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其他 > 七零之佛系炮灰 > 七零之佛系炮灰 第199节

七零之佛系炮灰 七零之佛系炮灰 第199节

作者:人生若初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3-12-30 05:22:21 来源:免费小说

  第130章 结婚

  大喜的日子, 金老五红光满面,显得分外精神,原本粗狂的模样也变得亮堂起来,倒是衬得身边的新媳妇越发娇小可人。

  简单的仪式过后, 青年男女就结成了夫妻。

  顾明东坐在席间, 目光落到了新娘子的身上,她模样清秀, 皮肤也很白, 与这时候乡下大部分姑娘都不同。

  金老五的几个哥哥嫂子脸色平淡, 倒是金母一直挂着笑, 亲亲热热的招待客人们。

  顾明南不知道去哪儿转了一圈回来,坐下就说:“大哥,你听说没, 金老五的新媳妇是个知青。”

  “看出来了。”顾明东淡淡说了一句。

  顾明南惊讶道:“没想到他居然会娶一个知青,我还以为金老五这样的,会喜欢泼辣爽利的。”

  他说这话倒是没有看不起知青的意思,只是单纯的奇怪。

  新媳妇乍一看, 明显跟泼辣爽利完全相反, 说话都温温柔柔和和气气的。

  旁边的客人插嘴道:“老金家以前穷, 这几年眼看着好起来了,这青砖大瓦房都能造出来, 谁知道金老五千挑万选了个知青当媳妇。”

  顾明南笑问道:“知青不好吗?”

  “这有啥好的, 中看不中用。”客人一句话,道出了农村人对知青的普遍看法。

  “你瞧瞧新娘子的模样,是能下地干活的吗?娶了这么个回家还不得哄着供着,以后家里家外都得老五自己操持,你看吧, 过不了多久他就得后悔了。”

  “这女人就得下地干活洗衣做饭,不然娶回家当祖宗啊?”

  顾明南却说:“出息的男人自己赚钱养家,媳妇要那么能干做什么?”

  客人听了,奇怪的看了他一眼:“你是上河村顾家老二吧,哎,你现在是工人的,是不用在乎媳妇能不能下地干活。”

  说完酸溜溜扭过头不搭理他了。

  顾明南觉得他说话有些阴阳怪气,转身问道:“大哥,我哪句话说错了?”

  顾明东还没回答,就瞧见金老五拉着新媳妇过来了。

  “阿东,这就是我媳妇张媛媛,是个城里来的知青,媛媛,这就是我跟你提过的顾家老大顾明东,他可是有个有本事的人。”

  张媛媛近看肤色偏白,眉清目秀,说话也带着一股子文化人的斯文气:“顾大哥你好,谢谢你来喝我们的喜酒。”

  她说话温柔,脸色瞧着也红润,嘴角一直带着微微的笑意,看着一点儿也不勉强。

  夫妻俩个靠的很近,带着新人特有的拘谨和甜蜜,倒是相得益彰。

  “恭喜,我们也想来沾沾喜气。”顾明东笑着说了一句。

  金老五扫了一眼,除了顾老二没瞧见其他人,只能为自家侄子叹息,不过他今天可没功夫搭理失望透顶的大侄子,拉着媳妇又去见其他人了。

  顾明南也跟着瞧了眼新娘子,压低声音说:“大哥,我觉得他们俩挺好的,他们为啥都觉得新媳妇不好?”

  不只是方才的客人,席间许多下河村生产队的社员,都对这桩婚事不看好,觉得金老五娶媳妇看脸不行。

  顾明东笑着说了一句:“日子是自己过的,如人饮水冷暖自知,别人怎么看不重要。”

  顾明南听了,深以为然。

  吃过简单的喜宴,顾明东就拉着弟弟告辞离开了。

  还是金田耕送了他们出去,一路上犹犹豫豫的想开口。

  顾明东瞥了他一眼,淡淡说了句:“不用送了,我们俩个大男人还能不认识路?”

