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都市 > 七零美人后妈跑路了 > 七零美人后妈跑路了 第101节

七零美人后妈跑路了 七零美人后妈跑路了 第101节

作者:了冥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3-12-30 08:03:07 来源:免费小说

  以前,就有过这样的例子。前一秒谁谁还是先进,是标兵,下一秒他就成了反动派,被抓了起来。大家刚经历过不同寻常的十年,他们就比较敏感,不敢轻举妄动。

  周麻子在城里跟周白做生意,见多识广,知道的比村里人多。他这个岁数的老头,也不怕被秋后算账,就力排众议,把大溪村分产到户的事给定了下来。

  清水村的村长,跟周麻子算是惺惺相惜的好友。周麻子一心搞分产到户,他觉得周麻子眼光好,肯定不是吃亏的人,就学周麻子,也开始给清水村的村民分地。

  分地的事情定了下来,不会再更改,村里人就又开始有了新的烦恼。

  按照国家政策,可以耕种的土地,最多可以一次性承包三十年。周麻子不想年年量地,年年分地,就打算一次到位,按照三十年的承包年限,给大家分地。

  如此一来,村里的老人应不应该分地,他们应该承包多少年?就成了一个大问题。如果老人和青年一样,同样承包土地三十年,那承包的途中,他们去世了,他们承包的土地应该怎么办?老人去世,他们承包的土地,是应该由村里收回去,还是由他们的孩子继承呢?

  除了老人的问题,还有孩子的问题。村里现在就有孕妇,出生的小婴儿算一个人头,可以跟着大家一起分地。那孕妇肚子里的孩子呢?他们能算一个人,参与这次的土地承包吗?孕妇到底是应该算一个人,还是算两个人,在村里引起了很大的争议。除了这个问题,村里以后肯定还会有小孩出生。如果周麻子现在把村里的土地都给分了,那以后再有小孩出生,他们的地从哪里来?

  除了老人和小孩,还有出嫁女的问题。现在是按人头分地,已经出嫁的女人,户口落在夫家,自然算是夫家的人,要分夫家那边的土地。可还没出嫁的女孩,她们分的是娘家这边的土地,那等她们出嫁了,土地能跟着她们转移吗?如果不能,那她们能重新去夫家那边分地吗?

  再有就是村里的地,是分三六九等的。东边的地土壤肥沃,垄还长,大家都抢着要。西边的地垄短,土质还不好,大家就不太喜欢。大家都想要好地,不愿意要破地。为了抢好地,大家就争的很厉害。

  ……

  如此种种的问题,自从周麻子把分地的事儿定下来,村里就争吵个不停,没有个消停的时候。周麻子作为主持分地的负责人,周家更是尤其的热闹。村里人都怕自己吃亏,就轮番来周家套近乎,希望周麻子能特别照顾他们家。周白这个跟分地没关系的城里人,因为是周麻子的爱女,也被烦的不轻。

  直到周麻子在村委,给全村的人开了一个公开的大会,把大家关心的问题,都交代清楚了,周白她们才又重新过上安生日子。

  那天周麻子根本没客套,上来就直奔主题。他说: “咱们村里的地就那么多,地都是什么样,你们都伺候过,不用我说,你们也都清楚。为了公平公正,我把村里的土地,按照土质,位置和长短等,给它们分成了四等。东边的好地是一等地,西边差一些的是二等地,南边带芦苇,还爱长草,收成差一点的地,算三等地,其他盐碱地,和不长庄稼的树榭地,算是四等地。”

  “一会儿咱们一起去量地,把所有的地都量好后,咱们再按一到四等地平分。其中一等地的承包费最贵,四等地的承包费最便宜。谁分多少都是有数的,如果有谁想要便宜的四等地,不想要贵的一等地,那你们可以私底下换。至于你们怎么换,我不管。当然,谁想多要一等地,不要四等地也不行。”

  说完了分地的规矩,周麻子不等下边的人开始议论,又开始说大家都关心的老人,孩子的分地问题。

  “村里的老人们,为村里付出了一辈子。以前,咱们吃过他们种的米,他们曾经为我们遮风挡雨。现在赶上了分地这样的好事,咱们就不能把他们排除在外。他们非常有资格分地,可以和我们一样,承包土地三十年。至于他们年纪大了,可能中途去世的问题,那就看谁给老人养老,或者老人自己的打算。反正地分给她了,她死后想怎么安排她的地,就都看她自己。只要她交够了承包费和公粮,那村里就不会提前收回她的土地。”

