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其他 > 八零年代女首富 > 八零年代女首富 第393节

八零年代女首富 八零年代女首富 第393节

作者:金面佛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3-12-30 03:32:14 来源:免费小说

  周秋萍一抹嘴巴,没撩拨胡经理,而是直接打电话给黄山:“旋风小子什么时候正式出道?别耽误了,现在是最好的时机。”

  黄山也相当兴奋,感觉是天上掉馅饼砸到了他们头顶上。

  之前他还遗憾旋风小子没能吃到春晚的红利,谁曾想还有大礼包在这儿等着。

  “你放心,我们会尽快的。”

  周秋萍又担忧:“有没有足够的歌?歌曲质量不能差的,不然搞成一锤子买卖,不利于他们今后发展。”

  她记得之前因为原创歌曲实在太少,不够这些歌手分,所以黄山还找关系弄了首日文歌的版权,重新填词让旋风小子唱,不过这首歌在江州反而没怎么红。

  黄山得意洋洋:“这得感谢你的大方,你肯给大家分版税。”

  因为搭上了给亚运会捐款的东风,《青春:十二星座》在全国范围内大面积走红,他拿自己的版税捐款的事,也被媒体报道了。

  这新闻传到音乐人耳中,大家可不关心他的高风亮节,大家在意的是一件事,那就是他们公司点词曲作者都分版税。

  当然,现在大家基本没版税的概念,理解的是分红。也就是说磁带卖的越好,他们拿到的钱就越多。

  好多人都开始算了,即便只写一首歌的歌词或者曲子,卖一张是一分钱,卖出300万张,那就是3万块。对于词曲作者而言,这是笔巨款。

  而且新闻里也说,原本公司定的分红要比这个多,只是因为大家想把利润捐给亚运会,所以主动提出少拿钱。

  如果没有捐款的事,那这个分红是不是还能再翻一倍?这意味着很可能写一首歌就能挣几万块。

  也太有诱惑力了。

  所以音像公司还没开始对外面扩大规模邀歌,就有不少知名音乐人主动过来投稿。

  要知道这时代默认的规则是,想要走原创路线的歌手主动上门找词曲作者为自己写歌。

  到他们这儿,直接颠倒个了。

  众人拾柴火焰高,人多力量大。原先他们距离在江州附近的一亩三分地里,现在是东南西北都有作品送过来,这挑选的余地可不就大了吗?

  黄山的那位好朋友被《青春:十二星座》的成绩给震撼到了,终于下定决心来内地歌坛发展,目标是做一张销量500万的专辑。

  他擅长编曲,内地的原创作品在他看来充满了一股难言的乡土气息,就跟内地人给他的印象一样。他是没办法忍受的,重新编曲配乐之后,果然让人耳目一新。

  他们已经挑选了10首歌,加上之前录的两首,完全可以制作一张完整的专辑了。

  单纯录歌花费的时间不长,黄山有信心正月里歌曲就能上架。

  挂了电话,周秋萍依然感觉恍恍惚惚。

  有的时候,看似人傻钱多的行为反而是花小钱办大事儿。

  去年春天她坚持掏钱买版权找粤语歌让何谓他们翻唱,结果让黄山意外对内地歌坛的印象改观,愿意过来看一看。

  后面才有了《青春:十二星座》。

  然后她捏着鼻子同意分红,虽然分的额度很小,却让音乐人对他们公司产生的好感,主动投来了优秀的流行音乐作品。

  对于任何一家唱片公司来说,优秀的歌手优秀的作品,才是它长远发展下去的基石。

  看来做人啊,真的不能太小气,该掏钱的时候还得掏钱。

  周秋萍豪情万丈,对着曹敏莉放大话:“说吧,最近有没有什么感兴趣的项目?我应该能拿到不少分红。”

  曹敏莉也觉得此事很有意思。看来人的财运来的时候,真是挡都挡不住。

  她笑着点头:“暂时还不需要,等我做子品牌时,我再找你。”

  周秋萍也开玩笑:“我还以为等你找到合适的地方开新的卡拉ok房时会喊我呢。”

  曹敏莉倒想了起来:“的确有个项目不错,应该可以考虑。不过不是现在,估计得等亚运会结束之后才能做得起来。”

  周秋萍眼睛发亮,来了兴趣:“你也觉得亚运村有投资的前景?”

