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其他 > 阴阳渡 > 阴阳渡 第63节

阴阳渡 阴阳渡 第63节

作者:梦溪石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3-12-30 04:45:22 来源:免费小说

  “凡有所求,必有所予,心应神降,至诚合天。置之死地,得以后生,无得无求,无生无死——你看这句,前面的我都能理解,说的是请神术,想要请到什么样的阴灵,就要以损耗精力甚至寿命为代价,付出对等相应的东西,才能打动上天。那后面四句呢?‘置之死地,得以后生’勉强还能说得通,‘无得无求,无生无死’又是什么意思?”

  广寒摇摇头道:“我不太了解你们门派的东西。”

  “这不是致虚派的产物,只是我外公师父对请神术的理解,”

  何疏有点失望,他早就问过李映,但李映说茅山的请神术早已失传,他不甚了了,也不敢乱解释,但可以帮忙问问閣皂派的道友,目前还没给答复。

  请神术在蕴海山致虚派,乃至其他道门大派里都鲜少涉足,在一些名门大派里,这个法术甚至被视为旁门左道。

  何疏之所以会请神术,也不是来自外公的教导,而是遗传自外公母亲,那位少数民族女子的天赋,外公生前怕他使用太多对自身不好,也没有过多教导,甚至在他去世之后,何疏才在这本笔记里,找到他们关于请神术的记载。

  何疏外公的师父乐道长,就在笔记里写道,他早年因缘际会,旁观高人斗法请神,对方竟请来一位了不得的人物,事后他与那人交流三天三夜,若有所得,写下以上几句话,以供后来人参考。

  但这几句话在何疏看来,似是而非,玄之又玄。

  难道是说请神术学到一定境界,可以无视精血损耗,抛开生死,达到至神返虚的程度?

  这未免也太玄乎了,何疏怀疑自己是修仙玄幻小说看多了,过分解读了乐道长的话。

  请神术之所以有副作用,是因为请来的阴神如果力量过于强大,就会反噬请神之人,加上阴气浓重,久而久之,肯定会影响活人。

  这就是为什么很多玄门众人都会有五弊三缺,即“鳏、寡、孤、独、残”五弊,“财,命,权”三缺,因为他们的力量在某种程度上已经打破了世界本身的运行规律,所以上天势必要拿走其他一些东西,也正是《西游记》里常说的,一饮一啄,莫非前定。

  把请神术先放一边,何疏继续看下去。

  这本笔记以前他也看过,当时嫌里面字迹潦草,叙事凌乱,总是一目十行,没什么耐心,现在重新翻阅,心境不同,收获也不一样了。

  比如他就发现外公师父乐老道长提到过,西南有怨鬼,昼伏夜出,其身黑气萦绕,其目若有青光,此鬼乃人死后怨气不散凝聚而成,可食生魂,可魅人心。

  这种怨鬼不一定是某个人死后所化,更可能是许多枉死者就凝聚而成,怨气越大,能耐越大,直到最后危害比旱魃更大。

  乐老道长年轻时,恰逢世道动荡,天下大乱,他四处游历到西南,彼时军阀混战,百姓死伤无数,怨鬼则四处择人而噬,为患一方,乐道长年轻气盛,单枪匹马,差点就折在当地,不得不败走黄草岭,甚至因此少了一目,几年后他又跟三名同道重新回来,费了九牛二虎之力,四人里死了一人,重伤两人,加上独目的乐道长,最后合力才将怨鬼消灭。

  何疏越看,越觉得那里头说的怨鬼像窅魔。

  他以前没留意,现在仔细翻阅笔记,发现乐老道长年轻时比自己还莽,孤身一人就敢去干怨鬼,跑了之后喊上几个同伴又敢回去接着干,最后付出极为惨重的代价才把怨鬼彻底杀死。

  乐道长的文笔不像现在写小说的好,故事也平铺直叙,但读来仍能感觉到其中跌宕起伏惊险万分,何疏一旦看进去之后,还真就津津有味,不忍释卷了。

  广寒做了一顿云南豪华版手抓饭,刚刚下播,凤凤已经迫不及待想偷吃了。

  刚碰到烤好的猪颈肉,爪子一顿。

  凤凤忽然觉得好像有哪里不对劲,片刻之后才恍然。

  以往这种时候,何疏早就闻见香气出来跟它抢吃的,现在居然在房间里一直没动静。

  凤凤偷偷问广寒:“不会是在里面看小视频入迷了吧?”

