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历史 > 咸鱼女配又成了爽文女主[快穿] > 咸鱼女配又成了爽文女主[快穿] 第67节

  再说第二怎么了?第二也很好啊!独龙小学那么多孩子,第二和第一一样也只有一个啊!

  第二不光不该被骂,还该昂首挺胸。……是他着了相,一天天地想着些村支书面子之类的东西,把好事变成了坏事。

  “但是红花,大伯从来没有真的希望你放弃读书。”

  赵支书说完又看了看叶棠,以及叶棠和赵红花紧紧握在一起的手。

  “春燕,伯伯谢谢你。”

  赵支书厌烦赵报国一家,便不让赵虎再管自己叫堂伯。这会儿他在叶棠面前自称“伯伯”,真的是因为他由衷地感谢叶棠帮他把侄女钻了牛角尖的心思拉回来。

  叶棠摇摇头,眼神清亮地回答:“我只是不乐意以后只有我一个人孤零零的念书。”

  赵支书笑了。

  他拍了下叶棠的肩膀,又摸了摸赵红花头。

  “小花猫一个,洗洗脸快去学校把退学申请书拿回来吧。”

  “还有,钱带上。……别忘了跟老师道歉。”

  赵支书说着把钱塞赵红花手里。心道自己改天也要私下找独龙小学的老师们道个歉。

  ……要不是他画蛇添足,红花也不至于闹出退学这一出。

  “哥——”

  听见亲弟弟地呼唤,回头看到弟媳不明就里的目光。

  赵支书大手一挥,道:“红花的婚事我去退!放心吧!”

  赵红花的父母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最后又看了看赵红花。

  赵红花没去洗脸。她拉着叶棠就往外跑,一边跑还一边用手袖胡乱擦了擦脸:“春燕你跑快些!”

  叶棠被拽得小跑起来。她揶揄赵红花:“退学申请又不是你,不会长腿跑了。”

  赵红花脸上一红,递了个白眼给叶棠,拉着叶棠的手却是半点儿没松。

  赵红花的父母还能说什么呢?

  他们想让赵红花嫁人是因为这次找上门来的准亲家条件好。找条件好的亲家是为了什么?是为了赵红花以后能幸福快乐的生活。

  既然红花的幸福快乐不在嫁人上,而在学校里,红花又吃苦吃得甘之如饴,他们又为什么要去妨碍红花奔向属于她的幸福呢?

  “……傻孩子。”

  红花的母亲嘴里笑骂一声,眼里有泪光微微闪动。

  嫁给红花她爸是她爸妈这辈子为她做过最好的决定。

  只是这会儿看着女儿的背影,她不由得将年少青春的自己重叠到了女儿的身上。

  ——倘若当年她也有机会向红花这样去读书、去学习,她是否有机会走出这座大山,去看看这个家以外的世界?

  红花的父亲似有所感。他走过来搂住孩子她妈的肩,轻声对她说:“红花会好的,比我们都好……”

  ……

  一觉醒来的秋秀玲被告知赵红花撤回了她的退学申请。

  秋秀玲不觉得就赵红花事多,反倒是当场落泪,嘴里直说:“太好了……太好了……”

  看到这样的老师,赵红花难免又哭了一场。

  一面说着“对不起”,一面趴在老师腿上哭得直抽抽,赵红花再一次下了决心:她一定要成为老师,来帮秋老师的忙。

  还有……她欠春燕的人情,她一定要还。

  第77章 慧女移山27

  弥良村距离独龙小学差不多有四公里路, 村子里的孩子早上四点就要起床走山路往独龙小学赶。但凡有个孩子在山路上多耽搁一会儿,到学校时就该迟到了。

  秋秀玲每天造成都能看见弥良村的孩子背着装猪草的篓子向着学校小跑而来——孩童干不了太重的活计,就是留在家里也只能帮忙打打猪草、烧烧柴火。弥良村的村民们虽不知上学读书有什么用处, 可领导发话免除他们孩子上学的费用、要他们把孩子送去学校里读书, 他们又不敢不听。

  于是乎弥良村的村民们想出了一个点子:要他们同意让孩子去上学可以,但这上学、放学路上的时间也别浪费。横竖山里到处都是草,就让孩子们孩子们路上“顺路”打些猪草吧。

  书读好了,做什么不比打猪草强?

