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其他 > 美人娇妩 > 美人娇妩 第8节

美人娇妩 美人娇妩 第8节

作者:小舟遥遥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3-12-30 07:36:12 来源:免费小说

  许太后一开始还疑心他是放不下旧情,现下见他语气疏离并不热络,好似只是看在李太傅的份上才提出这么一茬,心下也稍定了定。

  毕竟李太傅从小教导皇帝,亦师亦父,后来皇帝失势,李家上下也跟着吃了不少苦头,至今李太傅的一条腿还因牢狱之灾跛着,行走间要靠拐杖助步。现下李太傅最为宠爱的小女儿久病未愈,以太后之名派个御医去,既可彰显天家恩德,又能叫众臣看到皇帝对待忠臣的亲近。

  “既如此,那哀家明日一早就派个御医去楚国公府。”许太后说着,忽又想起什么,转脸问着玉芝嬷嬷:“我记得太医院有个擅长妇人症状的王太医是吧?”

  玉芝嬷嬷想了想,笑答道:“太后好记性,是有位王太医,旁人还给他送了个美称,叫送子活佛。”

  许太后颔首:“那就把他派去,正好还能给阿妩看看,为何迟迟未有后嗣,若能调养就最好不过,哀家听说那楚国公夫人因着阿妩无所出这事,可没少磋磨她……唉,可怜见的。”

  “太后娘娘菩萨心肠。”玉芝嬷嬷应着。她们虽在内宫里,耳目却不闭塞,长安各府后院有些什么风吹草动,自有人传消息来。何况楚国公府婆媳不睦,早已不是什么秘事,各府夫人心里都门儿清。

  许太后这边交代好,转过头见皇帝不言不语,便随口说了句:“阿妩和那楚世子哪哪都好,唯独成婚三年,子嗣上一直未得圆满,也不知是哪儿出了问题。”

  她摇头感叹,皇帝只浑不在意此事般,执杯饮酒,低垂的长睫恰到好处遮住眼底一闪而过的晦色。

  第8章

  李妩是真的病倒了。

  就如上巳节那回一样,高烧不止,整个人烧得迷迷糊糊,不省人事。

  宫里御医来瞧过后,开了两幅降热宁神的方子,另叮嘱了些许日常饮食的注意事项,便收拾药箱回宫复命。

  许是宫里御医的确比外面的大夫管用,吃过几服药后,李妩也渐渐退了稍,虽还有些病恹恹,起码能重新进食了。

  见她有好转,楚明诚长松口气,喜得连连朝着皇宫方向拜道,感激太后恩德。

  赵氏在旁瞧着,不禁冷嘲:“不过寻常头疼脑热,竟还惊动宫里贵人,将御医招到家里了,啧啧,你这心肝儿还真是好大的面子。”

  楚明诚不欲与她争执,只道:“母亲若无旁的事,不如先回您院里歇息,阿妩这也需要静养。”

  赵氏顿时竖起眉毛:“你嫌我吵?”

  楚明诚弯腰:“儿子不敢,只是怕您在这儿待太久,万一过了病气去……”

  听得这话,赵氏往那弥漫着苦涩药味的里间扫了一眼,儿子不说倒不觉得,现下他这么一说,她只觉得满屋子都飘着病气般,忙掏出帕子掩着口鼻:“我走便是,你也离她远点,叫丫鬟伺候着就行,别叫她把你也害病了。”

  楚明诚嘴上称是,待送了赵氏离开,转身就回到李妩屋内陪伴。

  李妩病了这一场,整个人也消瘦了一圈。

  待到几日后,长嫂崔氏与嘉宁郡主一道上门探望,见着她长颦减翠,瘦绿消红地靠坐在榻边喝药,面上皆露出担忧之色。

  “不是说着了风么,怎病得如此厉害?”说话的年轻妇人一袭碧蓝色撒金纹荔色滚边袄,杏面桃腮,柳眉如烟,正是李妩长兄李砚书的妻子,崔氏玉娘。

  都说长嫂如母,眼见这大年节里,小姑子却病猫儿似的窝在屋里,崔氏眼眶泛红:“早知病得这样厉害,就该叫你兄长一道来了。”

