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其他 > 穿成虐文里病美人太子/事了拂衣去 > 穿成虐文里病美人太子/事了拂衣去 第109节

  温演听燕熙问,举目去瞧梅筠。

  “督台大人,下官帮着瞧过账本,与温先生的意见一致。”梅筠没有居功,他目光离开燕熙的方向,对温演说话时才抬眸,他是大靖朝最得意的年轻尚书和封疆巡抚,看人时自有威势,他目光落在温演身上,温演不禁一惊,低下头去。梅筠这才说,“温先生请罢。”

  温演压下心中的惊异,一面是震惊于梅筠城府深沉,一面更加佩服燕熙居然能把梅筠这样的人摁在手底下。

  温演感叹着英雄出少年,把账本恭敬地递到燕熙案前,稳声答:“只有西洲郡玉关县知县杜铉交来的账本没问题,还有几本有些小问题,我等正在核对,再有小半日,便可拟出个名单来。”

  “杜铉?”燕熙翻着账本,“此人什么来头?”

  周叙赶忙答:“杜铉今年三十二岁,是天玺十一年的举人,天玺十二年应试春闱不第,便不再考了,主动呈请到地方。朝廷考核后放他到西洲郡玉关县当教谕,因着玉关县一直没有人肯去当知县,他一年后便升了知县,因着不会奉承,没能再往上升,在知县任上一直做到现在。”

  教谕是清水职位,连个品级也没有,得了举人之后就能任职。但举人们大都宁可连试三次春闱后去任知县,也不肯做个未入流的教谕。

  加之玉关县地处西洲最西,又苦又穷,举人们都冲着及第留京或是外放富庶之地,绝不会考虑到边关当个教谕。

  玉关县的职位莫说教谕,连知县都算不上是一个好差事。

  燕熙手指轻点着书案说:“此人年纪轻轻便远赴边疆,一做十一年,账目做的干干净净,是个好官。把人传来,我看看。”

  周叙窘迫地说:“此人今日未来。”

  燕熙侧眸问:“因何不来?”

  周叙在燕熙平和的目光下,无端觉出压力,小心地说:“此人说玉关近来恐有战事,他日日都在城门上,走不开。是下官失职,没有安排好治下之事。”

  “诺大一个县,竟要一个文官亲守城门。”燕熙对卫持风说,“派一队锦衣卫小旗去玉关瞧瞧什么情况。”

  卫持风看燕熙目光冰凉,便知道要查什么,立刻恭敬地应声。

  周叙更加不安了。燕熙没把详查的任务交给他,反而给了锦衣卫,这便是对他的不信任。

  周叙嚅嗫道:“督台大人……”

  燕熙步步安排皆有深意,此时一听周叙的声音,便知此人已懂,省去他不少口舌。

  他目光转而温和,注视着周叙道:“思礼不必惶恐,你才到西洲,有掌握不清的也在情理之中。这次我请锦衣卫把事情办了,只能解燃眉之急,西洲的守卫,还得靠西洲自己的守卫军。”

  周叙听得一脑门的冷汗,拿衣袖擦拭着,连连点头。

  燕熙指尖从名单一一划过说:“剩下的官吏,先关着,只在每日清晨给半碗稀粥,一天三碗水。别让人死了,先叫他们饿着,饿到他们受不了之时,哄他们的把真账写出来。写不出来,就一直留在院子里做客;写出来的,把账本呈给都察院,人先由交锦衣卫收押。”

  温演和卫持风应声。

  此事涉及几十名地方主官,系着三郡地方衙门的运作和民生,饶是周叙和贾宗儒见惯风云,也没想到燕熙竟然如此快下手,且手段如此狠决,竟是想要一次把人全都换了。

  一时议堂内鸦雀无声,静得头皮发麻。

  周叙和贾宗儒多年在官场经营,知道无论哪个衙门,总有些混乱肮脏之事。

  官场之道,最讲平衡,某种混乱其实也是一种适应实际情况的平衡。要治理这种混乱,最好是循序渐进,各个击破。否则,一次把所有主官都清了,便是坏了平衡,各地的公务将无人决断,接下来便是彻底的瘫痪。

  周叙和贾宗儒做如此想,便是倾向于认为燕熙冒进了。

  燕熙从名单里抬头,他的目光平静无波,声音听不出情绪:“思礼、季璋,你们觉得不妥?”

