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其他 > 在年代文里卖辣椒 > 在年代文里卖辣椒 第43节

在年代文里卖辣椒 在年代文里卖辣椒 第43节

作者:柏林雨声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3-12-30 05:17:03 来源:免费小说

  木盆大,辣椒多,用筷子根本搅拌不动,陈辰直接戴上手套用手抓。

  刘冬雪之前帮着做过两次糟辣椒,过程都熟悉,也帮着抓。

  李氏在一旁看的疑惑,“放这些就成了?”

  眼下屋里头就他们几个大人,那三个小的正捧着碗在外边屋檐底下喝涮锅的米酒水,叽叽喳喳的说的还挺热切,根本没怎么听屋里头的谈话。

  陈辰就回道:“料都加进去了,等抓匀之后就装进坛子里,过上半个月就能开坛吃了。”

  冯招娣人间迷惑,“小前说这里头不是加了些香料吗?还有糖什么的,我怎么没见着?”

  王桂枝也不解,“对啊,我吃着那糟辣椒又甜又酸的,怎么还不需要加糖?”

  陈辰道:“糟辣椒吃起来会甜是因为加了米酒进去,这都是新米煮的米酒,发的时间又刚刚好,吃起来就是甜的;至于酸嘛是因为放坛子里头发酵了,跟腌酸菜一样的道理。”

  众人听的似懂非懂。

  冯招娣迟疑,“那这香料?”

  “基本没什么香料。”陈辰道:“这糟辣椒的做法看一遍就能会,遇上那种常年做饭的,把咱们加的盐和米酒说出去他们就能做出来,到时候他们也可以做了拿出去卖。”

  听陈辰这么一说,众人顿时反应过来了,要是真老老实实的跟那些买糟辣椒的人说里边都加了些什么,那他们还做个屁的生意啊!

  人家自己都能做来吃!

  李氏立刻道:“老大老二老三媳妇,你们可都注意着,这事可谁都不能说!要让我听到点风声,到时候可别怪我不念婆媳情分!”

  王桂枝立马道:“妈你这是说的哪里话,这辣椒生意可都有我们一份,我们就是傻了也不会拿出去嚷嚷啊。”

  冯招娣和刘冬雪点头表示赞同王桂枝的说法。

  他们拿出来了那么多地来种辣椒,就指望着能卖出去挣些钱!

  李氏却又哼了一声警告,“不仅外人不能说,就是你们娘家也都把嘴闭严实了,这事可是咱陈家的大事!”

  王桂枝、冯招娣和刘冬雪接连应好。

  把人敲打住了,李氏转头才夸上陈辰,“还是小辰机灵,那些话一说出去,这辣椒就能卖得上价了,就算有人想学着做,恐怕都要去研究研究到底加了些什么香料!”

  “可不是,这读过书的就是脑子好使。”冯招娣说:“量他们也试不出来。”

  王桂枝笑道:“他们哪里知道根本没有呢。”

  “谁说没有秘方的!”李氏眼睛一瞪,“咱这糟辣椒里头可是加了不少精贵东西,不然这糟辣椒哪能这么好吃!”

  王桂枝、冯招娣转过弯儿来,“对,那可是我们陈家的独门秘方!”

  刘冬雪也应是。

  陈辰:“……”

  我怀疑你们在讽刺我。

  而且……

  他是真的有秘方。

  只是这秘方连你们也不能说罢了!

  但这话解释不得,看着木盆里头的辣椒抓的差不多了,陈辰果断摘掉手套,准备跑路,“我去把坛子拿出来。”

  王桂枝说:“我去帮着拿。”

  李氏和冯招娣跟着一块,每个人搭把手,很快就拿了七八个空坛子过来。

  坛子是之前洗干净了放着的,上边还盖着盖,根本不脏,只需要把外边落的灰擦干净就能直接用。

  每人手里拿着干净的大勺,一点一点的坛子里头装。

  坛子有五斤的规格也有十斤的,甚至后头陈辰去买的还是二十斤的大坛子,大大小小的装了五六坛。

  陈辰算了一下,一坛二十斤的、三坛十斤的、还有五斤的小坛子没装满,加起来今天做的糟辣椒共有五十多斤。

  --------------------

  作者有话要说:

