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其他 > 八零年代女首富 > 八零年代女首富 第177节

八零年代女首富 八零年代女首富 第177节

作者:金面佛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3-12-30 03:32:14 来源:免费小说

  周秋萍笑道:“那你们是怎么培训员工的?能不能让我们取取经?”

  李经理颇为大方:“没问题,这也不是什么机密。不过我丑话说在前面,橘在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适合咱们这儿的,放到别的地方未必好用。不瞒你说,这几年过来参观学习的兄弟单位也不少,但效果好的也不是很多。”

  周秋萍笑了笑:“正常,外交无小事,你们这里招待的基本都是外宾,规格自然不一样。”

  曹师傅在心里撇嘴,啥外交啊,不就是崇洋媚外,伺候外国人感觉自己也跟着高贵了嚒。

  饭吃完了,该参观人家的厨房了,起码得看看人家这么漂亮的摆盘是怎么摆的,多干净啊。

  可惜李经理没带他们去后厨,反而示意大家上车:“我们去公司的配餐间吧。”

  曹师傅这回又要吓死了,怎么一个个都是配餐间,就不能大师傅在厨房烧菜吗?

  他怀揣着一颗忧郁的心,坐车到机场附近都不激动了。只青青和星星看到大飞机腾空的场景,都激动得在车上都恨不得跳舞。

  周高氏笑着搂住两个孙女儿,语气难掩自豪:“以后咱们也开飞机。”

  电视上可放了,外国的有钱人自己家就有飞机呢。人家能做到的,他们家为什么做不到?不就是挣钱嘛。

  北航食的配餐间也不是高楼大厦,不过二层楼罢了,但面积不小,楼前还停着一辆辆大卡车。

  他们进了楼,想去配餐间参观,第一件事是洗手换衣服。

  洗手用的是香.皂。

  周秋萍上辈子90年代出门打工前都没见过香皂,以己推人,估计现在全国起码半数以上人口都没用过香皂。

  李经理姿态坦然地率先洗手,一边洗还一边笑着自我调侃:“我刚到单位来上班的时候,让我用肥皂洗手,我都心痛死了。后来我们伍总特地从香港运了香皂过来发给大家用,允许我们带回家,但工作必须洗手。我拿了一块回家,我妈哪里舍得用,就摆在我们家的衣橱里,这样衣服熏得香香的。我妹妹在她那群小姐妹里出尽风头了。”

  周高氏倒是用过香皂,是檀香皂,她也喜欢那味道,还点评道:“是不错,闻着就觉得舒服。”

  大家仔仔细细洗干净手,尤其是曹师傅,简直要搓掉手上一层皮的架势,不知道跟谁较劲。

  李经理又穿戴好衣帽,略有些歉意地表示:“这是我们这里的规矩,放心,衣服都是洗干净又消过毒的。”

  周高氏仔细看那衣帽,立刻点头夸奖:“你们这比红房子的桌布可洗得干净多了。”

  这个对比听着有点怪怪的,不过李经理当成夸奖了,笑着点头:“干餐饮,卫生是第一步。”

  曹师傅可不在意这些细枝末节,他逼着劲儿就想看看这配餐间是咋回事。

  大家往生产车间一走,星星先激动地喊出声:“香!蛋糕!”

  的确香,扑面而来的都是奶油和面包的香气。冷餐区的摆盘都跟艺术品似的,每一份都能直接摆出去叫人赞叹。

  不过让曹师傅震撼的是厨房里的家伙什。

  八十年代,煤气罐对绝大部分家庭来说是妥妥的奢侈品。就算是京城海城这样的大城市,一半以上的居民也得靠煤球炉过日子。但在这个配餐间,人家一水儿的电煎锅、蒸汽汤锅。那煎炸锅居然还能控制油温。洗碗也有现成的机器。拧开水龙头,好家伙,居然想要热水要热水,想要冷水是冷水。就连案台都是不锈钢的,叫头顶上大灯的灯光一照,亮闪闪。

  曹师傅瞬间就震撼住了。

  他们勤行常常自诩是一把菜刀一把锅铲走天下,可这儿压根不是那么回事。

  李经理指着炊具设备跟周秋萍介绍:“这都是当初从香港进口的。那时候就美国跟德国那几个国家有这一套,可人家还限制我们,不卖给我们。我们伍总好魄力,女同志啊,巾帼不让须眉。同意我们办公司的审批还没下来,她就掏腰包把东西先买回来了。当时其实还有好几家公司,包括新加坡的想跟我们合作,但是批文不下来,他们都不敢动,就我们直接上马了。”

  卢振军笑道:“商场如战场,杀伐果断少不了,这就是娘子军啊。”

