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其他 > 业已成魔 > 业已成魔 第79节

业已成魔 业已成魔 第79节

作者:寒鸦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3-12-30 03:43:15 来源:免费小说

  “此路看似艰难,然而人烟稀少,便是剑门关也因失修算不得天堑。”赵渊沉思,“能快上一日,便是一日。走金牛道。”

  说完这话,他站起来:“时间急迫,让人收拾了驿站所有的驿马,准备出发。”

  段宝斋卷好牛皮,便招呼众人。

  午时刚过,一群人直奔广元金牛道而去。

  *

  蜀中温润少雨,便是秋冬也并不寒冷,可是他们过了剑门关开始,便已感觉到了天地异象。明明已即将中秋,却刺骨的寒冷,绕行成都后,竟然下起了小雪,雪虽不大,却延绵不断。

  往青城山去的路上,渐渐被一层薄雪的白色涂抹。

  在雪中,一切都变得静谧了。

  马在岸边走。

  轻舟江上行。

  赵渊拽住缰绳,身下的大黑立定,他抬头去看江上雾气围绕中若影若线的青城山,有些分不清自己身处何地,恍惚时似乎他还不曾从一年前的天寿山走来,似乎谢太初就在他身后将他紧紧护在胸口。

  那些挣扎求生的决心成了一场梦。

  连带着还有蛰伏许久的酸甜苦辣……都成了一场梦。

  肃王一时怔忡。

  段宝斋不知何时已经引马踱步过来,在他身侧道:“泽昌二十年前后,天下异象逐现,奇寒彻骨,冻死了不少人。连带着蜀中气候也变了。我刚问了向导,他们以前夏日都是宜人的气候,不知道为何这些年夏天逐渐变得凉爽……去年开始就有霜降的迹象,今年竟然下了学,也是没料到。”

  ——大端朝病体沉疴,乱世之象已现。

  赵渊想起了谢太初的话,不知道为何心底更压抑了起来。

  他回头问段宝斋:“离青城山还有多远?”

  “还有一日脚程。今日到不了了。”段宝斋道。

  赵渊点头:“大家都累了,便择地休息吧,明日早些出发。”

  “好……”段宝斋顿了顿,“倾星阁在青城山之间,却鲜少有人知道确切的位置。待到了青城山……怎么办?”

  赵渊沉默了片刻:“不知道。到了再说吧,不行就挨个洞府拜会,总有人知道的。早些休息吧。”

  “是……”

  *

  在湔江一侧浅滩,只剩下七十人左右的队伍停下休整。

  连日奔波已经让所有人疲惫,连大黑都不再活泼,众人起了营灶,又搭了些个简易的帐篷,生火做饭吃后便各自去休息了。

  唯有谢太初无人敢挪动,赵渊上马车给半昏迷的他喂了些米粥,他吃的并不多,不过小半盏,便不再入食。

  “吃好了吗?”赵渊问他,“出陕西的时候,你还能吃小碗稀饭,现在粥都不愿意喝了……想必是我做的难吃。待找到了倾星阁,让无忧子师尊治好了你的病,换你给我做饭好不好?”

  他放下盏,给谢太初掖了掖被子。

  “那时候,我们一起回宁夏,去张亮堡。你晒些腊肉,配着小米粥,一定比我做得好。”又想了想,自己笑了起来,“我倒忘了……那会儿我们就在京城了,怎么能去张亮堡。”

  篝火的光跳动着,从车窗内*进来。

  赵渊看向那团火光,脸颊在跳跃的光中,半明半寐。

  “等以后天下太平了,我禅让皇位,是不是就可以……”他低声问了一句,却没有说完这句话。

  谢太初安静地躺在榻上,平稳呼吸着,没有回答。

  回答他的只有噼啪作响的木柴。

  过了好一会儿,他下了车,将谢太初剩下的半碗熬得烂糊的人参粥饮尽,然后弯腰进入早就给他准备好的帐篷里休息。

  雪更大了。

  落在帐篷顶上有轻微的沙沙的声音。

  他看着那棚顶,又想起了谒陵之乱谢太初带他出逃躲藏在洞穴里的那一夜。

  很快的,困意和疲倦袭来,带着他坠入温柔的梦境。

  *

  半夜的时候,天气彻底冷了下来,外面的积雪压低了帐篷顶。

  赵渊猛然醒来。

  心绪一动。

  他弯腰从帐篷里走出去。便瞧见,谢太初已经醒来,拿着一件大氅正走过来。他虽然依旧消瘦,可却十分精神。

  赵渊一愣,喜道:“太初!你醒了!”

