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古典架空 > 银缸照 > 第一百四十五章 牵线

银缸照 第一百四十五章 牵线

作者:知我情衷 分类:古典架空 更新时间:2023-12-30 07:23:46 来源:书海阁

“我娘和祖母方才是不是还提到了蒲家?姓蒲的人家,满燕梁能和咱们家相配的,我也只知道杏娘她们家一家,难道就是她的兄长?”

海柔说的“杏娘”就是她如今关系最好的手帕交,蒲阁老的孙女蒲晚杏。

海柔自顾自的往下说,“我觉得这倒不错,她祖父是阁老嘛。”

“而且蒲家的世兄我也曾见过的,生的玉树临风,也做得锦绣文章,将来给我姐姐请了三品的诰命回来应该没问题。”

蒲家公子的祖父是阁老不错,可在接下来的一两年间也就要致仕了。

蒲家没有其他的子弟在朝为官,蒲家公子想要出仕,靠的是祖父为阁老时一力提拔的刘怀熠刘大人。

而这位刘大人恰好又是沁声的岳父,到时候岂不是成了沁声和润柔的丈夫分享政治资源了。

若她没记错的话,前生刘氏嫁进来后,杨氏对她很满意,言语中就曾透露出自己很早就看中了她做自己的长媳的意思,应当也与太夫人通过气。

那蒲家的公子就绝对不可能在润柔夫婿的备选人名单里了。

但她没法和海柔说的这么详细,就只是含混了过去。

再就是崔家,前生润柔就是嫁了崔家。幸而今生他们仍然写了信过来,透露出了求亲之意。

要和海柔说崔家,她一时倒不知道从何说起,就问海柔。

“三姐姐可还记得咱们第一次去恒国公赵家,赴他们家孟老夫人的寿宴的时候。”

“那时祝寿的时候,崔大人就在其中,我想去看看,然后大姐姐就把咱们拎了回来的事?”

海柔的神情有些迷糊,大约自己闯的祸多了,也就记不太清楚了。

“那时候是昭永八年,祖母就曾说过崔大人这个人很厉害,是个能吏。如今五年过去了,他已经是陕甘总督了。”

“陕甘总督和其他地方的总督可不一样,燕梁立国到如今,只有西北还长年有战火,在那边当官自然也很不容易。”

“崔大人能把那里的官当好,可见的确是个人才。最重要的是他还很年轻,保未来一二十年的富贵总不是问题。”

“而且他的妻子姜夫人,前几年也是常见的,温柔贤淑,定然是个好婆婆,不会搓摩大姐姐的。”

“崔家公子的妹妹珍姐儿也很喜欢大姐姐,那年来熙和园做客,你还吃过她的醋呢。”

海柔被她说的一愣一愣的,好半天才反应过来,“可是你说了半天,说的都是崔家公子的家人,也没提到他本人呀。嫁人最重要的难道不是相公本人么?”

沛柔就理直气壮的耍无赖,“我一个未出阁的小娘子,怎么会知道人家公子到底长什么样,人品如何,三姐姐也太强人所难了。”

她总不能告诉她,崔家公子人品端方,且学识出众,将来也是进士及第吧。她根本解释不清楚这消息的来源。

两个小娘子就边说边往宴息室里走。太夫人还因为方才常氏的表现非常不悦,见她们进来,就找了别的话头说。

偏偏海柔是个愣头青,开口就是:“祖母,您和我娘给我姐姐挑好了婆家没有啊?”

太夫人便道:“你娘的心大,这一家家一户户的,她都瞧不上。”

太夫人说起常氏来总是没好话,也不顾及这是在人家女儿跟前。

沛柔就忙出来打圆场,“三姐姐,这都是大人的事,我们姑娘家的还是别问了。”

“总归祖母和二叔母不会亏待了二姐姐,做妹妹的只等着将来去秾芳阁祝贺大姐姐就是了。”

太夫人就笑道:“还在我面前唱起双簧来了。今儿你们就是说破了天,我也不会告诉你们的,总归事情还没定下来,只等着消息便是了。”

沛柔和海柔对视了一眼,俱都知道今儿是没机会了,不过毕竟事情还没定下,她们急也无用。

就又打起精神来陪着太夫人说了几句笑话,用了晚膳才回园子里去。

*

又过了一旬,恰好又是宫里沐休的时候,夏日午后静谧,只是偶尔能听见几声蝉鸣。

太夫人坐在罗汉床上闭目养神,沛柔正轻轻替她捏着肩膀,忽然有人直接掀了湘妃竹帘闯了进来,身后跟着一大串相劝的仆妇。

这样莽撞,不是常氏又是谁。

沛柔见常氏来势汹汹,恐怕又是为了润柔的婚事。

只怕这十数日间太夫人已经定了主意要把润柔嫁到西北去,常氏不愿,要让太夫人改了主意了。

她就看了一眼太夫人,见她神情很平静,像是并不意外今日常氏会过来。

常氏站在太夫人近前,却并不开口,只是冷冷地盯着沛柔。

太夫人就拍了拍沛柔的手,“沛丫头,前几日才教了你怎么沏茶,你现在就去茶房里给祖母沏一壶老君眉过来。”

