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其他 > 八零年代女首富 > 八零年代女首富 第303节

八零年代女首富 八零年代女首富 第303节

作者:金面佛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3-12-30 03:32:14 来源:免费小说

  你要怎么形容呢?雪山上的一轮太阳,那么宁静又那么明亮。这么小的孩子,还不到变嗓子的时候,用天籁形容太夸张。可他嗓子真好,像百灵鸟一样。

  歌声淌在人耳朵边上,真舒服。

  周秋萍再一次在心中感叹:这娃咋就这么好呢?

  卢小明一气呵成,直接唱完了整首歌,收敛了气息,才忐忑不安地看着大家。

  周高氏是第一个回过神来的人,拼命鼓掌。

  他的三个小伙伴也反应过来,跟着啪啪啪拍巴掌。

  胡经理满意地点头:“不错不错,是不错。”

  如果说之前他还有些别扭,感觉这事儿不尴不尬的。听完一首歌,他作为文艺工作者的职业道德就瞬间上线了。有什么理由阻挡这样的歌声录磁带?

  对,这孩子的确没多少演唱技巧可言。但小孩子最打动人心的地方不就是真挚嘛。而且说个不好听的话,在天赋面前,技巧一文不值。

  就凭他这嗓子,他就能录磁带。

  胡经理当场拍板:“就你了,嗯,你等等,要是人能过来,今天就录一首。”

  周秋萍看看外面的天色,毫不犹豫地叮嘱卢小明:“你先睡觉,睡完觉起来再录。”

  谁知道词曲作者什么时候能过来。

  结果卢小明刚乖乖点头,胡经理还没去打电话,人家自己找上门来了。现在要儿歌的地方少,他们抖了一圈没把作品卖掉,想来想去还是胡经理的态度最和气,就想过来再碰碰运气。

  那赶巧了,刚好,你俩就现场指导卢小明吧。孩子有天赋归有天赋,但毕竟年纪还小,歌曲你蕴含的感情未必能准确的领会。跟作者多交流交流,可以把握的更深。

  周秋萍不懂音乐,就不瞎掺和。

  她把胡经理喊到边上,跟人商量:“你们公司真签不下歌手?”

  “的确没这编制。”

  “这样吧。”周秋萍给他出主意,“要不你们成立一个服务部,然后我来承包。”

  胡经理吃了一惊:“服务部,服务啥呀?”

  现在各个大国企都有服务部,其实说白了就是安置内部子弟当临时工的地方。好歹把人先安置下来。

  但他们音像公司不需要服务部呀。他们还没成立多久,没有那么多内部子弟要安置。

  “当然是服务你们公司了。你想想看,你们要发行磁带,必须得有人录歌是吧?服务部就是干这活的,负责找歌手管歌手以及词曲作者的事情。以后,公司要录磁带了,服务部就直接有人过来把这事给办了。”

  胡经理听了半天,终于疑惑:“你的意思是其实你想搞个音像公司,但是戴我们的红帽子?这个事情太大了,不行不行。”

  周秋萍矢口否认:“没有的事儿,音像公司要有自己的出版渠道吧,我有吗?我没有。音像公司要有自己的销售渠道吧,我有吗?我也没有。其实咱们就是把短期合作变成长期合作。以前是一盘磁带签一份合同,这次一回咱们签上个三五年,这样歌手就可以和服务部签合同,固定下来了。那咱们也不怕把人捧红了,人家唱歌有市场了,掉头就跑去其他公司给其他人挣钱了。”

  她之前隐隐约约有过这个念头,但因为她有自知之明,晓得自己不懂音乐,对专业存着敬畏之心,所以不敢深想。

  但现在,她想开了。所有第一个吃螃蟹的人,都是个中高手吗?那未必。行业的龙头老大往往是后来居上者。那之前的人就不该干这事儿了?谁说的。

  每一个行业都有开山者,开拓进取者,后来居上者。成功这事儿本来就讲究天时地利人和。即便开山立业的人被后面的人追赶并且碾压了,也不代表先行者是笑话。这是一环套一环的事儿,少了任何一环,行业都发展不下去。

  三五盒磁带她敢找人录,三五年的事业她为什么不敢做?最多就是亏本呗,把先前挣的钱赔进去。

  至于说耽误了这些歌手的青春,不好意思,他们今天不签合同,暂时也没别的公司会签他们,谁也别说耽误时间。

  真做不出来,人家有更好的选择,和平解约就是了。她又不靠天价解约费来过日子。

  胡经理犹犹豫豫,一时间感觉自己被说服了,一时间又有些忐忑不安。

  周秋萍吓唬他:“你也不看看他们现在的知名度,何谓卢潇潇走在大街上,都有好多人过来找签名的。还有其他歌手,再出几期综艺节目,人家也红了。到时候,别的公司跑来找他们录歌,你说他们去还是不去。难道我们在想办法捧下一批歌手吗?歌手有这么好捧吗?他们可是能卖出好几十万上百万盒磁带的歌手。”

  胡经理终于下定了决心,看在钱的份上,什么险他都敢冒。

  没办法,穷则生变,作为公司领导,他让公司穷了,才是真正的犯罪。

  “好,签就签,签三年还是签五年?”

