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其他 > 业已成魔 > 业已成魔 第84节

业已成魔 业已成魔 第84节

作者:寒鸦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3-12-30 03:43:15 来源:免费小说

  不知道为什么,在这一刻,沈逐不想与他告别。

  想追他回来,囚他于怀中,永不分离。

  可是他终究该走。

  “老爷,大夫请您去偏院看看……”仆役不知何时到了他的身侧。

  “怎么了?”

  “皇太孙那边似乎真的快醒来了。”

  沈逐点了点头:“扶我去。”

  *

  严双林才上轿,帘子还未曾放下,便听见一声尖叫声传来。

  有人惨叫:“杀人了——!”

  他一怔,大步返回,走入沈逐的主院时,廊下躺椅上那个身影不在了。他问仆役:“沈逐人呢?”

  仆役正在慌乱茫然,答道:“刚去了偏院。”

  严双林在这一刻已有不安,他对沈逐家中何其熟悉,不用仆役带路,他已疾步往偏院赶去,待到偏院,已有数人从里面冲了出来,其中一个衣袍上溅满鲜血的,正是沈家大夫。

  厢房大门半开,严双林推门而入,抬头便瞧见那沉睡已久的皇太孙竟已醒来,手中握着一铁器打磨成的菲薄利刃,捅入了沈逐的胸口。

  血流成河。

  严双林浑身都凉了,他几乎是凭着本能抓住了皇太孙赵浚的手,道:“请殿下放开利刃!”

  皇太孙急促喘息着,瞧向严双林,过了片刻才认出他,许久不曾开口说话的他气若游丝:“我、我……认识你……你是奉安。”

  “是我。殿下,是我。”严双林跪地落泪,“请殿下放开沈逐。”

  也许是体力不支,也许是严双林的哀求有了作用,赵浚松开了手。

  严双林扶着沈逐倒在地上。

  赵浚手中的血液染红了锦被,他看着血液,恍惚片刻惨笑起来:“沈逐辱我父身躯,我、我身为皇太孙,怎能放过这样的仇人……我醒来有几日了,耗尽一切,奋力一击……也算是,也算是为父雪耻。”

  那些过往的仇恨,一年以来的昏迷,早已让赵浚油尽灯枯,哪里还有曾经无邪贵气半分存在,他脸色惨白,急促喘息,一口污血自口中喷出,与沈逐之血混在了一处。接着皇太孙赵浚倒在床榻上,竟已奄奄一息。

  “……赵戟……逆贼……”他低声道,气若游丝,似不甘心。

  严双林对赵浚说:“我主已经杀韩传军、又夺开平府,如今势如燎原,先太子之仇我主赵渊定会清算。赵戟逃不掉的。”

  他说完此话,赵浚瞧他,似乎要看他是否真心。

  片刻后,仿佛得到了答案,这个饱受困难搓磨的十岁孩童,合上了双眼。

  “二哥啊……”他唤了一声赵渊,便停止了呼吸。

  *

  严双林将血流如注的沈逐搀扶出了房间。

  院落里的人都跑远了,于是一切寂静。

  血从沈逐的胸口顺着衣襟奔涌出来,混在了泥泞之中。

  他紧紧握住了严双林的手。

  “奉安……”他道。

  “我在。”

  “谢太初曾说我有大劫难,又似有大功德降身。你们都说这指的是谒陵之乱与赵浚。”沈逐道,“其实是你……”

  “你说什么?”

  沈逐用带着鲜血的手,抚摸他的脸颊,他躺在心爱之人的怀中,含泪而笑:“林奉安,遇见你是我命中的劫难,救了你是我今生的功德。”

  严双林潸然泪下。

  “我是罪孽深重之徒,做了乱臣贼子的走狗。一世都洗不清这样的过往。死在赵浚手中,你不用伤心,不过是必然之结局。我不后悔。”

  沈逐倒不算悲戚,只看向严双林方向,可是他眼前模糊,于是他笑了笑,问:“你……还记得那日你唱的词吗?”

  “记得,是柳永的《雨霖铃》。”

  “我始终……始终想听你再唱一次……就最后那一阙。”

  严双林张了张口,许久都无法让声带发出声音,过了好一会儿,他擦拭眼泪,沙哑唱道:“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他泣不成声,以至于歌声更荒腔走板。

