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其他 > 在年代文里卖辣椒 > 在年代文里卖辣椒 第21节

在年代文里卖辣椒 在年代文里卖辣椒 第21节

作者:柏林雨声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3-12-30 05:17:03 来源:免费小说

  饭桌上陈建业提了一嘴双抢的事,叫大家先有个准备。

  “是该双抢了。”刘冬雪说道:“正好豇豆茄子和西红柿都弄好了,肯定不会耽误地里的活。”

  短暂的讨论过后,陈辰见他们没提吃饭补充营养这回事,就自己提道:“刘姨去村里买两只鸡回来吧,到时候改善改善伙食,不然身体遭不住。”

  之前分家分到的鸡先前结婚的时候全宰杀了,现在鸡圈里养的都是刘冬雪去村里抱的小鸡仔,距离能宰来吃还有段时间。

  陈建业先是一愣,然后赞同的说:“是得买两只鸡,不然他们三个小的扛不住。”

  其实真要干起活来,最辛苦的肯定是陈建业,只是陈建业觉得他活都是干惯了的,以前双抢的时候甚至还经常吃不饱,他能撑,但绝对不能太苦孩子。

  见他们两都这么说,刘冬雪也没有不同意的道理,一口答应下来,“大嫂那边养的公鸡多,我吃完饭就去问问。”

  陈北就道:“刘姨,挑肥的。”

  刘冬雪笑道:“好。”

  放下筷子刘冬雪就安排周平安把碗洗了,然后自己出门去老大那边问买鸡事宜。

  陈辰去给辣椒浇水,陈北去帮着周平安洗碗被拒绝转而就去喂鸡,陈建业则去挑了担水回来。

  很快刘冬雪就拎着两只肥公鸡回来了,为了不让小鸡仔被欺负,两只公鸡被关进了另外一个小鸡圈里。

  刘冬雪看着吃的欢实的两只肥公鸡,对过来看情况的陈建业说:“大嫂养的母鸡要留着下鸡蛋舍不得杀,公鸡他们也要留几只等双抢补身子,我就买了一只,另外一只是从二嫂那边买的。”

  陈建业道:“双抢累人,是该杀鸡补补。”

  刘冬雪将鸡笼子关好,说道:“我留意着村里头,看谁家孵了鸡仔,到时候我再去抱几只回来养着,不论是杀了吃还是捡鸡蛋都成。”

  陈建业点头表示听到了,“这些事你自己看着安排,不必过问我。”

  刘冬雪一笑,“说说话也好。”

  陈建业闷声应了。

  陈建业到底是个大男人,关于养鸡这种事情他真不怎么记得,更何况是收拾院子整理屋子,刘冬雪嫁过来后安排这些,他心里头觉得好,也愿意把家给她当。

  他自个儿就留了三百零五块钱,其余的二十多块全交给了刘冬雪。

  在陈建业的心里,三百块钱是陈辰的,他现在只是暂时替他保管,以后肯定是要还给他,至于剩下的五块则是为了以防万一有个什么急事揣身上的。

  陈建业老实,结婚当晚他就将这些事原原本本的跟刘冬雪说清楚了,刘冬雪自然也没要那个钱,表态说是应当的,以后陈北和周平安读书的钱、以及家里头的嚼用她这边会拿钱。

  当初他们决定结婚的时候就说好的,她和周平安按人头分到的地会带一半过来,户口也转移到陈家户口本上,但陈家得供周平安读书,只要他能读,就必须供。

  刘冬雪甚至答应如果陈家要求周平安改姓也可以。

  但陈建业拒绝了,理由是孩子已经这么大了,早都能记事了,姓没有必要改,并承诺会将周平安当亲生儿子养。

  刘冬雪投桃报李,自然也琢磨着好好把日子过起来。

  陈辰不知道他爸和刘姨私下里说的这些事,只是觉得自从家里多了两个人后,他的空闲时间倒多了些,更不必事事操心。

  第二天清早趁着太阳还不大,陈辰拿着木桶去山后边的河里捞鱼。

  这条河跟村里小池塘的河并非同源,也很少有人在这条河里清洗东西,所以里边的鱼虾螃蟹黄鳝泥鳅都不少,小孩子经常过来摸鱼烤着吃,是他们尤其喜欢的一个地方,当然也没少被家长打就是了。

  其实不仅是小孩子喜欢来河里摸鱼摸泥鳅,就连大人们也爱来。

  遥想前些年,这甭管是山还是河,里边的生物可都是属于公社的东西,根本不允许个人打捞的。现在能够上桌当盘菜,改善改善伙食,那人们自然也是愿意的。

  陈辰今早的运气不错,四斤左右的鱼捞了两条,两三斤左右的小鱼捞了四条,此外还捞了小半篓虾,是那种小虾米,放少许油煮汤,再加点盐和生姜,就鲜的很。

  明天开始就秋收了,今天先做条鱼,然后把虾吃了,剩下的鱼就暂时养在桶里,之后也能添个菜,好歹让肚里多点荤腥。

  --------------------

  作者有话要说:

