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历史 > 炮灰带着系统重生了[快穿] > 炮灰带着系统重生了[快穿] 第100节

  大臣们:“……”

  秦一鸣?

  谁啊?

  谁是秦一鸣?

  “秦!一!鸣!!!”

  秦一鸣愣了一下,终于反应了过来,心里一时间还有些慌,赶紧上前一步,“奴才在!”

  戚追气得要死,他一通安排下来,整个议政殿的气氛都严肃得很,现在被秦一鸣这么一弄,总觉得哪里不太对,见秦一鸣终于反应了过来,顿时没好气地瞪了他一眼。

  “你作为本次赈灾的钦差大臣,跟着赈灾物资走,负责监督赈灾修坝情况,若是遇到来不及汇报的事情,你直接自己做决定,我给你兜着!”

  “是!”

  第91章

  戚追的速度非常快,这时候一分一秒都是人命,目前看着似乎只有陵县受灾,其他地方都安然无恙,可梅雨季节还没有过去,两年前修建的堤坝依旧不安全,不知道什么时候就会有其他地方决堤了。

  而且现在天气炎热,发生水患死了那么多百姓,谁知道后续会不会发生瘟疫?若是发生瘟疫,那死的人数只会更加多。

  没过几天,秦一鸣就跟着大军一起护送赈灾物资出发了。

  虽然有人对他一个太监成为钦差大臣不满,可这时候都知道不能去触戚追眉头,心里想着若是秦一鸣差事办得不好,到时候戚追自然会惩罚他,不再信任他。

  不管哪个朝代,宦官乱政都是所有官员最厌恶的事情,而兵部左侍郎姚光看秦一鸣就更加不顺眼了。

  在他看来这就是个阉人罢了,不知道用了什么手段,谄上媚下,借着跟戚追在冷宫多年的情分胡作非为,作为一个武将,姚光连白斩鸡一样,整天就知道哔哔的文臣都看不上眼,又更何况是只靠着戚追的信任生存的太监。

  可没办法,秦一鸣才是这次的钦差大臣,姚光只是过来协助的。

  因着这份不满,姚光行军速度非常快,有人询问他就直接说担心陵县那边的情况想要尽快赶过去,这个理由十分正当,谁都说不出话来,这可就苦了随军的文臣。

  然后姚光就发现,他想看到倒霉的秦一鸣,依旧轻轻松松骑在马上一路跟着大军,既没有旅途的疲惫,也没有受伤,精力充沛得他都忍不住侧目。

  秦一鸣感觉到姚光看过来的目光,忍不住露出疑惑的表情,“姚大人可是有什么事情?”

  问完了以后他还皱了皱眉一脸担忧,“这速度还是有点慢了,陵县和淮河两旁的百姓可等不了,姚大人,可否再次提速?事态紧急,实在不能这么不紧不慢过去。”

  姚光:“……”

  惊讶地看着轻轻松松的秦一鸣,姚光忍不住对他印象大改,能在这样强度下依旧轻松的绝对不是等闲之辈,没看那些文臣脸都绿了么,可秦一鸣却像是出来踏青的一般,完全看不出来已经赶了好几天的路了。

  不过提速啊……

  “秦公公,如今的速度已经不能再快了,再快的话将士们承受不了,辎重都是些重物,行走起来速度难免慢了些,而且再加速的话,各位大人太医就不行了。”

  秦一鸣一哽,想到停下来休息时随行大臣难看的脸色,忍不住叹了口气,“大人们平日里活动太少了,身体不行啊,这样的话怎么为皇上效劳呢,有了好身体才能有更多的精力为皇上效劳。”

  难怪自家主子整天暴躁,干啥啥不行,还身娇体弱的。

  姚光:“……”

  公公!你说到我心坎上了!

  那些文臣肩不能扛手不能提的,就会哔哔!

  “公公看上去似乎习过武?”

  “啊,为主子效忠每个好身体怎么行?遇到事情了难道要主子保护不成?”秦一鸣奇怪地看了姚光一眼,当初继位大典的时候,难道这位姚大人没看到他收拾刺客?否则的话应该知道他身手不错吧?

  姚光还真的不知道。

  他只知道继位大典发生了刺杀事件,戚追被贴身太监救了,可他不知道这个太监就是眼前的这位啊。

  “有时间切磋一下?”

  “先将这次赈灾事宜搞定了再说吧,若是干不好差事……皇上虽然是个英明的主子,可也不会留着废物吃白饭。”戚追对这帮大臣不满,感觉和自己想象中能干的大臣们完全不一样,秦一鸣也同样有这样的感觉。

  他上辈子跟在戚追身边,光看着戚追怎么被压抑到发疯了,根本没注意政事,所以他一开始也以为,所谓国之栋梁,至少也得上知天文下知地理,遇到问题立刻就能想出一二三四五个解决方案吧?

