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其他 > 藏珠(重生) > 藏珠(重生) 第279节

藏珠(重生) 藏珠(重生) 第279节

作者:云芨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3-12-30 06:10:09 来源:免费小说

  一直等到将近中午,官道尽头终于出现了车队的影子。

  徐吟大喜,好不容易耐住性子等车马到了近前,快步上前喊道:“父亲!”

  车门打开,探出来的正是徐焕的脸庞。

  他笑眯眯看着阔别大半年的女儿,高兴极了:“阿吟,长高不少啊!”

  燕凌也急忙过来见礼:“徐大人。”

  这么多人看着,他到底不敢喊岳父。

  徐焕吃了一惊,道:“阿凌也长大了。”

  后头便是徐老夫人和二房一家人,路上不方便见礼,两人只去向老夫人问候一声,跟徐泽说了几句话,便先行进城了。

  燕凌把他们送到家,自己不好多待,只能依依不舍地告别——没成婚真是太麻烦了,什么时候能把事情办了?

  他决定晚上再跟父母提一提,两家都到京城了,还不赶紧商议婚期?

  徐吟现在没空想这些,她初春离家,算下来快一年没见跟家人团聚了。

  “……父亲现在封了国公,朝廷另外赐了府邸,只是太大了我还没收拾好,先在这里将就些时日。”

  徐焕点点头:“当初为着低调,这宅子置办得小了,咱们一家子也住不开。这事你不用操心,为父自会安排。”

  徐吟露出笑容:“我一个人在京里,心里总是没着没落的,父亲来了可太好了,这些事我都可以撒手不管了。”

  徐焕怜爱地摸了摸她的头:“这原本也不该是你管的事,小姑娘无忧无虑的才是,谁叫我家阿吟太能干了。”

  被夸奖的徐吟很高兴,随即又伤感:“可惜姐姐不在。”

  “为父已经给她去信了,”徐焕柔声说,“你姐姐虽然远隔千里,但她现在过得很好。你还不知道吧?她有孕了。”

  徐吟大喜:“真的?”

  徐焕含笑点头:“你要做小姨了。”

  徐吟差点哭了。上辈子姐姐小产后,再也没有怀过。虽然她并不想要那两个男人的孩子,但并不是不想做母亲。这一世她和喜欢的人有了孩子,总算美满了。

  第434章 婚期

  没过几日,昭王妃亲自来拜见徐老夫人。

  徐家起于田亩,徐老夫人原先就是个乡间老太太,万没料到有朝一日像昭王妃这样身份贵重的人会来拜见自己。

  好在徐思出嫁那回她也经过事了,行事大体不差。

  双方见过礼,徐老夫人要把主位让给昭王妃——谁不知道昭王将来贵不可言,岂敢怠慢

  昭王妃?然而昭王妃坚持不受,说今日来是为了家事,徐老夫人是长辈,没有长辈让小辈的道理。

  徐老夫人只能谨慎地坐了,陪着她说话。

  寒暄过后,昭王妃很快说到正题:“……去年十月定的亲,如今也满一年了。先前战事繁忙,婚事只得延后,如今诸事告一段落,两个孩子也都大了,盼能早日成婚。”

  这事徐焕已经交待过了,徐老夫人就笑道:“王妃说的是,阿吟过年都十七了,别家孩子都有了。二公子也快二十了吧?”

  昭王妃称是:“我们家倒没有早婚的习惯,他父亲和大哥都是二十才成的婚,明年阿凌也二十,算来时间正好。”

  随后又说:“我知贵家爱女,先前远隔千里,出嫁以后难见一面,必定难舍。所幸现在我们都在京城,便是出嫁了也不虑相见,所以就厚着脸皮来议婚期了。”

  徐老夫人忙道:“王妃客气了,男大当婚,女大当嫁,这是应该的。”

