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古典架空 > 银缸照 > 第四十一章 听戏

银缸照 第四十一章 听戏

作者:知我情衷 分类:古典架空 更新时间:2023-12-30 07:23:46 来源:书海阁

正说的热闹,就见恒国公府穿玫红色比甲的丫鬟过来传话,说是水榭那边已收拾好了,请各家的小姐过去服侍长辈听戏。

沛柔就忙回头去找海柔。

瑜娘就打趣她:“她不是你姐姐吗,怎么反而要你照顾她似的。”

沛柔叹了口气,无奈道:“我这个姐姐什么都好,就是有些太‘真性情’了。”

话没说完,就察觉到自己的肩膀被人拍了一下,海柔就已经把下巴放在了她肩头,“五妹妹说我什么呢?”

“你妹妹正在找你呢。”瑜娘笑着道,而后自报了家门,“我父亲是禁军统领万靖遂,我叫万之瑜,家里没有姐妹。我是昭永元年二月的生辰。”

海柔见她这样落落大方,也心生好感,“家父是定国公二弟徐敛和,我叫徐海柔,倒比姐姐小两个月。”

“我还有一个姐姐,不过她和我娘一起在水榭用膳。若是算上家里的堂姐妹,我还有三个妹妹。”

她挽了沛柔的手,“不过也只和这个淘气的要好些,另两个小些的妹妹并不大和我们一道玩。”

“三姐姐倒说我淘气,也不知道是谁三天两头被二叔母拘在屋里。”沛柔嘲笑她。

海柔不依:“好啊,你居然敢嘲笑我,今天就让我这个做姐姐的好好教训教训你。”二人就绕着万之瑜转起了圈。

“好了好了,这还是在别人家做客呢。”瑜娘笑着携了她们俩的手,“不过你们俩的感情真好。我做梦都想要一个姐妹陪我聊天解闷呢。”

什么时候她和海柔的关系在外人看来已经这么好了?

沛柔失笑,就听见海柔道:“万家姐姐在家里上学么?若是在家中无事,不如来我们家上学。我们家的先生是祖母从山东老家请过来的,学识渊博,性情又温和,天文地理无所不知。”

沛柔听她说的热闹,不由笑道:“原来周先生在三姐姐眼里的形象倒还不错。我还以为三姐姐三天两头挨周先生的手板,定然对周先生有些成见呢。”

“五妹妹可真不懂事,你不说的好些,万家姐姐怎么肯和我们一起上学啊。”

海柔跺脚埋怨道,“况且我学不好是我的事,和先生又有什么关系,怎么不见我姐姐挨先生的手板?见过我姐姐的人又都说她‘温柔端方,知书达理’?”

瑜娘就掩袖笑道:“海柔妹妹可真有趣,是个光风霁月之人。想必你们家的先生的确不错。也不知我父亲和祖母会不会同意我和你们一起上学。”

三人就一边说着一边进了水榭。

沛柔和海柔自然先去给太夫人问好,而后海柔便跟着润柔坐到了常氏身边。

沛柔在人群中寻找瑜娘,正见她和她母亲说话。

万家老夫人早年在西北跟着丈夫,也很是吃过苦,晚年身体就不太好,大多在家中静养,并不太出来应酬。

前生瑜娘出来和沛柔在香山别院里住着,每隔几天总要给家里去信问问她祖母的情况。

此时近水斋里的贵妇人们正在点戏,太夫人却之不恭点了一折,就把戏单传给了其他夫人。

见沛柔在自己身边坐下,就和她说话:“方才和你一起的可是万家的瑜姐儿?出来一趟,这是交到朋友了?”

沛柔笑道:“祖母说的是,正是万家的姐姐。方才和万家姐姐一桌用膳,觉得她端庄大方十分可亲。”

“用完膳就互通了姓名家世,发现她父亲和爹还是多年的好友,方才也就结伴过来了。”

太夫人笑着拍了拍她的手,觉得有些凉意,就把自己的手炉递给她:“万家的瑜姐儿聪慧活泼,往常也来给我问安的,确实不错。沛姐儿有眼光。”

正说着,瑜娘就从她母亲身边站了起来,穿过人群过来给太夫人请安。

“瑜姐儿许久不见太夫人了,太夫人这一向身体可好?”她行的是亲近的人家之间晚辈见长辈的礼。

太夫人就把她搀起来:“几个月不见,我们瑜姐儿又变漂亮了些。我这一向都好,只是正月里家里有事才没有去看你祖母,她最近身体可好些了?”

