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历史 > 我和渣爹争天下 > 我和渣爹争天下 第145节

我和渣爹争天下 我和渣爹争天下 第145节

作者:则美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12-30 04:15:47 来源:免费小说

  齐侯很高兴,见了秋叶连声说:“好消息,陛下,真的是令人没想到,那些使团的人刚到了京城就迫不及待按耐不住地出去和他们埋下的钉子走动了起来。

  而且臣已经已经看出来谁是他们这里面的主导。您恐怕不相信,不是石磙这个老实人或者他们那个看上去非常精明的副使,是一个小官,这群人也许是打着接小王爷回去的幌子,想在咱们这里刺探一些什么?”

  这种事并没有出乎秋叶的意料,“人家不只是想刺探什么,我刚才是有些不太理解,但是现在觉得也许有一群人值得他们的使团冒险一下。上次刺伤了周莲的那群人不是有很多没抓住吗?八成这是要接他们走。”

  齐侯觉得应该不是吧。

  但是齐侯并非是专门做这一行的,专门做这一行的是廖安民。

  秋叶本来让齐侯查一查京城的风俗行业,没想到最后反而踩到了间谍窝:“这事需要把廖老主管请过来,你们两个一块商量着办。”

  说是商量着办,其实还是要让廖安民做主导,齐侯做副手,齐侯无所谓,齐侯这个人非常看得开。

  秋叶站起来,手在林荣的肩膀上拍了两下,随后就和齐侯一块往前面去了。

  林荣知道这是什么意思,就是让自己看好两个孩子,本来林荣的事儿就是照顾孩子,于是便把眼神往刚才俩孩子蹲着的地方看过去,一看让他立即坐直了身体。

  人呢?那么大的两个人这会儿跑哪儿去了?

  太监立即说:“是小王爷带着皇储去背后的亭子里玩去了。”

  林荣转身便看见后面有一座小山,山上青翠的树木郁郁葱葱,里面有红柱子蓝瓦的小亭子。也因为小亭子的位置比较高,属于居高临下向下观赏风景用的,同时人躲在上面下面的人看不到上面。

  就因为上面是个藏人的好地方,所以林荣转眼一想就明白了,是冬风在躲着齐侯。林荣就想不明白了,你岳父大人来了,你过来问个好怎么了?

  这孩子越养越小家子气,于是林荣就说:“让那俩小的下来。”

  冬风坚决不承认自己是躲着齐侯的,只是说自己带着明珠向上去摘一些花朵。林荣也不跟他说那些有的没的:“这样吧,你既然不是诚心想躲,估摸着这一会儿齐侯还没有走,你去前面问个好吧,就说我把你打发过去的。”

  冬风的脸顿时皱巴了起来,但是没办法,磨磨唧唧的去前面了。

  那边一冬风走了,这边明珠一下子钻进了林荣的怀里。小姑娘在他爹爹面前很会撒娇。

  “爹,为什么不让我听呢?刚才你们为什么说话避着我呢?”

  还能是为什么,当然是你年纪小呀。你妈妈怕把你给教坏了。

  林荣和秋叶之间的教育理念完全不一样。在林荣看来,要让明珠懂得天下疾苦,就不能避着她小时候,要让她从小就知道。要不然长大之后这孩子不容易产生共情。

  而秋叶的想法是孩子还小,现在狗屁不懂,先让她玩一段时间,等到将来懂事了再慢慢的教着。

  就如今天的事情,林荣会选择让女儿听着,让女儿知道天下的事儿多着呢,其黑暗污垢比任何人想象的都严重。

  但是秋叶却觉得孩子小,先不让孩子知道。

  林荣搂着女儿长长的叹了一口气,都说穷人家的孩子早当家,说的就是这个道理,早早的懂得了世间磨难,也就早早的抛弃了那不切合实际的想法。

  林荣觉得让孩子知道这些正事就行了,那些乱七八糟的花活先不用教孩子。虽然孩子读书重要,读诗也重要,但是有什么用?孔夫子说不读《诗》无以言,这是在孔夫子活着的那个年代,贵族之间很多的黑话全部出自《诗经》这一本书,不读这本书确实不知道人家想表达什么隐晦不可令人知晓的意思,也确实表达不出自己的意思。因此当年的宋国君臣因为不会和人对《诗》而被列国嘲笑......