沛柔就从罗汉床上下来,给常氏行了礼,低头往茶房的方向去了。

即便从烧水开始,沏一壶茶也并不要太久,太夫人让她给她沏一壶茶过来,意思是常氏很快就会离开么?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沛柔刚出了宴息室,身后的湘妃竹帘还没放下来,就听见常氏道:“娘想拿我们润姐儿的婚事去给大哥还人情,这却是万万不能的……”

还人情?沛柔记得前世也出过这件事,却不知道具体是为了什么,她不由自主的就放慢了脚步。

常氏看来很激动,声音几乎有些尖利,“娘还想瞒我。我原以为娘非要把润姐儿嫁娶西北那种穷乡僻壤的地方,是觉得崔家哥儿的人品实在难得,崔家又是少有的家风清正的人家。”

“谁知道原来是前一阵子大哥求那崔大人办了件事,把一个姓应的什么指挥同知放在了大同参将的位置上。”

“从指挥同知升到参将的位置要积攒多少军功?大哥一句话,那崔成燮就把他提了上去,原来是拿我们润姐儿去填了人情。”

姓应的指挥同知?大同参将?这个人沛柔似乎有些印象。

说来也是话长,昭永十五年,贞惠公主由今上做主嫁去了西北,成了敕勒王的大阏氏。

从昭永十年诚毅侯府齐家的兵权被卸之后,就被今上派往了西北的父亲才得以归家。

又三年,今上驾崩,敕勒以为有机可乘,以贞惠公主祭旗,集结重兵挥师南下。

战线拉的很长,西北有好几座主城同时遭到袭击,万老将军无法及时支援。

已经和平了几年,几座城的将领防守不及时,即便城池没有被占,也是损失惨重,勉强支持而已。

只有大同的守城战打的漂亮,全歼了敕勒的敌军。

就算如常氏所说,这位姓应的指挥同知晋升参将之路并不是那么正当和光彩,但他也的确是个将才。

惜才之心人人有之,父亲能慧眼识英,难道崔大人就不能?

更何况她相信父亲的人品,他是绝无可能做出以侄女的婚事为人情,换了下属一个官职这样的事情来的。

她站在窗下,还想再听听太夫人怎么说,陆嬷嬷不知道什么时候站到了她身后,清了清嗓子。

沛柔只好尴尬的对她笑笑,往茶房去了。

*

这边太夫人却没有理会常氏的质问,只是淡淡道:“你方才说这位应指挥同知破格升任参将,确有其事。我和你大哥要做主把润柔嫁到崔家去,也是事实。”

“这两件事情之间,却并没有什么联系。崔家的好处我已经说了许多次了,崔家的少年郎也的确是同辈中的翘楚。”

“这件事不必再论了,大郎已经请了崔大人的恩师,刑部的柏老大人和崔大人的同年礼部侍郎刘大人为媒,不日就要来咱们家提亲了。”

“你是做母亲的人,下小定的一干事情都还要你帮着准备。若你身子不适,少不得我这做祖母的也只好多事一回,亲自帮着润丫头看着了。”

常氏不可置信地瞪大了眼睛,“娘,我才是润丫头的亲娘,您怎么能问也不问一句就把润丫头的人生大事这样给定下了?我绝不会同意把润丫头嫁到西北那样的地方去的!”

太夫人的语气始终是很淡的,“我何曾没问过你,不过是你始终不肯开窍罢了。你是润丫头的亲娘,二郎也是润丫头的亲爹,他已然是点了头了。”

“我也给过你时间去挑崔家的毛病,整个一个月,你派到西北去打听的家下人们也回来了吧?除了一句西北荒凉,还能挑出别的毛病来么?”

“更何况崔大人简在帝心,不过是这几年在西北为官而已,迟迟早早要调回燕京来的,何愁没有再见之日。目光该放的长远些才是。”

常氏仍旧要辩,“且不说崔大人什么时候才能被调回中央来,这几年润丫头是新妇,娘家又远在千里之外,她若是受了委屈,无人可以替她撑腰。”

“又或者是有了身孕,身边连个可心的人都没有,到时若是出了意外又该怎么办?”

“你当年嫁到我们家来也是新妇,我这个做婆婆的可曾给过你气受?我们家的人口难道不比崔家复杂?”

“这些年你在燕京各处行走,谁人不尊称你一句‘徐二太太’,你扪心自问,这些难道都是你娘家人给你的体面么?”

太夫人语带嘲讽,“今日之事,恐怕又是你那个大嫂怂恿你过来和我闹的吧?她又给润姐儿说了什么人家?”

“何必做什么江浙总督的儿媳,直接做太子妃岂不是更好?”

女儿嫁入了许家旁支,傅氏这些年自以为搭上了太子这条船,居然也就不自量力地抢着为江浙总督许士洀牵线搭桥了。

喜欢银缸照请大家收藏:(wuxia.one)银缸照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