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其他 > 八零年代女首富 > 八零年代女首富 第577节

八零年代女首富 八零年代女首富 第577节

作者:金面佛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3-12-30 03:32:14 来源:免费小说

  到了那一天,他们的日子可能会更难过。农产品从地里出来运不出去,就会被采购商拼命压价,甚至连本钱都收不回来。

  石磊叹了口气:“可见不管苏联还是中国,最苦的永远是农民。”

  他在东欧待的时间久,碰到的大部分从国内出去全世界的都是农民。倘若在国内衣食无忧,生活富足,向来最眷恋故土的农民又怎么愿意去异国他乡拿小命换钱。

  周秋萍不知道该如何接他的话,只好沉默。

  车厢门关闭,车子要开走了。新上车的乘客手上也拿着酒瓶,显然对这些衣冠楚楚的东方乘客充满了好奇,还主动搭话。

  当听说他们是从中国来的,他立刻兴高采烈地追问:“你们是不是地主?国家把财产还给你们了?哈,早就应该这样,私人财产神圣不受侵犯,否则就是土匪流氓强盗。”

  周秋萍一开始还以为他说的是十年结束后返还原主的那些被抄.家的财产。但他说到后面什么森林湖泊土地时,她就感觉很不对劲了。

  果然没错,这是位地主的孙子。他和他那位80多岁的爷爷现在心心念念的就是国家把他们家的祖上拥有的森林、湖泊和土地还给他们。

  因为按照他的说法,立陶宛就是这么做的。

  在场的中国人都无语,都什么乱七八糟的。

  到后面石磊已经懒得再翻译了,这人翻来覆去都在咒骂苏维埃,懊恼当初西特乐居然被打败了,才让他们受了这么多年的罪。

  他还不无遗憾地强调,当初德国打过来时,他爷爷率领一大家子箪食壶浆,欢迎德国部队。

  石磊当场想翻白眼。

  就你们家这种老汉奸养的小汉奸,当年清洗不是很厉害吗,怎么一个都没清洗掉?

  大家面面相觑,都不想再搭理这个酒鬼。好在他一瓶白酒下肚,世界终于恢复太平。

  下火车的时候,庞老板还抱怨了一句:“都什么玩意儿?早该被吊死在路灯下。”

  彭阳却关心一个问题:“那会不会真的把土地、湖泊还有森林都私有化啊?”

  说话的时候,他下意识地看自己老板。

  可惜周秋萍真不知道啊,她对乌克兰的了解少的可怜。就连俄罗斯,她到今天也就知道个卢布暴跌。

  她摇头:“这谁知道,成和不成,取决于他们疯的程度。”

  庞老板还在骂:“狗日的,这帮货,苏维埃垮了是应该的,满口仁义道德,一肚子男盗女.娼,都不是什么好东西。”

  石磊在旁边说了句俏皮话:“感谢大清亡了,让我们都变成了暴发户。”

  周秋萍挑眉毛,他这句话还真说对了,不管俄罗斯还是乌克兰,后来兴起的寡头基本上都是苏联官员和他们的相关利益人。

  下了火车再转汽车,沿着第聂伯河往前开。这条欧洲最重要的航路之一,河面上星星点点,全是往来的船只。

  余成感叹了一句:“这里条件真好,的确适合造船厂。”

  因为是庞老板当中人介绍的生意,所以他与有荣焉,自豪地挺高胸膛:“那当然了,人家三年就能造一艘航母。这是什么水平?这个,这个得服老毛子,的确厉害。”

  石磊有些心不在焉:“说这个有什么用?苏联都不在了,这个厂还能不能开下去要打个大大的问号。”

  他在东欧看多了,但凡以军工为主要方向的工厂,不管当年多辉煌,现在都惨不忍睹,全都在清仓大甩卖呢。

  庞老板哈哈大笑,指着周秋萍道:“所以我说周经理有气魄呀,一眼就看中了大家伙,从来不零敲碎打。”

