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历史 > 穿成流放罪妃后的发家生活 > 穿成流放罪妃后的发家生活 第82节

  甄武比她还小两三岁,在商队里说话却很有分量,甄武带着愿意跟他的人帮她在石家闹了一场,拿回了嫁妆,还有石陵手头上大部分的营生也归了她。商队也一共分二,甄武带一半人跟了她,剩余的人跟了石家,甄武又设了一计,也让那些人同石家人因为利益起了纷争,商队离开石家,石家连商队跟营生都没了,还有甄武暗地里打压,石头人遭受不住,离开饶州城,她才能过上现在的日子。

  鲁夫人其实一直知晓甄武对她的心思,在石陵还没死,她还不知石陵人品前。

  当初她还怀着身孕,就见过甄武,他看她的目光就跟狼似的。

  后来甄武帮了她,她也跟了他。

  这些年,甄武帮着管着商队和生意,所有赚来的银钱也都在她名下。

  甄武同她在一起十来年,他既不娶妻也不纳妾,只有她一人,她也说过两人算了,让他另娶,她难产伤了身子,无法再生养孩子,这辈子也不想再嫁,但甄武每次都不说话,只是深深看她一眼生气的离开。

  他气不过两天,最后又主动来找她,还来哄她。

  想到这里,鲁夫人心里忍不住心软。

  她对甄武自然是有感情的,知道不管同他说多少遍,他大概也不会娶妻生子,也罢,只要他愿意,自己就这样陪伴他一辈子就是了。

  鲁夫人拉着高大魁梧的男子坐下,主动坐在他怀中。

  他的气性这才消了点,把人抱住。

  鲁夫人问了问他去源宝镇的情况,又问了问许小娘子,还说她开了家食肆,可尝到许小娘子的手艺。

  她是想着甄武他们过去源宝镇应该刚好吃朝食的时候,许小娘子又开的食肆,他们还可以坐下吃点东西。

  甄武摇摇头,“那位小娘子的食肆生意极好,门口还排着队,所以并没尝到她的手艺,但应该是很不错,闻着很香。”