  李经理点头,深以为然:“没错。都说前几年只要捧着钱来内地搞投资都发大财了。实际上真不是那么回事,当初为了办下001的证。我们伍总一个年轻女同志啊,就这样一家家地去各个部门敲门,盖一个章子都费老大的劲。男同志都扛不住的事,她愣是咬下来了。确实厉害。”

  卢振军哈哈笑:“要不怎么说谁说女子不如男呢。女同志真做起事来,也漂亮得很。”

  曹师傅心不在焉,一直偷偷看人家厨师干活。从最初的震撼挣扎出来之后,他可算发现问题了。

  嘿,花架子啊,炒菜哪有这样温吞吞的,得急火快炒,不然就不是那个味儿了。像这样的,怎么端上桌给客人吃。

  李经理跟看出了他面上的鄙夷之色一样,微笑着说明:“我们做的是航空餐,上了飞机得经过再加热的过程。所以做菜的方法跟一般餐馆也不一样。咱们现在光热餐每天都供应7200份飞机餐。”

  大家伙儿都被震撼到了,这个数字比看到金发碧眼的外国厨师做饭还让人震撼。

  众人脑袋里就一句话:这得挣多少钱啊。

  李经理难掩自豪:“反正没亏本过,一直都挣钱。所以咱们的员工干的也有劲。”

  周秋萍立刻提出要求:“那咱们的管理规范能让我看看吗?我看这里忙而不乱,所有人和事都井井有条,看着就叫人舒坦。到底是现代化的餐饮。”

  曹师傅又有点儿不得劲了。手艺人,总有自己的那点儿傲气。他本来存了心思要大展拳脚,结果到现在他都没看到上台的希望,他能痛快才怪。

  他小声嘀咕了一句:“这资本家的糖衣炮弹果然管用。”

  李经理没跟他一个小老头一般见识,挺痛快地答应周秋萍:“没问题,这不用保密,我们都是公开的。在这里,多劳多得,有付出就有回报,不搞大锅饭,专门欺负老实人。”

  曹师傅瞬间闹了个大红脸。

  周秋萍也不管他,只追着问李经理公司的管理制度。

  什么工资之外有奖金,年底公司根据盈利情况发年终奖,内地效益好的单位现在也搞。但上班打卡,公司免费提供一日三餐以及加班时的夜宵,就是新鲜事了。

  林师傅心热,在边上大着胆子问:“那你们一个月开多少工资啊?”

  这话其实相当失礼,哪有当面问人打听薪水的道理。但国营厂每个人的收入包括奖金都是摆在明面上的,她倒没意识到自己不该问。

  李经理笑了笑,意味深长道:“要想马儿跑,就得给马儿吃饱了草。咱们员工为公司创造效益,公司自然也不会亏待大家。这么说吧,我1981年刚毕业过来时,我同学每月拿31块钱的固定工资,我已经一个月42块钱,还有五块钱的二等奖金。年底我拿了84块钱的年终奖。”

  他倒没直说自己现在的收入,可光这组数据就直接震撼到了在场的人。

  林师傅还嘀咕了句:“资本家这么大方啊。”

  那个肯德基一个服务员每个月能拿260块的工资,现在香港老板也给人开这么高的工资。

  照这样下去,谁还愿意在国营单位上班,差距也太大了。

  一直到大家参观结束,跟李经理挥手道别,林师傅还在念叨:“难怪讲外国人大方。”

  何谓下意识接了句:“人家在香港请个人起码一个月好几千块,换成内地几百块都是便宜的便宜了。”

  曹师傅也给自己找补:“咱们是社会主义国家,跟那些不一样。咱们单位还管分房呢,外国人能管这个吗?”

  这时代的商品房不便宜,基本都是卖给公家单位然后由对方福利分房。没单位的人,想解决住宿问题,那当真不是简单事。

  林师傅悻悻的:“分房也是给正式工,轮得到咱们临时工吗?”

  即便是正式工,四世同堂挤在十几平方米的鸽子笼里的也比比皆是呢。

  她生出憧憬,如果她每个月能拿260块,即便花一百,不,就算是两百块租房住,剩下六十块钱过日子也不错了。

  在餐厅上班,自己的三餐起码不是问题。

  两百块钱,那能租下半个大杂院了,想怎么住就怎么住。

  结果卢振军给他们放了颗炸.弹:“哈哈,你们可别被他蒙了,他现在连工资加奖金,能有六七百块钱呢。”

  众人集体瞪大了眼睛,林师傅声音都哆嗦了:“是一个月还是一年?”

  废话,一年六七百算什么?纺织厂随便一个工人都能拿到这个钱。人家是一个月六七百!