  可是到了眼下,那怕皇帝大字不识一个也无所谓。毕竟女皇自己也不是才高八斗学富五车的人。

  但是关于女儿的教育问题,林荣不能一个人拿主意,要不然到时候绝对和女皇能爆发出激烈的争吵,这并非是林荣愿意看到的。

  于是在晚上,冬风吃完了饭离开了,林荣就把女儿揽在怀里跟秋叶讨论一个话题:“为什么太宗都是很厉害的?”

  太宗,几乎都是王朝的第二代君主,如果不厉害也成不了太宗,毕竟王朝都没有了,谁还追封第二代是太宗?

  所以,不是被尊为太宗的人厉害,而是厉害的人才能成为太宗。

  比如唐太宗李世民,比如汉太宗刘恒,李世民的功绩不必多说,刘恒是汉文帝,人家也是个明君。林荣挑起这个话题,与其说是和秋叶闲聊,不如说是提醒秋叶对女儿的教育多上心。

  该如何培养明珠,这确实像一个魔咒一样罩在秋叶的头上。秋叶希望女儿雄才大略,但是雄才大略的君王不是养出来的,而是要把她当成一把宝剑在磨刀石上磨出来的。秋叶希望女儿是一个圣明君主,圣明君主必须是杀伐果断的。秋叶希望女儿将来如武则天一样,但是武则天这一路走过来并不见得太平,反而是重重磨难......

  老祖宗那句话说的好,“自古英雄多磨难,从来纨绔少伟男。”

  这可怎么办?

  秋叶只能嘴里面敷衍了几句把明珠打发走,打算今天晚上和林荣两个人彻夜聊一聊将来该怎么养女儿。

  第186章 攻伐 七

  孩子该怎么养?

  秋叶和林荣唯一能达成共识的就是让这孩子读书。

  但是除了读书呢?孩子除了读书还要做一些其他的, 秋叶和林荣在这些其他的方面根本没办法达成一致。

  秋叶还是坚持自己的想法:“她现在还小,你跟她说咱们以前小时候吃不饱,她没有受过饿, 她根本不知道。只能让她长大了之后,有一些东西掰开了揉碎了给她讲,为什么咱们当年吃不饱?又是谁导致了咱们吃不饱?你和我吃不饱之后带来的后果是什么?到那个时候她才会懂。”

  对啊,林荣不完全反对这样啊!只是觉得掰开揉碎给她讲未必是好事,感动也只是一时的, 感动完了之后就忘了。要让她自己分析自己观察, 这样才能记住刻在骨子里。

  林荣想了想,跟秋叶争执下去没有任何意义。而且就男人和女人的角度来说, 女人是不可能在吵架方面输给男人的。女人说话的速度更快反应更灵敏, 无理取闹的时候更会死缠烂打......这是林荣的认为,所以他只跟秋叶商量一件事儿。

  “让她在读书之外的时间跟着我,我们俩在京城里面转一转。跟她说那么多没用, 必须要让她知道老百姓过的是什么日子,等到她年纪再大一点, 让她出京城到外边去, 看看外边天地又是一番什么样的境况。什么儒家, 兵家,法家......不管是提倡仁爱还是提倡兼爱,还是跟每一个弟子说兵者诡之道,对于皇储来说这些都是没用的。

  东宫储君不是跟人家比书读得有多好, 而是要解决老百姓的衣食住行,这些问题哪怕解决了一种, 就有人感念她的恩德, 若是根本理解不了老百姓求的衣食住行这四样, 她就是书读成花,发表了很多论著,那也没用。”

  从实用的角度来说,林荣这话说的没错。

  秋叶心里面也同意了这个说法,所以仔细的想想,觉得这主意也不错,带她出去走街串巷体味人生,社会这一所大学远比书里面更加多姿多彩。

  “那你们俩的安全怎么保证?”

