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古典架空 > 银缸照 > 第一百三十章 上课

银缸照 第一百三十章 上课

作者:知我情衷 分类:古典架空 更新时间:2023-12-30 07:23:46 来源:书海阁

女官做得了公主的主,公主却做不了女官的主。比起回答公主的问题,沛柔还是回答女官的问题更好。

“臣女的书法得家中祖母指导,不敢说‘会’,只是勉强能写几个字罢了。《女训》、《女则》家中的先生教过,已经全都读完了。”

“至于女红针黹,也已经学了几个月,只是臣女蠢笨,做的东西并不好。”

听她自称“蠢笨”,贞静公主就像忽然有了理由似的,摇着女紫衣女官的胳膊。

“朱檀姑姑,你看,她都说自己蠢笨了。你帮着我到父皇面前说说,我不要她做我的伴读,还要莞南姐姐回来行不行?”

那名叫“朱檀”的女官没有说话,只是冷冷地看了贞静公主一眼,她就立刻撒开了拉着她衣袖的手,自己坐到了一边生闷气。

朱檀便对沛柔道:“定国公府太夫人是大儒周谦之先生的女儿,得先生亲自教养,只是她老人家行事低调罢了。”

“徐五小姐的书法既然得贵府太夫人指导,想必方才所说‘勉强能写几个字’也只是自谦之语。”

“不知奴婢今日能否有幸,也见一见小姐写的字。”

与其和公主继续进行无意义的对话,还不如去写字。

沛柔便笑道:“那臣女也只好献丑了,还请姑姑指点。”

重华殿的内殿并不如何空旷,因为今上只得了三个女儿,有一个尚在襁褓。

每日来殿中上课的就只有贞惠和贞静两位公主。每位公主又各有两位伴读,因此也只摆放了六张书桌。

朱檀把沛柔让到她的位次,又亲自替她研了墨。

就见沛柔提笔写道:“欲减罗衣寒未去,不卷珠帘,人在深深处。残杏枝头花几许?啼红正恨清明雨。尽日沉烟香一缕,宿酒醒迟,恼破春情绪。远信还因归燕误,小屏风上西江路。”

自从那日感慈寺遇雨,和柯明叙偶遇,他和她提了那阙《定风波》以后,她也就对宋词感兴趣起来。

恰好咏絮斋的周先生也开始给她们讲唐诗宋词,她向来听的很用心。

沛柔和柯明叙提过寒烟阁古籍的事情,后来每个月总会捎一两本给柯明叙,等他修复完毕,重新抄录过再把原本送回来。

后来柯明叙除了归还原物,也常常给她送一些宋词集录进来。

她问过太夫人,太夫人觉得无碍,她也就尽数收下了。

其中就有一本晏几道的《小山词》,词情婉丽,吐属天成,她最喜欢。

小山先生原来也是出生在鲜花着锦的人家,后来父亲过世,家道中落,遍尝人间风霜刀剑。和她前生的经历何其相似。

她总能从这些词作中,读到别样的愁绪。

前一日她正好看到这首《蝶恋花》,就随手把它写了下来。

朱檀将那张宣纸拾起来,看了半日,才笑道:“徐五小姐果然是过谦了。虽然笔力稍显不足,这一手簪花小楷,已经颇有靳大人的遗风。”

“倒不想贵府太夫人的书法原来也是这样清丽婉约的风格。”

她说的靳大人就是本朝的着名才女靳慧。

因为她当时也是内廷女官,所以如今宫廷里的女官们倒是多尊称她一声“靳大人”。

太夫人平日也不是写簪花小楷的,而是随她父亲习宋克章草书,气势宏大,力足中锋。

沛柔是觉得自己写不好,今日才用了平日里自己练习的簪花小楷来书写的。

但她也没必要和朱檀说的这样详细,于是便只一笑。

贞静公主正要凑过来看时,恰有内侍进来通报,说是贞惠公主过来了。

未几,就有一个穿着湖蓝色缎盘金绣石榴纹褙子的少女快步进了殿中。

她身后还跟着两个身量比她略小些的少女,其中的一个沛柔认得,正是赵家的五娘。

赵五娘显然也已经发现了她,不动声色的向她扬起了一个挑衅的笑。

沛柔只做未觉,上前去给贞惠公主行礼。

等两边都厮见过了,就听贞静公主道:“今儿大皇姐可是又迟了,我已经在这等了半日了。”

“姐姐该好好的教训教训底下的狗奴才才是,怎么这样不会当差,天天害得姐姐迟到。”

真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传言中贞静公主的脾气不好,原来她和自己的嫡姐说话也这样冲,将来她伴在她身旁,不知道要受多少牵连。

贞惠公主却并不搭理她,径自在座位上落座,整理好了衣摆,才略微有几分慵懒地道:“先生尚还未至,怎能算我迟到。”

“我看不是我殿中的宫人该受罚,而是妹妹你的下人该打,日日这样早就将你唤起来。”

“还是春寒料峭,锦衾一刻可抵千金,妹妹实在损失不小。”