  广寒瞅它一眼。

  凤凤扭身屁股朝他,啄起一块猪颈肉飞远了。

  广寒进去喊何疏吃饭。

  刚走进去,就听见何疏咦了一声。

  “老寒,寒宝!”

  他背对门口,乱七八糟喊着,还不知道广寒已经进来了。

  广寒:“我在。”

  何疏头也不回:“你快过来看看,这是不是你要找的什么地之魄!”

  一九二八年前后,中国正处于新旧交替的时期,大部分人还在昔日战火血泪中命不由己沉沉浮浮,饥荒席卷了大半个华夏,更有许多人不甘受辱奋起反抗,九州动荡,战火即将燃起。

  经过护国战争,靖国战争,军阀混战等一系列大大小小战争的云南,在混乱中艰难生存,土匪,鸦片,军阀,瘟疫,地方土司统治,外部势力渗透,这些笼罩在上空的阴影,让此地比起同时代其它地方,似乎又增添许多变数。

  年轻的乐道长就是在这种情况下来到这个西南边陲省份。

  他四处游历,本意是为了增长见识,但在沿途看到种种苦难之后,他终于在蒙自道下辖县城东南的一个小镇住下,道医不分家,乐道长为附近村民治病施药,很快就传出名声,被远近几个村奉为“乐神仙”。

  平静的日子过了几个月,某天相熟的村民带着自家远方亲戚上门求助,说他们村里的人生了种怪病,白天不省人事,晚上就出来游荡,这种怪病像瘟疫一样很快蔓延了大半个村子。

  逃出来这人,原本在外面做生意,几年后才回村探亲,当晚睡到半夜,他忽然听见奇怪动静,起床撑开窗户往缝隙外头张望,竟看见外边羊圈里趴着一个人,正伏在羊身上吮吸羊血,滋滋作响。

  对方似乎发现他在偷窥,还抬起头看了他一眼,当晚月色正好,那人竟认出吸血的正是自家舅爷,当即吓得不轻,悄声下床之后,他还想偷偷去找自家爹娘说此事,谁知道满屋子找不到人,他哪里还睡得着,就这么睁眼熬到天亮才出门察看。

  结果村子静悄悄的,好不容易寻到一个活人,对方这才告诉他,从半个月前开始,村子里接二连三开始有人生病,病因不明,白天一日日枯瘦下去,晚上则出来吸血,人畜不忌,六亲不认,幸存的人都不知道自己什么时候就会染病,染病的人却浑浑噩噩根本不知发生了什么。

  那人最后在村头树下找到自家爹娘,发现他们果然比前一日消瘦许多,两人木桩似的站着,一人双手做出揉面的动作,一人则拿着早就没了烟草的烟袋,机械性抽烟,他娘看见他,还招呼道晚上煎饼子吃。

  可那人哪里敢逗留,只当他爹娘被什么山精鬼魅迷了眼,又或者是真如邻居所说,生了什么怪病,连东西都没收拾就逃出村子,直奔镇上,又通过亲戚介绍找到乐道长这里来。

  看到这里,广寒忽然道:“从描述上看,有点像窅魔。”

  何疏点点头:“你继续看下去。”

  于是广寒便也在他旁边坐下,两人共阅笔记。

  凤凤探头进来。

  “喂,你们不吃饭啦?”

  它一块又一块地偷吃,眼看把芭蕉叶上的猪颈肉都快吃光了,良心终于有了那么一丝丝疼痛,左右看看,心虚留下最后一块肉。

  “你们再不吃,我把肉都吃了哦?”

  “你吃吧。”

  两人没一个回头。

  凤凤起了好奇心,落在何疏肩上。

  “你们在看什么?”

  泛黄的纸上,有毛笔笔迹,也有钢笔,甚至还有铅笔,有些是乐道长最开始写的,有些是他后来自己补充的备注,还有何疏外公后来的感想。

  循着凌乱的字里行间,何疏跟广寒仿佛穿回乱世民国,跟着乐道长揭开那神秘西南的一角。

  面对找上门来的求助者,乐道长一听就觉得不对劲。

  虽说这年头到处都有时疫,但从此人描述来看,怎么都不像时疫,倒像是被某种邪物附身而不自知,对方也是隐隐猜到什么,才会六神无主逃跑出来。

  不管疫病还是邪物作祟,乐道长觉得自己都有必要走一趟,于是收拾东西,带上当时刚满十三的小徒弟一道,陪着那人前往杨家村。

  第52章

  三人赶到杨家村时,天色已经完全黑下来。

  老杨心里有点发寒,又牵挂爹娘,正在村口踌躇徘徊,忽然看见一个熟悉的身影。

  “老叔!”

