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其他 > 穿成虐文里病美人太子/事了拂衣去 > 穿成虐文里病美人太子/事了拂衣去 第85节

  他原地僵了僵,若有些尴尬地回周裕道:“周尚书客气了。”

  他话说完,竟然蓦地想到的是醒来冷清的车厢,他仓促地抬头去瞧前方,只见宋北溟的轮椅停在武将的第二位,首位的宋月潇正低头和宋北溟说着什么。

  宋月潇这种高手五感何其敏锐,一被注视,便回应了燕熙的目光。

  她身穿一袭正红色的从一品建威将军金绣狮子朝袍,立在武将之端,遥遥对燕熙点头致意。

  燕熙恭敬地回了一礼,看着宋月潇对宋北溟说了什么,但宋北溟没有回头。

  燕熙收回了视线。

  他一直懒于去想的和宋北溟之间的真真假假,在这当头被生生剖开了。

  燕熙一时有些招架不住这种突变,他压着睫想要让自己无所谓,可他满脑子的都是在温泉洞内,宋北溟抱着他、口勿着他、哄他喝血的温柔。

  燕熙站在兵部的队伍里,听着周裕时不时讨好的问好,不怎么费脑地得体回应着,再抬头时,想到去寻商白珩。

  商白珩在他后面,今日没有刻意回避与他的接触,本就望着他的方向。燕熙一回头,师生俩的视线便撞上了。

  燕熙询问地眨了眨眼:身份暴露了?

  商白珩摇了摇,又点了点头:差不多吧。

  燕熙明白,回身,缓缓地闭了闭眼。

  (送约200字在作话)

  作者有话要说:

  (接正文:)

  纠察御史考勤结束,午门大开,奏天殿张灯结彩地出现在视线里。

  官员们见此情景一阵赞叹喧哗,交头接耳说着什么,那种猜测的目光又都绕到燕熙身上来了。

  燕熙并不在意这样的注视,他听到前头太监扬声喊觐见,木着脸跟着队伍往前走。

  宋月潇和宋北溟的轮椅率先过去了,燕熙一直注视着宋北溟腥红的朝服,那红色随风扬起袍角,碾上玉道,宋北溟没有回头。

  “五年前,宋北溟曾有两次想杀我。”燕熙想,“大约现在更甚于前了罢。”

  第65章 正位东宫

  今日能平安来上早朝的, 都是经受住了昨夜清洗的官员。

  京官一夜未眠,死里逃生, 皆是亢奋。

  贾宗儒是都察院正四品右佥都御使, 他是其中的特例。

  都察院的官员昨日也被拘到后面夜才放行。此人平生不做亏心事,半夜不怕鬼敲门,旁的留下的官员都乖乖守在都察院, 只他大喇喇地回家补了一个多时辰的觉。

  再赶来早朝,路上他就发觉一切都变得怪怪的。

  大家打招呼不再是从前的客套话, 而是压低了声,斜着眼睛问:“你知道了吗?”“你知道多少?”“你猜是谁?”

  贾宗儒平时恪守监察官不与人交际的约束, 没什么朋友,没人主动招呼他,他也不会主动去找人打听。

  一路到了午门外,贾宗儒发觉气氛变得愈发微妙, 大家眉来眼去、神秘兮兮的,非常有失官员体统。放眼望去, 只有站在前排的长官们不动如山。

  贾宗儒心中暗暗记下这些人名字, 打算回都察院后把名单交给纠察御史。

  身为监管官, 对舆论极为敏感,贾宗儒知道能引得众人一致关心之事,要么是墙倒众人推的落难之事, 要么是不便宣之于口的风月之事。今日种种挤眉弄眉, 贾宗儒不用多想, 便往后者去想了。

  贾宗儒不屑于凑这种捕风捉影的闲话, 眼观鼻, 鼻观心, 跟着早朝队伍往里走。

  到底还是听到了只言片语。

  “宣隐?”贾宗儒想, “无非说的是宣隐和小五爷那档子男风之事。这两人不要脸面,行断袖之癖也不知道遮掩,实在有碍观瞻。”

  但男风在本朝早已见怪不怪,民间有男子结了契兄契弟一生不娶不生子的;贵族为着子嗣承袭,反倒极为少见有订契共度一生的。是以官宦之家大多只把男风作为消遣,鲜有像北原小王爷和宣隐这样放在台面上公然结伴出入的。

  贾宗儒嗤之以鼻,早就觉得宣隐坏了靖都文官的风气,一直想抓宣隐的小辫子,可宣隐事事做的体面,他至今也没抓着能参劾的事由。

  眼见着宣隐势不可挡,贾宗儒是有些着急的。

  他跟着队伍从丹樨迈入奉天殿时下定了决心:宣隐虽说妥立奇功,但到底升迁太快,有违成宪。由着宣隐这么升,更会带坏风气,引年轻人心浮气躁。若宣隐再擢升,他势必是要参劾的。

  -

  今天奉天殿今日格外喜庆,外头挂了彩灯,侍卫换了精神抖擞,首领公公换上了新制的朝报,御前公公明忠满面喜色。

  四品以上官员进到奉天殿中,在等待天玺时,大家静心照不宣在保持安静,空气中有某种热切的信息在流蹿。

  得了些消息的官员们都在想着法子偷瞧燕熙。

  燕熙一身干净的绯衣,落落立于兵部第二的位置,他经了一夜情事,今日微带酡颜,比往日更添了几分明艳。

  平日自诩是正经人的官员们本就不好意思直视燕熙的容颜,今日更是扫一眼就仓促地收回目光,生怕瞧多了显得自己心怀不轨。

  燕熙冷眼瞧着大家的极力按捺,事不关己地等着今日要掉的马甲。

  既然形势已非他所能左右,燕熙索性无所谓了。

  -

  奉天殿。

  天玺帝进殿,大家明显感到皇帝今日脚步比往日快,面色也比往日松,连在朝会上素来严肃的总管公公都少有的露出笑意。

  早朝开始。

  例行的议题,五府六部的所有在朝官员,竟是意见出奇的一致,百官不约而同地一路附议,心猿意马地飞快推进了朝会。

  要奏之事只用了平日一半的时间便都通过了。

  某种心领神会的期待漫延在大家中意,心都要提到嗓子眼了。

  明忠还在慢悠悠地问:“还有事启奏否?”

