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其他 > 夫人她精通茶艺 > 夫人她精通茶艺 第21节

夫人她精通茶艺 夫人她精通茶艺 第21节

作者:西皮皮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3-12-30 05:07:43 来源:免费小说

  第二十五章

  禁宫西华门至宣政门的范围以内,乃三司(亲军司、兵马司、殿前司)、刑部、刑狱司(昭狱)并大理寺等公署所在地。

  至西华门处,有一行人在此等候多时,沈遇翻身下马时,那行人为首的乃是刑部四品侍郎宋从武上前,只见他目色沉沉。

  宋从武今年三十有一,是武将出身,身材高大魁梧,长相称的上是周正,只是面带煞气,倒让人不敢多看他的脸。

  刑部一向同殿前司不对付,偏偏刑部、殿前司、大理寺三个衙门职责交叠之处颇多,多年来为争权而互相看不顺眼,矛盾重重。

  是以,宋从武拱手向沈遇行礼时,神色有几分不自在,低眉颔首道:“沈大人,有劳您在今日,还跑这一趟。”

  “皇城的治安管辖乃本官分内之事,当不得宋大人一声有劳。”

  “可宋大人同此事有和干系,要在宣政门前候着本官?”

  沈遇神色淡然的将缰绳扔给下属,抬脚便往刑狱司的方向走去,宋从武被问得怔神片刻,却见他根本没有等回答的意思就往前走远,连忙咬了咬牙跟上去。

  沈遇同宋从武身量相当,却不比宋从武生的魁梧,二人并排走着,宋从武的魁梧身形却完全掩盖不住沈遇周身的锋芒锐气。

  宋从武大步追着沈遇的步伐,一张脸涨的通红,也不知是冻的,还是恼的,他又急又快的说道:“您来之前,王尚书已命人将王二郎鞭笞了二十鞭,王二郎如今还跪在刑房,已然是知错,他知道他昨日不该触犯禁令,聚众狎妓,只是杀人一事当真不是他所为,今晨白虞侯前去尚书府问话,他一时情急才打伤了白虞侯,还请沈大人……”

  这话说的便有些意思了。

  沈遇来的路上,就已经知晓今日出了何事。

  今天已是腊月二十九,明日便是除夕。

  上京城乃皇城所在,自昨日宣帝封印,全城守备愈发森严,赌坊、教坊、闹市、闲人聚集之地,皆被严令禁止,不得聚众,更不必提在街头巷尾闹事者,无论是皇亲国戚,还是世家子弟,若敢闹事者,一律重罚。

  而今日这桩连沈遇都惊动,亲自前来处理之事,同刑部尚书王秉成二子,王二郎有关。

  却道这王二郎出生显贵,上有二品大臣的父亲庇佑,有能干的长兄撑起门楣,他就如同这上京城的每一个世家纨绔子弟般,整日里不干正事,同狐朋狗友四处寻欢作乐。

  上京纨绔数之不尽,只要不犯事,旁人也管不着。

  白虞侯今日当值,带人巡视西城,恰好路过勾栏瓦子,便听见里头传出女子们惊慌失措的哭喊声,便带人入内查看。

  而这王二郎,昨夜同友人便在此狎妓,昨夜伺候王二郎的妓子今晨被发现死在房中,胸口插着一柄匕首,此匕首上镶嵌着宝石,价值不菲,一看便是珍奇之物,又有旁的妓子佐证,匕首乃王二郎之物。

  沈遇并不耐烦听,当即就打断宋从武的话,“王大人要如何训子,本官自当不会插手。”

  沈遇勾了勾唇,却是不为所动,他们已经踏进刑狱司的大门,两旁禁军皆垂头静默行礼,他停下了脚步,缓缓说道:“无论是谁,入了这刑狱司,一切刑罚只以证据证词论罪,宋大人在刑部为官十载,连这般浅显的道理都不明白?”

  “难不成要本官因他是王尚书之子,就徇私枉法?”

  宋从武知道身旁的年轻人,从来都不会给人留情面,他和沈遇打的交道算不上多,今日受王尚书所托,前来为王二郎一事周旋,此刻被当众下了脸面,何其难堪。但又不能当场同沈遇闹翻,便强压着羞愤之意,连声道:“自是不会……”

  有殿前司值守骁卫疾步从西侧门走出来回话,“大人,柳仵作已经开始验尸,您看是要先去验尸,还是先提审嫌犯?”

  沈遇解下大氅扔给身后跟着的鸣争,看也不再看宋从武一眼,面无表情经过他身旁,走进大堂,“提人上堂。”

  *

  温虞接受了多年的仪态教导,在看见那缓缓走向她的妇人之时,一瞬间就拿出了十成的态度,步伐徐徐地迎上前去,却也在走到妇人跟前时,露出了个真切的欢喜笑脸,带着天然的亲昵唤道:“阿娘,您怎么会来?”

