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历史 > 带着超市穿七零 > 带着超市穿七零 第88节

带着超市穿七零 带着超市穿七零 第88节

作者:ALAMM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12-30 05:00:55 来源:免费小说

  姜家今年的日子虽然比往年好过一些了,但是除了姜宁宁偶尔回家的时候会买吃食回去给家里人改善生活之外,姜家人其他的生活条件还是那样。

  主要是姜山和冯丹琴都是节省的性格,虽然现在家里已经一百来块存款,但是他们也不是有几个就花几个的性格,总想着要把钱留着,说不定以后就派上用场了。

  这次过年,姜家人自然是没有添置新衣服的,就连最小的姜亚杰,穿的冬衣也是由堂哥姜亚军穿不了的旧棉衣改小的。

  按照姜宁宁的想法,过年就是要穿新衣服,所以她在超市里给姜家人一人买了一套衣服。

  超市里各式各样的冬衣也很多,姜宁宁倒也用不着买那种特别看好,特别新潮的衣服,选的只是那种款式和剪裁都没什么特色的棉衣,给姜家的老老少少一人来了一件,颜色也都是蓝色、藏青色和黑色,就给姜晓敏这个小姑娘选的是一件颜色比较鲜艳的淡蓝色棉衣。

  说是一人一套新衣服,其实也就是一件棉衣,一条长裤,秋衣毛衣这些都是没有的。

  这些东西姜宁宁昨天就让姜正德他们带回来了,当时她就说了,这里面包袱里面装的是自己托人买回来的衣服,所以姜正德他们到家之后就把衣服发给家里的其他人了。

  那衣服庄槐花她们喜欢得紧,姜亚军年纪小,更是闹着要穿新衣服,还是被她打了一顿,才消停了下来,不甘不愿地接受了,这新衣服只能在大年初一那天才能穿上身的残酷事实。

  这新衣服除了姜山他们有之外,姜宁宁也没有忘记住在大伯家的奶奶,也给王红兰买了一件,不过姜正德他们觉得这新衣服是姜宁宁的一片孝心,得她自己送过去,所以这衣服现在还在她的床上放着。

  因为这次姜宁宁提前准备好了年货,所以现在姜家堂屋桌子上就摆着一个小箩筐,里面装的就是橘子、苹果、瓜子和花生糖,姜晓敏和姜亚军两个小家伙正趴在桌子前面磕着瓜子。

  唯有姜山,看到了女儿之后,少不得要说她两句,主要是嫌她东西买得太多,费了太多的钱。

  姜宁宁自然是不会把这些话放到心里去的,作为一个拥有现代思想的前月光族,姜山他们整日念叨的开源节流是不适合她的,她只会开源,学不会节流。

  姜宁宁不理会姜山的絮叨,伸手抓了两把糖和瓜子后,就去大伯姜远家里给奶奶王红兰送新衣服了。

  除了衣服以外,姜宁宁还随手装了几个苹果一起送过去。

  王红兰收到孙女送回来的衣服,自然是高兴的,她把衣服铺在膝盖上,爱不释手地摩挲了好几遍,嘴上还嗔怪道:“我老婆子都这个年纪了,哪里用得着穿这么好的衣服,这不是浪费钱嘛。”

  王红兰今年七十五岁,也算得上是高龄了,村里像她这个年龄的老年人,一般是不会再添置新衣服了,就怕这新衣服还没穿几回,这人说不定哪一天就没有了,那好好地衣服就只能烧了。

  姜宁宁也不管王红兰怎么说,反正她从她的动作中,就能看出来——奶奶对这新衣服,也是喜欢得紧的,那就够了,左右不过是一百多块钱一件的棉衣,有什么浪费钱不浪费钱的?

  陪着王红兰聊了一会儿家常后,姜宁宁就要回家了,临走的时候,王红兰往她手里塞了一把糖。

  老式的麦芽糖,也不知道老太太攒了多久,油皮纸外面都浸着曾经融化过因为天气冷又重新凝固的糖浆。

  东西虽然不算是什么好东西,但是也是老人家的一片心意,姜宁宁也没多说什么,当即剥了一颗糖塞进了嘴里,还别说,这麦芽糖的味道真的是不错,不腻人,且还带着一股说不出来的清香。