  这话十分得罪人。山海公司贸易主要做的就是轻工业,正是他嘴里的零敲碎打。

  但谁让他的身份不一般呢,上位者说话难听,那叫不拘小节,真性情。跟普通人的标准当然不一样。

  起码周秋萍他们都自动屏蔽,当做没听见。

  汽车一路开到了造船厂。

  跟国内传统的国营大厂一样,一个尼古拉耶夫造船厂就相当于一个小型社会,里面医院住宅区幼儿园等等,应有尽有。

  只要工厂不倒闭,工厂就可以包办你的一生。

  车子开过幼儿园的时候,周秋萍还听到里面传来了孩子的笑声。唯有快乐的小朋友,才能让大人暂时忘却眼前的忧愁。

  只是等到车子停下,看到自己的客人,过来迎接的造船厂的工程师眼里的笑容已经一闪而过,浮现出来的是那种面对客户的近乎于程序化的笑容。

  他客气地上来打招呼,表达造船厂对于远道而来的中国客户的欢迎,然后直接领着人进去参观。

  这艘万吨货轮已经基本完工,随时都可以开走,目前要价300万美金。

  周秋萍毫不犹豫地摇头,当场开始砍价:“300万美金太贵了,我在俄罗斯船厂定制一艘都比这便宜。实话实说,如果不是他们推荐,我根本就不知道这儿还有个造船厂。”

  工程师却笑了起来,语气骄傲:“整个苏联造船系统我们尼古拉耶夫人最多。”

  其实他也没指望这条万吨能真的能卖出300万美金,因为此一时彼一时,工厂现在状况糟糕。

  其他造船厂好歹有不少民用船卖出去解燃眉之急。而他们厂因为定位特殊,之前生产的基本都是航母。前段时间被俄罗斯开走了一艘,剩下的两艘现在都停工。这两个庞然大物一停下来,全厂都跟着停工。生活可想而知有多艰难。

  双方上货轮看了一圈,周秋萍毫不犹豫地砍价到200万美金。别说她缺德,商品市场就是这样,你急着卖就只能贱卖。好比匈牙利的华商抛售货物,哪个不是三文不值两文。

  但这个砍价对造船厂来说太狠了,完全超出了接待他们的这位工程师的权力级别。他没办法,只能表态去请示自己领导。

  周秋萍可有可无的模样:“行啊,如果你们领导不同意,那我就另外找一家吧,省得你们为难。”

  卖家和买家永远要打心理战。买家可买可不买的话,卖家就会着急。

  说来说去,造船厂还是吃了计划经济的亏。在苏联解体前,他们拿的主要是军方订单,他们就没有市场概念。只需要上级一个指令下来,他们埋头干活就可以了。

  所以面对周秋萍这种纯商人,造船厂的人就特别被动,甚至主动表态可以带着她去见自己的上司。

  生怕煮熟的鸭子飞了。

  周秋萍不得不握紧了拳头,告诫自己不要心软。做买卖的谁敢心软,谁就死的很惨。

  厂长正在招待贵客,让他们在外面等了会儿。

  庞老板压低声音用中文提醒周秋萍:“你差不多得了,那么大一艘船,200万美金可以了。”

  周秋萍笑眯眯的:“要不您借钱给我?”

  不掏钱滚蛋,有你说三道四白当好人的吗?

  庞老板立刻缩脖子,坚决不多嘴了。

  厂长送一位穿着军装的人出来,两人都表情轻松,显然心情不错。

  等送走客人之后,年过半百的厂长才过来亲自招待客人。

  周秋萍开门见山,表示自己只能出200万美金。

  她还抛出了诱饵:“中国是个很大的市场,中国的航运业在发展,需要大量商船。我之前从俄罗斯买了两条船,已经交付航运公司使用。还有两艘船,很快就要出发,也已经签下了租赁合同。这一回是因为在俄罗斯的造船厂,他们向我推荐了你们船厂。如果这艘船运营效果良好,那么以后我会优先考虑在你们厂定制商船。”

  她半开玩笑半认真道,“毕竟你们是造航母的,水平应该过关。”

  只是黑海造船厂虽然急着回血,却也不愿意吃大亏。200万美金的售价对他们来说,根本没办法解决眼下的难题。他们需要把价钱往上提一提。

  大家你来我往,各不退让。一会儿谈中乌两国的友情,说保尔·柯察金,一会儿又谈国际经济局势不好,大家日子都难过。

  最后,他们终于各退一步,以250万美金敲定了价格。

  按照国际惯例,她需要先支付20%的定金,也就是50万美金。

  周秋萍趁机提出要求:“可以是可以,但我要求用库邦币支付。因为他们告诉我这是乌克兰的法定货币,在这里不应该私自用美金。”