  谢太初将那大氅披在他的肩头,又将他的发丝理顺,才温和道:“我醒了。”

  “饿不饿?给你特意做的粥还热着,你快来吃些!”赵渊不疑有他,拉着谢太初的手,与他一同坐在篝火旁,又为他盛了一碗粥。

  “里面有人参、灵芝。都是补气补血的东西,你精神差,多吃一些。”他道,“你、你没事了吧,你休息了这些日子,都昏昏沉沉的,我多少有些担忧你。”

  谢太初端过那碗粥在手,却不吃,只看他。

  赵渊有些羞讷:“你、你看我做什么?”

  “自徐州昏迷到现在,朦胧中见过几次殿下……却都看不真切。很想念你。”谢太初温和的回答。

  “我们马上入山了,待入了山,进了倾星阁,见过无忧子,便能给你治好病。”赵渊对他道。

  谢太初一顿,抬头看他。

  “你可恨我?”谢太初问,“我屡次欺骗你,让你一直蒙在鼓里。”

  赵渊怔忡。

  “恨。”他说,可旋即他又道,“可若不爱,又怎会有恨。”

  “我恨过你,在谒陵之后。那时知道你束手旁观,是真的恨你。你若出手,我父兄何以惨死?那时候只有这般的想法,才活得下去。后来,我逐渐冷静,想明白了我恨的并非你,而是无力的自己。我孱弱无力,救不了我的亲人,凭什么怪你的选择?”

  “可是后来,不光是谒陵的事情你早有预料,其余种种……不过都是你的布的棋。你对北边的情况异常熟悉,我瞧见过你在阴山立下的无字碑。你曾花过数载时间,足迹遍布北疆。宁夏官场的污秽、甘州福王的刚烈、其他藩王的窘境、甚至是归化城三娘子的心思……都在你棋盘方寸之内。为的就是要摆下天地之棋局,逆天改命,挽回大端的运数。”

  “而我……也不过是你棋盘上的一颗必要之棋。因为总要有人抗住乾坤,总要有人护着苍生。总要有人当这个皇帝。这个人不能是赵戟,只能是我。于是你又用这些事来磨砺我,甚至、甚至……”赵渊吸了口气,声音哽咽,“甚至喜爱着我,却又要欺瞒着我赴死。你把自己变成了左右我意志的棋子,连喜爱中都透露出算计。对于你来说,徐州大捷、众生平安、靖难成功远比我们之间的情谊重要。你要选苍生,也要逼我选苍生。可我偏偏……偏偏放不下你。谢太初,你这般对我,有没有心?”

  谢太初将粥放下,握住赵渊那双手,仔细端详。

  “殿下这双手……”他有些感慨,“在京城时修长、纤细、白皙。是养尊处优的贵公子才会有的双手,如今不过一年光景掌心已有了老茧。殿下是金枝玉叶,我却逼殿下走上这样的磨砺之路。是我之过。”

  谢太初弯腰垂首,温柔亲吻他的手背,犹如亲吻世间最珍贵的宝物。

  赵渊愣了愣,挣扎道:“谢太初你放手。”

  可即便谢太初此时已虚弱之极,却依旧能握住他的手纹丝不动。

  “我也曾于夜间想过,若一年前我可警示先太子与肃王等人……那么也许谒陵之乱都不会发生。那么殿下还是养尊处优的乐安郡王。太子继位后,乐安郡王便可回到开平,与父兄团聚。待自立府邸,便可与一门当户对的小姐结为夫妻,养育后代于膝下承欢,享尽天伦,欢乐平安过完这一生。”谢太初缓缓对他道。

  赵渊抬头看他:“这并非我要的生活。我见过了宁夏的困难,瞧见了百姓的挣扎求生,瞧见了那些个权贵们的卑劣……我便不想糊涂的过一生。”

  可谢太初却似乎没有听见他的话,只是抬头看他,抚摸他的脸颊,笑了笑继续道:“我父母双亡,孑然一身,孤寂于世,知道这样的日子有多么不易获得。天下之人,得此等极乐人生的,不过万分之一。就算做皇帝,就算有着万里山河,又怎么抵得过欢喜无忧、平安顺遂的一生。辗转反侧间,我问自己,为何我可算尽一切,我可看破一切,却偏偏吝啬给予心爱之人安排这样的人生?”

