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古典架空 > 银缸照 > 第一百二十七章 春风

银缸照 第一百二十七章 春风

作者:知我情衷 分类:古典架空 更新时间:2023-12-30 07:23:46 来源:书海阁

沛柔和沛声一起沉默着往西边的园门走。

大约走了一刻钟的时间,沛声终于受不了这沉默,小心翼翼的开口:“五妹妹,你别生气了,我又不是故意的。”

他不说话还好,一说话就算是把沛柔心里的火点着了。

“不是故意的?就因为你贪玩,就可以不告诉祖母,去纠缠雪友姐姐让她把这只风筝拿给你。”

“你倒是得偿所愿了,可想过若是祖母发现了,雪友姐姐会是什么下场?”

“是,她是不如你尊贵,可是她也有父母兄弟。”

“若是她因此得了不是,陆嬷嬷向来严厉,把她从松鹤堂赶了出去,她在府里还有什么颜面,在府里该如何自处?”

“我看你倒的确不是故意的,你是根本没有脑子。”

沛声已经习惯了沛柔这样劈头盖脸的数落他,闻言只是小声嘟囔:“祖母不是没发现么?”

又像突然反应过来了似的,慌慌张张地道:“你怎么知道这风筝被我偷拿了出来的?五妹妹,是不是祖母问起来了,所以你才出来找这风筝的。”

“这只风筝可是祖母的爱物,她迟迟早早都是要问起来的。”

她让扬斛去取这只风筝的时候,也同时让小丫鬟去禀告了太夫人的,若是那时雪友没有及时回来,把沛声的事情告诉了出来,只怕很快就会惊动太夫人了。

沛声就挠了挠头,“我也就拿出来玩了一会儿而已。”

“玩了一会儿你就把它挂到了女眷游乐之地房舍里的树上?还不走正门,偏要爬了院墙去把它取下来?”

“我要告诉三叔父去,看他不罚你跪祠堂。”

不仅把太夫人的风筝落到了女眷这边的院墙里,而且还刚刚好遇见了不知道为什么在那里休息的赵五娘。

两个人还吵了起来,若是她再不去制止,只怕两边都有人要被惊动了。

害得她为了保全沛声不得不让赵五娘占了个便宜,允诺将来替她做一件事。

沛柔越想越恼火。

亏她今日还觉得赵五娘看起来有些落寞,也有几分想关心她出了什么事,谁知道赵五娘和她吵了一架,整个人倒是愈加意气风发起来,哪还有一点不快的样子。

沛声已经知道“跪祠堂”三个字的厉害,连忙跟沛柔求饶。

“五妹妹,我知道错了。就是因为知道这风筝重要,所以我才着急忙慌的要爬上院墙把它摘下来的嘛。”

“你也知道那芙蓉没有到开花的季节,锦官楼一向是锁着门的,所以我就下意识的去爬了院墙。”

“我怎么知道今日它居然没有落锁,还刚好有人在里面的。”

沛声越说声音越轻,一面偷偷看着沛柔的眼色,见她脸色越来越差,才突然反应过来,自己好像说漏了什么。

“你堂堂一个定国公府的少爷,在自己家的园子里,居然还爬了院墙?”

果不其然,沛柔立刻就发现了他的不对。

沛柔觉得沛声真是脑子坏掉了,不去看看院子的门有没有开着,里面有没有人也就算了,招呼小厮去搬个梯子过来又能费得了多少功夫。

难怪赵五娘见了她就是阴阳怪气的,她还以为只是沛声言语之中得罪了她。

沛声跑到这边的园子里来毕竟理亏,她也就向赵五娘妥协了。

她真的懒得再搭理沛声了,就和沛声在园门口分了手,绕到松鹤堂那边北边的园门重新进了园子。

她这一去花的时间不少,回到满庭芳时,其他与她不相熟的小娘子们都已经不在了。

瑜娘也没有在放风筝,只在廊下和段露心、柯明碧坐着说话。

瑜娘其实也很会应酬,看起来和她们聊的不错。

沛柔就拿着那梅鹿迎春的风筝走上前去,笑道:“我来晚了。”

“原是我也记错了地方,丫鬟们才找不到,翻找了半日,倒最后是在我房里找着的。”

一壁说,一壁就把那风筝递给了段露心。

段露心以双手接过,道了谢,就细细的观摩起来。

柯明碧也爱书画,就和段露心说的热闹。瑜娘却知道事情没有这么简单,偷偷的和沛柔挤眉弄眼。

沛柔和她们确实也没什么话说,就站起来,“姐姐们在此细细欣赏就是,我六妹妹、七妹妹没怎么招待过客人,我有些不放心,还是要去秾芳阁那边看看才行。”

“若是赏完了,把这风筝交给我这婢女就是了。”

段露心当然也不会留她,就笑着和她道了别。

瑜娘也站起来,互相行过了礼,就和沛柔一起往外走。却并没有去秾芳阁的方向,而是往萱草台的方向走。

沛柔就把方才的事情和瑜娘细细说了。

瑜娘听说,便道:“你这五哥哥也是在太胡闹了些。上次灞水边就见识了一回,这回又冲撞了你们家的女客。”