  周叙只觉那目光似有凉意,可他既是一郡主官,便不能尸位素餐、一味迎合。于是咬牙斟酌着说:“若是仓促全换了,恐怕会致机构瘫痪。”

  贾宗儒和周叙是一样的意思,附和道:“不如徐徐图之,权宜处置。”

  燕熙放下名单,端详着周叙和贾宗儒。

  两人被瞧得心跳加速,如坐针毡。

  梅筠一直端坐听着,此时他目光陡然犀利,望住了周叙和贾宗儒。他是巡抚,品级比周叙和贾宗儒听着是高半级,实则一郡首长与分治主官的地位可谓是天壤之别。

  他虽不是周叙和贾宗儒的上官,但凭着巡抚的身份,要教训周叙和贾宗儒也是可以的。

  梅筠肃然道:“若放这些人回去,他们必定会商议如何联手上下欺瞒,窜通一气。不如一鼓作气,收拾彻底。”

  梅筠语气客气,但话里话外皆是反驳的意思,周叙和贾宗儒皱眉听着,见燕熙没有阻止梅筠,便知道这是燕熙的意思了。

  周叙和贾宗儒更加坐立不安,可他们还是没有转换过来身份,总觉得自己资历深,想在年轻的长官前面拿乔。此时被梅筠驳了,脸上便都有些不好看。

  梅筠把一切看在眼里,稍作停顿,接着道:“依下官看,督台大人此举甚好,下官以为,为着把事情办利索,以免耽误各郡、府、县的日常运作,可以由各郡定下眼下必报必决和重刑之事,启用快决快办的章程;旁的事情,官不理民,反倒是与民生息。再者,日常运转,主要还是靠底下的胥吏,眼下先不动胥吏,把主官收拾了,也是以儆效尤,叫底下人不敢再胡来。”

  周叙和贾宗儒愣愣地瞧着梅筠,慢慢听懂之后,身上的冷汗略收。

  他们并不是一味只讲资历的土老油子,会主动请命来西境,说到底还是存了志向的。此时听梅筠句句在理,心里头慢慢升起佩服——梅筠是真的有本事且上道,燕熙说什么,一概同意之余还出谋献策,帮着把事情圆好看了。

  周叙和贾宗儒百感交集,明白为何人家梅筠年纪轻轻就官至尚书,在是皇宫里呆过的人确实是最懂主子的心思,与他们不一样。

  两人错过了第一回 表态,心知今日自个表现是实在不好,燕熙没有给他们难堪,已经是对他们的尊敬了。

  想明白此节,他们当即赶忙应声。

  周叙说:“梅抚台所言甚至,下官回去,便拟个必办公务的单子出来。”

  贾宗儒说:“下官身为提刑按察使,回去便紧着把要案大案先办了,为防着主官不在滋生动乱,也要对属官们严辞以告,叫他们在非常时期更要兢兢业业,莫出岔子。”

  燕熙淡淡地瞧着座下的几位主官,含笑说道:“如今三郡空虚,你们今日回去,一人带一个百户的锦衣卫,把郡里头底子摸清楚,胥吏们都拘在衙门,这几日不叫他们回家,免得走漏了风声。还要仔细谋划,把市井里头有利害关系的商绅和青皮流氓一并拿了。查完之后,留下清白能用的,不能用的就地关押;还有那些胆大妄法,恶行昭著的,大可当众处死,杀鸡儆猴。”

  燕熙说着这些话,一直保持着笑意,雪白的手指搭在桌面,整个人一尘不染。

  可他说出来的每句话,都是要拿人命。

  周叙和贾宗儒听得冷汗淋漓,他们虽誓死效忠太子殿下,但心中不免还是觉得燕熙年纪小,于是在处事上总不自禁地倚老卖老,以此彰显自己用处。

  可是,这番听下来,燕熙面面俱到,且手段老辣,叫他们这些自诩资历丰富的老油条也直叹自愧不如。

  于是更加不敢随意反驳,愈发恭敬地听着。

  燕熙继续道:“凌寒、思礼、季璋,你们再拟个空缺职位表来,本督已和吏部知会过,缺的人手,吏部会想法子替我们张罗。”

  梅筠听到燕熙唤他凌寒,猝然抬头,他知道这只是上峰对下官以示友爱,可他盼着这一声实在太久。他曾经弃如敝履的一句呼唤,如今用了千百倍的努力只能挽回分毫。

  天意弄人,不过如此。

  -

  梅筠原以为燕熙偶尔能给他的一个眼神便是解药,总盼着燕熙能大开恩典,以消他心中惭愧、解他日日悔恨。

  可如今发现燕熙的一颦一笑其实是毒药,他每尝上一口,便愈发痛恨自己从前的残忍和无知。

  梅筠陷入了无药可解的死循环中:远避燕熙,他辗转反侧;凑近呆着,又抓耳挠腮。

  然而,他必须将所有的心绪全收在一副无动于衷的表情下面。

  因为他知道,燕熙对他的容忍有限,他但凡有一丝一毫的非分之想,燕熙就会将他立即赶走。

  所以梅筠没有表现出任何的逾越,他比任何一个下官都更少地与燕熙对视,更刻意地做到不与燕熙有任何亲近。

  -

  梅筠谨守分寸,面上以一种对上峰的奉承语气说:“督台大人高瞻远瞩。如今有各衙门的章程在手,新来的主官只要依着章程办事,便能很快上手。咱们几位,只要盯得紧些,想必不会让各地衙门乱了方寸。”

