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其他 > 业已成魔 > 业已成魔 第54节

业已成魔 业已成魔 第54节

作者:寒鸦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3-12-30 03:43:15 来源:免费小说

  “你来了,便是最大的贺礼。”

  萧绛倒有点忐忑,“就是想着宁夏十万兵还得吃饭,没怎么动玉泉营的军粮。一路来阴山,带着的粮草也消耗得七七八八了。三千人马,一天张嘴吃饭,消耗的不是一星半点儿。怕不是贺礼倒成了拖累了。”

  阚玉凤笑起来:“萧绛哥,别发愁。刚就和你说了,实在不行落草为寇当响马去,也不能让玉泉营的兄弟们饿着。”

  萧绛不答他这话,只看赵渊:“殿下要留,我们就留。殿下若觉得拖累,我们就走。”

  赵渊握着他双手道:“刚我说了,你能来就是最好的新婚贺礼。你不能走。”

  萧绛的心终于是安定了一些。

  他以为真跟传闻一样,圣旨下了要他官复原职,可没料到竟然并不论功行赏。跟着他出生入死在灵州走了一遭的将士们活下来的也只有一半,死去的人连抚恤的银子都不肯发。

  一干众人是彻底心寒了,起了兵变。索性半夜便杀了御史,带着人马出了玉泉营。

  出镇北关来投奔赵渊还是步项明力荐的路子,说是赵渊是乱世明主,早些来投奔,未来更能谋求大任。

  他见过谢太初勇猛,赵渊的机智敏锐。然而真要改换门庭,确实忐忑。可入了营地,这营地顺黄河而建,期内整洁、错落有致。军士进出井井有条。便已经放心了一半。

  更有阚玉凤热情招待,赵渊跣足而迎,萧绛的心已经全然放下了。

  他眼眶红了,抱拳跪地。身后跟着的十来个兵头也都跪地。

  “从今往后,誓死追随殿下。”一干人叩首道。

  *

  阚玉凤便安排了军备官随着玉泉营千总石贯去清点人马,并编队扎寨。

  赵渊站在东侧,他身边是谢太初。萧绛、阚玉凤、陶少川等十余核心将领站立两侧,聚拢在沙盘四周。

  赵渊左右打量了下,又看向谢太初。

  “诸位可知,我接下来要做什么?”赵渊问。

  “知道。”阚玉凤说,“离开甘州的时候,王爷便交代过。”

  赵渊点头:“虽有断言宁王定命,赵戟先杀太子宗亲,又挟天子以令天下,是谋逆乱臣。他若能给众生定命,这样的命途定是末路穷途。”

  “殿下所言极是。”谢太初说。

  “百姓疾苦未解分毫、官宦权贵只想着私利。若宁王给天下的是这样的命,百姓不受,我亦不受。”

  “对!”众人应道。

  “自古贤者为主,我虽褫夺封号,却还是赵氏宗亲,血脉正宗,名正言顺。如今与倾星阁入仕之人成亲,窥天道知天命,更是舍我其谁。”赵渊道。

  “我欲起兵靖难。夺皇位,救苍生,挽大端于颓势之中,成就千秋传颂之伟业,届时加官进爵、荫庇后代。尔等可愿追随?”

  众人隐隐便曾知道这个消息。

  如今被赵渊掷地有声地说出来,更皆知,如今这一聚,再无回头之路。

  战栗恐惧中又带着兴奋雀跃。

  还在沉默之中,谢太初已出列,抱拳后跪地道:“倾星阁愿追随殿下,自今日起,殿下为主君,我为臣子。以臣礼追随殿下,以臣心侍奉殿下。 君忧臣辱,君辱臣死。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阚玉凤、陶少川等众人皆跪地臣服,齐声道:“我等愿追随殿下,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好。”赵渊道,“随我来。”

  赵渊等人走出军帐。

  主营地外近六千人已列队等待。

  他扫视这六千余人,接着大声道:“来人,去取了大纛过来。”

  “是!”

  陶少川带二亲卫去账内取了一整齐叠好的大纛过来。“我父、我兄,死于宁王诡计之下,肃亲王封号无人可继。我今日靖难,便自封为肃王,继承父兄定北边、平天下的遗志!”赵渊大声问,“可有人不服?”

  众人安静。

  “少川,将本王的大纛升起来!”赵渊挥手又道。

  *

  两人拽着,迎风展开那大纛。

  大纛白底蟒纹,上绣一血红色大字——肃。

  若仔细去看,那白底是由无数白色、牙黄色新旧不一的布料缝制而成,上面的蟒纹精巧沿着布料纹路绣上,多少遮掩了白布的零碎。

  红色的肃字,红得发暗。

  那些红色的染料不够,便有人刺破了手指,染红了大字。

  那是离开宁夏之前,张亮堡众人连夜赶制的一面大旗,待他的车辇从灵州城路过张亮堡,众人夹道跪迎,奉上了这大逆不道的“肃”字旗。

  他临走时还在病中,并不知晓。

  肃字大旗在桅杆上被漠南的风吹向北方。

  心头被烧毁的肃王府,已从灰烬中重新生根,沉默屹立在了大端的北疆之中。

  赵渊热泪盈眶。

  第50章 筹谋

  “末将所率原福王左护卫军两千人马,宁夏平定也兴叛乱时收留散兵四百三十六人,共计两千四百九十三人,战马一千一百二十匹。”

