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古典架空 > 南国风雨,北国桃花 > 第二百零八章 伤琴悲歌

南国风雨,北国桃花 第二百零八章 伤琴悲歌

作者:酒涩飞香 分类:古典架空 更新时间:2024-01-01 04:42:40 来源:88小说

回到公主府的桑晴兮过得十分不如意。

首先,谢寿自从她被送进来,一次都没有过来探望过她,更不要说说说话了。说的也是,他们夫妻俩的感情,在司如意嫁进来的时候就掺杂了许多杂质,尤其在桑晴兮失了孩子之后,他们的感情就越发淡了。不止是淡了,还变了味道,让人腻味。现在,他们之间除了说不清道不明的恩怨情仇,又多了一条性命——不,是两条。

桑仁宇失手杀了谢年,只剩下一个孩儿的谢迎天难道会善罢甘休?他难道会放桑仁宇一条生路?既然不会,那么桑晴兮和谢寿,最终只能成为仇人。

既是仇人,就没有必要见面了吧。

司如意对她的虐待更是变本加厉。一天一骂,两天一打——当然不是打桑晴兮,而是虐打她的贴身侍女——这令桑晴兮又气又心疼。而谢寿一点也不做约束,好像他根本没有被禁足于公主府。

谢寿对桑晴兮没有一点照顾,司如意更是变本加厉,有时候,司如意觉得打骂已经“无趣”了,便指使下人们在桑晴兮的院子里放老鼠或蛇,某次还丢进去一只恶犬,将捧着食盘的小侍女扑倒在地,咬得面目全非。那年仅十二三岁的小侍女又惊又惧,再加上伤重无法医治,高烧了两天,还是死了。她死后,桑晴兮没有权力处理尸首,由着司如意的人拿一张破席子将尸首裹了,草草葬在了乱葬岗。

小侍女的尸体被拖出去的那天晚上,谢寿悄悄来过桑晴兮的院子。他来的时候,听见桑晴兮的屋子里传出铮铮的琴音和悲戚的歌声。

桑晴兮在唱《梦江南》的调子:

心灰尽,未老鬓星星。听雨消磨生死恨,凭风吹落桃花灯。数唱《雨霖铃》。

旧时好,沐雪赏琴筝。不置奈何花落去,无须惆怅燕巢空。只笑山海盟。

桑晴兮边哭边唱,边唱边哭,声音说不出的悲苦。

谢寿知道,桑晴兮是埋怨他的,埋怨他们被家族搅浑了她曾经万分期待的婚姻。但谢寿自认为没有什么办法改变现状,也没有办法守护桑晴兮。他姓谢。

他们两个终究不可能回到从前,往后算不上漫长的日子里,只剩下相互折磨。

四月初十。婚期越来越近,太子的伤好像恢复得很快,至少陛下没有推迟婚期,他和玉镜公主的大婚还会照常举行,京城里尤其是皇宫里,一派热闹景象。

前些日子人们听说玉镜公主从白虎围场回来就病了,且这一病就持续了好些天。宫中派了教习礼仪的嬷嬷到鹊园,也被公主以身体不适的借口恭恭敬敬送了回去。大家都说,玉镜公主或许真的是彗星降世,先前克死了三个未婚夫,就算太子殿下神龙护体,也经不住她的晦气。

这种评论愈演愈烈,甚至宫中也交头接耳地传递,可无论是皇后还是太子,对此都没有半点控制。

另一件让朝野上下关注的事件就是谢年被杀案了。凶手桑仁宇从一开始就消失不见,而谢迎天为了向各方施压,到现在还把谢年的尸体停放在英国公府的正厅里,不肯下葬。

刑部和大理寺迫于英国公和皇后的威压,只好几次三番请丞相桑伯婴前来问话。最近几日很快显出老态的桑丞相身心俱疲,但又怕谢家为难桑晴兮,只能耐着性子四处奔波。

刑部和大理寺的官员们也是悲催得紧。自从灭狄之战结束,准确地说是玉镜公主前来和亲,各种事情赶趟似的涌上来,且涉及到的都是国公、公主、丞相之类他们惹不起的人。新上任的刑部尚书和大理寺卿不约而同地想,是不是该请个法师看看风水、转转运势了。

以桑仁宇的性子,藏在城外做缩头乌龟,冷眼旁观桑家左右为难、朝廷上下焦头烂额,是不可能的。之所以他没有露头,乃是因为他无能为力。

周阳知道谢迎天对桑仁宇乃至整个桑家有多大的恨意,所以让照顾桑仁宇的属下在他治伤的汤药里加了蒙汗药,让他一连睡了好几天,正好趁此机会休养身体。

周阳把桑仁宇的事情悄悄告诉了赫连绰。赫连绰赞同周阳的做法,还说会联合燕王殿下,尽力帮助桑家。

但很明显,无论是谁,对桑家所谓的“帮助”,都只能停留在能够公开的外部,至于桑家和谢家私下的纠缠,谁也不好置喙。

比如,桑晴兮的事。

桑晴兮病了。具体原因并不清楚,只知道突发高热,昨天晚上更是昏睡不醒。她的贴身侍女恳请公主府的人找大夫前来问诊,却被无视,最后侍女在试图闯出公主府的时候被谢寿撞见,这才有了求救的机会。

谢寿不想桑晴兮死在公主府、死在他面前,所以派人赶紧请了大夫,桑晴兮终于脱离危险。

桑丞相夫妇俩很快知道了这个消息,抱头哭了一场。桑老夫人抽抽搭搭地说:“儿子犯了那样的事,是决计不能留在京城做官了,等找到了他,就悄悄地把他送出去,越远越好。晴兮那里也得和离——就是休弃也行,以后留在我们身边,也能好好活着。咱们没法再拖下去了,老爷,你赶紧去陛下那里辞官吧,今天就去!现在就去!”

桑伯婴早就起了辞官的念头。已经是这把年纪,他难道还有加官进爵的野心吗?他的一双儿女最重要。他擦干了眼泪,拿起身边的拐杖,不过一会儿功夫,就在书房写好了辞官的表文,然后吩咐下人们给他更换朝服,备马,他要进宫面圣。

他年仅十七岁就考中进士,位列探花,弱冠之年,三媒六聘,娶了与四大家族没有牵扯却清贵正派的文臣之女窦氏做妻子,这些年来,治水患、赈蝗灾、筹军备、立学杏坛、着书立说,不建党派,不营私产,虽不敢说功勋卓着,到底也算尽职尽责。事已至此,当断则断吧。

他踏出门去。

只是这一走,就再也没能回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