  秋秀玲这个受过文化教育的城市人实在很难能理解弥良村村民这种丢了西瓜也要去捡芝麻的心态。

  她愁啊。愁的同时又心疼弥良村的孩子们。

  这些孩子, 年纪大些的还好, 脚上早已敷上了厚厚的老茧。这年纪小些的,一双脚直接被山路磨出无数血泡。有的孩子可能是从小被打多了, 也不知道疼。一脚血泡磨烂了,血水流一地也笑嘻嘻地跟秋秀玲问好。

  没到这种时候,秋秀玲的心总是跟针扎似的疼。她很想做些什么,却又什么都做不了。

  ——弥良村比独龙村、犀儿村还要远离城市,独龙小学已经是距离弥良村最近的学校了。秋秀玲没法随意搬动独龙小学, 贫瘠的弥良村也没有可以作为学校或是教室的地方。再者,如果独龙小学被搬到了弥良村, 那就意味着独龙村和犀儿村又要恢复往日的情状, 想读书的孩子要就近,只能去大丽县的学校。

  县城学校的学费是一道很高的门坎儿。但这门坎之所以看起来高,不是因为独龙村与犀儿村穷。

  要知道随着这些年独龙村和犀儿村下方的公路渐渐修好, 村里与外界的往来不再那么艰难。山货容易往县城里卖了,县城里的东西也容易拿到山上来了,独龙村与犀儿村里时不时还会来些城里的游客。

  此时还不像后世, 人们把“原生态”挂在嘴上,爬山必去农家乐。这时候的华国人大多还处于慕洋慕城的状态里, 觉得衣食住行都往西方人的方向、都往城市风格的方向上靠才叫上流、才叫时尚。

  能来独龙村、犀儿村这种地方的游客,又往往是已经习惯了城市的浮华、并对此感到乏味,想要看些野性、自然的东西的人。能在这时代做到这一点的人,不说非富即贵,但至少是不差钱的。

  独龙村和犀儿村半年、一载都遇不上这样的游客,但遇上一次,就像是等来了神仙。这些游客给钱大方,还不挑剔。从村子里的家常饭菜,到陈菊做的拼布布艺,山里的每一样东西都能让这些人大惊小怪,并为之付钱。

  独龙村、犀儿村肉眼可见的因为山下的公路而富裕了起来。遗憾的是,物质上的富裕并不能立刻让山民们的精神上也富裕起来。重男轻女的思想刻在骨血里,村民们依旧认为女儿是赔钱货,照样不愿意为赔钱货花钱,让赔钱货去县里的学校上学。

  秋秀玲偶尔也会感到绝望。

  她以前以为独龙村、犀儿村的山民们是因为承受不起多个孩子上学的学费,这才紧着儿子。

  看到独龙村、犀儿村的山民们开始家有余粮,这思想与作法却仍是毫无长进,秋秀玲只觉得一块大石压在了自己胸口上。

  来时的满头黑发这会儿已经能看到缕缕银霜,秋秀玲一天也不知道要叹多少次气。

  “老师,您怎么又叹气了?”

  放学后,叶棠来到了教师办公室,她一眼就看见秋秀玲按着太阳穴叹气。

  “春燕!”

  见到叶棠,秋秀玲脸色好了许多。

  她笑了起来,说:“我之前也说过,放学了你不用等我,你可以先回家的。”

  “我来就是想告诉您今天我得晚点儿回去。”

  闹过退学之后,赵红花学习的信念更坚定了。她每天比叶棠起得还要早,就为了能叫叶棠起床,和叶棠一起去学校。

  叶棠和赵红花每天早上上课前与每天放学下课后都会进行一段时间的自习。这不是学校的强制活动,只是叶棠和赵红花自己想要多学一会儿、多刷点题。

  结果也不知是怎么的,其他的女孩儿们也开始纷纷效仿叶棠与赵红花。叶棠与赵红花所在的大班就不用说了,一大清早、天可能都还蒙蒙黑呢,女孩儿们就尽数到齐。

  小班的孩子们也开始流行类似的早自习与晚自习。只是夜晚的山路实在危险,弥良村的孩子们又每天要来回八公里,即便弥良村的孩子们也想跟着早晚自习,老师们也会对弥良村的孩子们进行劝阻。

  “又自习啊?”