  曹敏莉点头,慢条斯理道:“那么大的一片亚运村,房子肯定不能一直空着,会对外处理。因为房子的面积比较大,4居室有200平方,加上房子的内部装修特点,我个人倾向于它的目标人群,应该是外国人或者是华侨以及其他能够带来外汇的人。外资撤离中国的时间不会太长,后面大概会有大批的外国人涌入。但在京城,外国人想租房子很难,目前只有友谊宾馆,华侨村这些地方允许住。到时候亚运村是个很好的选择。一旦他们入住,那就是高端消费群体,他们有消费的**和能力。”

  周秋萍双手一拍,满脸兴奋:“知音啊知音,我也是这么想的。”

  曹敏莉一点不惊讶。

  她知道高女士想买亚运村的房子的事儿。那在京城过年的时候,他们肯定已经去亚运村参观过了。以秋萍的眼光,不可能意识不到那里是个开店的好地方。

  只是因为涉及到规划加上亚运村的特殊意义,想分这一杯羹,恐怕要费不少周折。

  彭阳听的目瞪口呆,没忍住:“你们怎么能想这么多呢?是不是你们看到所有的事情第一反应就是这个能不能赚钱,能赚多少钱?要怎么赚钱?”

  周秋萍和曹敏莉相视而笑,旋即大笑出声,最后不约而同地点头:“还真是。”

  这就是职业本能啊。

  好比星探看到人,第一反应就在心中划分对方能不能当艺人。当了艺人又有多少发展前景,会大红大紫还是在行业内混口饭吃。

  高女士在旁边一边笑一边摇头:“赶紧喝汤吧,汤都冷了。”

  周秋萍看着她笑:“阿妈,你要不要我投资呢?你的饲料厂。”

  阿妈去年挣的钱大部分都拿来买股票了,准备等到升值以后好买亚运村的房子。她现在手上应该没多少钱。

  周秋萍也不晓得开饲料厂到底有没有赚钱的前景。但无所谓,世界首富也不能保证自己的每一项投资都能获利丰厚。她看好高女士的发展,愿意投这笔钱。

  高女士却挺傲娇的:“不用,我准备把菜籽饼的生意也转让了。”

  从前年夏天到现在,她没少靠这个挣钱。但她和周伟的合作关系十分松散,也没提供什么生产资料,主要就是依靠之前和榨油厂的老关系。可时间长了,现在人家周伟跟厂里的联系比她跟厂里更密切。

  这是人之常情,人的关系都是一天天处出来的,别人没理由卖你的老面子。

  高女士就琢磨着,与其一天天把情分磨光了,不如现在就做个切割。把菜籽饼的生意转给人家,好歹留个香火情在。不然她鞭长莫及,也没办法拦着人,更加搞不清楚对方的销售额究竟有多少。

  她这次给供销社供货的时候,刚好碰上周伟,就谈了这件事。对方也乐意花钱把这生意全部接手了,因为的确非常挣钱。

  即便多花点钱,他也有好多赚头。

  如此一来,高女士又回笼了几十万的资金,投资个小厂差不多了。

  桌上的人都惊讶不已,可以啊,这位高女士,原来不声不吭,已经朝实业家的方向发展了。

  老太太挺得意:“那当然,实业才能救国。”

  得,这是看《江城记事》的后遗症,把人家民国时期的故事台词都给记下了。

  第330章 投机倒把

  过完年, 江州台开年大剧《江城记事》就接在《公关小姐》后面开播了。

  目前看来,反响还不错,讨论度挺高的。

  周秋萍琢磨着后面要不要安排签约歌手们过去试镜, 看能不能也在电视剧里也露露脸, 好歹可以提高知名度。如果能争取到插曲演唱,那电视剧红了, 歌也会跟着走红。

  这是双赢。

  哎呀, 真是不能琢磨,越琢磨事情越多。

  就比方说她现在做的电视销售吧,就有好多地方可以改进,得跟邮购销售进一步融合。才能够降低成本,扩大销售范围。

  如果进一步搞邮购销售的话,现有的人手就不够了, 必须要进一步招聘人, 这样才能把服务做到位。

  周秋萍一边琢磨, 一边笑着招呼客人。

  有顾客盯着洗衣机,遗憾不已:“你们咋不跟商场一样降价呢?”