  鲁夫人有些意外,看样子许小娘子还是有些厉害的,这么小年纪就开了食肆独当一面,还敢同她谈生意,也不知道是哪家教出来的姑娘,挺有本事的。

  鲁夫人又跟甄武说了说她跟许小娘子准备做酒坊酿酒,恐怕年后就得去源宝镇附近买地盖作坊,还得他帮忙多盯着点。

  甄武点点头,让她放心。

  ……

  许沁玉在食肆忙到晚上回去,她数了数银票,刚好二千两,把这二千两银票存在她的箱笼里,又从里面取了几十两出来,打算给成哥儿他们的奖励。

  虽然酿的葡萄酒得了二千两,但除掉定的酒坛酒瓶,还有糖,差不多是用了五百两左右的成本,等于这个夏季她酿的葡萄酒赚了一千五百两银子,是食肆两个多月的收入了。

  其实这次酿酒,是成哥儿功哥儿他们出力比较多,所以每人都有奖励。

  次日,许沁玉去了食肆,把几个孩子们都给叫了过来,说这次酿酒赚了不少,大家都有出力,所以每个人都有红封拿。

  成哥儿功哥儿跟许风三个小少年出力最多最大,去山上摘葡萄他们是主力,每人给了十两银子。

  其次是罗大妞,她力气没三个小少年大,但做事勤快麻利,洗葡萄晾干水分基本都是她做的最多,就给了八两银子的奖励。

  还有许调得了六两。

  许雨和许顺两个太小,得了四两。

  就连最小的罗二妞都得了一两银子的奖励,因为她也有帮着洗葡萄。

  这次的红封许沁玉之前就说好的,所以大家都脸蛋红扑扑很爽快的收下。

  罗大妞和罗二妞还想把得来的奖励给林氏,让林氏去还罗家那三十两银。

  林氏没要,让两个闺女自个把银钱收好,告诉她们这是她们自己赚来的就自己存着,可以自己支配,也可以存着等以后看看有没有想要做的事情,都可以用这银钱。

  林氏觉得每个月给罗家五百文钱刚好,真要一口气把闺女这九两银子给了,她怕罗老婆子这人见钱眼开,再想出什么坏心眼坏心思来坑害许记就不好了。

  罗大妞和罗二妞这才把银钱都存了起来。

  罗大妞比二妞大几岁,已经有自己的想法,不再只是想着玩耍跟吃吃喝喝,她想跟着许小娘子学白案,希望她勤快聪慧些,许小娘子往后愿意收她做徒弟,等以后她学会了做面食,要是许小娘子愿意让她在许记当白案师傅,她自然愿意留在许记,若不愿意,她也能自己开个面食摊子来养娘跟妹妹。

  而二妞的想法就比较简单,她跟姐姐都没好看的头绳和绢花,她想给姐姐和自己买两根好看的头绳跟绢花。

  许风他们当了好几年的小乞丐,吃够苦头,能遇见许沁玉这么好的师父,他们都很珍惜,得来的红封也都各自存了起来。

  ……

  之后的日子过得倒也快,秋去冬来,刚入冬,许风他领着其他三个去置办了两身冬衣,除了之前师父给的红封,他们现在每个月还有一百文钱的工钱可以领。

  他们前些日子刚拜了许小娘子为师,还有大妞也一块拜了,现在五人都是许沁玉的小徒弟。

  许沁玉愿意收他们做徒弟,是因为他们的确想学厨艺,大妞跟许调有点厨艺天分在身上,大妞是对面食比较好上手,许调则是对气味比较敏感,其他几个也都愿意跟着她学和做。

  做厨子不一定非要有天赋,只要勤奋肯学肯练,一样能做出很好吃的吃食。

  所以一个月前,许沁玉打算收他们做徒弟,索性就全收了。

  许风他们四个现在还住在食肆的小杂物间里,许沁玉请了木匠在里头打了张上下铺的木床,可以节省空间,也够他们住,现在他们自己有工钱,前些日子还得了葡萄酒的红封,足够他们用来给自己置办东西。

  许记的生意也一直很好,加上许记在初夏时救济灾民,得了杨县令的夸赞,就算有些食肆酒楼嫉妒许记的生意,也都不敢耍什么招数来对付许记,就怕跟之前的平安食肆一样,或者被杨县令追查出来打板子,总之即便有人羡慕眼红许记的生意,也这样安安稳稳过去了小半年。

  西南今年的天气倒很正常,不像去年那般初冬都开始下大雪,今年的初冬也就是刚穿上薄袄,还没下雪,再等上一个月,才会陆陆续续下上几场雪,然后就到年关,再开春,天气回暖。

  日子晃悠悠过去,转眼又是一个月过去。

  许沁玉闲暇的时间不多,许记实在太忙,她没多余的时间去想四哥,晚上回来洗漱都是倒头就睡,就算每个月两天的休假时间,她也多半是在睡觉,但她偶尔想起四哥还是担心的。

  因为四哥这跑商都跑了快有一年时间,当初是年后开了春就出了门,再有一个月就该过年了,四哥还没回。

  说不担忧,那是假的,一般大盛朝内的州城跑商也就两三个月的时间,就算是去其他陆地上的国家通商,也就四五个月,最多半年时间也该回了,偏生四哥这都快一年了,连封信都没寄回来过。

  有时候连许沁玉都忍不住胡思乱想,担心四哥是不是死在外头了。

  不怪她乱想,实在是没见谁跑商跑了快一年还没信儿。

  就连闻氏都担心四哥担心出心病来,前些日子还病了场,好在不严重,吃了药过了几日就好些了,许沁玉让她好好歇息半个月,请了成哥儿的母亲孟氏去食肆做了半个月掌柜,帮忙算账。