  金田耕脸一红,忽然将怀中的一个纸包拿出来:“顾大哥,这,这是酒席上多余的点心,都是完整的没吃过,你带回去给孩子们吃。”

  说完也不给顾明东拒绝的机会,转身撒丫子跑了。

  顾明南朝着他的背影喊了一声:“你咋回事儿啊,让你喊叔你喊哥,占我们家便宜是不是?再这样我可找你叔告状去。”

  可怜金田耕吓得脚下一个踉跄,差点没在心目中未来大舅子的面前摔了个狗吃屎。

  “哎,你走路当心点啊。”顾明南瞧见了有喊,临了还对自家大哥说:“现在的孩子太毛毛躁躁了,好好的走路都能摔着。”

  顾明东笑了一声,将纸包扔给他:“拿着吧。”

  “客气倒是蛮客气的,就是说不听,他叫你哥,那你不得喊金老五叔,亏大了。”顾明南如此评价道,完全没意识到金田耕喊哥,那是想要占便宜吗,那是看上了他家四妹。

  顾明东冷眼看着,心底都为钱晓茹感到担心,就顾老二这直肠子,可不得等到猴年马月才能懂女孩子的心思。

  兄弟俩一回到家,顾三妹就好奇的问:“大哥,听说金老五的新媳妇是知青,真的假的?”

  “你怎么也知道了?”顾明南打开纸包,将里头的点心块分给三个孩子吃。

  “生产队有下河村嫁过来的人,今天去河边洗衣服听她们在议论,说那个女知青干啥啥不行,自从下乡就跟金老五处上了。”

  双胞胎跟顾芸捧着油果子吃,好奇的看着他们。

  顾明东招呼了一句:“小北,你也来尝一口。”

  顾明北擦了擦手,笑道:“我都大人了,哪儿能跟孩子抢吃的。”

  “你也还是孩子。”顾明东不由分说的给她塞了一块,顾明北尝了一口,评价道:“味道还不错,金家的手艺挺好。”

  这油果子一看就知道是自家做的,应该是金老五亲妈或者哪个大嫂的手艺。

  顾明南也跟着尝了一口,说:“不如饼干厂的好吃。”

  “那肯定啊,饼干厂放了好多油和糖,自家做哪里舍得。”顾明西也尝了一口,转而又问,“他媳妇真的是知青吗?”

  顾明东点头道:“确实是个知青。”

  顾三妹惊讶道:“这还是附近第一个嫁给当地人的知青吧?”

  知青上山下乡已经持续了快四年,但上河村这边开始的晚,实际上第一批落到他们生产队的知青,满打满算也就两年时间。

  金老五所在的下河村比他们还要晚一些,他们生产队最早的一批知青下乡至今,也就一年多。

  这时候的知青知道下乡的苦和难,但心底都指望着还能回去,自然不会随随便便的与当地的农民结合。

  而且此时的政策也还没开始鼓励知青和农民结婚,只提倡让知青下乡,晚婚,努力搞建设。

  所以像是张媛媛这样自愿嫁给当地农民的婚姻,在这时候才是特例。

  顾明东却知道,随着时间延长,知青会继续一批批的下乡,这种特例就会越来越多。

  对于金老五娶了个知青当媳妇这件事,顾明东参加过婚礼就抛到了脑后。

  附近生产队的人听说了知青跟农民结合的消息,倒是纷纷看了个稀奇,有些打光棍的大龄男青年,忍不住也把目光放到了女知青的身上。

  就连上河村也是如此,生产队的大小伙子纷纷上门献殷勤。

  因为之前出了刘大柱的事儿,原本要分配给上河村生产队的知青,最后临时调整去了别的地方,倒是让顾建国省事儿了。

  周围几个生产队的知青,都知道上河村这边发生的“惨事”,如今都不太敢来他们生产队串门。

  不过知青之间相互联系多,尤其是老乡时常会有走动,该知道的消息还是能知道。

  上河村的知青们自然也听说了这桩婚事,但与生产队社员们的反应不同,他们反倒是看不上嫁给金老五的张媛媛。

  用他们的话说就是:“一听就知道这个女知青的思想觉悟不够,上头都说了,下乡的知青要提倡晚婚,先搞生产再想个人,争取当农村的劳模,她倒好,用结婚来逃避劳动。”

