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其他 > 穿成虐文里病美人太子/事了拂衣去 > 穿成虐文里病美人太子/事了拂衣去 第119节

  他来到这本书,第一次深切地感到惭愧。

  他之前一直在回避这种情绪,像是很超脱。

  裴太傅多年的暗中相助,商白珩对他不计回报地教导,周慈多年的诊护,文斓对他交心托命,那些叫不出名字的执灯者的守护,还有燕煦,还有各位同僚和伙伴,还有很多人,还有宋北溟……

  宋北溟。

  燕熙欠了好多情。

  他没办法再装作看不见、不在意。

  晚风灌进议事帐,带来门边宋北溟的气息,枯的味道在安抚燕熙动荡的情思。

  燕熙努力压抑着让自己不哭出来,他压着额头,藏住了滑过脸颊的泪,雪白脆弱的后颈艰难地支撑着心中的恸哭。

  他一个人,两个身份,无数情思,他那么破碎,再来重一点的碰撞就会把他打碎。

  他想:我是一个坏人。

  他骂自己:我是吃人心的妖精,把残忍的内心藏在漂亮的皮囊下。

  我享受着所有人的情意,却一直在计算着到了那一天要把所有人都抛下。

  全都抛下。

  三万汉家军和三万踏雪军成为压垮燕熙心灵支架的第一根沉重稻草。

  燕熙心里哭得好伤心:我真的太坏了。

  可他抬起头时,眼里复又清澈无辜,他在眼角的红没晕开之前就强迫自己止住了泪。

  他对自己格外残忍,他不许自己暴露这种脆弱和破碎,他心弦绷得心脏都在疼,却还是倔强地又变回那个干净的太子殿下,披上不谙世事、不通人情的外皮,就可以不用对那些沉重的感情负责。

  燕熙的演技那么精妙,连肢体的颤抖都被藏去了,他的视线从汉临漠转到宋北溟,完美的呈现了正常人该有的从震惊到困惑的过程,他问:“师父,梦泽,你们这便定下了?”

  汉临漠扶燕熙起身,答道:“定下来了。把汉家军、踏雪军和招募的新军编为东宫护卫宫,西境原来的守卫军暂不改旗号,但都听令于你。你起个像踏雪军那样好听的旗号,回头军旗一起改了。”

  燕熙轻声说:“你们就是为着这件事吵架吗?如果很为难,其实……”

  汉临漠不让燕熙说下去,略恼地打断了燕熙说:“我和梦泽没吵架,你别想多了,快想名字罢。”

  宋北溟一直看着燕熙,他似乎在某一刻觉得燕熙很难过,那感觉稍纵即逝,待他要去探明时,看到燕熙抬头一切如常,宋北溟心中略松,但那一刻的心疼却挥之不去。

  疼到痛。

  宋北溟略调了息,平抑了莫名的痛楚,接了话说:“微雨,我和师父好着呢,没吵,你只管起名。”

  燕熙弯了眼角,又对宋北溟露出那种情人间的嗔怪,转而问:“此事汉太保、裴太傅还有商老师,都知道吗?”

  汉临漠肃声道:“我出京前,他们专门把我叫去说的。这是东宫属官和东宫宾客一致的意见,殿下,你如今在这个位置上,事事都要求个万无一失。”

  这已经不是燕熙一个人的事情,东宫的安危和势力,牵扯着整个东宫派系最敏感的意志。

  燕熙忽地想起商白珩早在他刚入仕时就说过“要跳出棋盘”“若想决胜千里,我们下的是格局”。

  如今燕熙跳出了靖都的棋盘,在千里之外反而有了决胜靖都政局的实力。

  格局。

  商白珩的运筹帷幄令人毛骨悚然。

  燕熙被这种一步算百步的谋略震撼得微微战栗。

  他沉默着,他的思绪很快,脑海里翻涌着轩然大波,又很快归于平静,他的眸光逐渐沉寒,他深知此事利害,便也不再犹豫,说道:“今朝蛰户初开,一声雷唤苍龙起1。《史记》有云‘未央宫东有苍龙阙’,苍龙主东宫,便叫苍龙军罢。”

  苍龙军。

  汉临漠拍掌起身道:“甚好!此名大气又有军威,日出东方,青龙腾世,意头也好!就叫苍龙军,回头军旗图腾也用青龙,我给商白珩去封信,他书画皆佳,请他来画苍龙!”