  他说完该说的,便安静地坐着。

  周叙与贾宗儒还处在震惊之中,两人都傻了。

  他们终于知道,为何燕熙在等到在西境待了几日才动手传人,原来这之前燕熙已经与京里头吏部、都察院乃至内阁都打过招呼了。

  燕熙种种所为,并非操之过急,而是老谋深算。

  周叙与贾宗儒越发惭愧,只打定主意燕熙说什么,他们都照做便是。

  燕熙的手指从名单上划拉过去,想到什么,又说:“还有,杜铉的经历是个叁考,我与吏部去封信,建议只要是举人,不论一试不第或是三试不第,但凡是自荐到西境来的,经本督审过履历,皆举荐为知县。”

  梅筠听到这里,惊喜地望了一眼燕熙。他这一眼望得仓促,心中却是惊涛骇浪,燕熙此举,是要抬举杜铉为标杆,给天下举人示范。

  进士难求,举人却比进士高出数倍不止。举人来西境,既能解人才之渴,又能解了当地官商勾结乱象。

  西境眼下一般散沙,清洗姜氏里,发落了一批人,剩下的人里有的是隐藏姓“姜”,有的姓旁的姓。人的问题是一切问题的关键,此事缓不得,否则留着祸害。

  梅筠最快想明白,当即表态:“下官愿亲自写表招天下举子英才。”

  周叙也反应过来了,不甘示弱道:“下官也会建议西洲照办。”

  贾宗儒一直在都察院当差,最会的是弹劾问责那套,他万万没想到权术还能这般层层套着谋划,一时心中又是惊叹,又是羞愧,嚅嗫道:“下官附议。”

  燕熙把名单折起来,卫持风接过名单便出去了。

  周叙和贾宗儒看那张名单被捏在锦衣卫的手里,心中便已知道,接下来便是要耗着这批人,给锦衣卫争取时间把郡、府、县里的各项物资和文档抢先封存,以备后用。

  周叙和贾宗儒心中直发颤:总督大人经手过的那张名单,上面的人大约都要回不去了。

  西境的天,从今日起便要彻底改弦更张了。

  第83章 权术人心

  燕熙轻飘飘便定了几十个地方主官的生死。

  大快人心。

  燕熙将各人心思瞧在眼中, 端起水杯轻抿。

  望安在宫里头跟着明忠学了一阵,机灵了许多, 他瞧出议堂微妙的氛围, 一见燕熙喝水,便识趣地张罗着给各位大人看茶。

  冷热适中的茶水滑下喉咙,周叙和贾宗儒心头堵着的那口气松了一些。

  议堂议事时间已长, 外头那边院子里官吏们的叫喊声已经弱了下去,日头偏正, 议堂里的光束退去,燕熙在上座, 沉在近午的明亮里。

  燕熙放下茶水,问道:“你们到衙门也有几日了,如何看军户逃役之事?”

  周叙是布政使,主管的是户籍赋税, 立即道:“下官一到西洲,便先翻了黄册, 再到乡里核对, 军户确实逃役严重, 还在户上只有六七成。”

  贾宗儒叹气道:“岳西郡便不成了,在户的军户不到五成,下官翻了近年的刑事卷宗, 光是逃役的案子就占了一半, 剩下的大都是偷盗抢掠的, 百姓们家中无粮, 手里没钱, 日子非常难过。”

  梅筠道:“截然相反的是, 西境却有许多富户, 其田产连绵百千亩,平川有两家粮商,生意连贯西境,粮食的走货量甚至比靖都的还大。”

  “请沈老板和韩娘子来。”燕熙听到这里,示意梅筠先停一停。

  官员们议事,为何叫一个商人和妇道人家前来?

  周叙和贾儒不明所以,听到外头的脚步声过来了,他们心中隐隐有些不适。

  却见梅筠从善如流地对进来的两个人点头致意。

  他俩有了先前的经验,索性跟着梅筠做做样子,干扯了下嘴角,算是与沈潜和韩语琴打过招呼了。

  若放在平时,他们这种正三品大员,是一眼都不会多瞧商绅和做沽贩营生的妇人的。

  沈潜和韩语琴向周叙与贾宗儒回礼,他们虽因着种种际遇,陷进了浊世里,却幸运地遇着了燕熙,他们远比周叙和贾宗儒更早也更深地认识到燕熙才是他们的天。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