  阚玉凤在桌面上放上红色算筹,看了看赵渊,见赵渊认真在听,便继续道:“萧绛将军带玉泉营将士投奔,人数已经统计完毕,共计三千一百一十三人,战马不到一千匹。另自甘州带出来的粮草,和之前缴获也兴部粮草共计两万石,牛羊数量数千。”

  赵渊心算了一下,开口道:“粮食现在倒不算十万火急,还能吃上一个月余。现在六千人马需要合二为一,重新整编。”

  “王爷所言极是。”萧绛道,“这人马来自三路,一路是零散兵,一路是玉泉营,一路是近卫军。都是经过宁夏血战、见过鞑靼人的凶狠的,能活下来的都是经验丰富的老兵。若打散整编,论军功提军衔,后续加以训练,不可小觑。”

  赵渊点头。

  “那按照亲王制式,设护卫指挥使司,六千人编入六个千户所,重发身牌入司。各位以为如何?”

  “从其中挑五百精骑兵,由少川统领,做殿下亲卫军,保护殿下周全。”谢太初道。

  赵渊看他,本想推辞,萧绛笑道:“我看道长说得没错。您的安危最是要紧。这只骑兵就该以王爷安危为首任。我赞同。”

  阚玉凤也道:“末将亦认可。”

  陶少川连忙道:“我可以的我可以的!”

  众人都已赞成,赵渊也不好反驳,叹口气,正色道:“阚玉凤。”

  阚玉凤出列抱拳:“末将在。”

  “凤哥,本王命你为肃亲王护卫指挥使司左指挥使。”

  左指挥使一职乃是整个指挥使司最高统领,阚玉凤荣辱不惊,只抱拳郑重道:“王爷以信待我,我必身死以报王爷信任之恩。”

  萧绛皱眉:“年轻轻就死不死的,不吉利。”

  “凤哥,你言重了。”赵渊对他说完,又看萧绛。

  萧绛正衣冠与阚玉凤并排而立。

  “贺君,谢你孤注一掷,投奔而来。本王命你为肃亲王护卫指挥使司右指挥使。”

  萧绛抱拳笑道:“殿下鸿鹄之志,为的是国泰民安。不用谢我,我应谢殿下有此等万丈豪情。”

  “那么,护卫军便麻烦二位了。”赵渊说完,等二人回到沙盘旁又道,“除此之外,未来可调遣之力量还有哪些?”

  阚玉凤回:“虽然咱们只有六千人,可若真挥兵靖难,可仪仗的力量便不少了。”

  他先指甘肃。

  “福王护卫军三万人,已在之前被老王爷编入了甘州诸位的卫所兵,如今可用人马共计十万余人,如今的总兵张锡全,是家父以前的亲兵。只要殿下起义,甘州十万兵马可听殿下调令。”

  “再有宁夏总兵步项明统领宁夏前中后三卫,可调动人马八万。咱们出镇北关前,步将军血书投名状已交由凝善道长收纳。”

  护卫六千。

  甘州十万。

  宁夏八万。

  阚玉凤将象征着军队分布的小旗挨个插在沙盘之中。

  不消一会儿,北边疆土之上,红旗林立,密密麻麻。

  看得人心潮澎湃。

  陶少川一拍手,感慨道:“有十八万人马,何愁靖难【注1】不成?”

  “大端五军都督府驭天下总兵。你可知大端在册之军有多少?”谢太初问他。

  “多少?”陶少川道,“五十万。”

  “最多时军户可达两百万人,便是如今大端退居漠南,北边动荡,大端亦有在册军人八十万人,骑兵十万。其中五十万,常驻北疆边墙沿线。光是顺天府周遭,便有近十五万精兵。广阔疆土更是源源不断地输送各类辎重供给军队,粮食不够了送粮,马匹不够了征马,军人不够了化民为兵。”谢太初道。

  陶少川有点茫然:“那、那我们怎么靖难啊?”

  没人回答他的问题。

  大端鸟瞰寰宇,睥睨天下,并不是没有缘由的。

  你也许可以短暂地从它庞大的躯体上割下一小块儿鲜美的肥肉。

  可是想要击倒这个巨人,想要与它正面为敌。

  任谁都要说上一句:蚍蜉撼大树,可笑不自量。

  “不,还是有可能的。”赵渊抬头看谢太初,兴致勃勃道,“太初,你还记得新年时你跟我分析的,若鞑靼人要夺我大端,可能的行进路线吗?”

  “殿下所指为何?”

  “占宁夏,这一点也兴几乎做到了。可接下来的事情,他没有机会尝试了。”

  赵渊指那沙盘。

  “占宁夏,入韦州;走临洮,入秦川。得西安,得洛阳,得开封。则大端腹地一马平川直抵徐州。盘踞徐州,大端心脉寸断!”

  新年那日的回忆一一浮现。

  他与谢太初刚经历了一场浴血之战,被创伤的张亮堡在麻木的悲哀中迎接新年。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