  “因为担心外边不安全就不出门了吗?担心噎死难道就不吃饭了吗?”

  面对着林荣这样的口气,秋叶瞬间火气冒了起来。秋叶的胜负欲在这个时候爆发,觉得千万不能让林荣小看了自己。只要自己表现的软弱一些,她就担心林荣占据这个家庭的主导地位。

  这个时候的秋叶觉得自己要让他明白自己才是一家之主,才是皇帝!

  “行吧,你安排人手,另外我也会安排一批人手在暗处盯着你们,咱们双重保护,希望你们父女俩都平安。”

  既然这一项通过了,那么什么时候出去就是接下来要讨论的了。

  林荣的想法是趁着如今孩子还小,早点出去:“给他打扮成小男孩,这样也不会有人往别的地方想。”

  现如今男孩女孩都一样上街,但是一个父亲带着一个女儿的形象总会让某些有些人多想。特别是这个父亲确确实实是一副病弱的形象。林荣尽可能的不让人把自己和女儿的身份猜出来。

  秋叶哪怕心里面非常担心,也知道有些事情不能保护过度,所以两个人也就商量了这么多,随后睡觉。秋叶想到将来女儿可能会在这条路上受到的伤害,就翻来覆去睡不着。

  可是明珠这死丫头根本感受不到母亲的不舍,在吃早饭的时候听到了这样的安排,高兴的两只眼睛能冒出星星:“真的吗?真的吗?真的让我出去吗?”

  秋叶看到她这样的态度就来气,忍不住哼了一声:“还有你爹呢,别把你爹给忘了。”

  “妈妈你放心吧,我不会让爹爹走丢的。”

  谁走丢还不一定呢。

  冬风羡慕的哈喇子都要流下来了,试探着和秋叶商量:“姐,我也跟着去吧,我跟着去能跑腿儿。”

  秋叶用白眼看了一眼冬风:“等着吧,等你啥时候书读的好了,你那些师傅说你可以乱跑了,然后就让你跟着一块去。”

  那岂不是遥遥无期了。那么多书什么时候才能读完?

  冬风羡慕的要死,既然姐姐这条路走不通,他想走走姐夫这一条路。

  等到吃完饭之后秋叶到前面办公去了,冬风死活不去读书,缠着林荣:“姐夫,你跟我姐说说把我带上,我保证听话。虽然到时候您身边带了人,但是那些人哪有我跟着你们来的方便。明珠现在年纪还小,要是走不动了必须有个人扛着他,我是明珠的亲舅舅,我来最合适呢。或者是明珠不听话了瞎胡跑,到时候我能跟得上。也能直接把她给扯回来了,那些侍卫哪有我好用呀。”

  林荣本来不打算带上冬风,但是觉得冬风说这话也对,想了想就跟冬风说:“你姐希望你将来能有点学问,免得人家说巫马家的人不读书,不过老让你读书也不是个事儿,这样吧,你要是表现的好了,十天里面抽出来一天带你去,一个月三天,怎么样?”

  三天?三天也行,有总比没有强。

  “姐夫说好的,您可不许反悔。”

  “自然不会反悔,去读你的书吧,要是你这几天闹得不像样子,你姐姐生气不答应可不怪我。”

  冬风本来想说我能闹什么,但是一想,他和周家兄弟的事儿到现在还没个定论呢。在姐姐跟前,这属于案子还挂着暂时没有宣判,自然是要老实一些。

  冬风走了之后,明珠已经换好衣服了,她穿了一个男孩子的衣服,把头发梳成小包包,也是唇红齿白十分可爱。

  “爹爹,咱们去哪儿?”

  “先去羊市。”

  “羊市是哪儿?”