  李妩知道自家这位长嫂最是多愁善感,忙往她手里塞了一枚金桔,清婉面庞挤出浅笑:“嫂嫂别担心,我吃过药已经大好了,面上虽瞧着不大好看,养两日也能恢复的。你快吃个金桔,是南边庄子新送来的,可甜了。”

  崔氏看着掌心黄澄澄的金桔,再看小姑子说话还算精神,遂也安了几分心,招手将她一双小儿女招来:“寿哥儿,安姐儿,先别玩了,过来吃金桔。”

  大抵老天怜惜崔氏第一胎小产,遂第二年赐了她一对龙凤胎,如今这对小娃娃也有两岁,寿哥儿虎头虎脑,安姐儿粉雕玉琢,又都穿着簇新的大红衣裳,真如庙里的金童玉女般,瞧着就叫人心生欢喜。

  听得母亲召唤,两个小娃娃屁颠屁颠跑过去,一左一右缠在崔氏身边:“阿娘,先给我剥!”

  李妩看着这两个漂亮机灵的小孩,眉眼也不禁染了几分温柔,视线落在自己平坦的腹部,心底轻叹一声。

  三年了,她却迟迟没有消息。

  有时候也不怪赵氏来找麻烦,一个无所出的儿媳妇,叫婆母如何能摆出好脸色。

  心下正感慨着,她忽而想起长嫂上次的提议,或许,也叫楚明诚去看看大夫?

  只是男子去看子嗣,有伤体面,还得想想如何措辞,才不伤了他的尊严……

  “要我说,你就是在院里闷太久,把身子闷坏了。若是平日多出去走走,也不会这么容易病倒。”清脆灵动的嗓音将李妩的思绪打断,她一抬眼,就看到斜对面坐着的嘉宁郡主正盈盈望着自己。

  作为端王夫妇最疼爱的幼女,嘉宁郡主性情骄纵,本心却不坏。新帝登基后,嘉宁就被指婚给了李妩的次兄李成远。待到今年五月,这个千娇百宠的小郡主就会正式过门,成为李妩的二嫂。

  现下她边闲闲地咀嚼着芙蓉糕,边与李妩道:“你快快好起来,待开了春,天气回暖,我带你去打马球,踏春登高,划船游湖,多动动,身体也能更结实。”

  李妩看着这无忧无虑的小郡主,眼底也染了笑:“那我就先谢过二嫂了。”

  一句二嫂唤得小郡主红了脸,羞答答道:“我还没嫁过去呢。”

  一旁的崔氏笑道:“快了快了,再过几个月,咱们就是一家人了。”

  寿哥儿和安姐儿两个小娃娃也有样学样,奶呼呼道:“对,叔母是我们家人!”

  一时间栖梧院充斥着欢声笑语,直至申时,日头偏西,崔氏与嘉宁郡主才起身告辞。

  临走前嘉宁邀着李妩:“再过几日便是上元节,你和楚世子出门看灯么?若去的话,咱们可以一起呀。”

  上元灯节是长安城的盛事,往年李妩也都会出门看灯,只今年她病着,再加上除夕宴的事影响心情,并不怎么想出门。

  她正斟酌着该如何婉拒,便听崔氏温声道:“阿妩,你随他们一道吧。你次兄那个笨嘴拙舌的,一见到郡主舌头都不知道往哪里放,若是有你和妹夫陪着,他也不至于太拘谨,郡主也能自在些。”

  嘉宁那点小心思被点破,双颊唰得又红了,嘴巴却硬着:“我…我还没答应跟他去呢。”

  崔氏故意夸张地啊呀了一声:“不得了啦,这要叫小叔子知道,今夜怕是要难过一宿了。”

  “玉姐姐!”嘉宁的脸更红了,跺着脚背过身。

  李妩也知自家次兄是个闷葫芦,若真与郡主单独出门,怕是一整夜都局促地说不出几句话。而上元灯节又是未婚男女难得见面诉衷情的好机会……略作思忖,为着次兄的美满姻缘,她颔首应道:“既如此,到时候咱们一起去,人多也热闹。”

  嘉宁一听,眼睛也亮了:“那就这样说定了,到时候我和你次兄坐车来你府上,与你们会合,不见不散。”