  “老人的问题说完,咱们再说孩子。由于孕妇有流产、生死胎、生双胞胎,或者假装怀孕的风险,所以孕妇还是只算一个人。孕妇肚子里的孩子,可以分地,但得等她把孩子生下来,上了户口,村里才能给她的孩子分地。孩子没出生,就不能提前分地。”

  “这次分地的时候,我会留出来一部分机动地。专门留给村里的小孩。在机动地没分出去之前,这部分土地就归村委会所有。种地的时候,大家都搭把手,就把那点地给种了,等有了收成,大家再一起把它给收回来。至于赚的钱,就放村委会,当村里的经费。以后村里有啥事,咱们可以用这笔钱应急。”

  “出嫁女这个问题,按照常理来说,她在咱们村分了地,等她出嫁了,她肯定就不能再在夫家那边分地了。所以,她的地,等她出嫁了,她娘家这边理应送给她当做陪嫁。当然,如果你觉得你养大了她,劳苦功高,不乐意把地分给孩子当陪嫁,那也是你们的家事。我不会过多的插手。至于你闺女答不答应,你女婿跟不跟你闹,那也是你们家的家事。你敢扣你闺女的地,等真出了事,你就别来村里哭,我没空管你们家的那些破事。”

  “还有就是,现在有一些像我这样,在城里有工作,却是农村户口,能分地,却没时间种地的人。这种情况,要么你放弃土地,回城里好好工作;要么你就找一个靠谱的人,帮你种地,交公粮。至于你找谁,你们之间怎么交易,那我不管,我只看你有没有交够土地承包费,和你们有没有按时收公粮。”

  周麻子这话,相当于明着告诉大家,这次分地之后,承包土地三十年的人,就拥有了这片土地三十年的支配权。在承包期限的三十年里,土地所有人可以对她的土地做任何,合理合法,她想做的事情。

  众人听的这些消息,心里瞬间一片火热。对周麻子这个公开说明,大部分村民都是满意的。所以周麻子说完,他们忍不住议论纷纷,附和周麻子的话,支持周麻子的这个决定。

  在大部分人都没意见的情况下,有意见的少部分人,只能少数服从多数,被迫接受。

  姜美丽、姜富贵还有姜甜的户口,都还在农村,大溪村分地,她们三就有分地的资格。村里有些事精,觉得姜美丽她们在大溪村生活的时间短,没有为村里做过什么贡献,就不愿意给他们分地。只是碍于姜西和周麻子,他们有意见,也成不了气候。

  姜西和周白都不是那种喜欢占便宜的人。但她们不占别人的便宜,该她们应得的东西,她们也不会傻了吧唧的往外让。

  村里的事精,暗搓搓的想要算计姜家的好地,让姜家吃亏。姜西就直接下去帮周麻子量地,盯着那些事精,让他们没机会找茬。

  姜西威名再外,这么多年,姜西几乎成了大家公认的,不能惹的活阎王。他一出场,那些叽叽歪歪的事精,立刻把他们的小心思都憋了回去,不敢再对姜美丽她们分地的事情,指手画脚。

  大溪村的地不多,丈量所有土地,一共用了两天的时间。量完土地之后,周麻子按照人头,把土地平分,又留出差不多的机动地之后,他就开始把所有的土地都做上记号,让大家挨个抓阄分地。

  姜家的地,都是姜皓去抓的。姜皓手气不错,姜家分到的地,位置就都不坏。能连在一起的地,周白就找了她家地附近的人家,跟他们换了地方,把姜家的地都换到了一起,连成了一片。

  分完地,姜西他们把姜家的地都走了一遍,换完地,他们就开始找人帮他们种地。姜美丽她们都还有工作,她们肯定没时间在家种地。周德西是周白和姜西想到的,帮她们种地的第一人选。周德西和王招娣都是能干的人。周白确定了姜家的地的位置,就去找周德西,问他要不要种姜家的地。

