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历史 > 带着超市穿七零 > 带着超市穿七零 第46节

带着超市穿七零 带着超市穿七零 第46节

作者:ALAMM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12-30 05:00:55 来源:免费小说

  庄槐花也不是那种凡事都想掐尖的人,所以倒是不会把这些的挑拨放在心上。

  不过那些人随便没怀好心思,不过有一件事情确实说到了点子上——那就是姜宁宁以后是要嫁出去的。

  庄槐花想她这小姑子都十六快十七岁的人了,如今又有了正式的工作,这相看人家的事情可不就该提上日程了嘛。

  按照自家婆婆对小姑子的在意程度,早就应该张罗起来了,不过也不知道为什么,婆婆竟然一直没提过这件事情,也不知道是给忘了还是怎么样。

  庄槐花觉得自己作为家里顶门户的长媳,回头还是得跟婆婆提一下这件事情,可不能把小姑子的终身大事给耽搁了。

  当然了庄槐花也是有私心的,家里花了这么多钱给小姑子买了这么好的工作,等到她相看的时候,对方看在姜宁宁工作的份上,这彩礼怎么着都不会少给。

  到时候就算婆婆把彩礼拿一部分给小姑子傍身,那也还能剩下一些呢。

  姜家现在又没有分家,这公中的钱也有他们的份不是。

  就算是以后分家了,庄槐花和姜正德作为长媳长子,以后是要给老两口养老的,分家产的时候也该分其中的大头。

  不过这都是庄槐花自己的小心思,她就算更冯丹琴提给姜宁宁相看人家的事情,也不敢直接提彩礼的事情,只能说自己关心小姑子的终身大事。

  姜宁宁不知道自己这个大嫂已经惦记上了自己的彩礼,下午她大伯姜远过来了一趟,借了她的自行车去公社开会,而她则跟着姜正武他们又去河里捉了一下午的螺蛳和小螃蟹,玩得是尽兴而归。

  姜远下午去公社开会,说的就是收割稻谷的事情,他从公社回来后,当天傍晚就把村里的人叫到了晒谷场,宣布了明天大家就要开始收稻谷了。

  姜宁宁原本还不知道收割稻谷和平常上工有什么不同,不过第二天早上她就知道了。

  平常冯丹琴他们都是天完全亮了之后,再慢悠悠的吃过早饭,约莫早上七点半的时候再由姜远敲锣催大家上工。

  割稻子的时候,天不亮的时候姜宁宁就听到了上工的锣声,她见外面天还黑着,冯丹琴他们连口早饭都还没有来得及吃就要出门,赶紧给他们一人抓了一把饼干。

  姜宁宁看着外面还黑压压的天色,小声嘟囔道:“怎么这么早,天都还没有亮呢,爸你们先吃几块饼干垫垫肚子。”

  对此姜山他们倒是显得已经习惯了。

  现在已经是三伏天了,日头毒得很,割稻子又是一件十分累人的活,大家都已经习惯了,趁着太阳还没出来之前,争分夺秒的割稻谷,一直干到九点多,等日头大了,就回家吃早饭,吃了饭之后男人就顶着大太阳给割下来的稻谷脱离,女人就负责晾晒稻谷,一直干到中午十二点的时候,大家再回家吃午饭。

  下午一点到三点,是一天之中日头最大的时候,那个时候是大家的休息时间,可以各自回家休息一会儿。

  但是这是不下雷雨的时候,要是遇到雷阵雨,那村里的人就全都得动起来,抢收晒在晾晒场的稻子,这稻子晾晒的时候可不能淋雨,稻谷淋了雨不能及时风干的话,只用一两天就会发芽。

  下午四点钟的时候,等到日头不那么毒了的时候,姜山他们就又要上工了,这一干就要干到晚上七点钟,天完全黑下来的时候,才能回家吃晚饭、洗澡、睡觉,然后第二天再重复头一天的工作。

