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其他 > 我有一座藏宝楼 > 第四十一章 元元剑经

我有一座藏宝楼 第四十一章 元元剑经

作者:牙齿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4-01-01 04:22:52 来源:88小说

瑞福祥当铺朝奉瞧着来人,也就是二十出头的年纪,头上戴细木冠,别着一根玉簪,修长腰身,略微佝偻,穿一条绿罗褶儿,脚下一对薄底藕色靴,手里摇洒金玉骨扇,单这一身行头,往少了说也得三十贯。

这人模样真俊朗,天生一股富贵气,就是怎么说呢。按照当铺朝奉私下学的相术,来人天庭饱满高阔,异于许多常人,想来出身必定不凡。两侧颧骨颇平整,生来顺遂,运势不俗,必会得贵人提携。抬头不见离断纹,小时至今没受过苦,吃过累,机心轻,思虑浅,不折腾。两条横山眉,少时粗疏,而今修长,眉眼相当,互不倾压,定然是一副好脾气的公子。

只是此人下三白,必定是薄情中人,偏偏眼角鱼尾纹乱且深,似重**享受,眼白泛青,嘴唇浮紫,以这般年纪论,评上一句欢场浪荡子,实在是贴切到了极点。

再看印堂,有点窄了,一条悬针纹,立在眉心以下,亮眉之间,只是近来改过似的,针头重,针尖轻,亦非忧愁根、烦恼恨,宛如一柄利剑,煞气逼人。

最后看耳朵,左父右母,两耳对称,主父母情重。耳垂又硬又厚,有说先天一炁化精神,生来肾气满且足。耳朵尖尖人机灵,耳廓粗大人聪明。只可惜,两鬓带霜,显然后天肾气虚耗大,耳垂苍白无血色,也无声地言明肾水不足啊。

除却这位富家公子,另外一男一女两只家仆,面相不过常人之姿,毫无出奇之处,当铺朝奉看了一眼,大概是嫌弃这两人奴仆身份,竟然没有再仔细看。

他却浑然不知,那男仆一双扫帚眉,煞气天生,左眉角却有一颗米粒大的黑痣,赫然是禾草盖珍珠的格局,以煞带财的命数,正所谓富贵险中求,功名凭刀搂,须得一刀一枪,豁出一条烂命,才能搏出个锦绣前程。

至于那女子,眉毛紧密贴服,气血两宜,怕是没有生养过,依附富家大户过活,虚长几岁,也比乡野之间的女子得体,看顺眼多了。自从得了钱庆亲口允诺,出门再入门为妾,也有一条征兆富贵的金缕纹凭空生出,只是瞧着去势,纵纹入口,怕是日后下场有点不堪。

当铺朝奉看了一主二仆的面相,安中揣测,三人不像是登门造访,有买卖要作,就有点丈二道人摸不着头脑的无措。

这时,福瑞祥当铺又来了一位客人,头上戴一顶浆洗地发白又泛黄的旧罗帽,身穿毛边圆领青布道服,两脚蹬一双粗布打面的六耳芒鞋,连袜子都没穿,脚后跟踩着鞋边。

一双原本就很便宜,只值三个大钱的粗布草帮鞋,硬是被此人穿成一文不值的样子。

只是,旁人穿着道服,不过是寻常,此人穿着道服,哪怕是衣领都破地起边了,却别有一股遗世出尘的味道在。

丫鬟墨兰鼻尖,隐约闻到一股馊饭的味道,顿时皱起眉头,看向那似道非道的人,忍不住怒目瞪视。

钱庆若有所觉,左手轻轻一搭,按在贴身丫鬟握紧的拳头上,微不可查地轻轻摇了摇头,示意她别多事。

墨兰立即明白过来,低首垂眉,眼睛看着脚尖,平平无奇的青鸦云头蝠纹绣花鞋,脚面纵横交错无数细纹,硬是被她看出许多花来。

此人横眼看了下二十出头的大丫鬟,就收回了眼神,表面上不动声色,心里却微微一动,他略通道门望气术,只一眼,就看出富家贵公子身边的丫鬟,凭空得了一股气数,原本为奴为婢的散乱离人相,竟然浮现出一点淡淡的富贵气。

虽说富贵人家能凭一言一行,改变他人命数,那也得是极贵之人才有此等能力。譬如达官贵人青眼有加,就能将隐没于乡野之间的贤才超拔出来,擢升为官为吏为僚员。豪门大户家主的赏识,一封举荐表,也能为朝廷进贤举才。

“寻常富贵人家,似乎也有造命之术,无非是将奴婢纳入房里,毕竟奴仆是无法自去贱籍,跨过良人,直入富贵。”

好在此人还有要事在身,看过了一眼就足够了,再多看几眼,就得小心被人当做浪荡子,存心勾搭良家。到那时,一张状纸递到府堂道录司。道正析宁素来板正,最看重道规戒律,岂会轻饶了?