  周德西倒是挺想种的,可他家只要他和王招娣两个劳动力。他们两个人再能干,在没有工具的情况下,他们也没法一起种十几个人的地。

  周家人口很多,周德文,周德生,周解放,孙青,还有孙青的两个孩子,都是农村户口,有分地的资格。周德生他们,加上周麻子、赵素芬,以及周德西一家六口人,周家一共有十四个人能分到地。

  周麻子他们都不会再回农村种地,周家分到的土地,就都落在了周德西两口子的身上。周德西和王招娣两个人种十四个人的口粮田,本来就有些吃力。如果再加上周白家三口人的地,周德西和王招娣就更忙不过来了。

  周德西种不过来这么多地,但让他放弃一部分土地,周德西又舍不得。最后周白想了想,给周德西出主意道:“二哥,要不你买一台拖拉机吧。有了拖拉机,别说十七个的口粮田,就是二十七个人的口粮田,你也能种的过来。”

  “拖拉机还是个大件,能用很久不说。农闲的时候,你还可以开车去收粮,卖菜,赶大集,收破烂,做点小买卖什么的。至于买车的资格,可以让四哥帮你弄,他现在和四嫂在农科院上班,帮你弄来一台拖拉机,想必不难。至于买车的钱,我可以借给你。你慢慢的还给我就行。你别怕借钱多,你种这么多地,如果风调雨顺,年头好,你最多两年就能把欠款还清。到时候,你剩一个拖拉机,不是挺好的嘛。”

  周白的提议说的周德西特别的心动。早些年周德西不想进城,周德生和周白她们都进城了,周德西也不眼馋。但随着周眉她们长大,孩子们的起点不同,周德西的女儿,眼看着比周振华他们更难出头,周德西就着急了。

  这些年,周德西为了他的孩子们,不是没想过进城赚钱。可他就会种地,别的活他都不行,他根本没法像周德生他们似的,适应城里的生活,在城市里扎根。最后,他只能羡慕的看着周德生他们,继续村里辛苦的生活。以前集体经济,周德西再努力,他也就是赚个满公分,一年到头剩下的钱非常有限。现在,分产到户终于给了周德西大显身手的机会。他被周白说的热血沸腾,越想越觉得可行,最终他被周白说服,跟周白借了一万元。

  一口气拿出一万块钱,周白也有点吃力,但为了帮周德西,周白很愿意。周白不小心眼,姜西同样愿意借钱给周德西,没有任何的迟疑。

  姜西赚钱就是为了让周白开心,周德西好能让周白开心,姜西就不会吝啬姜家的钱。

  周白和姜西这么给力,周解放和叶瑶也不能掉链子。周德西拜托周解放买拖拉机,不到半个月的时间,周解放就给周德西找到了一辆二手的拖拉机。

  周解放学的是机械维修,修拖拉机对他来说不是难事。周解放知道周德西没那么多钱,他就买了个旧的拖拉机,自己帮周德西修。二手拖拉机,周解放修完,不比新的拖拉机差,但它的花费却只需要新拖拉机的一半。就非常的适合周德西。

  周德西买拖拉机花了五千,没用那么多钱,他就把剩下的五千,提前还给了周白。

  周白眼也不眨的,随随便便就借了周德西一万块的豪放之举,狠狠刺、激到了周德生他们几个兄弟。以前他们知道周白生活好,姜西能赚钱。但知道和亲眼所见还是有区别的。

  眼看周白已经从原来,需要他们保护的小妹妹,成长为能罩着他们,给他们提供帮忙的大款,周德西和周德生他们,就开始虚心跟周白学习,放下身段也去做小买卖。

  周德西听取周白的意见,趁着农闲,开着拖拉机和王招娣两个去收破烂。周麻子就在废品收购站工作,他知道卖废品利润很大,就指点周德西,让他赚到了他人生中,除了种地之外的第一桶金。周德西尝到了收破烂的甜头,越发感激周白。如果没有周白给周德西指点迷津,借钱给周德西买拖拉机,他现在还弓着背,在土里刨食呢。哪可能一年时间不到,就赚够了五千块钱,把他欠周白的钱都给还清啊?