  李妩笑着说好,崔氏则遗憾地扫了眼安姐儿和寿哥儿:“要不是这两娃娃太小,灯市又人多拥挤,我也想随你们一道去。”

  李妩弯眸安慰:“孩子长起来快,过两年就能带出去一块儿玩了。”

  崔氏笑了笑,再看自家那双伶俐可爱的孩子,心下那点微小遗憾也被儿女带来的幸福充实感所掩去。

  且说栖梧院这边妯娌姑嫂间温馨笑语,国公府另一端的春蔼堂内,却是门窗紧掩,一片鬼祟。

  赵氏端坐在长榻边,拧眉看着下首那身着深蓝道袍、眉心一颗大黑痣的圆脸婆子许久,才再次将视线落在桌边那个棕色瓷瓶上。

  “你这药,不会有损身体吧?”赵氏迟疑道。

  “夫人这话说的,这药是要给世子爷用,您便是借我一万个胆子,我也不敢拿些损伤身体的虎狼药糊弄您啊。”那长着大黑痣的马道婆一脸诚挚,只差没指天发誓:“您放心,这药名唤尽欢风月丸,乃是风月楼不对外传的秘宝,平素只有来了王公贵客,风月楼的妈妈才舍得拿出来。妇人有所不知,这药非但于身体无害,还有滋阳补肾之效。也就是我与那妈妈是三十年的旧交情,又花了足足五十两纹银,她才舍了我这么一颗。不然您自个儿想弄,就算花上百金,也不一定能弄到。”

  闻言,赵氏眉心皱了皱,一旁的嬷嬷察言观色,没好气瞪了马道婆一眼:“你这糊涂婆子,我们夫人什么身份,怎会去弄这些东西。”

  这般一吓,马道婆面露惊慌,忙从凳上起身,边抬手打嘴边哈腰赔罪:“瞧我这张破嘴,夫人是神仙般的人物,目下无尘,哪里知道这些腌臜东西。”

  赵氏见这婆子也算知情识趣,清了清嗓子,慢悠悠道:“行了,你个妇人家也不容易,难为你为我的事尽心,大过年的也奔走不停。”

  说着,她以眼神示意嬷嬷将那瓶药收下,语气淡淡:“晚秋,带她去你屋里喝杯热茶再走吧。”

  嬷嬷会意,将药揣进袖里,便领着马道婆从正屋里退下。

  不多时,晚秋嬷嬷就折返回来,嘴里还不屑念叨着:“这个马婆子还真贪,给了她两百两银子并六匹好缎子还不知足,临走连奴婢屋里的几碟糕饼也装走了,说是带回去供奉三清祖师,嘁,谁知是端上了香堂,还是进了她的五脏庙。”

  赵氏并不计较这个,只接过嬷嬷递来的那瓶药,放在掌心盯了许久,面色凝重又犹疑。

  嬷嬷见状,悄声凑上前:“夫人,马婆子刚还说了,若真要行事,最好在您院里安排……”

  话未说完,就见赵氏瞪大了眼:“这如何使得?!”

  嬷嬷叹道:“栖梧院那边盯着紧,上回的事,您忘了?”

  上回便是指中秋那回,李妩来了癸水,夫妻无法同房,赵氏便趁着儿子酒醉,安排了个小丫鬟脱得光溜溜钻进了他的被窝。

  哪知自己那个不争气的儿子吓到大喊大叫,将一院子的人都惊醒,李妩赶来撞个正着,当即就收拾东西要回娘家。

  好事没成不说,倒惹得楚明诚来春蔼堂里大吵一架,赵氏被气得倒仰,险些撅过去。

  “马婆子说,您既下定决心做了,干脆就做到底。只要事成,离您抱孙子也更近一步。”嬷嬷低低劝道:“您静心想想,成与不成,那俩口子都免不了要闹一场。既如此,咱就尽量让事成了,这般就算再闹起来,您也不亏……总比上回世子爷既与您离了心,事又没成要强。”

  这话倒是说进了赵氏心坎里,终归是要闹的,不破不立,她总不能眼睁睁看着李妩那个狐狸精霸着自家儿子,却连个蛋都不下吧?