  今朝蛰户初开,一声雷唤苍龙起——宋北溟沉吟着,觉出哪里有微妙,他脑海里飞快地闪过这些字眼:

  惊蛰。

  微雨。

  东宫。

  苍龙。

  宋北溟僵住了,缓缓抬头,若有所思地望住了燕熙。

  -

  靖都。

  乾清宫,上书房。

  天玺帝召内阁成员议事。

  内阁如今有五人,首辅中极殿大学士梅辂,次辅建极殿大学士商白珩,文华殿大学士兼工部尚书裴青时,文渊阁大学士兼礼部尚书孙昌,武英殿大学士兼刑部尚书周裕。

  天玺帝坐在御案后,英珠替他换了新茶,天玺帝端起茶盏,浅浅喝了一口,盖杯的声音打破了上书房的沉闷。

  商白珩的白发在窗外透来的光下闪着霜白的光,他在这要命的安静中缓缓开口:“西境军户逃役之事,已经证据确凿,宣总督送来的证据也都请有司重验过,刑部追拿了一批人,吏部也着手在六部清了一批人,眼下六部以清洗换清净,人手不足是眼下当务之急。但西境比六部更难,臣主张,还是要选一批人去西境。”

  天玺帝把茶杯墩在案上,惊得大学士们死死垂下头。

  裴青时坐在商白珩身旁,他握了握拳,从沉默中抬头,接了话说:“有官职在身的人不好动,可以从举人里挑,还有国子监的学生多,其中不少也有功名在身,也可以请国子监祭酒帮着参谋选人。”

  礼部尚书孙昌管着教育,看不得学子中断学业,他在内阁中年龄最长,虽是排在最末,说话却是当仁不让:“国子监为朝廷养才,里头学生若是动得多了,最后伤的还是文官根本。若去国子监选人,却不能以令相压,只能转了西境的求贤令,若有学生自发肯去,不拦着便是。”

  商白珩和裴青时听孙昌前半句的意思是反对,听到最后品出味来,孙昌其实也不拦着西境用人。

  商白珩和裴青时都松了一口气。

  周裕原来是兵部尚书,为了给升了总督的燕熙腾兵部尚书的位子,被调到了刑部,沾了这番调动的光,被补偿着提进了内阁。他在内阁中资历最浅,一贯是大家说什么,就赞同什么,是以当天玺帝看向他时,他抹着汗,陪笑着道:“臣附议,臣附议。”

  梅辂老神在在地最后开口:“陛下,臣瞧着此事无人反对,您看就此定了?”

  天玺帝收回目光,瞧着那茶水。

  英珠倾身向前,凑耳问:“皇爷,换的新茶还是不趁口?”

  天玺帝侧头,瞧见英珠今日刻意施了淡汝,愈发像唐遥雪了,他在英珠期待的目光里,复端起茶,喝了一大口。

  天玺帝的视线又冷又硬,把英珠瞧得瑟缩了下。

  英珠看那茶水下去了大半,心中知道天玺帝已经有了主意,先一步知道商白珩今日谋划之事大约会成,他强自镇定地去接了杯盏,再往里添茶。

  茶水的淅沥声,幽扬又清脆,响在大学士们的心尖上。

  天玺帝从英珠的手指上收回视线,瞧向商白珩,难辨喜怒地说:“那便依商次辅的建议。”

  上书房的气氛略松了下来,商白珩却被冷汗打湿了里衣。

  天玺帝坐在御座两旁特意添的灯下更显威严,他把方才议的奏折合上说:“姜西军名存实亡、西境无兵之事满朝震惊,经了这许多日痛骂,各部各地也都知道必得填补西境才能熬过今冬,眼下朝廷再难,也得先紧着西境办。”

  听到这里,大家都以为方才所议已然过去,不想天玺帝突然转了话锋问:“而如今娘子关打开,北原与西境连成一片,三万踏雪军南下西境,诸位怎么看?”