  见姜宁宁吃了糖,王红兰也笑了起来。

  姜宁宁今天回来的时候带了一些腊肉和腊肠,xx欣处于腊货大省,每到年关,超市里各种腊肉腊肠那也是摆成了小山,她也没手软,一口气买了十好几斤。

  姜家伯伯们多,这腊肉姜宁宁自然不能人人都送,所以只能让王红兰抽时间到家里来吃一顿饭,到时候用腊肉和腊肠做几道菜让她尝尝味道。

  其实现在村里是不缺肉吃的,前几天村里养的那十来头猪,除了要送到公社供销社去的那五头任务猪之外,剩下的那七八头猪全部被姜远叫人给杀了。

  因为今年大家把这十几头猪照料得很好,所以队里每一头猪都长到了两百多斤,总共一千多斤的猪肉和一大堆猪下水,全都公平地分到了大家的手里。

  如今家家户户手里都有肉,不过这一家十来斤肉,看着多,其实在年关也是不怎么够吃的。

  有的人要分出一些肉作为礼物拎着去走亲访友,还得留下一半做年夜饭,这样一来,就没几家人能剩下肉做腊肉了,所以这腊肉腊肠现在在乡下还是挺稀罕的。

  别说是乡下了,就是在县里的供销社,这腊肉咸鱼都是贵价货,一块腊肉,一条咸鱼,怎么也得卖个两三块,并且就是这个价格,在县里还处于是供不应求的程度。

  因为腊货市场一片大好,所以姜宁宁准备月底的时候让乔胜兵弄点腊肉和腊肠出去卖卖看,就是不知道他们现在回南县了没有。

  因为这段时间冯丹琴在县里,所以姜宁宁也没有机会去黑市打听情况,不过这次乔胜兵进了一万多块钱的货物,且够他买上一段时间了。

  没办法,大环境就是如此,乔胜兵他们自己也没有个车,每次卖东西都挺费劲的,这次的冬衣更是体积很大,足够他们来来回回折腾好多好多趟了。

  ?

  【作话】

  说好今天加更的……好像有点难度,明天,明天一定加更【心虚】

  【评论】

  往小树坑里浇营养液,会长出参天大树吗?

  床前明月光,更文上晋江,营养液浇灌,码字翻一番~

  加油加油加油

  花花花花花花

  还是挺好的

  撒花

  其实我对男主无感,哎

  同时在看几本年代文,不得不说,这本的女主要不是有女主光环,真的不知道死多少遍了

  撒花

  捉虫~“相亲”—“乡亲”

  开始过年啰

  -完-

  第一百零五章 、拿钱、

  对于姜宁宁来说,在姜家村的日子无疑是极其惬意的,唯一有一点不好的,那就是冯丹琴对她的事情实在是太过上心了。

  冯丹琴刚回到家里,就把女儿想在县里买房子的事情在饭桌上直接说了。

  天知道当时姜宁宁在庄槐花和闻芳的注视下,强忍着才没有心虚地刨条地缝钻进去。

  原本姜宁宁只是想提前埋个伏笔,等上一段时间之后,好顺其自然的把自己在县里买了房子的事情在家里人面前过个明路。

  然而姜宁宁是真的没有想到,冯丹琴对她的攒钱能力是一点都不看好,压根就不觉得靠着她自己,能够在短时间里攒够买房子的钱。

  姜宁宁现在就是觉得很心虚,她超市的储物柜里光是现金就有三四万,可是在家人心里,她就是一个月光族。

  原本之前冯丹琴就说了,要替姜宁宁想办法,不过姜宁宁还以为她是要回家和姜山商量一下之后,从家里的存款里拿出一部分出来支持她买房子。

  毕竟之前姜宁宁给的钱还剩下一些,加上年底的时候大队上刚给社员们结算了公分,家里分了能够吃到夏收的粮食之外,还有几十块钱的结余,这些都可以先拿给她应急。

  然而姜宁宁怎么都没有想到的是,冯丹琴打的注意竟然上想让姜正德和姜正武两个人把自己刚拿到手的工钱拿出来让她买房子。

  听冯丹琴说完,姜宁宁吓得连忙摆手:“其实房子的事情也不急,哥哥们他们这么辛苦才赚到这么些个钱,还是留着吧,实在是不行,我们先把家里的房子翻修一下。”

  之前姜宁宁就听姜山念叨过,等家里有钱后,他要把家里现在住的房子推倒,重新建砖瓦房,再也不用竹片和黄泥巴糊墙了。

  姜正德他们这一百多的工钱,那可是在坝上辛辛苦苦干了半年才赚到的,姜宁宁的脸才没这么大,能够心安理得地收下哥哥们的辛苦钱。

  然而冯丹琴和姜山都觉得家里的房子在村里也算不错了,就算是要翻新,也用不着急在一时,倒是姜宁宁在县里上班,也是难得遇到这么合适的房子,还是得尽早买下。

  这两口子是绝对的偏心眼,有时候姜宁宁都怕父母这种明晃晃的偏爱,会影响她和哥嫂们之间的感情。

  庄槐花和闻芳高不高兴姜宁宁不知道,反正姜正德和姜正武两个人是没有不满的,闻言是直接就点头同意了。

  姜正德他们本来就疼姜宁宁,这半年他们都在县里修水电站,姜宁宁平常那还是挖空了心思地给他们改善生活,这些好他们都是记在心里的。

  虽然姜宁宁要买房子,姜正德他们心里也有些犯嘀咕,主要是想着自家妹子都这个年纪了,现在家里出钱给她买房子,那以后等她结婚了,这房子还不是要带到婆家去,在整个南县,哪里还找得出这种带着房子出嫁的女孩子?