  周德西钱途一片光明,周解放想赚钱也不难。他不论是卖图纸,还是卖手工家具,手工玩具都不少赚钱。再加上周解放还会修车,改装车,能够变废为宝,周解放的小日子,就过得不比周白差,也十分的滋润。

  周德文和周德生的生财之路,要比周白她们差一些。他俩工作忙,又不像周解放似的有手艺。最后周德生想到他的五个孩子,和他工作的那点死工资,他就学梁秀,卖了工作,下海经商,跑南方去进货。周德生一个大男人,比梁秀安全。再加上他嘴严,不像梁秀似的,有点小钱,就咋呼的恨不得全世界都知道。周德生的安全就有保障。怕被人盯上,周德生来回进货,就穿的跟个难民似的。不管他赚多少钱,周德生都穿他那身脏兮兮的破行头。周德生穿着破衣烂衫,一看就没什么油水,他就没有遇到过打劫的。

  周德文能说会道,口才了得。周德生进货回来,他就去帮周德生卖。他们兄弟俩配合默契,不出意外也发了大财。

  尝到了做生意赚钱的甜头,周德文也想放弃工作,跟周德生一起去做生意。唐月对此非常的支持。周德文在纺织厂,就是车间工人,他再熬,最多也就能当一个车间主任。但车间主任,周德生比周德文资历老,都没当上,周德文想当车间主任,就得等到猴年马月。

  做生意赚钱是真不费劲。唐月想着,与其等周德文熬出来,她不如让周德文趁他年轻,出去拼一把。这样辛苦两年,攒一笔养老钱,也非常的值得。

  周家这边在周白的带领下,一心奔钱。姜家那边听说了这事,眼看周家的日子蒸蒸日上,他们就也试着下海,学习做生意。

  姜家人本钱不多,但他们脑筋却很灵活。尤其姜西的大伯姜承恩,他小时候是见过姜爷爷打理金铺的。姜爷爷的本事,姜承恩学了九成。如今改革,老爷子出山赚钱,就一点儿也不难。

  姜承恩有一双能识金断玉的慧眼,老爷子拿出他的看家本事,去金店、玉石矿场转一圈,他赚到的钱,就比周德西他们一年赚的还多。

  随着改革开放,姜家有姜承恩掌舵,他们的日子过得就也越来越好,一点儿不差。

  第124章

  辞旧迎新, 分地之后,很快又迎来了1979年。这一年刚开始, 花国就发生了一件大事。那就是, 花国和漂亮国正式建交。

  两国建交后,花国改革开放又向前前进了一大步。随着两国建交,改革开放进行的如火如荼, 周白她们这些做小生意的,胆子就比从前大了很多。花国和漂亮国都可以友好合作了,那她们这些做小生意的, 还怕啥呀?

  国家眼看着越来越好, 正好明年, 姜美丽和姜富贵又到退休年龄,他们不愿意在家呆着当废人, 周白和姜西就商量着, 打算买一个街边店铺, 给姜美丽和姜富贵开小饭馆。

  总是流动着卖糕点不是长久之计。有一个自己的小店,周白和姜美丽也能多赚点钱。小饭馆要赚钱,主要靠人流和厨师的手艺。姜美丽的手艺没得说, 周白要做的就是挑一个好的地段。

  家属区,商业街,还有学校附近, 人流都很不错。姜美丽和姜富贵退休后想多陪陪姜皓, 不想离姜皓太远。周白就瞄准了, 姜皓要上的初中的学校门口。

  这位置卖不了贵的东西, 但卖些小孩爱吃的小零食、小吃还有早点什么的, 销量肯定不会差。薄利多销, 姜美丽会做很多物美价廉的小吃, 她在姜皓学校门口开店,不但能赚钱,还能照顾姜皓,姜美丽和姜富贵对这位置就非常的满意。

  姜皓如今上三年级,等明年姜美丽和姜富贵退休,姜皓上四年级。姜皓小学一共六年,姜美丽提前两年过去练手,把小店弄的红红火火,等姜皓上初中,姜皓就可以拥有一个,在学生里很受欢迎的‘食神’奶奶。

  姜美丽要姜皓当最幸福的小孩,周白说要给她买店铺之后,她就在家研究新糕点和新菜谱。姜皓作为姜美丽的试菜员,他说好吃,他喜欢吃,姜美丽就把菜品保留;姜皓不喜欢吃,姜美丽就换菜系,接着研究新菜。