  周秋萍笑容满面:“这我们降不了, 这都是厂家出的价, 我们只是帮忙组织人手一块卖而已。价格也是厂家定下来的。”

  顾客只能叹气, 最后还是掏了770块钱买下洗衣机。不在这儿买的话,现在去商场买就是800多块了,而且人家还不管送货的事儿。

  周秋萍趁机叨叨着:“其实厂家已经降价了, 你看现在叫个车,请师傅给你们送过去, 也得花几十块钱了。这钱都是厂家掏的, 只是不提而已。”

  顾客被这么一说, 心里总算好受点了, 也高高兴兴地继续看其他东西。

  周秋萍转过头,赶紧喝了口水。

  杜仲过来打招呼:“周经理你都这么忙了,你还亲自过来。”

  周秋萍笑道:“我不过来看看,也不知道大家需要什么。”

  现在没个标杆摆在面前,让她跟着学,她什么都得自己琢磨。摸着石头过河,可不得小心翼翼。

  杜仲咂嘴,没再说啥,只赶紧过去协调出货。

  先前那位相应中央号召去西藏工作了六年,去年底才回来的林业局干部冯处长感叹:“你们这也不容易啊,真辛苦。”

  他原本以为电视销售就是在电视机上吆喝两句就行,现在才发现哪儿都得他们自己动手张罗。

  周秋萍笑道:“干哪行都不简单。对了,有个事情我想跟您商量下。我们这个货仓里的货都是随着节目播放内容常更新的。这波卖完了,后面就没办法继续维持你们西藏特产的销售。今天会有几位供销社的同志过来,我想请你们大家坐下来聊聊,看能不能以后走供销社的路线销售,让咱们江州和周边地区的农民同志们也见识下西藏特产。”

  冯处长大喜过望:“那太好了,真谢谢您,还麻烦您做这事。”

  周秋萍摆手:“应该的,国家领导都说了,先富带动后富,实现共同富裕。虽然现在我们这边也不算富,但要比那边好点。后面再看看,看商场商店那边愿不愿意弄个特产的专柜。但这事我说不上话,跟他们联系比较少,恐怕得政府出面,全国发展一盘棋,得支持中央政策。”

  冯处长有点迟疑,他离开江州的时间太长,方方面面的关系都生疏了。但人家节目主持人把能做的都做了,还给他支招,他没理由不拼拼。失败了也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可成功了却能解决当地百姓的大难题。

  “好,谢谢你,我回去汇报我们领导。以我们局的名义往上打申请。”

  周秋萍笑道:“那我等你们的好消息。”

  她话音刚落,外面响起吵嚷声,几个联防队员雄赳赳气昂昂地闯进来,气势汹汹地喊:“谁是这边的负责人?”

  杜仲本能地瑟缩,他曾经被联防队抓过,有心理阴影,看到人就不由自主地心跳加速浑身颤抖。

  周秋萍站出去朝对方点头:“我是,同志,请问有什么事?”

  她在心中飞快地思量,是有人举报她卖假货?不怕,东西都是从厂里直接出来的,没有比他们更真的来源。有人举报他们以次充好?不可能,同样是厂里定下来的商品级别,不由他们说了算。

  联防队员眯着眼睛扫了眼周秋萍,冷笑道:“带走,投机倒把,扰乱市场秩序!”

  大家还没回过神来,几个联防队员就如狼似虎地扑了上来,直接要摁住周秋萍。

  朱莉不假思索,抬脚挥拳,三两下功夫就把他们撂倒在地。

  领头的联防队员大惊失色,大喊大叫:“好啊,你们居然敢打联防队,阻挠执法。”

  眼看朱莉又要挥拳头,周秋萍赶紧大喊:“住手,他们是临时工警察。”

  朱莉转头,疑惑地看她:“警察还有临时工?你们大陆也太奇怪了。我在香港从来没听说过这种事。”

  她这话一说,搞得原本要开口把她也抓起来的联防队员只能硬生生地改了口:“把周秋萍给我带走。”

  外交无小事,这个香港妞还是别惹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