  针对最近书评区的一些疑问做个回答。

  1.关于陈家拿出多少地的问题:

  陈辰心里头是想陈家把所有的旱地,注意,是旱地,而国家分土地的时候旱地水田是对半分的,也就是说,哪怕拿出全部的旱地,那也只占陈家土地总量的一半。

  拿出全部旱地,只是陈辰自己心里头想的,或者说,是他以后的目标,但他嘴里并没有那么提,因为他自己很清楚,庄稼人重视土地,哪怕他信誓旦旦的保证一定不会亏、一定能赚钱、赚大钱,可提出来也不可能实现,所以他只要了一部分。

  最后的商议结果也不是拿出全部旱地。

  拿出的那部分地是什么情况?

  老大老二家每家都有几个几岁的孩子,孩子吃的粮食很少,相当于对现阶段的老大老二家来说,几个孩子每人那八亩地就是白得来的!哪怕把孩子那些地全部拿来种辣椒,也肯定不会影响老大老二家吃饭,他们依旧能吃饱!

  陈辰家虽然土地少,但陈辰身上还有钱,陈建业手里也有陈辰之前给他的卖工作的三百以及卖糟辣椒的五十,这三百五在八十年代能买非常多的东西了,也就是说,哪怕失败,他们也有后路,也可以用钱去买吃的,他们不会饿死。

  何况陈辰很清楚他不会失败。

  每家每户的地,除了自己吃的、上交的那两部份,还会再卖掉一部分粮食。

  陈辰现在要一些地种辣椒,其实也就相当于把原先要卖的那部分粮食土地改种辣椒而已,换汤不换药,最后目的都是拿来卖钱。

  以上,文中都有解释。

  所以,别再杠我这点。

  2.关于带上陈家其他人一块种辣椒的问题:

  从一开始,陈辰不论是去县里办一些证件还是去试卖糟辣椒,都是他自个儿去,没有叫任何人。

  接着陈前跟着去卖糟辣椒,那是陈前自己找上门来的,不是陈辰去叫去请的。

  后来陈前要跟着种辣椒,也是陈前主动提的,因为他通过一块买糟辣椒看到了这片市场,他觉得跟着种能赚钱。这个时候,陈辰答应的是陈前种出辣椒他收购,而不是大家伙一起种了一起分钱。

  一直到这里,陈辰都还没有要拉着其它两房种辣椒的意思,因为陈辰很清楚,农民看重土地,他想自家儿先试试,先让陈建业心里信服。

  直到之后陈前从陈建军手里要地不成闹出一番动静来找陈辰求助,陈辰才插手这件事。又加上杜星纬提醒树立品牌的事,所以他才想要拉陈家其他人入伙,这个时候陈辰才有了要大家伙一起种辣椒一起分钱的事。至于究竟每家拿出多少亩地都是爷爷陈向武在说,陈辰根本没插手,他只是提出了分股权这个方法而已。

  陈辰最后为什么同意大家入伙、一起分钱?

  文中解释的很清楚,再不多赘述。

  我只想说一句:陈辰不是在闲的没事干找事做!

  3.关于技术与股权问题:

  看到有朋友说陈辰股权占的太少,应该给大家强调清楚技术的重要性以及辣椒在不是种辣椒季节种活是因为他有技术。

  实不相瞒,我在构思这部分情节的时候就纠结过到底要不要将金手指的存在以特殊技术的方式、或者说他的同学啊朋友们什么的从别的地方给他买的一些肥料什么的,但最后还是没那么写,原因如下:

  第一,这个世界上没有不透风的墙,陈家人没怎么出过农村,见识也少,所以糊弄他们完全能糊弄过去,他们甚至还会觉得很厉害。可这样一来,大家都会知道他们之所以能把辣椒种活,那是因为他们有特殊技术。

  人长一张嘴,这种事情不出几天肯定能传的十里八乡都知道,到时候领导人知道了,想要,想买,陈辰该怎么办?说这是我家的秘方所以我不给吗?拜托,那是政府的人,你敢说一个“不”字吗。

  这种事情一旦出口是经不起推敲的,破四旧的遗风还在,像这种无法用科学解释的事情是绝对不能泄露给第二个人知道的,不然完全就是找死。

  第二,一个谎话是需要无数的谎话来圆的,每天活在谎言之下,不累的吗?