  晚点还有一更~

  感谢在2022-06-16 19:41:13~2022-06-17 15:11:46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康康 10瓶;始终如一 3瓶;宅尐懒 1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31章

  =======================

  陈辰事先预料的不错,这秋收的确是个让人脱层皮的活计。

  不论是掰玉米还是割高粱,这年头都是纯人工上场,全家老小都得动起来。

  掰玉米的时候得扎进玉米堆里去,玉米秆长得又比较高,一旦嫌热穿短袖,那稍不留神皮肤就会被玉米叶划伤,又痒又辣。所以大家只能忍着酷热,穿上宽松的长袖长裤,一劳作起来,半小时不到浑身就能湿透。

  割高粱也是同样,那高粱叶跟玉米叶简直有异曲同工之妙,扎的人浑身难受。

  就连看起来相对轻松的运输也并不轻松,刚从秆上掰割下来的玉米和高粱里边都含着大量的水分,分量绝对不轻。幸好原身以前没少干农活,身体素质还算过关,咬咬牙陈辰能背一大篓。

  但陈北和周平安就不行了,他们两个才十二三岁,还是长身体的年纪,即便两人说能背几个大人也不许他们这么造,给两人配的是稍小一些的背篓,装满一篓背上刚刚好。

  这日头是真的毒,哪怕村里树木不算少,机灵一点往树荫底下走能缓口气,但怎么说呢?杯水车薪吧。

  陈辰有两天背玉米的时候半路上甚至都有种头晕目眩的感觉,要不是他运气好走的那地方有面田壁能供支撑,他估计得直接栽倒过去。

  那其实是干了一早上的活饿的,加上中午太阳毒辣,就有些轻微的中暑迹象。

  一连两天这个现象,陈辰之后就不敢懈怠双抢特供的早饭,特意跟刘冬雪说了说,叫她多做些,不然临近午饭那个时候真的扛不住。

  这段时间大家都累死累活,其中的辛苦他们都很清楚,之后每天的早饭每人又多了张饼,油也稍微放的没那么扣搜,再沾点糟辣椒,能吃个半饱。

  是的,糟辣椒开坛了,是陈辰最初做的那坛糟辣椒,要吃的时候用干净的勺舀半碗出来,其余的继续封好存放。

  糟辣椒里放了米酒,吃起来有几分甜,甜中又带着发酵过的自然酸味,酸酸甜甜的很是开胃,辣也辣的很过瘾,更别说米酒是用灵泉水泡过并煮出来的,就有种说不出来的甘冽滋味,让人欲罢不能,得到了全家的一致好评。

  陈辰叫大家想吃就去舀,但所有人都拒绝了。不是他们不想吃,他们想吃的不行!但这些糟辣椒是陈辰要拿去卖钱的,他们现在尝过了,原先还有些怀疑不自信的念头已全部被推翻,他们觉得,这糟辣椒肯定能卖出去!

  那都是钱啊,怎么能为了口腹之欲就把钱吃掉呢?!

  绝!对!不!行!

  陈辰说不动,只能想着等以后种了更多辣椒直接他们就会放开吃了。

  ……言归正传。

  早上除了多一张饼之外,甚至有几天早上还有一碗蛋花汤,是刘冬雪拿钱去村里人家买的六个鸡蛋,磕一个进碗里,撒点葱花和切细的青菜叶子,每个人能舀一大碗,是有蛋花的那种。

  陈辰还往装水的陶罐里头加了糖,糖是之前他买回来没吃完的白糖,这样既能解渴也能给身体补充点糖分。

  背回家的玉米得把皮扒了晒干,不然放不住。农村都是泥土地,晒的时候得先铺上席子,席子上晒不完就把扒开的玉米皮连着玉米捆绑在一起挂在墙上和竹竿上,玉米晒干比较快,这日头两天完全足够。

  高粱也是同理,都得晒了才能存放。

  不过这晒玉米晒高粱虽然要的时间不长,可实际上天天都要从地里新掰割回来,换句话说就是要不间断的晒,这个时候就最怕下雨,所以陈建业和刘冬雪即便累的很,晚上也都睡的不太踏实,就怕突然下个雨睡死了没发现,那些还在外边的玉米和高粱就全坏了。