“若我是你三叔父,只怕也恨不得扒了他的皮。”

沛柔就笑道:“幸而我三叔父是个读书人,从来不责打孩子,不然我五哥哥身上只怕一块好肉都没有了。”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罚的最狠的一次,也就是上次他溜到灞水边,回来被我三叔父罚跪了祠堂而已。”

眼见着萱草台在眼前,二人也就压下话头不提。

海柔还老老实实地坐在方才的位置上看戏,和蒲家的小娘子也相谈甚欢的样子。

瑜娘和蒲家的小娘子是相熟的,就坐下来和她说话,“杏姐儿,今儿这戏可还不错?”

杏姐儿便道:“的确不错,翁御霜不愧是燕京第一青衣,只怕满燕梁也找不出比他唱的更好的了。”

“我祖父这阵子身体不太好,家里许久没有请人唱戏了,今儿总算好生听了一回。”

杏姐儿的祖父就是当今的蒲阁老,也是当时太夫人看准了,想帮常蕊君说和的人家。

印象之中他要等到沁声成婚之后才会致仕,距离如今还有好几年,也不知道他老人家是不是一直身体这样断断续续的有些不适。

说起来沛柔和她还没正式互相认识,就由瑜娘给她们引荐了。原来这位蒲小娘子的闺名叫做蒲晚杏。

才说了几句,海柔就又嫌她们吵,要让她们专心看戏。众人也就对视着笑了笑,把目光放在戏台上。

她倒是不知道翁御霜还会刀马旦的戏,此时在戏台上就是一身刀马旦的装扮。

此时恐怕已经快要演到了最后一折,狄钦王领着一众手下将幼主庐陵王迎回长安,重登大宝。

沛柔还是觉得没什么意思,就干脆观察起一同听戏的贵妇人们。

柯氏坐在太夫人身后,旁边是英国公府的国公夫人和她嫂子柯大太太。杨氏和郭氏也在席,倒是没见着常氏。

她的身体好像确实不太好,快满了三个月,郭大夫才摸准了是喜脉。也许是胎儿还没坐稳三个月,实在不敢劳累吧。

润柔的位置就在太夫人身边,只是大多的时候并没有安静的坐着,而是不停地招呼下人们换茶水点心,或是耐心地和各家的贵妇人们说话。她看着都觉得很累。

沛柔前生自己办春宴的时候可没有这样。

润柔既然不坐,她的座位就是个空凳子。在这个空凳子旁边坐着的,却是崔家的珍姐儿。

她也不大看戏,反而一直盯着润柔,这也太黏糊了些。

就是海柔小时候,恐怕也没有这样喜欢自己的姐姐。

沛柔想了想,开始在人群里搜寻润柔前生的婆婆姜夫人的身影。

突然见了一个穿宝蓝色织锦绣祥云纹的花信妇人站了起来,去和太夫人说话。

不是姜夫人又是谁。

她一手牵了珍姐儿,像是要告辞回去了的样子。太夫人就把润柔叫回来,让她把姜夫人母女好生送出去。

润柔应该是笑着应了是,珍姐儿连自己母亲也不要,挣开了姜夫人的手,跑过去牵了润柔的手。

润柔就和她笑了笑,摸了摸她的丫髻,客气的请姜夫人跟着她出了萱草台的门。

海柔也注意到了这情景,却有些不高兴,冷冷地“哼”了一声,应当是在吃珍姐儿的醋。

润柔对她却从来都是不假辞色的,有什么事情,也总觉得是她的错。或许就是爱之深,责之切吧。

也不知道海柔什么时候能明白。

润柔今日看起来真的很美,唇色如她耳上的珊瑚珠一般鲜艳。微微含笑间露出的贝齿,又有如东珠一般的光华。

到底是豆蔻年华,应酬间虽然还隐隐带了青涩,却能让人感觉得到国公府的教养和动人的真诚。

即便是一个背影,从扰扰绿云到行动间微微摇晃的裙摆,也透出了无尽的美好来。

难怪前生那样多的人想要求娶润柔。

也难怪太夫人最终在这些人家里替她择定了远在西北的崔家,常氏会闹的那样天翻地覆了。

等姜夫人和润柔经过沛柔她们的时候,因为是主人家,她们也要起身相送。

姜夫人待她们也很客气,还和她们说了几句话,才告辞出去。

沛柔坐的离院墙很近,她又把注意力放在这上面,就隐隐听见了墙外姜夫人的说话声。

“赴过了你的春宴,我在燕京城也就没什么大事牵挂了。过几日就要带着儿女往我丈夫的任上去了。”

“这一去山高路远,也不知道几时能再与你相见。大小姐千万保重身体,也替我向你母亲问好……”

姜夫人是江南人,话语中隐隐透了南音,恰如春风化雨,温柔地落在豆蔻梢头。

喜欢银缸照请大家收藏:(wuxia.one)银缸照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