  知晓内情又猜到了今日之事的官员们倏地一起抬头,望住了明忠。

  眼神格外一致:我们忙活了整个朝会,不就等着你快读圣旨?快点罢!

  那些不知晓内情,因经了昨夜的惊心动魄,多少是知道今日是要论功行赏的,也都翘首以待着。

  明忠笑容都要藏不住了,还在装模作样地走流程问天玺帝:“皇爷,您看?”

  天玺帝巍然不动地道:“封赏。”

  明忠拉开一封圣旨,读了封赏和加官的名单。

  天玺帝这次格外大方,许多官员都受了赏,被念到名字的皆是会心一笑,一派喜气洋洋。

  一串的名单读过去,念完了梅筠晋户部尚书之后,明忠大声念到:“兵部右侍郎宣隐任西境总督,加兵部尚书。”

  话音一落,大殿内外骤然一片寂静,百官皆是长吸一口气,惊得瞠目结舌。

  知晓内情官员交换眼色:怎么还升“宣隐”,我们要的太子呢?

  而像贾宗儒那般,不明内情之人,听了像是被灌了一碗老醋,所有人都震惊得无以复加,又酸又妒又气。

  总督辖制一方数郡,官至正二品;加兵部尚书衔,便至从一品。

  宣隐便是再大的功劳,也不该短短不到一年便成了封疆大吏,位极人臣!

  到了这地步,往后便是升无可升。

  要知道内阁首辅也不一定能有从一品!

  贾宗儒是眼里容不得沙子之人,他做了半辈子纠察御史升到了这个位置,凭的就是敢管敢参,他万万容不得此得违背成例之事,当即掀了袍子就要跪下。

  他前面的左佥都御使崔丛,在来之前便受了梅辂指点要注意盯着这个刺头。

  果然梅辂深谋远虑,崔丛看到贾宗儒今日神色愤愤时,便拎起了心,时刻注意着。

  此时他心中大叹“好险”,眼疾手快地就把人拉住了。

  贾宗儒怒视他,低声质问:“崔大人,你这是何意?”

  崔丛死死拉着贾宗儒,压低声音急促道:“贾大人,我知你一心为公,你且听接下来的旨意,若到时你还要参,我便不拦你。”

  贾宗儒怒瞪着崔丛。

  崔丛手中连连做揖,喋喋道:“贾大人,算崔某求你了,你信不信,今日是我救你。”

  贾宗儒见崔丛难得的阵仗,将信将疑地收了跪势,重新站直了。

  他们的品级在殿中处于中后排,到这品级的官员大多不知内情。

  大家本都指着贾宗儒出声反对,此时见眼见贾宗儒都要跪下去了又直回去,大家的心也跟着急上急下地快要跳停了,也都默默在握紧了笏板,没人敢站出来说话了。

  -

  明忠接着念:“商白珩晋吏部尚书,加封太子少傅,选入内阁。”

  百官们还没从宣隐的任命中回过神来,商白珩的任命,直接把大家砸晕了。

  整个大殿鸦雀无声,所有人连气都忘了喘了。

  不知内情的在想:太子都没有,哪来的太子少傅?而且商白珩现在只是正五品,直接升到正二品?越出两级升迁有违成例,好歹连宣隐几次升迁还要做做样子两级两级的跳,商白珩是立了什么功,要这样破例提拔?!

  知道内情则像被泡进老醋缸里,心里想:也就是商白珩运气好,早早地投了皇七子,这有什么?换谁投了都成的。

  个个都是心有不甘。

  只有最忠心的老臣们,在听到太子少傅时,欣慰地捋了捋胡子,他们彼此对视一眼,眼中隐含热泪,期盼地望着明忠读接下来最要紧的旨意。

  -

  明忠拿出最后一封诏书,庄重念道:“奉天承运,皇帝诏曰:皇七子燕熙,表字微雨,纯嘉皇后所出,为宗室嫡嗣,人品贵重,天资清华,天意之属。今俯顺舆情,谨告宗庙、社稷、天地,授之以册宝,立为皇太子,正位东宫,以重万年之基,以定四海之心。”1

  官员们不约而同地抬起了头,静静地盯着明忠。

  英珠立在天玺帝旁边,他一早便知内容,仍然在听到诏书时,激动得红了眼眶。

  人人心中都如有擂鼓,立太子了!

  裴鸿和梅辂在这种亢奋的静默中率先掀袍跪下,两人齐声高唱道:“储君已定,国本已安,陛下英明,大靖复兴指日可待!臣等叩谢陛下英明神武,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远叩皇太子殿下,千岁千岁千千岁!”

  裴鸿和梅辂朝着东方跪了下去。

  老臣们早已热泪盈眶,他们等这一天等了太久,大靖这些年暗流涌动,说到底就是在争储。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