此人快步来到当铺柜下,瞧着朝奉先生是个生面孔,轻轻额首致意,随即右手伸进左袖里,掏摸了一阵,抓出一把薄薄的书册,约莫七八本,在柜面上排开了。

当铺朝奉居高临下看了一眼,嘴里喃喃自语念道:“《元元剑经》、《风火灵机图》、《紫青三百戒》、《六阳图解》、《鼎湖真形图》、《纯阳丹经》、《太伤秘卷》、《元君九章秘箓》……”

钱庆听着道经名字,神色漠然极了,突然间脑海里,藏宝楼轰然震动,显然是发现了值得收藏的经书。

“当铺朝奉读地又快又急,到底是《纯阳丹经》,还是《太伤秘卷》,又或者是《元君九章秘箓》?”

这时,得了师傅八成本事的小朝奉,撇开下面的道书,翻开了唯一认识的《元元剑经》,仔细看过封面,手指拂过装订线和书脊,轻轻捻着书页,查看纸张质地,又低头轻轻嗅闻,去闻那微不可查的墨水味。

“这本《元元剑经》为上清派茅山宗大真人道隐手书,记着降妖伏怪的事迹及所用剑术,用的是大茅山松烟墨,历经百年而不褪色,应当不是真品,而是近来上清道门中人重抄手录。鄙人有幸瞧过前朝版,两相比照下,竟然一字不差……”

当铺朝奉沉吟片刻,脸上露出艰难神色:“若是活当,值二十贯,月利五厘,两年内可以任意赎还。若是死当,值三十五贯,一手交钱,一手交货,钱货两清,概不退还!如何?”

道人一听,万万没想到,价值至少百贯以上的道门剑经,竟然便宜到打了个折上折,忍不住就想拍案而起,可是想到自己身负重任,又不得不按捺下来。

钱庆进补不少,早已变得耳聪目明,隐约听到道人嘴里嘀咕着“不识货的狗东西!”,却还是将七八本道书一股脑地丢过去:“这几本道经都是好物,都是我家先祖历经艰难险阻,才得来的宝贝。你这人忒没见识了,不知好赖!”

当铺朝奉只是微笑着,将自己不认识的道书推了回去,态度坚决极了,根本容不得道人反对。

此人也是没法子,就改口说将这几本道书放在当铺里寄卖,若是有识货的人看中,至少得是《元元剑经》死当的价才能放手。

这就是蹴鞠戏的球踢到了对方脚下,让小朝奉罕见的为难了,露出一脸不能如此的苦笑!

不过他也不是拿不定主意的人,厚着脸皮收下了这七八本道书,除了《元元剑经》仔细收起来,给道人开了张三方对质的当票,其它几本道书都放在柜子上。

稍后,当铺朝奉临时弄了个牌子,找来一张白纸,背面涂抹了糨糊,粘在牌面上,写了两个大字“寄卖”,就放在那里,任由它们自求多福,能遇上识货的良人。

就在两人钱货易手时,钱庆实在是看不下去了,往前迈出一步,右手扬起,大喊一声:“慢来!”

道人的脸色一下子难看了,就像是死了爹娘,当铺朝奉也不想自家的买卖,给一个不请自来的恶客搅乱了,赶紧将手里的银票,府城最大一家大通钱庄开具的票子,强行塞进道人手里,算是就此达成了买卖。

钱庆抖手打开洒金折扇,露出一个硕大无比的“钱”字,正色道:“这桩买卖太过仓促,卖家性急可以理解,买家也如此急切,区区实在是看不过去!”

当铺朝奉心里一抖,看着那面折扇,不由自主地连身子都抖了一下,嘴里有些结巴:“你……你……你是何人?有甚居心?竟然敢搅乱我家的买卖?不知道瑞福祥当铺是府堂金师爷家里的产业?”

钱庆哈哈大笑:“我是何人,朝奉先生眼明心亮,何必开口相问呢?瑞福祥被我家大人盘了下来,他是东家,我是少东家,白纸黑字,板上钉钉的事,怎么成了府堂金师爷家里的产业?我这个少东家怎么不知道?哦……对了,你们这些人私相授受,坑了海外客商不说,又想害我家名声,是吧?”

钱庆一出来就是先声夺人,道人得了钱财,就不想纠缠下去,转头、矮身,就像偷偷摸摸地溜走。

谁知,钱家护院钱三早就看出苗头,横跨一步,正好出现在道人面前,怒目一瞪,煞气四溢,吓地那人噔噔噔连退三步,双脚站不稳,或是踩着道服后摆,失了身形平衡,一个屁墩往后坐倒在地上,疼地他脸都煞白。

钱庆伸手过去,掏出了三张面额十贯的大通钱庄银票,啪地一声,拍在当铺高高的柜台上。

贴身丫鬟墨兰机灵,拖了一张圆凳过来,给钱家大少垫脚,钱庆当仁不让地抬腿迈步跨上去,站在与当铺朝奉相等平视的位置上。

“前前前前朝,上清道门大宗师白云子,初写是《玄元剑经》,后世避帝王讳,才改成《元元剑经》。《礼记曲礼上》有云:诗书不讳,临文不讳,庙中不讳。”

“前朝帝王,不必避讳。这《元元剑经》若不避讳,应改回原名《玄元剑经》。还能犯错者,必定不通礼法仪令,抄录者必定不是道门中人。综上所述,此书必定是假,价值三十贯?依我看,一文不值?你说呢?朝奉先生”

当铺朝奉也是见过世面的人,看到这里,情知大事不妙,赶紧点头,开口称“是是是!”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