  他看见的不是别人,正是白天告诉他这村子许多人生病了的邻居。

  老杨正想过去询问情况,却被乐道长按住肩膀。

  “我去看看。”

  乐道长抢先一步上前,走向对方。

  后者佝偻身体背对他们,双手扶膝,好像正在低头看什么。

  “老人家,你在这作甚?”乐道长提高声音。

  对方缓缓转身。

  月光下,所有人都吓了一跳。

  老杨邻居面泛青黑,两颗眼珠也隐隐闪烁青光,整张脸皮干瘪枯瘦不似人形,冲着他们咧嘴一笑,诡异莫名。

  正当乐道长准备出手之际,老人却软绵绵往旁边歪倒,像全身骨头被抽走,老杨伸手去扶,却扶起一滩皮肉,吓得他立刻大叫撒手。

  乐道长察看一番,神色凝重。

  老杨颤声追问:“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乐道长:“他怕是生魂连骨血都被吸干了,只剩一具行尸走肉,凭着生前记忆出来游荡的。”

  老杨:“那我爹娘……”

  他虽然害怕,也不肯掉头就走,非要进村去找到父母。

  乐道长不可能抛下老杨自己走,他当机立断道:“进去看看!”

  他自忖有备而来,身上法器符箓俱全,遇到怨鬼也能全力一搏,却没想到百密一疏,最终却在杨家村折了自己一只眼睛,还有那个小徒弟。

  “怎么没了?!”

  凤凤叫起来,它看故事最讨厌看到一半没下文了。

  “这里有几页被撕掉的,后面是我外公的笔迹,从外公后面的话推断,这几页可能是乐道长自己撕的。因为他觉得过程太过凶险,而且详细写出来的话,可能会吸引不知天高地厚的后人前去冒险。”何疏翻了翻,解释道。

  凤凤歪了歪脑袋:“那里面说的小徒弟,不是你外公吧?”

  何疏唏嘘道:“不是,那应该是我外公的师兄,他是孤儿,早年被我外公的师父收养。我听外公说过,他师父本来是准备只收这个徒弟的,因为乱世里,自己都吃不饱,很难再养活更多的人,能给徒弟一口饭吃就不错了,后来养着养着,乐道长跟徒弟处出感情,把他当儿子一样,没想到那次出师不利,居然把徒弟也折进去,这事成了他老人家一辈子的伤疤,对我外公也从不多提。至于我外公,那是他建国之后才收的关门弟子了。”

  撕掉的那几页之后,何疏外公为这次事件做了备注——

  此行九死一生,凶险至极,先师曾言,他自负天资,在此之前未尝挫败,却偏在杨家村如此惨败,以致于将周师兄也折进去,实平生一大憾事,余生不愿多提。

  但先师提过的怨鬼和鬼镜二物,则很值得琢磨。

  前者乃世间怨恨凝聚所成,如此阴邪之物,又怎会是天地造化所钟,其中是否有人为之力推动?若有,背后之人又是谁?先师语焉不详,想必连他也没琢磨明白。但结合当时与先师几人一道深入洞窟探秘的同行英吉利人,我认为他们嫌疑颇大。

  另有洞窟所出鬼镜一枚,竟能颠覆阴阳,倒转乾坤,据先师形容,似乎还能夺人心魂,甚至于阴阳之间来去自如,于人照其肺腑,于鬼照其平生,我听来十分夸张,但师父毕生从未诳言,此事真假尚有待商榷,若世间真有此镜,能得一观,死而无憾。

  “你看,外公提到的这面镜子,像不像你要找的地之魄?”

  关于这面镜子,甚至只有结尾短短几行字,但可以看出何疏外公听完故事之后内心震撼,不惜用非常夸张的语言去描绘。

  也许是他写完之后连自己也觉得有些夸张,又在后面补了句:时隔多年,先师病中记性或有偏差。

  “确实有点像。”广寒点点头,“这个故事发生在哪里?云南杨家村?”

  “我查了一下,光是黄草岭这个地名,云南就有好几个,再说民国时期的杨家村,当年遭遇那么大一场变故,未必到现在还存在,找起来恐怕很难,我以前有个同学在那边工作,回头托他去问问。”

  这事算是何疏学习过程中的小插曲,谁也没指望照着这几句描述,真能找出什么鬼镜的线索来。

  从新寰大厦回来之后,他们的日子回归正常轨道。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