  周秋萍想了想:“先签5年吧,后面要是做不下去,到时候再说。”

  三年时间太短,说个不好听的,从新人开始培训,三年最多让他(她)小有名气。到时候人家直接抬脚走人,前面投入的成本要怎么算?起码得让他(她)给公司挣两年钱吧。等到合约结束,大家对彼此满意再续约,不满意就好聚好散。

  胡经理这边没问题,5年就5年。他们以前没对外承包过,不知道应该收多少承包费。

  听说周秋萍承包大学公司的电脑部,一个月的承包费是1500,他就干脆依葫芦画瓢:“那也1500吧,5年下来就是9万块。你掏钱吧。”

  其实他真不缺这9万块。磁带卖的好,音像公司也阔气。但所谓钱货两讫。他把合同签了,把钱收了。后面就是有人对这个承包唧唧歪歪指手画脚的,就一条“必须得履行合同”,便能把人给怼回去。

  毕竟这些喜欢说三道四的人都有个破毛病,不敢碰硬茬。什么打官司之类的,他们看了就头疼,一到这时候就怂了。

  周秋萍也痛快:“9万就9万,咱今天就把合同给签了吧。”

  曹敏莉惊讶不已,她在香江商界有雷娘子之称,就是说她做事雷厉风行。但她自认为比起周秋萍,已经是个非常谨慎的人了。

  不像她,说要承包公司的艺人部就承包。

  曹敏莉疑惑地看她:“你忙得过来吗?你有这么多事情要做。你不是还在做电视销售吗?你不打算扩大店面,把分店开遍全国吗?”

  周秋萍喝了一大口菊花茶,冲她苦笑:“看着事情是挺多,但能不能发展下去来说。我是个体户,我的身份现在还是比较尴尬的。我如果想多开新店,搞不好会有麻烦。”

  上辈子她91年才外出打工,对这段时间的社会变动感受不深。现在身处其中,她才终于明白为什么会有1992年的南巡谈话,鼓励个体经营和民资发展。

  因为从1989年开始,它们被严重地抑制。

  这个高压力度,没经历过的人很难理解。但事实数据不会骗人,现在报纸上都承认,大批个体户惊惶不安,纷纷关门避难。

  如果不是接下来的情况越来越严重,那领导人也没必要在1992年的春天发表重要谈话。

  这意味着什么?意味着接下来的两年多时间,她很可能没办法扩张店面。

  她做的不是肯德基也不是麦当劳,那是外资合资企业,天然有优待。

  她也不是后面冒出的荣华鸡或者其他品牌,那是国企,意义不一样。

  被领导人开口保过一回的傻子瓜子再一次入狱了,她这个小个体户还是小心点为妙。

  毕竟,她还有很多事要做,她不想蹲大牢,她对迟到的正义毫无兴趣。

  “那你的电视营销呢?”

  周秋萍老老实实承认:“这也是做一步看一步。大陆跟香港不一样,电视台不是私人投资的。而只要节目失去了电视这个平台,那它就等于死亡了,除非我再另外换一家电视台。但这样做的话,相当的伤筋动骨。”

  电视销售和网络直销还是有很大的不同。网络直销可以打造个人品牌,电视销售主要依靠的却是平台。况且,网络直播的销售量清清爽爽,一眼就知道是不是从你直播间里卖出去的东西。但电视销售有太多暧昧不清的地方,尤其是她现在的抽成方式。即便顾客其实是看电视之后才决定去店里购买的,但厂商完全可以把它拨出电视销售额的范围。

  后面这种抽成模式肯定不行,还是会直接变成坑位费。这个变化的过程,她和电视台之间肯定有利益纠纷。在这多事之秋,最终能谈成什么样,真的很难讲。

  所以表面上她风光无限,实际上却危机四伏。

  这时代的商人为什么总是被后来的人诟病都是二道贩子,不肯沉下心来搞实业?那也是被现实逼的。什么挣钱就先做什么,做不了赶紧撤,大不了改行干别的。?