  村里种得最多的就是稻谷,足有三、四百亩水稻,就算是全村老小一齐出动,前前后后也得忙上一个多星期,才能把收上来的稻谷完全晒干收仓。

  冯丹琴他们收割稻谷的第一天,半上午回来吃早饭的时候,一个个的胳膊都被锋利的稻叶割出了不少细长的伤口。

  冯丹琴和庄槐花到家的第一时间,就是连忙打水冲凉,这稻叶上有绒毛,割在人身上是又疼又痒,忙起来的时候她们顾不上这点疼和痒,这会儿闲下来了,就觉得特别的难受,必须得好好洗一遍才舒服。

  今天的早饭闻芳不但煮了粥,还给姜山他们一人煮了两只糖水蛋补充体力。

  糖水蛋里闻芳还放了一块红糖,说起来这红糖还是姜宁宁买回来给她补身体的,不过她还没吃完,这会儿都用上了。

  收稻谷的时候,就是第一天最难捱,等多做上两天,累习惯了,也就好了。

  虽然姜山他们早上吃了饼干,但是忙到现在,也早就饿了,这会儿上了桌子,谁都没有心情说话,端起碗就开始低头进食,吃饱了之后大家都抓紧时间回房间小憩,躺下没有十分钟,上工的铜锣声就又响了起来。

  姜山他们那么辛苦的在干活,姜宁宁和闻芳在家里也不能闲着,必须得给他们吃好。

  家里还有一条鱼,这条鱼比昨天吃掉的那条要小不少,肯定是不够姜山他们吃的,所以姜宁宁又骑着自己的自行车去了公社。

  这次除了烧白之外,姜宁宁运气好,还在副食店里见到了啤酒,她都没有犹豫,当即就掏钱买了一箱。

  姜宁宁记得穿越之前,每到夏天,她哥就会喝很多箱啤酒,说喝了啤酒心里能舒服很多,虽然她不能理解,但是想来姜山他们今天累狠了,一人喝上两瓶啤酒可能会舒服一点。

  玻璃瓶装的啤酒价格也不便宜,一瓶就要五毛钱,不过售货员说这装酒的玻璃瓶是能够退钱的,等酒喝完之后,这瓶盖和瓶子还可以退钱,一瓶酒的瓶子和瓶盖能退一毛钱。

  姜宁宁点了点头表示自己记住了,回头喝完之后就让家里人把瓶子给退过来。

  一箱啤酒十二瓶,就是六块钱,属实不便宜,不过好在这啤酒不要酒票,正符合姜宁宁的需求。

  是的,虽然姜宁宁都在县里上了三个月的班了,但是像酒票这种票证,她也只在供销社见别人用过,自己手里是一张都没有。

  姜宁宁买了啤酒啤酒之后,又去国营饭店买了两份烧白,不过这次就不给王红兰送了,两份都留给姜山他们吃,这种东西,平常偶尔送一次还行,送的次数多了,多少有点显摆炫耀自家吃食的的意思,到时候让大伯家里的人心里不高兴就不好了。

  买完东西骑车走到半路上的时候,姜宁宁还趁着周围没有其他人进了一次超市,买了一整只猪脚出来。

  这几次姜宁宁每次回家都买的五花肉,闻芳也做得红烧肉,她都有些吃腻了,就想着买一只猪脚,炖个猪脚黄豆汤吃也不错,虽然嘌呤有点高,但是现在吃一次肉也不容易,她暂时还不用担心自己会得痛风和三高。

  见小姑子骑车去了一趟公社,回来又是买酒,又是买肉买猪脚的,闻芳都不知道该说什么好了。

  不是她说,小姑子虽然是能挣钱,可是这手也确实是太松,太能花钱了一些!

  ?