  不过上天垂怜,没出现下雨的情况。

  就这么辛辛苦苦大半个月,可算是将地里的玉米高粱全收了,但他们却不能停下,地里的秸秆要收拾掉,然后还要抓紧时间把冬小麦种好。

  这中途陈北和周平安开学,虽然学校里不少学生请假回家帮忙秋收,但不论是陈建业还是刘冬雪亦或是陈辰都不允许陈北和周平安这么干,读书是大事,既然开学了那就认认真真的去上课,地里的活有他们会操心。

  陈北今年升初一,得去镇上读,但因为秋收实在太过忙碌,家里人都不怎么抽得开身,陈北对这些情况一清二楚,直接说他自己报名就行,加上周平安也是同校的,且已经读了一年,所以最后是刘冬雪拿钱,然后周平安和陈北两个人一起去学校报的名。

  学校没有宿舍不能提供住校,而平坝村距离庆阳镇不算特别远但也并不近,一趟得走上一个半小时左右,来回就得三个小时,中午根本不可能回家吃饭。

  而最近家里头忙,也实在没那个时间给他们准备干粮带去学校,所以就是拿着粮食交到学校,中午那一顿在学校吃,晚上回家再吃一顿。

  通常陈北和周平安回到家了地里头的人都还没回来,于是得把饭做上,且他们两个都是学习成绩好的,也不是去学校混日子,所以做饭的时候还得趁着天没黑把作业做了,不然晚上开灯写作业还要交电费。

  顺便一提,这个时候同样是大学开学的时间,但陈辰因为没有拿到通知书,这事就跟他没任何关系。

  这么说也不对,不少村里人其实都在关注陈辰今年的高考,见陈家那边一直没传出什么与之相关的消息大家心里基本就有谱了,他们倒也没觉得陈辰成绩不行或者说什么风凉话,毕竟全村到现在高中生都只有他这么一个独苗苗,更何况是大学生呢。

  只是……

  为什么到处都开学了陈辰还在地里忙活,陈家今年不让陈辰复读了?

  要知道从第一届恢复高考开始至今没考上却一直在复读的大有人在,去年陈辰就复读了,今年却准备算了?

  家家户户都在地里头忙活着,但人长一张嘴,想要说话还不是有大把的机会,在地里头干活的时候相邻的难免就要唠唠这个事,最后传到陈家耳朵里头,陈辰被人当面询问并正面回答过后众人才勉强被满足了八卦欲,并纷纷猜测陈辰帮着家里忙完这段时间后肯定是得去厂子里上班,毕竟人家高中毕业,文凭高着呢。

  陈辰听过后一笑置之,半点出来辟谣的心思都没有,他只觉得——

  这种地是真的累啊!

  累死累活把冬小麦种完,地里的黄豆又能收了。

  黄豆在地里割了之后豆秆豆荚要一起背回去,由于村里的稻谷场上肯定抢不到位置,他们也就没浪费那个时间去排队,就选择了院子外的那块地,也就是之前晒玉米和高粱的位置,铺上席子,把挂着豆荚的豆秆放上去,经太阳晒过之后再用连枷把豆子打出来。

  陈辰帮着打了一下午,不停的重复挥棍拍打动作,等洗澡的时候连给自己擦背都艰难,胳膊酸软的他直接轻嘶出声。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以前开农家乐自己动手种一些菜的时候因为有灵泉帮忙连肥都不需要施,除了挖坑撒种子及后边拔点杂草外,基本上就啥也不用操心,全程跟玩儿似的,所以也没觉得有什么,可现在一通秋收下来,各种主粮杂粮的种植及收获,陈辰才深刻明白为什么这诗叫《悯农》,真是柔弱可怜又无助。

  累是这波人,偏偏最穷的也是这波人。

  连枷打豆累人,但陈辰不可能去歇着全让陈建业和刘冬雪两个人忙活,只能咬着牙帮忙干活,最后也不知道是麻木了还是锻炼出来了,之后倒觉得稍好了些。

  只有那么一点点。

  陈辰更坚定了要挣钱的决心。

  所以等到黄豆割完打好、陈建业看过地里的红薯生长情况后说还得二十来天才能挖的时候陈辰心思就活络起来了。

  他问了接下来这段时间的安排,陈建业说是要种点白菜,其余的就基本没什么事,得把这段时间累狠了的身体养养。

  听完这个话,陈辰再无任何迟疑,直接去找大队长开了介绍信,然后进县里去办各种证件。

  春风刚吹到丰省,全省上下各单位都在响应国家号召,为鼓励个体户创收,办/证效率其高。

  陈辰要卖吃的,就得办个体户营业执照,至于后世的卫生许可证、个人健康证、食品经营许可证等等这些证件,这会儿都还没出台政策呢。

  等需要的证件办下来之后,陈辰就麻溜的带着几罐子糟辣椒上永兴县去了。

  --------------------

  作者有话要说:

  双更,没想到吧!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