  可沈逐却听着,仿佛回到了曾经的那一夜,遇见了曾经的那一个人。

  他选了一条错误的路,做了一件错误的事,可终归,遇见了一个值得的人。

  也算不枉。

  *

  一阵秋风吹过,那片停留在严双林肩头的红叶,悄然飘落。

  ………………………………………………………………………………

  第79章 归去

  戌月寒露日。

  黎明还未到来,东边的天空已经亮了,通红的光芒着凉了半边天。从万岁山半山腰上便可以瞧见浓烟滚滚从通县方向而来,随着寒风弥散在整个外城区。

  消息很快便随着羽林卫的急令军一并入了城。

  说是不知和人烧了通州粮仓,近三十万石粮食付之一炬,本来可守城坚持等待江南援兵的京城内顿时没了底牌,显得岌岌可危起来。

  严大龙胆颤心惊的向皇帝禀报了此事。

  “京城中疑似有肃王之细作,如今东厂与锦衣卫等正在彻查寻找……只是、只是还需要些时日。请陛下息怒。”

  站在午门上的赵戟负手而立,看着东边遮天蔽日的乌云,沉默片刻:“还有这个必要吗?”

  “……陛下何意?”

  “天时、地利、人和……三者不存其一。”赵戟叹息,“就算知道了谁是细作又能如何?难道能挽回颓势败局吗?难道能保佑我千秋万代?”

  严大龙匍匐跪地:“陛下天寿!”

  “天寿……”赵戟回望身后的紫禁城。

  此时天光乍破,却没有挣脱滚滚的浓烟,阳光被乌云遮盖,让朱墙碧瓦的紫禁城也笼罩在这样的阴霾之中。

  “三百多年,二十三代帝王,又有谁真万寿无疆?又有那个朝代能江山永固?可偏偏要众人臣服唱诵万岁万万岁……原来,不过是自欺欺人罢了。”

  说完这话,他癫狂而笑,一路行下了午门,入养心殿闭门不出。

  是夜,严双林自通州而返,掩盖了纵火的痕迹后,方才入宫当值。由身侧当差提着灯笼送他去往养心殿。

  行至抱厦下恭候,便瞧见有司礼监的人送了餐食而来,一问才知,皇帝一日不曾出来取食,众人亦不敢入内。

  严双林已觉有异,命人开门。

  沉重的养心殿大门在众人奋力之下被推开了,殿内无光,月光射进来,勾勒出飘荡在半空中的身影。

  有经不住吓的太监发出惨叫:“是、是陛下——是陛下!陛下上吊了,陛下——”

  严双林猛然拽住那惨叫的衣领,狠狠掐住了他的喉咙:“不要叫!”

  太监被他吓得呆滞。

  “来人解开绳索,放陛下下来。再去请太医!记住,要保命的话,便什么也不要说,把嘴巴封死了,才有活命的可能。”

  众人无主,听了他的话,逐一安排。只是,太医亦无能为力,皇帝的身体已经凉硬。

  在荣和一年的深秋,结束了他短暂帝王的一生。

  此时,严双林才松了口气,对当值的宫人道:“去内官监请严掌印过来坐镇。再准备好凳杌,我要出宫。”

  他身侧当差一一应下,又问:“小严爷出宫作甚?”

  “开城门,迎肃王。”

  *

  余承圣命,修撰《文献大成》,不敢怠慢,不知春秋。

  翻阅古往今来典籍千万余册,诸家言论、百家之谈,更有天文、地志、阴阳、医卜、僧道、技艺之经文,结为典籍。

  校勘十余次,历经十载,召集学者大家三千人,始成此典。

  此书浩瀚,上书千载泱泱中华之结晶。可利国、可启智、可惠民,荫蔽千秋,功在万代。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殷切之言,是为后序。

  *

  谢太初放笔于山,缓缓合上了《文献大成》宽大厚重的书册。

  他站起来,吹灭了侍人留下的那一盏油灯,走出了屋子。此时的皇史宬,众人都已下衙,宽大的庭院内,只有石狮巍峨挺拔,青草间有蟋蟀鸣叫的声音。

  他抬头看天,天色渐暗,蔚蓝的天幕上,繁星已现。北极星上那颗勾陈,正闪烁着明亮柔和的光,那银色的光辉似乎落在了他的双鬓,让他双鬓的白发亦发出了柔和的银色光辉。

  从皇史宬的侧门走出去,便瞧见远处的一盏灯笼,那是一盏带着桔光的小灯笼,在微风中摇摆,仿佛在这个春日的夜晚召唤他。

  他快走两步,便瞧见了赵渊笑吟吟的面容。

  “陛下何以微服而来?”他问。

  “我听双林说,《文献大成》今日初稿尘埃落定,猜你定要校对完毕才肯下衙,便出了宫,偷偷来这里等你。”

  如今的皇帝,伸出手,对他说:“跟我回宫?”

  于是谢太初握住了他的手,在这空无一人的街道上行走。

  “十年前,让你做皇后,你便不干。让你上朝议事你也推脱。偏要来修撰典籍,如今大典已成。”赵渊说,“我们接下来做什么?”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