  孟氏一直在家,她家老爷跑商的,成哥儿和功哥儿每个月也有工钱拿,加上成哥儿他们的姐姐桃姐儿现在也帮着宁姐儿做包,宁姐儿每月开工钱给她,所以孟氏不缺银钱,就在家里把里里外外跟白姨娘照顾好就行。

  现在闻家三房已经把租的院子给买了下来,日子过得也是红红火火。

  这两日,闻氏就歇了七八日,便歇不住,回了食肆继续帮忙。

  但看得出,闻氏心里还是惦记着儿子。

  倒不是裴危玄不愿意回,连他都没料到这海如此大如此壮阔和如此的艰险。

  从启程开始,遇见四次大的暴风雨,三次因他会看天象寻到岛屿,在岛屿上躲开了,有一次即便观出天象不好,却始终寻不到岛屿,那一次,整船的人差点全军覆没,这般大船在海面上也只不过如同一叶扁舟,被暴雨跟海水打得七零八落,但好在熬了下来。

  之后他们真的遇见了其他的国家,这里的人有着金色的头发,碧绿的眼睛,面容比较深邃,看见他们也很是稀奇。

  裴危玄在这里寻到他想要的东西。

  霍叶看着这一筐筐的农作物,还有其他他从未瞧见的瓜果蔬菜的种子,不敢相信殿下带着他们出海,几乎是九死一生,就为了寻些农作物?

  但殿下说它们有大用,霍叶也听从殿下的话,但他始终想不透这些农作物能有何大用?

  得了想要的东西,裴危玄不打算继续前行,想要返程。

  可已经入了冬,他们只能在陌生的国度停留两个月,等开了春才可返程回大盛。

  许沁玉也万万没料到,她当时只是随口跟四哥说了说,她那里后世一些亩产量很高的农作物,可以让大家有多余的存粮,即便是天灾时候,也能让灾民在灾年免于被饿死的命运,四哥竟真就弄了一艘船出海去了。

  这里的船跟后世可不同,出海又慢,只能靠着帆索体系来驱动船,出个海几乎都是凶多吉少。

  她不知道裴危玄此刻在何处,倒是这天晚上的时候,天色暗沉沉,开始飘起雪花来了。

  晚上睡得早,睡到半夜时,外面突然响起砰砰砰地敲门声,把裴家人都给惊醒了。

  闻氏还以为是玄哥儿回来,披着长袄急匆匆去开了院门,却发现并不是裴危玄。

  第67章

  裴家院门外敲门的是两个男人, 一个二十多岁模样普通有点憨厚,另外一个应当有三十多,身材高大魁梧,一脸络腮胡, 看着就不太好惹, 二人见到闻氏, 那个魁梧的男人问道:“这里可是许小娘子的家?”

  闻氏见二人出口就寻玉娘,面色微微一变,怕他们是来找麻烦的, 还想着该怎么改口,又隐约觉得那二十来岁的男子有些眼熟的样子, 她张了张口,见那男子说,“婶子可是不认得我了?婶子别担心,我是饶州城八方客栈的周厨子, 婶子一年多前刚来饶州城时就住在八方客栈, 初秋时,许小师父还去饶州城卖葡萄酒来着。”

  许沁玉教过他几道吃食,还有一些做菜的诀窍,他就已经改口叫许小师父。

  这人的确是周大庆, 他身边的人就是梁义梁千户。

  梁千户也跟着说,“婶子别怕, 咱不是坏人,咱们来寻许小娘子是有些事情相求。”

  他就算再惦记再馋许小娘子做的吃食, 也不可能上门来讨吃食, 还是半夜, 显然是真的有急事儿。

  闻氏仔细回想, 年轻些的男子的确是之前在饶州城住的客栈里头的大厨,她这才急忙说,“玉娘还在歇息,二位怎得半夜过来了?是有什么急事儿?”她有些想不通玉娘就是个会厨艺的小娘子,能有什么让二人半夜上门来寻玉娘,难不成是做吃食?就算是寻玉娘做吃食的,也不用半夜这般急。

  许沁玉也被外头的敲门声吵醒,她穿好衣裳才趿拉上布靴出来,见到门口的二人,她立刻认了出来,笑道:“周大厨,梁千户,怎地是你们?”