  如果换一家造船厂谈,或者更具体点讲换一个国家的人来谈,肯定会觉得周秋萍的说法非常荒谬,继而怀疑她动机不纯。

  但偏偏黑海造船厂是典型的计划经济产物,对外界风风雨雨本来就不敏感。他们也知道国家发行新货币的事,听说是为了防止俄罗斯的经济状况恶化对乌克兰造成严重影响。

  毕竟眼下的乌克兰虽然没钱,分家时基本上是净身出户,但它也没承担苏联的债务,可以说轻松上阵,没理由陪伴俄罗斯共沉沦。

  反正现在乌克兰境内不看好俄罗斯经济改革的人太多了。

  厂长跟他们解释:“我们没办法接受库邦币,因为我们造船很多原材料必须要从其他国家购买。库邦币只能在乌克兰使用,而卢布还可以在其他国家通行。”

  周秋萍心念微动,只要对方不坚持要美金就行。

  她点点头,表示理解,但也露出了为难的神色:“那怎么办?我特地从银行换了库邦币。你们国家外汇管制这么严格,我想把钱换回来恐怕不简单。”

  这话真不是虚的。乌克兰现在延续的还是苏联模式,严格管控外汇。

  在苏联时期,很多外商投资企业挣了钱也没办法换成美元带走。他们普遍选择在苏联购买自己需要的货物,然后再运出去。

  现在乌克兰急需外汇,这个换钱的过程恐怕真不简单。

  可造船厂也爱莫能助,他们自己还在火烧眉呢,头大的很。

  全厂这么多工人要吃要喝,他作为厂长从哪儿搞钱去?

  周秋萍愁眉紧锁,突然间有了主意:“这样吧,不知道你有没有听说过我们国家用轻工业产品换俄罗斯飞机的事。我想,也许我们可以通过同样的方法进行交易。”

  年过半百的厂长颇为惊讶:“你的意思是以货易货?也从中国拖轻工业产品过来吗?”

  如果这样的话,倒是一桩不错的交易。

  周秋萍摇头:“不是从中国运,而是就在乌克兰购买。我们问农民购买粮食,用来抵消定金,你看可以吗?说实在的,这一路走过来,我们感觉农民的日子好像也不好过。如果我们出钱买粮食,也许可以帮他们改善生活。”

  厂长和接待他们的工程师交换了眼神,最后摇撼地摇头:“你恐怕没办法这样做。我们国家对粮食管理非常严格,你无法大批量收购粮食,尤其是价值50万美金的粮食。”

  现在乌克兰实行的还是集体农庄制度,按照规定,70%的产出由国家低价收购,农民只有少量自留地自留畜。但是因为定量太高,这个实际收购量已经达到总产出的90%。剩下的10%农民自己吃都不够,还谈什么拿到自由市场上去卖?

  正因为如此,农民不管解体前还是解体后,都对国家十分不满。

  周秋萍笑了笑:“您就说行还是不行吧。如果可以的话,这些事情我们来想办法。”

  飞机换轻工业品这件事,是去年年底到现在的大新闻,厂长也听说过,颇为心动。

  他点点头,表示同意:“如果你们能够运过来足够的食物,那么我们可以认可这个定金,然后再去银行办贷款手续。”

  周秋萍笑逐颜开,大着胆子提要求:“说来惭愧,我还从来没踏上过航母,对航母充满了好奇。既然已经来到了贵厂,那我能否冒昧地要求,带我去看一看航母可以吗?”

  庞老板一直伪装壁花少年,这会儿差点没跌掉下巴。

  开玩笑哦,连航母她都想看。别说她了,就是海军的高级军官都没有踏上过老毛子的航母,老大哥在这方面小气巴拉的很。

  然而现在已经不是苏联时代,航母也不是苏联的订单了,厂长痛快地点头答应:“没问题,可以,不过还没有造好,你们要小心点。”

  周秋萍一颗心砰砰直跳。她完全没想到此事居然会如此顺利。她已经做好了被拒绝的准备。

  待到工程师带着他们离开厂长办公室,前者也语气轻松:“幸亏你们来的早,再晚来一步,航母就要被全部拆掉了,什么也看不到。”

  石磊都没来得及翻译他的话,庞老板先大吃一惊:“拆掉?脑壳坏掉了,好好的航母为什么要拆掉?”

  哎哟,还说乌克兰要怎么样取决于他们疯的程度。现在看,绝对疯的够呛了,连航母都要拆掉。

  第457章 你们不会被骗了吧?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