  她原以为是大年初二才能回家见到爹娘呢,真是没想到她阿娘会来,年关节下,家家户户都在忙,她阿娘操持着家事,不比她轻松,哪里有空亲自过来,原以为会等到阿弟上门来传话呢。

  妇人年岁已过四十,却保养得当,容貌昳丽,行走间如杨柳拂面,身形款款,气质温雅亲和,端看那恬静而又温柔的眉眼,温虞便与妇人七成相像,正是温虞亲娘温夫人吴氏,她轻柔地牵着温虞的手,边走边轻声言道:“我有些放不下心,今日总该来瞧上一眼。”

  “料想此时,殿帅府已安排妥当,正好有空,我们娘俩儿说说话。”

  温虞绷紧了背,心里苦笑不已,她阿娘果真是料事如神,她这才刚得闲想要趁着沈遇不在家,偷个懒儿,却没有料到她阿娘会过来。

  阿娘来做什么,她想也想得到,定是为了亲眼看看她可能撑起新宅中馈,今日各项事务料理的可妥当得体。

  着实让她时时刻刻都有种,可千万不能被她阿娘抓住她犯错的时刻,不然又要像小时候那般挨罚。

  她阿娘罚她的方式,着实是令她不敢轻易犯错。

  温虞也想不明白,她分明都已经嫁人成家,独掌一府庶务了,怎么还是如此怕她阿娘?着实是耗子见了猫,天然就害怕。

  她有一小片刻没说话,温夫人轻轻柔柔的睨了她一眼,像是将她整个内心都给看穿了般,温虞赶紧打起精神来应对,徐徐地回着话,“家中事宜,我多数已经料理清楚,只是夫君有紧要的公务,祭过灶王爷,他便出门了,有些事还得等他回来,再问问他的意思。”

  温夫人点头,“是这么个理。”

  二人走进了正房的暖阁里坐着。

  屋中没旁人,温夫人便轻言细语的发问,“且同我仔细说说,你今日是如何安排下人、旁人上门拜礼。”

  温虞心里苦,原就坐直了的腰背,不由得挺得更直。

  陈嬷嬷亲手奉上了茶,一边说着,“姑娘还未用午膳,厨房刚做了糖茶酥,不如我此刻端来,夫人同姑娘一并都先尝尝。”

  温虞不无感激地看了一眼陈嬷嬷,还是嬷嬷待她好,心疼她连午膳都没来得及吃,哪里能撑得住被温夫人考问呢?

  糖茶酥是刘厨娘一早就说好,今个儿要在新厨房做出来让她头一个尝的。

  她也心心念念了好久,这都已经做好了,却不能尝。

  温夫人并不恼被陈嬷嬷打断话,依旧是如沐春风般的微笑,“不必了,我只略坐坐便要回去了。”

  “你自去忙。”

  说话间,便将陈嬷嬷也给打发出去,独留温虞同她二人独处。

  温虞的目光一直眼巴巴随着陈嬷嬷的背影离去,陈嬷嬷叹气,望见她的目光犹带着几分可怜却又爱莫能助的意思。

  温夫人自是将女儿的小动作都给瞧在了眼里,待到房门关上,她方才端茶轻抿了一口,叹声道:“都是当家作主的人了,怎能还是孩子心性?”

  温虞连忙端正坐好,“阿娘说的是。”

  她徐徐地将从今日所做的事一五一十同温夫人说了个明白。

  作者有话说:

  温虞:我娘才是大魔王,呜呜呜。(突然很想念沈阎王,他要是在家,她阿娘必不会考问这么多。)猜猜阿虞能回答满分吗?

  沈遇(深思版):一物降一物,是有些道理的。

  第二十六章

  “正月里,府中各处月银如何发下?”

  “比照着各自的月银,多添足月月银,管事们再另添半月。门房上值的人辛苦些,也再多添半月。”

  温夫人一问,温虞便一答。

  回答时,温虞忐忑难安,生怕自个儿做错了什么还不自知。

  幸好,她阿娘并没有揪出她任何的错处来。

  待到温夫人端茶饮上一口,温虞就知道今日可算是挨过了她阿娘的考问,她都又坐了半个时辰了,腰酸背疼的,便道:“阿娘,我陪您逛逛府中的园子吧,听说梅花开的正好,咱们边逛边说。”那园子她也还没有去看过,只听昨日提前来过一回的陶桃说起,园子里头景色极好。

  “何时逛那园子不是逛,日后我再来逛也不迟。”