  姜皓吃不完,他就请他的好朋友来姜家,让他们帮姜美丽试菜。周白家有好吃的,有电视,还有愿意教小朋友‘打架’的姜西,周白家就成了小孩子心目中的圣地。姜皓的朋友,就没有不羡慕姜皓,不想跟姜皓互换人生的。

  小孩子们羡慕姜皓,想和姜皓一样幸福,拥有周白和姜西这样好的爸爸妈妈。他们的爸妈却羡慕周白和姜西,想要一个像姜皓那样的儿子。

  姜皓五周岁上一年级,上学之后,他次次考试都能得小红花。虽然他偶尔淘气,会被老师找家长。但每次期末开家长会,周白和姜西都能作为家长代表发言,并得到老师的表扬。姜皓不但学习好,他还喜欢参加各种课外活动。书法比赛姜皓能得一等奖;画画比赛姜皓能得特等奖;体育运动,姜皓更是不再话下,不论是长跑、短跑还是跳高、跳远,姜皓都能得第一。这么说吧,姜皓真的是一个特别能拿的出手,并让他的爸妈感到骄傲的一个小孩。

  大家一看到优秀姜皓,就有种姜西后继有人,姜家还能兴旺一百年的感觉。这样好的孩子,就算他偶尔淘气,周白和姜西的邻居们,也超级羡慕周白,超级想让他们的孩子,也变成姜皓那样。

  只可惜啊,不论大家怎么跟周白取经,她们家的娃也成不了姜皓那样。以前大家还觉得周白就姜皓一个娃,有点命不好,等姜皓越长大越优秀,大家眼热的,恨不得把他们家那些不争气的娃,都塞回去回炉重造。

  通过姜皓,大家也知道了,孩子在精不在多的道理。有姜皓这样一个能顶十个的争气娃,周白以后就等着享福吧!他们孩子生了一大串,却个个养的都一般般,以后别说享福,这帮孩子找工作,买房不找他们帮忙就很不错了!

  大家看着滋润的周白,越来越发现计划生育是真好。可惜,他们醒悟的太晚了。现在他们孩子生都生了,不论多难,他们都只能好好养。

  别人本就羡慕周白,眼看周白要买铺子,日子过得超级红火,她们就更羡慕周白了。周白倒是不知道大家都在羡慕她。买铺子这事说的容易,做起来却不简单。为了买到一个合适的铺子,周白最近忙的不可开交。

  学校门口的铺面其实不少,但大多数铺子都是只租不卖;或者人家自己有用,不租也不卖。周白和姜西想买,就算她们不差钱,一时间也很难找到合适的房源。

  如今改革开放一年多,大家都在摸着石头过河。做生意眼看着挺赚钱,有些见识的人,就不愿意卖房。有房才有家。房子是城里人的根,不是困难的活不下去,没人会想卖房子。而且改革开放的时间还不长,房屋管控刚刚放开,出于谨慎的心理,大家也不敢卖房。

  没人愿意卖房,周白打听了半个月,一个合适的铺面都没找到。就在周白想换位置再看看的时候,她终于等来了愿意卖房子的人。

  对方曾经是初中的语文老师,□□的那十年,他被当成是臭老九,下放去了大西北。当初他的资产被全部充公。如今他摘帽子回来了,他曾经的资产就也被还了回来。

  本来,学校是返聘他继续当老师的。只是他这些年吃的苦有点多。当年他的妻子又因为种种原因,在这里过世。他就拒绝了校方的邀请,打算卖了这边的房子和铺子,离开春城去别的地方重新开始。

  对方卖房就一个要求,那就是必须付现金。他价钱没有要的太高,想买他房子的人就有不少。只是,他家的房子和铺子加起来面积挺大,一次性买下来需要一笔不小的数目。大家就没有着急下手,而是选择再观望观望。

  对方出房出的挺急,如果他们再等等,再抻一抻,对方真着急的话,没准会再次降价。这一套房加上铺面,现在对方的要价是一千八,如果他们再磨一磨,一千五拿下来,不就能省三百?这时候三百块钱的购买力杠杠的,能省三百块钱的买卖,大家就都想再等等。

