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历史 > 初唐小神棍 > 第130章 《出塞》问世

初唐小神棍 第130章 《出塞》问世

作者:蜀中布衣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12-30 02:39:05 来源:免费小说

  目前中品上品诗文已出,也不知道头魁乃是何人,莫非又是不知名的士子?

  吏员似乎有意吊众人胃口般顿了一顿,方才不紧不慢的继续开口:“恭贺秦王府学士玄智所作诗篇列为应制诗文头魁,获得圣人褒奖赐酒。”

  “噗~!”正在喝酒的房玄龄顿时就喷了,被呛得连连咳嗽不止。

  而杜如晦也是满脸呆滞状态,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玄智?头魁?

  就那个小和尚?

  他居然得了第一名?

  霎那间,杜如晦只觉自己当真凌乱了。

  与此同时,玄智所在客堂,头魁诗文也正在揭晓。

  “恭贺秦王府学士玄智所作诗篇列为应制诗文头魁,获得圣人褒奖赐酒。”

  “其所作的诗文为:一片两片三四片,五六七**十片。千片万片无数片,飞入梅花总不见。”

  话音落点,全堂安静的唯闻针落,所有士子都是目瞪口呆的望着宁玄智,双目中闪烁着不敢相信之色。

  原本士子们是不认识玄智为何人的。

  然宁玄智的年龄和光头实在太过扎眼,所以也就被堂内的士子们所熟识了。

  没想到这个小和尚看起来不显山不露水,居然获得了头魁,实在令在场所有士子是不能置信,只觉听到了天荒夜谈。

  此时此刻,褚遂良也是惊讶得嘴巴大张,足足可以塞下一只青蛙。

  望着正露出腼腆笑意的宁玄智,他差点跪了。

  的确,刚才他所见玄智所写开头那两句时,这首诗看起来确实貌不起眼,连打油诗也算不上。

  然经过后面那一句画龙点睛,整首诗的意境顿时就不同了。

  的确可以列为绝佳之句。

  没想到这小和尚居然如斯的厉害,善于运用了这样神来之笔的手法,莫非他一直都是在藏拙?

  心念及此,褚遂良又是震惊又是不解,颤声问道:“玄智,你你你,究竟读过几年书?为何竟有如此高的文学造诣?”

  宁玄智露齿一笑道:“贫僧自小就在宁隐寺内长大,倒是没去过学堂,至于这文学造诣么?呵呵,大概是天赋吧!”

  听到“天赋”二字,褚遂良只觉自己欲哭无泪,备受打击,恨不得立即撞死在案几上。

  很快,应制的第二道题目来了,是为:从军征战。

  李唐皇族本就是马上夺天下,军伍了得,有此题目也是符合其喜好。

  于是乎,众才子又是奋笔疾书,各自拟就诗篇。

  诸遂良左思右想半天,终是思得了一句不错的诗篇,连忙将之写在了宣纸上。

  再看玄智,早就已经完成诗文落笔,此际正在猛吃一块点心,像是一点也不着急。

  见状,褚遂良试探询问:“玄智,这首诗文你已经写完了?”

  “是啊!”宁玄智点头如捣,正在咀嚼的口中却是一阵含糊不清。

  褚遂良本有些好奇他所作诗文内容,然处于矜持,总是忍耐了下来,心里暗忖:运气,刚才这小和尚肯定是运气!连学堂都没有进过,何谈通晓诗文呢!

  很快,第二轮三篇诗文送到了御前。

  东宫学士魏征的《边关月》凄美动人,满含思乡之情,被列为了中品。

  东宫学士王绩的《过阴山》磅礴大气,满含雄壮慷概,被列为了上品。

  如此一来,李建成的脸色这才好看了一点,对着李世民矜持开口道:“世民,也不知道这一轮你们秦王府能否榜上有名呢?说起来,那个小和尚的诗文也算不错啊!”

  闻言,李世民心内倒是有些七上八下的。

  刚才玄智的确带给了他无比的惊喜。

  然却不知道究竟是玄智超长发挥还是本身具有实力,李世民倒是有些不明不白。

  此际面对李建成略带讽刺的询问,李世民淡淡微笑道:“本王倒是相信秦王府的整体实力,不管是玄智寺主还是房玄龄、杜如晦,他们一定不会让本王失望的。”

  便在这时候,老内侍拿起最后一张宣纸亢声言道:“第三首应制诗篇,名为《出塞》,全诗为: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静!不是一般的静!

  当这首诗歌读完,紫云楼殿堂内顿时陷入了一片安静当中。

  所有大臣包括李世民、李建成、李渊在内,全都愣怔住了。

  乍听此诗,前两句就表现出了极其难得的绝妙文才,再与后两句相连,整首诗雄浑豁达,气势流畅,一气呵成,是乃难得的神品佳作。

  在场的君臣们也是见惯了绝妙诗词,然而在这一首《出塞》面前,显然以前所听的那些便逊色了不少。

  如此诗文真乃天上有,人间难得几回闻。

  “好!不错!是乃神品佳作!”未等群臣议论,李渊已经轻拍御案表示了肯定,紧接着一阵开怀大笑,显得十分高兴。

  毕竟这样的神品诗篇能够出现在应制宴席上,对他来说也是一件难得的美事。

  要不了几日只怕大唐整个士林,都会为这一首难得的《出塞》所震动。

  而他李渊,也能够获得天下文人的称赞美名。

  封德彝拱手出言道:“圣人,此诗首句“秦时明月汉时关”七个字,即展现出一幅壮阔的图画:可见一轮明月,照耀着边疆关塞,作者只用大笔勾勒,不作细致描绘,却恰好显示了边疆的寥廓和景物的萧条,渲染出孤寂、苍凉的气氛。尤为奇妙的是,诗人在“月”和“关”的前面,用“秦汉时”三字加以修饰,给万里边关赋予了悠久的历史感,称神来之笔。”

  “封相公此言不错!”礼部尚书陈叔达也是当世才士,开口言道,“而‘万里长征人未还’此句,万里长征显然有夸大的修饰在里面,然巧妙用此,可见从军征战之艰辛,尤怜三军将士征战之苦,至于‘人未还’则有两层意思,第一乃是征战之后还未归来,第二则是征战之后从军将士已经成为累累白骨,不能归来,不论是哪一种,都给人凄然之感。”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