瑜娘就对沛柔善意的笑笑,“今日见了沛柔妹妹,原本觉得自己漂亮,现下也觉得不漂亮了。”

“劳您挂念,开了春我祖母身上好多了,前几日还和我念叨,想等天气再暖和些请您去家里坐坐。”

“给我下帖子我一定来。”太夫人呵呵笑道,“你父亲最近很忙吧。”

瑜娘答道:“父亲这一向还好,左不过是那些事。前儿还和徐家大伯父出去喝了顿酒,回来被我娘数落了一顿,您倒是不知道。”

“我老啦,儿子的事情也不大管了。你徐大伯母最近有有了身子,那边的事情我就更不清楚了。”

太夫人就摇了摇头,让小丫头又搬了鼓凳过来,让瑜娘在自己身边坐下。

瑜娘就顺从的坐下来,和太夫人很是亲昵的样子,“那倒是要恭喜太夫人了,也恭喜沛柔妹妹,又多了个弟弟或是妹妹。”

沛柔抿了唇笑,想了想,向太夫人道:“祖母,我听说万家姐姐家里没有姐妹,也没人作伴,不如和周先生打个招呼,让万家姐姐也来咏絮斋上课吧?”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太夫人就想了片刻,“我看倒不是上课,是想一起在学里淘气吧?周先生这个人傲气的很,教你们几个已是勉强,愿不愿意多收一个学生还是说不好的事情。”

“再者你万家姐姐的家离咱们家坐马车都要半个时辰,每日里这样奔波来回,身子可受的住?”

居然并没有同意。

沛柔不觉有些讪讪,瑜娘却笑道:“谢过沛柔妹妹的好意了,只怕这件事我祖母也并不会同意。家里也给我请了学问很好的先生,妹妹有闲时给我下帖子请我去家里玩也是一样。”

近水斋对面的戏台上突然传来了锣鼓的声响。

瑜娘就趁着太夫人不注意跟她眨了眨眼睛。这是告诉她不要在意吧?

沛柔也只好暂时作罢,去看戏台上的动静。

孟老夫人是老京城人,最喜欢听京戏,因此今日过寿请的就是京城最有名的京戏班子天香班,青衣翁御霜的玉堂春唱的最好,曾经进宫献艺被赵太后称赞过。

沛柔前生就喜欢听戏,倒不是喜欢戏文,只是觉得每次家里唱戏都热热闹闹的,她喜欢这种氛围。

她前生只认真的听过几出戏,俱都是‘才子佳人’。

先是因家世不对等婚姻遭到亲人反对,而后佳人自甘贫贱不顾一切与才子成婚。那才子赴京赶考必然能中个状元,成了一朝宰辅或是百战百胜的大将军,又必然有贵人要不顾才子已有家室把女儿嫁给他。

那才子也定然先是大义凛然的拒绝而后欣然接受,再把家里的老妻接过来一同享福,这就算是皆大欢喜。

可沛柔却对这圆满嗤之以鼻。

等那才子功成名就,那佳人已经受尽了人间苦楚,青春不再,成了糟糠,哪还有半分佳人模样。

若那才子当真情深义重,就该不计后果的拒绝贵人,又哪里会心安理得的坐享齐人之福。

这所谓的圆满结局,于那佳人而言,也太残忍了些。若她是那贵人之女,纵然他有经天纬地之才,也定然不会嫁那两面三刀的小人。

今日点的第一出戏倒并不是《玉堂春》,而是一出她从未听过的戏。

水榭中显然也有一些贵妇人并未听过,就有一位穿着湖绿色织山水纹杭绸褙子的少女温言软语,娓娓道来:“这出戏倒是天香班的班主自己写的新剧目,剧名叫做《庆双麈》,是天香班的班主根据焦循先生《剧说》中的一个故事改编而来的。”

“这故事说的是山东一个富家女出嫁,娘家赠给她一个装了财宝的荷包当嫁妆。出家途中路遇大雨,在庙中避雨遇见一个贫家女。”

“听闻贫家女的遭遇后,那富家小姐很是同情她,就把这荷包慷概相赠,却未通姓名。多年以后富家小姐夫家遭逢巨难,洪水滔滔,家人离散,她亦流落街头,不得不进了当地的大户人家做了乳母。”

“有一日陪那少爷在花园游玩,却突然见了当年她赠出去的那个荷包。原来这户人家的女主人正是当年的贫家女。”

“因为富家小姐所赠的荷包中的财物而兴旺发达,不敢忘却恩情,把荷包收藏在花园中的一处轩馆。后来两家相认,感慨良多,那富家小姐也在那贫家女的帮助下找回了家人。”

她声音清脆,讲故事又条理明晰,水榭里的人一时都听住了,待她说到后来富家小姐一家团圆,有不少老夫人都暗自松了一口气,英国公家的王太夫人听说,不由双手合十,轻轻念了句佛号。

孟太夫人就笑呵呵的道:“我这二丫头不错吧,给你们家当孙媳妇,不算委屈了你们家翰哥儿。”

原来方才这少女就是孟老夫人的二孙女,许给了英国公府嫡长孙为妻,明年春日就要出阁。

赵二娘就红了脸,却也并不如何扭捏,“祖母,好好听戏吧。正好唱到您最喜欢的《红楼》一折呢。”

喜欢银缸照请大家收藏:(wuxia.one)银缸照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