  “见你今日料理府中诸事虽略有不足,却不曾出差错,我便安心了。”

  温夫人这话便算作是对今日考问的结论。

  温虞松了一口气,挺直的腰背也放松了些许。

  “原是以为你们总还要在国公府住上好几年,待……”年节里,有些话不好说出口,温夫人顿了顿,继续说道:“不曾想,你同姑爷完婚还未过半年,姑爷就同国公府分了家,还趁着年前就搬出了国公府。”

  她阿娘果真是要说分家这件事,温虞捂住嘴轻咳了一声,强掩住心虚,缓缓说道:“阿娘,您知晓的,这些时日里,国公府上出了不少事,大老爷同陈南王一案竟有牵连,而夫君又是陈南王一案的主审,自是不能徇私枉法,包庇大老爷。”

  “我想着,如今分了家,其实也挺好,免得同大房多生龃龉,闹的家宅不宁。”

  温夫人看着她,目色平静,语气也寻常。

  “这也有几分道理。”

  “既如此,那沈六郎欺辱下人一事,也是促使分家的缘由。”

  “都知道沈家长房,十余年来,生了七位庶女,方才盼得一子,如珠如宝,娇生惯养的养着。”

  温虞刚放下的心又给提了起来,想也没想便先认错,“阿娘,我知错了。”

  温夫人问她,“错在哪儿?”

  温虞尤是几分不服气,却还是老实答道:“我不该轻易插手沈家大房的事,可沈大夫人迁怒无辜之人,且原本就是沈六郎的过错,我实在瞧不过眼。”

  “你既然是为了帮无辜之人,又怎会是有错呢?”温夫人问她,语气淡然,也听不出喜怒。

  温虞一时被问住,面露迷茫。

  温夫人面上这才浮起了几分无奈,直接点醒她,“你是错了,却不是错在帮人这件事上。”

  “你这些日子难道不曾想过,姑且不论姑爷为何要在此时提出分家,但在旁人眼中,姑爷怕是有为你出头的意思。”

  “如今,姑爷深受陛下器重,旁人轻易动不得他,岂不是会将主意打在你身上?”

  “何人会那般想呀?”温虞愣了片刻小声嘟囔了一句,沈阎王从来都不是个会将儿女情长放在心上的人,且他又不喜欢她,分家必不会是因为她。

  但她阿娘说的也对,就像沈家老夫人从前是很喜欢她的,自打沈遇提了分家之事后,不也待她逐日冷淡?连她制的香也不愿意用了,可见心中对她还是有怨怼的。

  温夫人轻叹,秀眉微蹙,一双美目里满是对温虞的担忧,她轻拍着温虞的手背,轻声道:“你说还能是何人?自然是沈家长女,东宫太子妃。”

  若非是紧要事,温夫人原是不打算今日前来探望女儿。反正过两日,女儿便要回娘家,母女二人再关上门说私房话也不迟。

  也没得被旁人说嘴,说些诸如‘这才分家第一日,岳母就往女儿女婿家中来,定是要拿长辈的款来做女婿的主。’这类的话。

  温家在满地勋贵的上京城来说,家世并不显赫,当年温大人未同温夫人商量,就同沈国公定下两家婚事时,温夫人心中是极不愿的。

  一来,沈家出了位太子妃,沈家天然就站在了东宫一派的阵营。

  吴家四十年前多少风光,却因卷入皇室纷争转眼破败,温夫人年幼时亲眼目睹家中长辈因此获罪,亲友避之不及,唯恐受吴家牵连。

  荣华富贵、金银玉帛、千金之躯的美好日子如同过眼云烟,又受十年颠沛流离之苦,最后随父母到了蜀州,才又算过上安稳的日子。

  那样的日子,温夫人已经过够了,再不想女儿受一回。

  偏偏温家又回到了上京,不想让女儿遭人冷眼,温夫人是铆足了劲,硬着心肠将女儿给教导成合格的上京贵女。

  在这上京城里,流言蜚语也可能是杀死人的利刃。

  二来,沈遇小小年纪就敢脱离沈家的庇佑,独自去闯荡挣下一份前程,心志何其至坚?温大人以‘此子绝非池中物’来称赞沈遇,而温夫人却是忧心这般人物,又怎会将儿女情长放在眼中?

  后来又出了些事,温夫人终于想清楚,将如珠似宝养大的女儿嫁给沈遇,也总好过让人作践而毁了一生。

  温夫人深知她这女儿,受了她这些年的教导,如今明面上为人处世,都已是极妥当,实则内里一如年幼时那般,不愿受拘束,性子懒散又活泼,整日里就只念着个吃字,和制香之道。既知晓插手大房之事,会给自己带来什么后果,却又不愿考虑太多。

  就如当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