贞静公主到底年纪小,词锋不如姐姐锐利,现下就有些不知道说什么,又被教引姑姑朱檀瞪了一眼,只好愤愤不平的在右手第一的位置坐下。

沛柔的位置在贞静公主身后,她身后的位置却空置。

贞静公主的另一个伴读是一位姓姜的翰林学士的女儿,近日时气反复,偶感风寒,因此并没有来上课。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她和赵五娘的位置恰好在一排,今日是沛柔第一次来上课,并不想跟她起什么冲突,就只是目不斜视,等着先生过来讲课。

贞惠公主的另一个伴读倒还算得上和她有些交情。她是夏莹吹的妹妹,闺名叫夏莹听。

夏大人给女儿取名倒是颇有些独辟蹊径的意思。

公主的老师也由宫中有才德的女官担任,今日给她们上课的老师姓靳。

靳慧没有出嫁,自然也没有儿女,听说这位靳先生是靳慧兄长的后人。

靳先生人生的很板正,一节课下来也未见她露出一个笑来。

这课也实在很乏味,贞惠公主都有十岁了,居然连《女训》、《女则》都没有听完,和七岁的妹妹贞静公主一个进度。

可沛柔却记得当时周先生给她们上课的时候,讲这两本书只花了一旬的时间,态度也很随意,像是对这两本书很不屑似的。

公主每日的课程说轻松也实在很轻松,每三日休一日,上课的时候也只讲一上午的课而已。

若公主不留,下了课自然就可以出宫去了,这个时间,她要是回定国公府去,还能赶上周先生下午的课。

今日靳先生讲的是《女则》。

《女则》由唐太宗的元后长孙皇后所着,收集的都是唐以前妇女所行的善事,共有二十卷。

其实燕梁风气,倒与盛唐时相仿,女子并不比男子低贱。

周先生和她们说起《女训》、《女则》的时候,也并不是为了严格约束她们的言行,反而带了些批判的意味。

“礼法道义若可以给予庇护,大可以护之用之;若只有压迫束缚,也大可以不从且改之。”她仍然记得周先生当时说的话,也对此深以为然。

周先生那时只是略略提了提《女则》的内容,反而花了很长的时间说起了长孙皇后所做的一首诗,名叫《春游曲》。

“上苑桃花朝日明,兰闺艳妾动春情。井上新桃偷面色,檐边嫩柳学身轻。花中来去看舞蝶,树上长短听啼莺。林下何须逺借问,出众风流旧有名。”

那时候她已经是大唐皇后了,艳妆轻身在皇家宫苑上林苑里游玩。

明媚鲜妍的春光也不过是偷了年轻皇后的面色,东君徐来,教新柳也去比拟她的身姿。

皇后神情散朗,态度闲雅,有林下之风,为天下女子之表率。

连她的丈夫唐太宗见了此诗,也觉得形容贴切,“见而诵之,啧啧称美”。

沛柔从前只听过长孙皇后的名字,知道她是一位出众的贤后,连《女则》这样的书也能编写的出来。

只怕后世女子,没有一个在读这本书的时候在心里会没一点想法。

却没想到她也有这样少女的一面。

后面再读《女则》,也就没有那样排斥了。每到熙和园春光烂漫之时,她进去赏春,也总会想到这首《春游曲》。

可公主已经是这世间最最尊贵,最没有约束的未嫁女子了。

就连出嫁之后,也可以自己开府,不用侍奉公婆,丈夫的地位也低于自己,根本就不被这些所谓的礼法束缚。

还这样长篇大论的讲这些东西,实在是很没有意思。

难怪说公主伴读是苦差事,仅这一项,就实在已经很苦。

幸而靳先生的注意力也主要放在两位公主身上。

伴读能把书念好,是锦上添花,也可帮着规劝公主,所以才有那么多翰林家的女儿入选。

可若是实在念不好,也大可以退回家去再选了好的来。

时间已经近了午时,也到了下课的时辰。

公主要回母妃宫中用膳,像沛柔这样与她们关系一般的伴读,若是不被她们留膳,自然也就可以回家去了。

沛柔显然并不在公主留膳的名单之内,她乐得自在。

却不想赵五娘才比她早进宫几日,就和贞惠公主相处的不错,竟然是要和公主一起往燕梁皇后所居的凤藻宫去了。

才出了重华宫门,两位公主就充满硝烟地道了别。

贞静公主脚步极快,只有朱檀和沛柔告了别。

赵五娘见沛柔的眼神落在她身上,以为沛柔此刻就要出宫了,临跟着贞惠公主往东六宫去时,特意过来和她告别。

在她身上落下了充满遗憾和惋惜的目光,像是在可怜她不讨公主喜欢,她已经把她比了下去似的。

沛柔才不想搭理她,正好来给她引路的宫女也到了重华宫门前。

她就瞥了赵五娘一眼,扬起了下巴,大大方方的跟着那宫女往西六宫的方向去了。

喜欢银缸照请大家收藏:(wuxia.one)银缸照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