  于是两人说日子,谈婚礼细节,徐老夫人有不清楚的,徐二夫人在旁边补充着,婚期就顺顺当当定下来了。

  事情说完,昭王妃告辞离去。

  等王妃车驾离开,徐焕回后院见母亲。

  徐老夫人红光满面,一连称赞昭王府体面,昭王妃周到细心。

  燕凌如今的爵位是国公,倘若昭王再进一步,那他就是龙子龙孙。放在两年前,徐老夫人根本不敢想自己能有这样一个孙女婿,心里美得不行。

  徐焕听得满脸带笑,说道:“母亲满意就好。这婚事我已准备两年,东西都是齐全的,这次一并带了来。剩下的都是好买的,我已吩咐人去置办了。”

  徐老夫人原也不会掌管内宅,徐思略大一点就由她料理着,现在徐焕自己操持,她自然不反对。

  徐焕又转向徐二夫人,说道:“另外,有些事我不大方便,只能托付弟妹。正好阿佳也该议亲了,弟妹就当练练手吧。”

  徐二夫人眼睛一亮,笑得合不拢嘴:“大哥客气了,阿吟的婚事,我做婶娘的怎么能不尽心?您放心好了。”

  徐焕交待完,便叫了徐安一起去前院。

  “瞧母亲精神焕发,人都年轻了。”徐安笑着说。

  徐焕笑着点头:“如果阿泽也定下亲事,母亲一定更高兴。”

  徐安听出他言下之意,惊喜:“大哥,你是说……”

  徐焕肯定了他的猜测:“记得过年的时候,我与你说的话吗?我们如今进了京,底子也厚实了,阿泽和阿佳的婚事可以提了。”

  徐安高兴极了。他两个儿女,徐泽比徐思还大一岁,过年二十,徐佳和徐吟同岁,过年十七,委实不小了。

  “我如今封了国公,咱家门第高了。二弟你么,有散官在身,品阶也过得去。阿泽近来长进不少,日后我亲自带他,前程差不了。过些日子放出风去,定能结一门好亲事。”

  徐安乐呵呵:“都听大哥的。”

  他现在很庆幸,之前大哥叫他晚些议亲,他都照做了。如果在南源的时候议亲,徐泽和徐佳能结亲的人选有限,哪像现在,京城里好人家太多了。超品国公的侄儿侄女,和中州刺史的侄儿侄女能一样吗?

  徐吟那边,只给自己放了一天的假,隔日又回军营去了。

  她和燕凌忙得不行,天天在军务上打转,自己的婚事反倒没时间过问。

  不过也无妨,她知道父亲不会亏待她的。

  “母亲说,正月十八日子好,就定了那一天。”这日趁着午膳时间,燕凌笑眯眯地跟她说。

  徐吟算了算:“一个月不到,来得及吗?”

  “放心,大哥婚礼过后,母亲就在准备我的婚事了。只是从潼阳换到京城,场地和人手要重新安排,所以才要花费些时间,不然我们就地成婚都行。”

  徐吟点了点头,神态却没多少喜色。

  燕凌不由问:“怎么,你不高兴?”

  徐吟摇头:“我怎么会不高兴?只是有点可惜罢了。”

  “可惜什么?”

  徐吟点了点手中信件:“公主说,她不回京了,猜想我大概要成婚,便叫人给我带了贺礼。”

  燕凌哦了一点,脸上的喜色也收了几分,问道:“她是怎么打算的?你跟她说了吗?现在她很安全,可以光明正大回京来。就算以后……父亲也会给公主封号的。”

  历来新朝初立,都会善待前朝皇室,以昭显仁德。长宁公主并无劣迹,日后定然比照办理。

  徐吟回道:“她不是担心这个,只是觉得做高小姐很开心。你还不知道吧?我把营田县交给她,原本是想让她有点事做,不要被往事困住。不想她做出了趣味,现在有滋有味做着女县令。”

  燕凌惊奇:“她以往不学无术,竟能做得来?”