  “因为你修无情道,窥探命运,立志要救苍生。你给了我这般的人生,那么其他人怎么办呢?你抛不下这些人。”

  “不,我没有你想的那般高洁。”谢太初否认,“我追问自己,直抵本心。我以为自己窥探天道,便有救天下的慈悲心。可事实并非如此。我见殿下的那一刻起,天下、苍生,抵不上殿下分毫。你不知道……我发现你便是那可以为大端朝重塑气运之人,是可以与赵戟抗衡之人的时候,我有多么庆幸,自己不用违背道义太远。我救你即可救天下,救你则可救大端,便是良心也无法谴责我。我是多么的卑劣,竟暗自窃喜。”

  “殿下吃了人间最多的苦,受尽白眼、碾入尘埃、痛失亲人……这些苦难犹如打磨宝石的金刚砂,才让殿下能够走到现在,活到现在。我不悔。”

  “我将苍生抛却脑后,践踏了三十余载追寻的道,业已成魔。”

  谢太初抬头看他,脸颊竟有泪滑落,笑道:“可你还活着,我便不悔。”

  第75章 回溯

  “你可活,我便不悔。”谢太初含泪笑道。

  “……谢太初,你又要骗我。”赵渊声音发颤,低声道,“你骗了我无数次,如今又来作弄我。”

  “初见殿下,便心生欢喜,却不敢说、亦不能说。后来,殿下求婚于我,做惊世骇人之举……我不知道内心多欣喜雀跃。明知道无量神功修习后无情无爱,不然便要身陷万丈深渊,可我瞧着你的眸子、你的笑颜,便无法拒绝。”谢太初陷入回忆,“我那时想,只是做相敬如宾的夫妻,便不算越界。我甚至还做了些两全的美梦,得了你的垂爱却并不用破无量神功……现在想来也不过是自欺欺人。”

  “后来在宁夏张亮堡时,无情道已破。我不忍让你知道了伤心,便想着若你以为我于你无情无爱,我死后,你也可以没有那么悲伤……原来也不过是我的天真。”

  “感情是两人之事,你却一厢情愿,你却越俎代庖,我被蒙在鼓里、痛苦挣扎……凭什么?”赵渊哽咽道,“谢太初,你卑劣。”

  “殿下所言不错,我是个极自私的卑鄙小人。”谢太初擦拭赵渊的眼泪,亲吻他的脸颊,又揽他入怀,死死抱在怀中,恨不得揉为一体。

  “我……我没有亲人。只是个吃过母亲血肉的怪物,厌弃之中连自己都被自己掩埋。这世间的芸芸众生曾经不过是需要被拯救的、被保护的,我站在修行的彼岸,一切都那么寂静。”谢太初道,“……开霁,得你垂青时,我不知多么欢喜。你在端本宫中冲我施礼又展颜一笑,世间有了色泽、舌尖有了滋味、众生有了喧嚣。有了你,我与这人世才有了羁绊。我不能去想,若没了你,若回到那样的灰白寂寥之中,我如何度过剩下的人生。便是众人歌颂,便是被簇拥参拜,供上神龛,又有什么意义?”

  “我是卑劣。可世间不能没有你……我不能、我不能失去你。”

  赵渊本有挣扎,被他带了点凉意的温柔的吻一点点、一寸寸的柔软了本来僵硬的躯干,他在爱人的怀中抬头去看。

  谢太初也正在看他。

  “赵渊。”谢太初道,“我爱你。”

  那双清澈的眼睛,那双寒潭冷涧般的双眸,如今被情谊渲染出温柔的色泽,似是北边一望无际的草原,似是大江大河奔涌的波涛,似是天空中那一点明月皎洁。

  只要看一眼,就将被这再不加掩饰的情感所吞没,就不由自主地要身陷其中。

  赵渊热泪盈眶,回拥自己的爱人。

  他泣不成声,半晌才道:“我们会好好地在一起的,待去了倾星阁,治好了你的病,我们便——”

  他话音未落,一只短箭凌空而来。

  那箭极快,在空气中发出“嗡”的一声,谢太初虽身体虚弱却还是搂着赵渊就地一滚,躲过了偷袭。

  短箭钉入地上的木桩,还在轻微颤动。

  谢太初本就是强弩之末,这会儿脸色煞白,撑地急促喘息。

  还不等二人有什么动作。

  远处有晃动的篝火喊杀声传来。

  段宝斋已从树林里钻进来,左右看了看,对赵渊道:“有锦衣卫骑兵在附近,约二三百人,还有当地士兵五百人,跟咱们的队伍接触上了。我军困乏、人数又少,不是对手,还请王爷与道长速速随我往青城山中撤退。”

  赵渊一手搀扶谢太初,一手搂着他的腰吃力站起来问:“对方统帅何人可清楚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