  这话虽是冲着所有人问的,首当其冲的却是商白珩。大人们悄悄瞥了一眼商白珩,都替商白珩捏了一把冷汗。

  作者有话要说:

  注1:今朝蛰户初开,一声雷唤苍龙起。引自吴存(元),《水龙吟寿族父瑞堂是日惊蛰》。

  第93章 青山谷雨

  商白珩垂着头, 没有慌张。

  他与燕熙通信不断,知道燕熙的动向, 即便是燕熙来不及说的, 以他对燕熙和局势的了解,也可以准确的猜知情况。

  商白珩嘴角藏着精深的揣磨,朝天玺帝躬身说:“回陛下, 眼下西境守备空虚,漠狄虎视眈眈, 凶险异常。大靖屯重兵之处有靖都、东陵、北原,禁卫军拱卫靖都, 东陵的林家军近年被倭海乱骚扰得疲于奔命;只有北原有余力驰援西境。依臣之见,宣总督能借来北原的兵,正是解了朝廷的难处,应当嘉奖。”

  商白珩说的鞭辟入里, 旁人听得提心吊胆。

  这是明着帮燕熙说话。

  天玺帝目光深沉:“你接着说。”

  商白珩接着帝王的审视,压力陡增, 面上仍是镇定:“当下守卫西境乃当务之急, 臣以为但凡是助西境守卫之事, 都应当支持。而且西境不仅要借兵,还要募兵,臣瞧西境的军报里提到募兵不易, 臣想, 之所以不易, 是因为原来的姜西军已失尽了人心, 如今想要募兵, 必得重建人心。臣以为, 得做两件事, 一是在西境公告太子殿下王驾亲征;二是重组西境兵马,重定旗号。有储君亲临,必会令西境士气大增。”

  梅辂接了话道:“重定旗号?此事涉及汉家家、踏雪军以及西境守卫军的编制,牵扯重大,怕是不好办。如此大动干戈,又有多少益处?”

  商白珩条理清晰地说:“一来以示与姜西军不同;二来掩去了汉家军、踏雪军的军威,大靖少了六万异姓军,而朝廷得了一只新军。”

  商白珩说得漂亮,还顺带把燕熙摘得干干净净。

  天玺帝意味不明地笑了声说:“甚好,那便依商爱卿所言。”

  裴青时在转瞬间便想明白了,此事关隘在旗号如何定,他心中猜知某个方向,顿时被那个可能性惊得心头惴惴。越是在这等时刻,他越不能表现出惶然,更不能与谁有交流,他端坐垂眸,袖中手紧了紧,把话题往偏了带:“可若是暴露宣总督便是储君,只恐会危及储君安危。”

  商白珩说:“只消说太子殿下已到西境即可,何时现出殿下真身,由殿下自己主张。中枢远在千里之外,不知前线情况,此事从权处理罢。”

  孙昌听到新旗号时,便留了心,他是礼部尚书,有权涉定名之事,他沉吟道:“要起新旗号,礼部不日将朕合钦天监,测算天象,给出备选之名。”

  周裕不知内情,听得云里雾里,起旗号之事于他职权内皆管不着,他索性做个老好人,乐呵呵地说:“甚好甚好。”

  商白珩心中已经猜知燕熙会如何取名,他要做的是在燕熙取的旗号绣在军旗之前,给出一个合乎礼法和天象的理由。

  苍龙。

  这将是一个能号令忠于储君之士和执灯者的旗号。

  商白珩垂着眸,他心知能入阁之人,都是人精,大场之人除了孙昌和周裕,大约都懂了新旗号有关东宫势力的深意,梅辂是老狐狸,裴青时事事迁就于他显是为着向燕熙表忠,这两位方才所言都揣着明白装糊涂。

  天玺帝肯定是瞒不住的,但天玺帝对燕熙的偏爱古怪又诡异,连在这种危及帝位之事上,竟还是有求必应。

  物反必妖,经过今天的试探,商白珩没有松一口气,反而觉得有某种看不透的危险在靠近。

  皇家亲情淡薄,连父子都难相容,历来鲜有太上皇便是铁证。皇帝与太子之间或许有超出其他皇子的亲情,但互相的胁制和提防亦是难免。对燕熙的偏爱至此的天玺帝,更像民间某些偏爱幺子的父亲,却绝对不像一个皇帝。

  商白珩入阁以来,近距离地观察天玺帝,愈发瞧不明白。天玺帝矛盾又神秘,越是试探,越发深不可测。

  商白珩在上书房的沉闷中感到隐隐的窒息。

  -

  议事毕,内阁大臣们送天玺帝从上书房出来。

  乾清殿就在上书房北边,内阁五人跪在上书房外送帝驾,待乾清殿传来迎圣驾的声音,五人才起身。

  商白珩原地驻足,他目光落在乾清宫西侧弘德殿的围墙上,看那侧开的小门日日紧闭,今日仍然没有人靠近。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