  徐吟横了他一眼:“别瞧不起人好吗?公主很聪明的。”

  燕凌哈哈一笑:“行行行,我不该瞧不起人。”

  说到这个,徐吟迟疑了一下,问道:“你看冯春草,可见女人能做将军,再看齐小姐,说明女人能当参军,现在还有公主这个例子,证明女人也能做县令,我若是男子,想来此番也能封个侯爵。可这毕竟是在乱世,法度废驰,才有这些权宜。你说,将来女人还有建功立业的路吗?”

  这番话让燕凌陷入沉思:“你说的有道理,既然女人能做,为什么不给她们做呢?比那些成事不足的废物强多了……不过,等到恢复朝纲,科举如常举行,想必就没有途径了。让女人参加科举吗?这也不行啊……”

  几千年来的传统,哪是上位者一条法令能改变的?徐吟理解燕凌的纠结,说道:“这个问题很复杂,我已经想了许久了,总觉得还没抓到要点。以后你帮我一起想,到底怎么样才能改变这个现状,给她们一条路。”

  燕凌欣然应允:“好。”

  第435章 城门

  临近年关,来往京城的人越发多了,城门熙熙攘攘,从早到晚没个停歇。

  这日傍晚,一辆油壁小车毫不起眼地挤入人群,等候入城。

  车厢内,柳熙儿按捺不住撩起一点车帘,往外头看去。

  京城还是那个京城,但是展现出来的面貌和她们离开时完全不同了。

  守门的禁军个个身姿挺拔,甲衣和刀枪擦得锃亮。他们神情严肃,态度却一点也不粗蛮,遇到老弱还格外礼让,但要有人破坏秩序,又会被毫不留情地揪出来。

  柳熙儿心中的景仰油然而生。

  没有比较不知道,见了燕家军的样子,才明白昔日禁军有多不像样。这才是天子脚下的感觉啊!

  正激动着,却听柳贤妃斥了一句:“还不快放下!你就这么着急,一刻也忍不得?万一有人认出我们怎么办?”

  柳熙儿连忙放下车帘,回身低声解释:“姑母,我只是想瞧瞧京城现在什么样,好不好进城。”

  柳贤妃轻哼一声,继续闭目养神。

  柳熙儿松了口气。表哥那边迟迟没有进展,姑母的脾气越来越大了,她可得小心着些。

  又等了一会儿,排在他们旁边的人跺了跺脚,抱怨道:“这还要多久?天太冷,人都僵了。”

  后面的人大概也很无聊,接腔道:“老哥以前没来过京城吧?这已经很快了,之前昭王没来的时候,那才叫慢,从早排到晚的都有。”

  旁边那人应了声:“某家确实是第一次来京城,先前一直在楚地做生意,听说京城平定了,目下大有商机,就过来瞧瞧。”

  “哟,老哥这回可来对了。昭王颁了政令,为恢复民生,商税一律减半,还不收过路税。你这车货,定能大赚一笔。”

  做生意的都喜欢听好话,旁边那人呵呵一笑:“承兄弟吉言。”

  两人说了一会生意经,队伍里忽然有人晕倒了,引起了小小的骚乱。城门官快步赶来,将晕倒的人抬到一旁的棚子里,发现是冻晕的,便叫役夫来喂热水。

  这时,一辆四驾马车被军士簇拥着往城门驶来,车饰称不上多华丽,但这架势一看就不是常人。

  城门官应当识得此车,立时将之引到另一条无人的通道上,上前验过牌符,便让开路,然而马车没动。

  “那边发生什么事了?”一个丫头出来问。

  见她望向棚子,城门官连忙答道:“天气太冷,有人冻晕了。请郡主放心,卑下已命人救治,并无大碍。”

  丫头回车里低声说了几句话,复又出来,说道:“郡主说,朝廷减税为的是与民同乐,叫百姓受冻并非本意。天气如此寒凉,青壮也难以忍受,你们在城门架个锅煮姜汤,不管是谁都可以免费来喝,叫百姓们感受到陛下的圣恩。”

  城门官肃声应是:“卑下遵命。”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