  “你不是挺喜欢那些小羊的吗?羊市是买卖小羊的地方。”

  小孩子对那些毛茸茸的东西几乎没有什么抵抗力,什么小兔子小猫小狗,再比如一些小鸡小鸭,只要是幼生状态毛茸茸的,走路的时候摇摇晃晃,那些小孩子们都喜爱的不得了,明珠也是这样。她是那种看到一只胖奶狗走不动路的人,以前见过小羊,刚出生不久的羊咩咩身上有着细密的绒毛,而且干干净净的。明珠把小羊抱在怀里面,自然是对小羊记忆犹新。

  所以当父女两个欢欢喜喜的登上马车,林荣微笑不语,恐怕过了今天孩子不会再觉得羊是可爱的了。

  到了中午,石磙的家仆一个长相普通的年轻人换了衣服悄无声息的来到了街上。最后这个人左右看了看,在最繁华热闹的大街上找了一处茶楼,坐下来慢慢饮茶。

  在这个时代喝茶这种风雅的事已经进入了千家万户,而茶文化在当时而言比读书更普及。100个人里面未必能找到一个读书人,但是100个人里面能找到□□十个喝茶的人。

  在京城这种地方,京城的百姓都是风雅惯了的。前朝的时候大家照样喝茶,到了这个朝代同样接着喝茶。而且京城的老少爷们们大部分都是有钱有闲的,所以晃晃悠悠的去茶楼喝一盏好茶,听一些好故事,斗一斗茶是他们的日常。

  这个时候的茶楼已经发展出了完备的服务体系,喝茶斗茶都是日常,特别是每日日上三竿,这些人摇摇晃晃的到了茶楼之后,沏一盏茶能让他们聊一个下午。

  因为这一些人都是老相识,并且都是一桌子人围在一起。极少和陌生人聊天,茶楼一般做的都是熟客的生意。今天来了这么一个陌生人,小二赶快去招呼。

  这个年轻人就觉得来这里接头恐怕不是什么好主意,坐在这里已经有了几分后悔,想要离开却是不行了,因为街头地点就在这里,而且也快到了接头时间。

  这个年轻人只能盯着面前的茶碗看,茶碗上面是一只喜鹊在梅花枝头上蹦蹦跳跳的图案,这种图案有一个名字叫喜上梅(眉)梢。

  就在这个年轻人差点把这个图案盯出点花来的时候,一个中年人坐到了旁边。

  “劳驾,跟您拼个桌。我是经常来这里喝茶的,没见过小哥,小哥是打哪儿来的?”

  “打乡下来的。”

  “乡下好地方啊,粮食比较多。”

  “乡下确实种粮食,一般风调雨顺的时候,更容易鱼米满仓。”

  “我是羡慕那些丰收年呀。今天和小哥一起聊的开心,请小哥喝碗茶吧,是喝红茶还是喝绿茶?这个时节喝红茶好,我就喝不惯绿茶,绿茶的味儿太淡。”

  两人把接头暗号说完了,于是这个中年人便叫小二上了一碗红茶给年轻人。

  这两个人把脑袋凑在一起,聊得非常亲密,明明是不认识的两个人,按道理来说不应该有这么亲密的聊天行为才是。

  在这两个人的不远处,就有几个人一边嘴里哈哈大笑,一边儿盯着他们两个。在京城这边地界上,这一些小耗子还逃不出地头蛇的手掌心。

  虽然逃不出手掌心,但是这俩人说什么大家都不知道。要是待一会儿上官问起来该怎么说呢?

  真是让人头疼。

  对于这样的结果,廖安民和齐侯根本没有追问。对方能对什么感兴趣?当然是对京城的公务以及各地的驻军感兴趣。

  这一些小耗子留在京城目的还是要刺探什么时候对江南发兵。廖安民和齐侯都清楚,如果要对江南发兵,是不通过京城这边的,直接令靠近大江的那些郡县征集粮草就可以了。在那些地方也有好几处秘密仓储,如今经过几年的积累,粮食是有的。所以大军开动之后,粮草方面是不用多操心的。

  现如今廖安民想知道的是:石磙知不知道自己带了一窝子的刺探消息的家伙过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