  结果……

  这一点上,秦一鸣和戚追都被009给惯坏了,这就好像从小吃的是满汉全席,以为别人也和自己一样,结果发现别人吃的其实是馒头一样,他们学到的,掌中的世界,和别人是不一样的。

  十天后,他们一行人终于到了陵县,也是从这时候开始秦一鸣终于彻底开始忙了起来。

  “说句心里话”技能几乎一直针对所有官员开着,就怕有老鼠屎混进来,几乎马不停蹄地安排所有事情,赈灾,巡视淮河河堤,找江南的大粮商买粮。

  他们过来的时候粮食并没有带太多,主要带的是银子和药物,到了陵县后粮食消耗很快,原本也是准备直接和江南本地的粮商买粮的。

  江南向来是鱼米之乡,粮仓存储多,可天历帝晚期政务混乱,粮仓中的粮食很多都被搬空了,戚追之前也不知道,还是这次水患才知道的,否则的话将陵县附近的粮仓打开,就足够应付此时水患灾情了。

  因此对于需要花钱找粮商买粮,戚追和秦一鸣都非常恼火。

  遇到这样的时期,粮价都会疯狂上涨,有的粮商甚至会限制出售用以哄抬粮价,秦一鸣过来后直接砍了两个哄抬粮价最严重的粮商,压下了一波气焰。

  至于粮商背后的势力,有种来干!

  死了两个大粮商,终于让人明白这次过来的钦差大臣是个狠角色,不是靠着奴颜婢膝过来争一波功劳就走的,一时间都消停了。

  死的是粮商,对于江南的官员来说只是两个小人物,可这其中代表的含义却多得多了,这代表秦一鸣来江南之前就获得了当今的首肯,要大刀阔斧控制江南的混乱。

  江南的官场向来水深,这边的势力错综复杂,别说秦一鸣一个太监,历朝历代就是皇子王爷都折过好几个,可秦一鸣过来的时候不是空手啊,他还带着一万兵马呢!

  尽管那一万兵马到了江南以后就去了淮河沿岸协助筑堤和赈灾,可所有人都知道,只要秦一鸣一声令下,那一万兵马立刻就可以行动起来。

  姚光这次带过来的将士都是上过战场的,实力不俗,江南附近也驻扎着兵营,但那却不能和姚光带过来的人相比,而且这时候擅自调动江南附近兵营的人,这是想要造反吗?

  除非直接造反成功,否则的话诛九族在等着你哦。

  从戚追上位开始,他表现出来的就一直是个比较强势的性格,这次江南水患,更加让人对他的强势有了深刻的印象——他们都清楚秦一鸣的所作所为,全部都代表了戚追,没有戚追的授意,秦一鸣不敢这么做。

  当然戚追在京城那边也不只是等着结果的,吏部那边早就将两年前负责淮河河堤的工部官员,以及当时在淮河附近任职的大小官员控制了大半,只等着彻查了,也因为这样,江南那边的调查顺畅了很多,没有太多的人前来阻止灭口。

  当然,也有一些人想要派遣刺客刺杀过于嚣张的秦一鸣,可最后秦一鸣人依旧活蹦乱跳的,而派去的刺客尸体却直接被挂在了住所外面。

  一段时间下来,外面像是挂了腊肉一般挂了一排尸体,已经没有人敢从这边路过了。

  秦一鸣铁血狠辣的手段再次镇住了蠢蠢欲动的老鼠。

  出来之前戚追和秦一鸣讨论过这次江南之行,他们都知道有一群人正在观望,戚追才刚登基,还有不少人在观望着,看看他到底会不会像其他兄弟一样疯狂,是不是一个好皇帝,是不是……一个可以被控制糊弄的傀儡。

  京城那边被他一通乱拳收拾的官员已经知道他不可能被他们控制,性格强势霸道了,但是其他地方的官员,尤其是那些封疆大吏,或许还不清楚他的性格。

  这次江南之行就是在给他们警告。

  他不好糊弄。

  并且狠起来手段也是真的狠。

  都把皮子紧一紧,你不把他当回事,他就能让你全家没那回事。

  这是震慑。

  秦一鸣本人的性格还真没这么强势狠厉,毕竟……都知道他是个什么样的人,两辈子在冷宫长大,生长环境单纯简单,能养出来什么样的狠角色?想也知道不可能。

  他的一切处事手段都来自009多年的教育,而且这次江南之行,某些人趁着水患想要发财,不顾百姓生死,这碰到了他的底线。

  009的教育,其中非常重要的一点,百姓很重要,有些时候比君王更加重要。

  民贵君轻。

  这种思想其实不适合这样的封建社会,009自己其实也没意识到自己教了这些玩意,可无论是戚追还是秦一鸣都从那些不属于这个时代的书籍中窥见了这些,并且在从小教育的影响下,戚追……真的是偏这方面的思想。