  周大厨说:“寻小娘子有些事情。”

  外头还在飘雪,有些冷,闻氏把二人请进厨房,又烧了热水给两人沏了茶水。

  许沁玉这会儿已经听完两人的来意。

  二人是为饶州城祝太守的老娘而来。

  祝太守已经五十岁,也是寒门出生,家中有个老娘,老娘七十多岁已算高寿,但祝老太夫人这两年身体渐渐就不太好,等到今年天冷的时候,祝老太夫人有些下不来床,身子一日比一日虚,这几日更是昏迷时候多,清醒时候少,请了郎中来看,也说祝老太夫人已经到了寿终正寝之际,恐怕也就是这两几日的光景,让祝太守准备后事。

  祝老太夫人本来这个年龄已是高寿,又是无病无灾的,算是喜丧。

  但是祝老太夫人前几日就有些不吃不喝,祝太守请了好几位饶州城出名的厨子来府上给祝老太夫人做饭,可祝老太夫人都是尝过一口就吃不下去,好几日不吃不喝,太守心中难受,希望老娘最后走的时候也能吃顿饱饭,可以走的安安稳稳,而不是这样饿着。

  祝太守认得梁义,还曾跟梁义一起吃过饭食,梁义同他念叨说,说曾经吃过一位十来岁小娘子做的吃食,那叫一个美味,其味无穷,他到现在都还惦记着。

  祝太守已经请遍饶州城酒楼的大厨,祝老太夫人一点都吃不下,他有些病急乱投医,找人把梁义请来太守府,仔细问过当初那位给他做吃食的小娘子的情况,是不是厨艺真的很好。

  梁义同他说,“太守大人放心,这位小娘子的厨子比起醉仙楼的大厨都要了得,属下不知太夫人是为何不愿意吃,但兴许可以请那位小娘子来试试。”

  祝太守知晓梁义也算是老饕,吃遍饶州城,他都念念不忘的厨艺,恐怕真是有几分本事。

  所以祝太守问过他那位厨娘家住何处,能不能请来府上给他老娘做顿吃食,他也愿意奉上赏钱。

  梁义挠挠头告诉许沁玉,“祝太守是个好官,我也不想辜负他一片孝心,虽不知道许小娘子家住何处,但之前许小娘子借住八方客栈,想来或许周掌柜兴许知道,就去了八方客栈。”

  周掌柜的确知道许沁玉住在源宝镇,但不清楚具体位置,又想着鲁夫人应当知晓,连夜去寻了鲁夫人,鲁夫人已经从甄武口中知道许小娘子住的地方,就告知给周掌柜,周掌柜回来后让儿子带着梁千户跑了这么一趟。

  梁义说完,又告诉许沁玉,“许小娘子有所不知,祝太守真真是个大清官,一心只为百姓,初夏那场腹泻病,新帝下来的密信是让祝太守把源宝镇跟下面三个村子都给封了,把村镇上的百姓给屠尽,是祝太守强拖着,等到源宝镇的腹泻病好起来,祝太守又写了密折过去京城,才力挽狂澜,阻止了这场屠杀。”

  说起新帝的作为,梁义脸色有点难看。

  他们这些人镇守边城,守护的不仅是大盛朝的那些勋贵跟皇族,还有大盛朝的百姓,可新帝却根本没把百姓当人看。

  许沁玉这才知晓原来腹泻病时真的差点就要被屠镇了,她脸色微变,说道:“两位还请稍等片刻,我回屋换身衣裳就同你们去。” 天天冷,她这身衣裳肯定没法穿出门。

  即便没有这些事儿,她其实也愿意走上一趟的。

  梁义立刻说,“那我们就去外头等着小娘子。”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