  第三,灵泉的作用从一开篇就介绍过,那是可以帮助植物生长、改善食物口味的,甚至能够遗传下去,只是需要的时间长,需要一代又一代的传。

  这是个非常漫长的计划,也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计划,所以陈辰选择最保守的方式——完全不提灵泉的存在,然后自己一点一点的默默去改变。

  耗的时间久,改变也非常缓慢,谁也不会想到是陈辰干的。

  这对陈辰而言也是最安全的做法。

  第四,陈辰本身性格比较佛,他的目标就是吃饱穿暖,带上陈家人过上后世那种吃穿不愁的日子,赚大钱不在他的计划范畴。

  目前整个辣椒市场可以说完全空白,本身这个蛋糕就足够的大,加上自己的金手指加持,陈辰从来没有担心过自己的辣椒会卖不出去,所以哪怕自己手里的股权并没有一半,但实际上最后能分到的钱也绝对不会少,陈辰不是那么斤斤计较的人,他也不抠门,自己拿到手的多点少点他是真的不在意!

  所以,朋友们,别再为陈辰抱不平啦,咱开开心心看他一步一步带领大家过上好日子不好嘛。

  最后,感谢阅读,感谢支持,不论夸奖还是批评我都有认真看、认真反思,也希望朋友们能陪陈辰走到最后呀,鞠躬。

  第54章 54

  ===========================

  糟辣椒做出来后其他人继续去帮着种辣椒, 陈辰则是找大队长开了介绍信去了永兴县一趟。

  马上就要割晚稻了,到时候得忙上好些时候,等忙完了那些糟辣椒也能开坛了, 所以就得提前把要贴的标签做出来。

  陈辰今早跟着吃了些早饭,出门前又拿了几颗水果糖放兜里, 坐上大巴后将糖含进嘴, 有浓郁的酸甜果香溢进唇舌,闭目养神, 感觉倒没有那么的晕车了。

  陈辰现在对永兴县已经非常熟悉, 抵达县里后他直奔印刷厂, 然后跟厂里的人描述了一番自己的要求。

  负责接待的林达一听就明白了,表示完全可以做,他们平时也接这种单。

  一听有经验陈辰就放下了心, 又补充了些细节。

  林达说试试。

  印刷厂要先去做一份样品出来,等陈辰看过之后觉得没问题才会开机批量制作。

  等了有十来分钟,林达带着样品过来了。

  因为陈辰买的玻璃罐子就是常用来装水果罐头的, 上边也会贴上标,印刷厂都知规格, 现在大小正好合适。

  白底黑字, 上方中间印着“陈氏”两个字,以带着花边的椭圆框起来, 正中间是放大的“糟辣椒”三个字,非常醒目,往下是一句小字的“陈氏辣椒,好吃又实惠”广告词, 后边缀着稍稍放大一号的“建议零售价:1元”字样。

  字体统一用的宋体,整个标签看起来比后世超市打印的凭条还简单。

  林达介绍道:“底色有红白黄绿四种颜色可以选, 只是染色的话价格会稍稍贵一些,你可以看看想要哪种。”

  陈辰问:“上边不能印图?”

  “不能。”稍顿,林达说:“要是印上图画价格会高很多,大家都嫌贵,后来我们厂里就不做了。”

  陈辰倒也不遗憾。

  像这个年代,很多的机器都还是靠从国外进口,而且买到的还是人家淘汰过时的产品,研究员们依靠研究别人的产品来学习磨炼技术,自主研究估计还没怎么跟上。

  国外进口的东西本就成本高,那报给顾客的价显然也不会低。

  陈辰也不再挑剔,直接选择了这个模板,然后挑了看着最顺眼的白底,最后谈妥价钱。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