  他和这时代的君王格格不入。

  这也是正常的,或者说,这才是正常的。

  秦一鸣如今就像是搅屎棍,将本就水深的江南搅得一团糟,也让戚追发现了很多不为人知的东西,更便于他将来掌控江南。

  一旦江南官场解决了,对他控制整个天下有莫大的好处。

  上位者做事,目的从来不会只有一个,就用这次江南水患秦一鸣过来为例子,解决水患与安抚受灾百姓是一个目的,震慑不将他放在眼里,觉得他出自冷宫好蒙骗的人,是一个目的,最后一个目的就是剑指江南官场了。

  一个江南水患,被他玩出了一石三鸟。

  秦一鸣一直在江南待到八月份才开始启程回京。

  水患早就解决了,受灾的百姓在他到了江南以后就开始安排活干陆陆续续重新建立了家园,淮河两边的河堤经过几个月的巡查,凡是有问题的地方都重新加固过了,就连江南的官场都被里里外外糟蹋了一遍。

  啊,这不能叫糟蹋,应该叫肃清了一遍。

  江南这边的世家直接没了好几个,总之在秦一鸣启程回京的时候,整个江南都恨不能放鞭炮庆祝。

  不是没人想要弄死他,可之前水患还没解决的时候那些刺杀的人就被他风干当腊肉了,剩下想要他命的人根本摸不到他的边就被解决了,也就是说秦一鸣在江南一通操作,而江南这边的官员和本地世家势力,却完全拿他没有办法。

  这种人,你没办法,就只能像送瘟神一样将他送走了。

  秦一鸣难缠,也代表了戚追这个曾经在冷宫长大后来侥幸捡了个皇位的新皇有多难缠,毕竟据说,秦一鸣可是跟着新皇一起在冷宫长大的,秦一鸣长成这副模样,新皇的手段又是多可怕?

  没人敢自己跑上去试探了,一个不小心可能就要全家跟着一起上路。

  最害怕的除了那些本身有不少污点的贪官污吏,还有就是将戚追带出冷宫,先皇的大总管,范恩范公公了。

  范恩那时候就知道戚追难缠,可也只当做有点小聪明的皇子罢了,就算后来登基以后行为让人捉摸不透,皇帝嘛,有几个让人捉摸得到的?

  直到秦一鸣代表戚追在江南搞了那么多事情。

  他快吓死了!

  作为先皇最信任的大内总管,范恩知道很多事情,包括先皇不能拿到台面上来的秘密他都清清楚楚,他原本以为戚追留着他是为了那些秘密,还想着以此换自己一条命顺便一个安稳的后半生,可是现在……

  要求不高,活着就好。

  戚追原本就准备要给谢家平反翻案的,现在有了范恩,事情瞬间就简单了很多,原本谢家通敌卖国就是子虚乌有的事情,根本经不住推敲,有了范恩提供的证据,直接就翻案了。

  戚追做得比较绝的是,他虽然没有向天下公布天历帝干的混蛋事情,可却让史官如实记录了,史官一边记录一边冒冷汗。

  对史官来说,无论什么都不能改变他们的记录,那份记录只会是真实的历史记载,就算皇帝想要遮掩什么东西,他们也不会同意,这就是身为一个历史记录者的尊严与操守,可是像戚追这样恨不能自己亲爹遗臭万年的,还真没有。

  从!来!没!见!过!

  皇帝都是一群死要面子,恨不能自己名垂青史的。

  ——人要为自己的所作所为负责,先帝因为一己之私陷害忠良,使得谢家满门被灭,错了就是错了,他当初既然做下这等错事,便该做好了会在史书上留下一笔的准备。

  好事该被宣扬,做了错事……也该让后人牢记会有什么下场,若是将来我做了什么错误昏庸的决定,又或是因为自己的失误造成严重的后果,也将如实记录,这是一份警醒,为君者也当有所为有所不为,这是做人最基本的道理,不可能因为谁是天下之主,就可以幸免,历史从来不该因谁被隐藏。

  戚追背对着记录的史官,表情冷静淡漠地说出了这番话,而这番话也如实记录在了他的起居注上。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