  偏偏卢振军似乎还觉得炸弹杀伤力不足,又毫不犹豫地补了一颗:“他们公司虽然是合资的,但分房还有小孩上学这些问题也管。要说做生意的韧性,还得服他们,既搞出了特色也入乡随俗,难怪人家生意做得好。”

  一堆人都被炸懵了,林师傅甚至感觉想掉眼泪。

  人家拿这么高的工资,单位还管住房。到底谁是社会主义谁是资本主义啊?

  周秋萍适时放下颗饵料:“好好干,要是咱们的店能挣钱,我也想办法弄块地盖房子,到时候把大家的住宿问题一并解决了。”

  曹师傅和林师傅说不清楚什么叫给一棒子再给颗红枣尝尝,但他们瞬间看到了希望。

  到了他们这个年纪,都得考虑子女结婚生孩子的问题。可你没房子,你让孩子结婚睡大马路上吗?以前在纺织厂转正遥遥无期,更别说肖想分房的好事,现在这位周经理居然说给大家房子住,那真是天上掉馅饼。

  周秋萍不等他们激动,先提醒道:“可店要是干不好,挣不到钱,我也没办法变出房子来。没钱,啥也别想。”

  大家伙儿热血沸腾,就连张国富都帮忙说话:“怎么会挣不到钱呢,这些外国菜哪家生意差了。肯定能挣钱。”

  何谓也信心十足:“必须得挣钱。周经理,以后我就跟你干了啊。没啥要求,顿顿能达到今天的伙食标准就行。”

  众人集体嘘他,小年轻,好大的口气,顿顿都这么吃,地主家也没余粮。

  作者有话说:

  文中提到的房价背景。

  【人民日报1989年2月20日第2版

  《房价猛涨百姓望楼兴叹势在必控国家正拟法规》

  本报讯据今天的《市场报》报道记者最近从建设部城市住宅局了解到,针对目前各地住宅市场出现的价高、滞销等问题,建设部、国家物价局正在会同制定《商品房价管理暂行办法》、《关于住宅市场的若干规定》等6个法规,将明确规定经营者虚报成本、图谋厚利属非法行为,商品房价混乱猛涨等现象可望依法纠正。

  今年1月,上海住宅市场年初出售11000多套住房,成交不到1/10,幢幢楼房无人买,几十万平方米新住宅空空荡荡。原因是价格昂贵,每平方米最高价已达2300元,令人咋舌。北京最近提供2万多平方米住房,每平方米1600元至1900元。若买两居室,少说也要6万多元。一名大学生从参加工作起就日日节衣缩食,每月存储50元,已是极限,100年才能买上两居室。

  商品房价格猛涨,追寻原因,一是经营房地产被看作是最肥的行当。几年来,全国陡然间出现各类房产公司2700多家。二是制订价格构成缺乏相应的政策法规,各自为政,有的规定为10项,有的则十几项。

  今后,商品房的成本计算、价格、利润将受到法律约束。】感谢在2021-12-19 19:46:28~2021-12-21 19:14:32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第171章 订单炸鸡设备(捉虫)

  周秋萍一行人又在北京待了两天, 不仅参观了义利食品厂的配餐间,还吃了大名鼎鼎的莫斯科餐厅,又上酒店吃了自助餐。

  大概是因为吃饭费用太高, 大家都没觉得住宿费贵了。

  等出发去火车站, 众人才恍恍惚惚地醒过来。

  哎哟,这一趟, 花销得有好几千块了吧。

  张国富他们还好, 毕竟来就是为了考察,也是干活的一部分。曹师傅和林师傅心虚,他俩白花了人家这么多钱,也没发现自己能在店里派上啥用场。

  周秋萍这会儿对他们采取鼓励政策:“别慌,总有能做的事,总有能做好的事。回去咱们就招兵买马, 开始系统培训, 到时候争取打个漂亮仗。”

  她转头问张国富:“装修的基调你们定下了吗?咱们别耽误, 尽快行动吧,软硬件一块儿上。”

  卢振军在边上笑出声:“你这也太心急了, 到底是先装修卡拉ok房还是先管餐厅?”

  周秋萍笑笑:“双管齐下, 哪边都不能耽搁。”

  小徐有点迟疑:“那会不会人手不够啊。”

  这位周经理摊子铺了一地, 到处都要装修,他们装修队人手恐怕吃紧。

  周秋萍笑盈盈的:“那你们得自己想办法,吃不下订单的话, 我只能再请外援了啊。”

  张国富立刻打包票:“没问题,人手的事我来想办法。”

  车子到了火车站, 大家还没下吉普车呢, 先被车站的人山人海吓了一跳。就连见识过后世春运场面的周秋萍都忍不住惊呼一声:“这么多人?!”

  曹师傅奇怪:“咋拦着他们不让他们动啊?”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