  【作话】

  第二更√

  【评论】

  我倒觉得这是当时人的统一特性吧,都没读过书,文化程度不高,两个嫁过来的嫂嫂不像女主那么受爸妈喜欢,还供她上学,那个时候,觉得读书改变命运的不像现在这么多。所以会想,小姑子嫁出去了,我可以分彩礼,是因为我当时嫁出去了,我家里的哥哥弟弟也分了我的彩礼,这钱是到不了我的口袋的。还有在当时环境,每次女主买很多东西,确实是手松的表现,家里人也会担心你手松成这样,不好找婆家的。现在看作者写的倒还有点当时生活的味道了,人不是机器,不会没有思想,结合当时的社会环境,我觉得这两个嫂嫂这么想很正常。

  对

  嫂子总归是算计的,买工作的钱不是已经还给家里了?

  “就算跟冯丹琴提”不是更

  撒花花

  花花花花花花

  床前明月光,更文上晋江,营养液浇灌,码字翻一番~

  哈哈哈

  叮叮叮,您的营养液已到货,请更新查收!

  。

  哈哈哈

  按爪

  以前有得吃就不错了,哪儿还得三高有痛风呢!

  撒花撒花撒花撒花撒花~

  -完-

  第五十三章 、西瓜、

  闻芳是真的替姜宁宁愁呀,她现在这样花钱大手大脚的没个数,她亲爸亲妈亲哥亲嫂子最多就是多念叨两句,都是为她好,说过也就算了,也不会真的去挑她的理。

  可是得等姜宁宁以后嫁人了,当了别人家的儿媳妇,要在这样花钱,恐怕她婆家人就不是光说两句就能算了的,轻点的到处说她不会过日子,不顾家,严重点的,说不定会直接打骂了。

  偏偏闻芳就算心里有一百个担忧,作为嫂子,也不能直接跟小姑子说。

  闻芳深知自己是个最笨的,等会儿表达得不够好,让小姑子误会是她容不下她花钱,再把姜宁宁给得罪了就不好了。

  闻芳在心里长叹了一口气,最后还是按下了心里的冲动,决定不管不问不多嘴,反正等公婆回来后看到小姑子买的这些东西,也是会念叨她的,她就不冒这个头了。

  闻芳不说,姜宁宁也不知道自己这个沉默少言的嫂子心里在想什么,她顶着毒辣的日头骑了来回跑了这么一趟,早就已经热的不行了。

  这大热的天,一没有空调,二没有电扇,实在是太难熬了。

  姜宁宁找了一块干净的帕子,把啤酒拿出来一瓶一瓶的擦了个干净,然后全都装到了箩筐里,拎着一起扔到了姜家前面的一口井里冷冻。

  姜家所在的村长作为一个大村子,村里自然也是有着好几口水井的,姜宁宁的大伯姜远自家院子里就打了一口水井,姜家虽然没有自己的水井,但是离姜家院子不到一百米的距离处,就有一口老水井,据说已经有上百年的历史的。

  平常姜家和附近几户人家吃用的水就是从这口水井里面挑的,现在天气这么热,河里的水早就已经晒得温热了,只有这水井躲在地底,沁出来的水才是冰凉的,在夏天算是一个天然的冰箱,能够帮着冷冻食材。

  姜宁宁把这啤酒冻在水井里面,等到吃晚饭的时候再捞起来,喝起来就是冰冰凉凉的了。

  看着冻在水井里的啤酒,姜宁宁实在是没有忍住,又趁着周围没人,进了一趟超市,买了两个西瓜一起扔到了井里。

  如今正是西瓜上市的时候,超市里的麒麟西瓜一斤才只卖一块二毛八,姜宁宁就挑着不大不小的西瓜买了两个,两个西瓜加起来才十三斤多一点,不到二十块钱。

  谁能拒绝夏日里的冰西瓜呢?反正姜宁宁不能。

  姜宁宁也不怕闻芳怀疑,因为她可以说这西瓜是她在回家之前就冻到井里去了,然后她是到家后突然想去这啤酒应该也可以冻在井里,所以就又走了一趟,也是说得过去的,再一个她回来的时候村里的人都上工去了,也没有遇到别的人,也不怕自己的谎话会被人拆穿。