  秋秀玲的笑顿时掺了苦意。

  要是可以,她也想让勤奋好学的孩子们多学一点。可是大山里没电啊!别说是晚上了,就是早晨,只要一朵乌云飘过来,教室里就是乌漆嘛黑一片。

  现在又是冬季,早上天亮得晚,晚上天黑得快,空中经常有云,甚至是多云,日光实在难言充足。

  可学校资金有限。哪怕县里特意为弥良村的孩子们批了一批专款给学校,学校仍没法提供大量的油灯蜡烛给孩子们使用。

  春燕、红花、小超,还有其他的孩子们……她们再这么熬下去,成绩能不能进一步提高是未知数,但眼睛一定是会坏掉的。

  “嗯。我和红花她们说好了,今天要做抽卡游戏。”

  抽卡游戏虽然叫作“游戏”,但本质依旧是学习。

  独龙小学没有专业的英文老师,秋秀玲上学时,英文课还没有被纳入必修课程里。因此主科是数学,顺带着教英语的秋秀玲其英语水平其实菜得抠脚,差不多也就是个初一的水平。

  可在大山外面的世界,英文课不光是必修课,也是高考要考核的三大主项之一。

  叶棠不用说,红花几年后也是要对高考发起冲刺的。越晚学英语,在高考时越是不利。

  花了不少时间去习惯这个世界的英语语法、背诵这个世界的英语单词,叶棠自己的英语没问题,但她不能越俎代庖、以老师自居,手把手地教其他没有英语基础的孩子们掌握英语知识。

  于是叶棠找来了些硬纸板,在硬纸板上画了些图案,又在图案下面标了英文与中文。跟着把硬纸板剪成小卡片。

  所谓“抽卡游戏”就是一个人从盒子里抽出卡片,然后拿着卡片,遮住下面的英文与中文,另一个人看图说单词的游戏。

  这种“游戏”让本来有些排斥英文单词的孩子们愿意背单词了。大家伙儿经常玩得不亦乐乎,几小时都停不下来。

  叶棠一面逐渐增加着小卡片的数量,一面在有小卡片被用坏后做新的卡片。尽管叶棠一次也没跟秋秀玲说过她是怎么想的,但秋秀玲哪儿能看不出叶棠做这个“游戏”并不是为了她自己?

  想到叶棠默默地为自己扛起了英语教学的压力,秋秀玲又是一阵难过。

  但她还是强打起精神,努力笑着对叶棠道:“天冷了,早点回家。不要熬坏了眼睛。”

  “嗯!”

  叶棠清脆地应了声,跟着就出了教师办公室。

  对于秋秀玲为什么叹气这一点,叶棠没有追根究底。

  不是说她已经不关心这个问题了,而是她大致能够猜到是什么事让秋秀玲这么为难。

  弥良村的村民不敢恨“强迫”他们让孩子受教育的领导,只敢把气撒在秋秀玲和孩子们的头上。

  说是让孩子们“顺便”打猪草,可谁不知道孩子们每天背回去的猪草要是少了,立刻就会挨家里的抽。

  山里人打人不用鞭子,用篾条。

  篾条边缘又薄又利,抽在人身上随时能见血。孩子们白天走路来回已经很辛苦了,再挨家里几顿抽……高烧到爬不起来也没什么好奇怪的。

  秋秀玲最受不了的就是眼睁睁地看着孩子受苦,还是因她而受苦。每当有孩子好几天不来上学,她去家访询问情况,回来时总是眼睛红红的,看样子是一路掉着眼泪回来的。

  要解决弥良村孩子们的问题不是没有办法,叶棠已经想到了解决方案。

  那就是给学校建一个宿舍。

  只要弥良村的孩子们住在宿舍里,那就不用成天翻山越岭。并且,宿舍还能保护女孩子们。

  ——独龙小学之前有个叫接娣的女孩儿,她好几天不来上课,秋秀玲有些奇怪,便找上接娣家询问情况。接娣家的人说接娣病了,把事情搪塞了过去。然而又过了好几天,接娣还是没有来上课,这下秋秀玲心头警铃大作。

  然而等秋秀玲跑到接娣家,死命敲开了接娣家的门,她这才知道接娣被送去嫁人了。并且接娣父母连接娣被送往哪里都不知道。他们只听亲戚说外省有人找媳妇儿,便把接娣托付给了亲戚。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