  心下既定了主意,赵氏腰背稍稍挺直,示意嬷嬷附耳过来,低语下着吩咐。

  大年初十,停了几日的雪又飘了起来,晶莹洁白的雪花,似柳絮,又似梨花瓣,飘飘洒洒,零零落落,白蒙蒙笼着高大的朱色宫墙。

  慈宁宫内,许太后笑吟吟地让玉芝嬷嬷给端王家的两位郡主各发了个装满金瓜子的缎绣福寿如意纹元宝式荷包。

  两位郡主笑着接了,又齐声与许太后道谢,说了好些吉祥话。

  一侧的端王妃则是满脸带笑,与许太后叹道:“太后也太惯着她俩,都是出嫁了的大姑娘,哪还能要您的新年红包。”

  许太后端着白瓷浮纹茶盏,眉眼带笑地看着两位容色娇俏的郡主:“就算嫁了人,她们也是小辈不是?我这当伯母的给小辈发个红包,算不了什么。”

  说着,又对大肚子的庆宁郡主道:“下次把你家那只小猴儿也带进来,给哀家的慈宁宫也添几分热闹。”

  庆宁郡主抿唇轻笑:“只要太后您莫要嫌他闹腾。”

  “这个年纪的孩子就怕他不闹呢。”许太后笑着与庆宁郡主打趣两句,扭头又与端王妃道:“你可真是好福气,既做了祖母,又做了外祖母,再不久又要添个小外孙,膝下儿孙环绕,过个年都热热闹闹,哪像哀家……唉,也是你们今日进宫陪我说说话,放在平日,我这儿冷清得很。”

  端王妃听出许太后话中意思,侧眸轻问:“陛下那边,还没选秀的打算?”

  “打算?”许太后哼了一声,闷闷道:“我一与他提这事,他就给我东拉西扯,不说选,也不说不选,就知道与我捣糨糊……儿大不由娘,如今他是皇帝,哀家哪里还管得住他?罢了,不提他,提着都来气。”

  许太后摆摆手,转而看向嘉宁:“你是开了春就要嫁去李家了吧?”

  嘉宁羞赧答道:“回太后,是五月呢。”

  “瞧我这记性。”许太后抚了抚袖角褶皱,再看嘉宁粉面染羞的样子,笑出声来:“哀家还记着你幼时在宫里,哭着喊着要吃糖,不给你糖吃,你就在地上打滚。没想到这么快,也要当人家的媳妇了。”

  提起幼年糗事,嘉宁面上发热:“太后娘娘,不带这样揭人短的。”

  “好,不揭你短。”许太后道:“不过你也别担心,李家家风严谨,那李二郎哀家也见过一两面,是个忠厚老实的孩子,你嫁给他,不会受委屈的。”

  “她这不饶人的性子,谁敢委屈她?倒是那李二郎,娶了这样一个泼辣媳妇回去,回来别被她欺负得上门告状就谢天谢地了。”庆宁笑着打趣妹妹,换来嘉宁一阵不依娇嗔:“谁欺负他了,他上元节还约着我一同去看灯呢。”

  “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不错不错。”庆宁柳眉微挑:“看来这李二郎也不是块全无情趣的木头。”

  虽说大渊朝民风较为开放,且上元灯节是世人公认的情人约会日,但于世家贵女而言,哪怕俩人已订婚,但大礼未成,私自相约仍是不妥。

  于是嘉宁觑着端王妃略显不满的脸色,忙解释了一句:“不止我和李成远俩人,楚世子夫妇也一起呢。”

  听得这话,端王妃脸色稍缓,许太后则是咦了声:“阿妩不是病着么?病好了?”

  “她的病……”

  不等嘉宁说完,就被殿外的高声禀报打断:“陛下驾到——”

  殿内几人皆面露诧色,而后纷纷起身,朝着来人行礼。

  皇帝高大的身形还裹挟着外头风雪的寒意,大步进到殿内,先与上座的许太后行了礼,才拂袖直身,温煦看向端王妃母女:“叔母与二位妹妹不必多礼,坐下罢。”

  “多谢陛下。”母女三人应道。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