  这时候上头的政策确实如此,把个人问题放到集体之后,下乡不想着伟大目标,反倒是沉湎于个人的卿卿我我,是该被批判的落后分子。

  张媛媛嫁人,没有人觉得她自由恋爱,都觉得她想靠着嫁人逃避劳动。

  再者她嫁入金家之后,金老五分外的疼媳妇,从来不让她下地干活,家里头婆婆年纪大了,也不大管媳妇的事情,生活过得十分轻松。

  其余的女知青瞧了,心底羡慕的不行,嘴上却更是认定了她落后分子的身份,跟她划清了界限。

  张媛媛自己倒是也不在意,每天就关起门来过日子,没过一年就给金老五生了个大胖小子,更是被金老五捧在了手心里。

  而当几年之后,上头的口风从提倡晚婚先贡献,到扎根落户到农村,知青与农民的婚姻越来越多,张媛媛被知青们排挤的情况才好了起来。

  知青们之间的那点小矛盾,本地的社员们并不放在心上,像是顾建国之类的大队长,压根懒得去管这点小事儿,一门心思盯生产。

  随着天气越来越热,上河村的双抢终于正式拉开序幕。

  双抢时期,但凡能动的都要下地抢收,就连学校也直接给学生们放假,让他们能够回家帮忙。

  天还蒙蒙亮的时候,生产队家家户户就热闹起来,就连孩子们也被大大小小的呼喊声唤醒,一个个睡眼惺忪也躲不开双抢的日子。

  老顾家,顾明南与顾明西是工人,原本是可以不参加双抢的,但他们这两天还是请了假回来帮忙。

  一大清早,顾明东就翻身起床,跟别家不同的是,不用他催促,双胞胎就一个咕噜爬起来,自己乖乖的上茅房解决问题,然后帮忙摆满早饭。

  双抢是重体力活,顾明东早早的让弟弟妹妹在城里头买了肉,力求每天至少一顿肉,免得能量赶不上消耗,就连这两天家里头的早饭都特别的瓷实。

  厚实的白粥加上鸡蛋,吃饱喝足之后,让全家人的体力能跟上。

  水稻成熟的时间有早有晚,稻田里,顾建国凭着经验和一次次的检查,已经将水稻田划分成一块块,哪里先割稻,哪里晚割,前一天开动员大会的时候就说得一清二楚。

  瞧见大侄子一家过来,顾建国摆了摆手:“开始吧,好好干。”

  一望无际的水稻田,此刻都变成了璀璨的金色。

  稻田里的水早些日子就放干了,顾明东踩在半干的田里头,手持着一把铮亮的镰刀,一弯腰,咔嚓一声,几茬水稻齐齐隔断,他顺手放在旁边。

  随着镰刀的咔嚓咔嚓声音,金色的稻穗消失,取而代之的是一截截整齐的稻桩。

  早两年的时候,顾明东干这活儿还很生疏,但经过两年的历练,如今他力气大,手快,是生产队里出了名的割稻好手,每次都能拿满工分。

  在他身后,一条只剩下稻桩的道路显露出来。

  双胞胎和顾芸年纪小,顾明东没让他们去割稻,只让跟在兄妹四个人的身后,将他们割好的稻子整理好,捆起来。

  社员们闷头干活,大家伙儿都想趁着日头还没升起来多干点,连说话的空档都没有。

  顾明东像是不知疲倦似的,干得久了,他甚至觉得咔嚓咔嚓的收获声音十分治愈。

  偶尔直起腰来歇歇气,抬头一看周围的稻田,那金灿灿的颜色也总能让他觉得高兴。

  这一次,从催化粮种,到想办法弄来化肥,以及之后每一步的耕种,都有顾明东参与的痕迹在内,连带着丰收时节,他心底也充满了收获的喜悦。

  临近中午的时候,头顶的太阳就分外的毒辣,就算顾建国急着秋收,这时候也不敢让社员们继续干下去了,要是中暑了就得不偿失。

  忙了一早上的社员们,得以在田间地头上歇一歇。

  留守在家里头的人掐着点,这边顾建国刚喊歇息,下一刻他们便一个个提着篮子出现在田间。

  老顾家来送饭的是顾三妹和顾四妹,日头高起来之后,顾明东就让两个妹妹回去做饭了。

  双胞胎跟顾芸却不肯回去,依旧带着小帽子在田里头忙活,别看他们小,踏踏实实的双抢干下来,也能赚到不少的工分。

  就连生产队再小一点的小孩,这几天也拎着个竹篮子,跟在大人的屁股后头捡掉落的稻穗,勤快些的,一天能捡到满满当当的一篮子。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