  第265章 狐假虎威

  卢小明领悟能力挺强的, 大概早熟的小孩总是特别懂事,很能理解别人的感情。一首《太阳娃》他录了一个小时就顺利完成工作。

  他自己倒是不介意再来一遍,但词曲作者都认为很棒, 不需要再重复。

  周秋萍摸摸他的脑袋, 再看时间,赶紧催促孩子们:“走走走, 回家睡觉去。”

  青青和星星早就困得东倒西歪, 一听睡觉,她俩居然还惊醒了,十分讲义气地强调:“我们不睡觉,我们等哥哥。”

  卢小明跑过来,温声细语:“睡吧,没事儿了, 我们回家了。”

  祝强却胆大包天, 直接提要求:“阿姨, 我能睡你家吗?我想睡大房子。”

  其实他不明白为什么卢小明家的楼房一个人都没有,他俩却不能过去睡觉。妈妈说是因为没大人陪着她不放心, 但实际上, 他俩都已经上二年级了, 又不是小孩,根本不需要大人陪。

  可是他不能多说,否则他妈会揍他的, 他妈打人可痛了。

  哎,睡不了小洋楼, 睡大瓦房也好, 就跟奶奶家一样, 好舒服的。

  周秋萍看卢小明满脸期待的模样, 怎么也说不出拒绝的话。她摸了摸俩小家伙的脑袋,点头答应:“行行行,那你们今天睡阿姨家。”

  如此一来,曹总和苏珊必须得去住饭店。原本二人也没打算一直赖在周家,毕竟多有不便。现在干脆今晚就去江州饭店住下吧。

  周秋萍不好意思,再三再次强调一定得送她俩过去。

  “那我们再把你送回头吗?”曹敏莉无奈,“你也不嫌麻烦。”

  周秋萍摇头:“不不不,我还要去一趟纺织路。”

  她被抓起来的事儿不是秘密。

  大歌星卡拉ok房里面大部分员工都是军嫂和退伍军人,怎么可能不知道她的遭遇。

  现在,她得过去安抚人心。

  在一堆私营业主要么忙着上交产业要么拔腿就跑的情况下,给他打工的人有多害怕,可想而知。

  车子先开到周家,周高氏带着孩子们下车,曹敏莉关上车门,才好奇地问周秋萍:“这大晚上的,你跑去那边干什么?明天再检查店里工作吧。”

  周秋萍苦笑:“明天我还得录一天节目。”

  “你不是说那电视购物不知道能做到什么时候,干嘛这么拼?”

  “当然要拼。”周秋萍解释道,“这是建立人脉的机会。我现在做这档节目,就有很多厂商会主动找我。我要往新疆发货,往中亚往东欧做外贸,必须得有货源。他们就是我现成的货源。”

  苏珊恍然大悟:“所以你醉翁之意不在酒,就是后面电视台把利润都拿走,你还是能靠这个挣钱。”

  周秋萍笑了:“电视购物也很挣钱的,人家肯带我分多长时间的钱,我就分多久。”

  车子到达纺织路的时候,曹敏莉放她下去:“我陪你一道吧。”

  “不用麻烦。”周秋萍话音落下,突然又灵机一动,“那你送佛到西天,陪我都走一趟。”

  曹敏莉疑惑:“什么意思?”

  周秋萍笑了:“狐假虎威呀,我指望借你的势呢。”

  曹敏莉不明所以,但还是先一块儿去了餐饮店。香满集已经停止营业,服务员们正在收拾店面。先简单打扫完毕,明天早上再做大卫生。好在他们在整个工作时间都不停地整理卫生,所以现在事情并不多。

  欧小飞看到周秋萍,吃了一惊:“周经理!”

  店里其他人好几天没看到周秋萍了,其实之前大家也不是天天见到她,她隔三差五才来一趟店里,出差的时候,连着一两个礼拜不露面也正常。只是她不出面和她不能出面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

  现在形势不好,他们都很害怕,即便工资奖金没少拿,他们也怕突然间店就关门大吉了。

  眼下大盖帽气势汹汹,动不动就抓人罚款。交税也就算了,皇粮国税天经地义。什么卫生费、检疫费、绿化费、治安费等等,林林种种交了十来种,也不晓得哪儿来的这么多费用,还动不动就搞摊派。

  街道上盖个托儿所关他们什么事?不行,你得掏钱。简直就是强盗!搞得一条街上好几家店都关门大吉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