  就算等到最后,对方还是死扛着不降价。他们顶多浪费点时间也不吃亏。大家都是老狐狸,心里的小算盘打的噼里啪啦响。

  周白好不容易碰上一个合适的房子,怕它被别人买走,就不愿意等。三百块钱是挺多,但如果姜美丽的小饭馆能早些开张,那这些钱顶多两天,周白就能赚回来。

  周白诚心买房,没有跟对方玩心理战,胡乱砍价。对方看周白是个实在人,能够善待他的房子,他就主动给周白降价一百,把他家的老房子,以一千七百块钱的价格卖给了周白。

  对方手续齐全,急着离开,周白不差钱,现金带的很足。双方都是爽快人,谈好了买卖之后,不到一周的时间,周白就交钱跟对方把房屋过户到了周白的名下。

  房子买完,周白和姜西就开始忙着装修。现在姜美丽她们还没退休,还得上班,没时间管小饭馆的事情,周白就找了魏大娘和刘妈,让她们先过来支应一段时间。

  魏大娘和刘妈都是闲人,她们做饭的手艺也都不差。两个老太太干活麻利,做饭好吃,再有姜西给她们撑腰,她们一起支应一个小饭馆,就完全没有任何的问题。

  周白新买的房子面积不小,分为上下二层。一楼开店,二楼住人。一楼装修好了之后,鉴于小饭馆需要一个干重活的人,周白就回了大溪村一趟,想从村里找了一个,干活麻利、不八卦,还愿意出来打工的中年妇女,过来帮小饭馆干活。

  周白回村招人,大溪村和清水村的妇女们,都沸腾了起来。农村妇女,基本除了种地,没有任何来钱的渠道。现在周白要招人干活,大家就都不想错过这个千载难逢的好机会,拼命的巴结周白。周白和村里人接触的不多,不太清楚每个婶子的为人。但周白身后有赵素芬,有赵素芬帮周白把关,周白就吃不了亏。

  经过一阵仔细的筛选,周白最后选中了孙青的二嫂过来给她帮忙。孙青的二嫂林好虽然有点势利眼,但她超级识时务。林好长了一张巧嘴,曾经孙青恋爱脑没好的时候,就是她挑拨离间,让孙家收拾的孙青。后来孙青改好了,也是她先表态接纳孙青,带头领着孙家人去齐家,给孙青报仇。

  林好干活没得挑,人拎得清,识时务还会说话,她家孩子也都大了,离开她自理不成问题。她想去城里帮周白干活,周白跟赵素芬商量过后,就没有拒绝。林好是个能张罗事,还好相处的人,她进城去小饭馆干活,周白也能放心。

  干活的人选好,周白家的小状元饭馆,在一个风和日丽的周一正式开业。开业大酬宾,小饭馆开业那天,周白直接给出了全场八折的巨大优惠。如此一来,不止手里有点小钱的中学生,学校附近的居民也图便宜,跑小状元饭馆这里来尝鲜。

  小状元的菜谱是姜美丽精心准备的,魏大娘、刘妈的手艺又都不差。开业第一天,小状元就打出了名气,赢得了满堂喝彩。小状元先来了一个开门红,之后口碑发酵,客似云来,周一到周五五天的时间,它就给周白赚回了周白买房子的钱。小状元成功了,周白一高兴,就想趁周末,请刘妈她们吃一顿好的。

  周白想犒劳功臣,结果刘妈她们赚钱上瘾,根本不想休息。就是周末学生放假,这边还有居民的生意可以做。歇业一天得少赚不少钱,刘妈她们就都不愿意放假。她们不但不愿意放假,她们还主动要求加班,想做早晚餐的生意。周白看她们这么能干,主动要求加班,作为感谢,周白只能给她们多发奖金。对得起她们的辛苦付出。

  周白奖金给的多,刘妈她们得了巨大的实惠,更加的感激周白,誓要帮周白看好店,给周白赚更多的钱。

  第125章

  小饭馆生意好, 等到姜美丽和姜富贵退休的时候,周白就给姜美丽和姜富贵补交了七年的保险, 让她们可以和其他的退休工人一样领退休金。

  虽然交够了十五年的保险金, 姜美丽和姜富贵的退休金也没有多少,但有总比没有好。就算小饭馆的生意好的不得了,它一天的收益, 就能抵的上姜美丽一年的退休金。但退休金是一个保障,有这笔钱在,就算姜美丽的小饭馆哪天生意不好倒闭了, 她们也有还有托底的收入。就不慌也不怕。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