微微使力,见她蹙眉了才松口。

  “你是狗?”杨柳气恼地把手按他眼前,“都给我咬出牙印了!”

  “活该。”程石嚼着果肉示意她继续剥,“你把我想成什么人了?刻薄到连两个孩子都容不下?席哥儿跟芸姐儿虽然跟我没血缘关系,但我担了声姨父,还不至于不高兴孩子过来走亲戚。”

  杨柳赶紧又剥颗枇杷喂他,“是我小人之心,是我想错了。”

  程石重重哼一声,“就你是好人。”

  “你也是好人。”杨柳冲他甜甜的笑,又忙着剥枇杷喂他。

  程石挡开她的手让她自己吃,见有蚂蚁闻着味过来了,他捡了枇杷皮扔堰里。想到胡大庆打芸姐儿的事,暗骂了声畜牲。

  “大姐也不是糊涂的人,当年怎么就嫁给他了,单说那克妻的名声也不能嫁。”程石捏撮土刮蹭掉手上的果肉,疑惑道:“你爹娘当初就没意见?”

  “爹娘当年也不同意,奈何我姐吃了秤砣铁了心,吵着要嫁,说她跟胡大庆八字极合,不会有事。”杨絮嫁人时,杨柳才十来岁,那时候什么都不懂,现在却是明白了,她姐是受够了苦日子,不想再过苦日子,也不想孩子再重复她的路,所以拼了一把。

  “天上没有掉馅饼的。”程石摇头,见杨柳侧目瞅着他,他不由失笑,“我不是馅饼,顶多算是做馅饼的面团。”

  林中一声鹅叫,随后响起一声口哨,程石跟杨柳侧头看过去,从树空子里看到赵勾子拎着竹篮过来,篮子里的碗碟随着他走动叮当响。

  “小柳姐,石哥,你们已经吃完饭了?”

  “嗯,今天你洗碗?”杨柳问。

  “该我爹洗碗,但他耍赖不动,只能我替他洗喽。”赵勾子推开厨房门,见锅里有热水,他乒乒乓乓一阵甩着手出来,拿起靠在墙上的竹竿去赶鸟。

  “走了,我们也回去。”程石站起来,一手带起杨柳,指着不知什么时候落下来的风筝问:“勾子,你放不放风筝?”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