  再一个就是现在对于村里的人来说,啤酒还是个稀罕的东西,只是知道有这么个东西,亲口喝过的人还是不多,姜宁宁要说自己之前不知道啤酒可以冷冻,所以直接带回了家,也是十分合理的说辞。

  平常姜家人一日三餐大多都是吃的稀罕,然而今天活重,光吃稀饭恐怕扛不住饿,所以闻芳做了一大锅菜干饭。

  米饭煮到刚熟过芯的时候,沥干米汤,然后再把切好的豆角、土豆块炒到七分熟的状态,最后把半熟的米饭倒在炒好的豆角和土豆上,用小火再慢慢蒸一会儿。

  米饭出锅的时候,要稍微翻炒一下,让豆角和土豆与米饭混合均匀,这种米饭姜宁宁还是在县里的时候跟着苏美娟他们第一次吃到过,味道十分的好,不用菜她都能够吃完一大碗。

  不过苏美娟做菜干饭的时候会再放一点辣肉丁,闻芳没舍得放,所以味道要比苏美娟做的稍微逊色一点点,不过味道也不会差就是了。

  中午姜山他们回来的时候,比上午的时候看着更加疲累,几人胡乱的擦了一把脸后,就急忙坐下来准备吃饭了。

  姜正武他们这些男人,回到自己家里也没了顾忌,第一时间脱掉了自己已经湿得能够拧出水的上衣,只穿着一条短裤坐着歇凉。

  闻芳看着自家男人脖子后面的肉皮子都晒脱皮了,一脸心疼的说道:“小妹去公社买了啤酒,还在井里冰着呢,我现在去拿,你们喝点解乏?”

  姜宁宁见闻芳怀里还抱着个小的,当即说道:“我去吧,嫂子你都忙了一下午了,我去拿。”

  姜宁宁说完这话,不等闻芳反应,就急忙起身往外走去。

  不是姜宁宁突然就变得勤快了,实在是冯丹琴刚才看她的眼神实在是不妙,她怕自己再待下去,又要吃一顿来自亲妈的排头。

  然而等姜宁宁从院子里出来后,还没走到井边,就见井边站着一个婶子,正趴在井口往里看。

  姜宁宁隔老远就认了出来,这是姜家隔壁的婶子,和姜山他们还是一个爷爷,她应该喊一声幺婶。

  一个村子里的人,姜宁宁作为小辈,见了面自然是要先打招呼的:“幺婶,吃饭了吗?”

  没办法,村里人打招呼就这么两句,吃了吗?去干嘛呢?属于固定的开场白,姜宁宁估摸着幺婶应该是打水的时候,看到了自己冻在井里的西瓜的啤酒,心里觉得好奇。

  幺婶指了指自己脚边的空水桶:“还没呢,这不是你叔觉得家里的水热,让我来给他打点井水擦身子嘛,太阳这么大,宁宁你怎么不在家待着?”

  姜宁宁客气道:“我家也正准备吃饭呢,这不我上午冻了点啤酒和西瓜在井里嘛,这会儿过来取呢。”

  说完姜宁宁不好意思的笑了笑:“是不是我扔进去的西瓜和酒挡着了,幺婶您没打到水?”

  说完不等幺婶回答,姜宁宁连忙走过去捡起打水的竹竿,伸到井里勾住箩筐上的绳子,把一箩筐啤酒给拎了上来。

  啤酒好说,装在箩筐里,可以直接拎起来,这西瓜浮在水面,还得姜宁宁腾空箩筐后再一个一个的捞上来。

  姜宁宁捞东西的时候,她这位还没出五服的幺婶见她拎着吃力,也在旁边帮着她拉了两把。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