  不过姜正德他们嘀咕归嘀咕,该出钱的时候还是舍得出钱的。

  冯丹琴提这件事情的时候压根就没有提借这个字,最后还是姜宁宁见实在是躲不开了,忙说那这个钱就算是自己问哥哥们借的,回头指定会还给他们。

  有了姜宁宁这句话,庄槐花她们就算是心里再不高兴,也不至于会为了这件事情闹起来。

  最后看事情就变成了姜正德、姜正武一人出一百五,姜山再给一百块,让姜宁宁拿着这些钱先把房子定下来。

  冯丹琴担心女儿平常花钱大手大脚地,手里没有积蓄,吃完饭后还悄悄地把她拉到一旁询问:“你手里有没有一百块?要是没有的话,妈让你爸再去找你大伯借一百块钱。”

  姜宁宁连忙开口说道:“够了,我手里也有点存款,您可别去找我大伯,等我回到县里就去和房东商量。”

  房子姜宁宁是早就已经买下的了,为了搪塞家里人,她已经用了许多的慌来圆了,姜正德他们的钱她拿着都烫手,可不能让冯丹琴再去找姜远借钱了。

  姜宁宁这么说了,冯丹琴也就放心了。

  冯丹琴这边放心了,庄槐花和闻芳心里就是百味杂陈了。

  自家男人好不容易赚到手的一点钱,一下子就花得只剩十几块了,虽说这钱小姑子以后是会还的,但是她们的心里多少还是有些疙瘩的。

  尤其是庄槐花,娘家条件好,嫁的婆家条件却很一般,前些年家里困难,她每年初二回娘家的时候就只能带十几个鸡蛋回家,偏偏她的姐姐和妹妹每次回去,那都是大袋小袋地礼物,更是衬得她的年礼拿不出手。

  原本庄槐花还想着,今年姜正德在做工赚了一些钱,她也可以买上两个罐头,拎到娘家去挣一份面子,现在好了,钱都借出去了,这罐头也就不用想了,到头来她今年给娘家的年礼还得是鸡汤。

  庄槐花心里憋屈之余,还没处说理去,毕竟小姑子对家里人也很大方,这半年以来,给她和孩子们买了好些个东西,她实在是不该和小姑子计较这点钱财,偏偏人都是有私心的,道理她都懂,可是这心里该难受还是得难受。

  闻芳就没这种烦恼了,她和娘家关系不好,每次过年回去的时候她就只拎十个鸡蛋,她后娘倒是也会嫌弃,说些刁难的话,不过她根本就不在意,要不是她娘家里婆家很近,要顾忌着名声,这一年的十个鸡蛋她都不想给。

  闻芳的孩子年纪还小,每个月要吃的奶粉都是姜宁宁从县里买回来的,所以家里这点钱借给小姑子她是没有一点意见的。

  按照闻芳的想法,这也是公婆公道,不然现在他们没分家,按照村里其他人家里的规矩,那儿子儿媳妇挣到的钱都是要交给公婆处理的,冯丹琴却不这么要求他们,自从结婚后,她觉得自己和姜山都还年轻,不用靠谁羊,所以也没有找儿子们要过钱,像这次姜正德他们赚到的工钱,她和姜山都没有开口要过,不然这事都不用说借,只要她一句话,那都是直接给姜宁宁了。

  当天晚上,姜宁宁就收到了来自父母和两个哥哥的钱,她把这四百块钱用手帕包了,单独收捡了起来,准备回头就存银行里去,多多少少也能赚点利息,等到定存到期后,她就连本带利的取出来还给他们,也不算让他们吃亏。

  买房子的事情告一段落之后,姜宁宁以为自己总算是能够过上清闲的日子了,然而事实证明是她想多了。

  这马上都要除夕,家家户户的人都闲了下来,连带着,平常就喜欢替人保媒拉纤的人婆婆婶婶也闲了下来。

  姜宁宁回到家里的第二天,一大早,家里就来了三拨人,都是想要给她说亲的。

  姜宁宁如今的条件是十里八乡头一份的好,所以对她有意思的人也很多,她生平第一次发现自己的行情竟然这么的好。

  之前姜宁宁还说村里的人手里都没有什么现金,如今看来,倒是她见识浅薄了。

  因为对姜宁宁有意思的男方里,最阔气的一位,已经开出来八百块钱,加一台缝纫机的高额彩礼。

  八百块钱,绝对不是一个小数目,这个数额的材料,放在县里都算是出彩了,就更别说在一两百块钱彩礼才是主流的乡下了,别说是媒婆了,就连冯丹琴听了,都有些被镇住了。

  不过对方之所以愿意给出这么高的彩礼,主要还是姜宁宁是供销社正式工的份上。

  这一点就算是媒婆不说,冯丹琴的心里也是门清的。

  ?

  【作话】

  姜宁宁:行情是真的好!

  【评论】

  文到后面每章都像挤牙膏一样艰难的挤出来一点,感觉作者写的已经挺痛苦的了。

  巴巴的攒了半个月,也没攒多少文,作者能不能多更点,写得这么艰难么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