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都市现言 > 轮回之见或不见 > 第九章 红衣碧荷

轮回之见或不见 第九章 红衣碧荷

作者:何望晴 分类:都市现言 更新时间:2023-12-30 02:31:28 来源:免费小说

  “替我好好照看这片竹舍,也许有朝一日,我的那位故人会回来这里居住。”乾隆临行前嘱咐阿祥。

  阿祥眼中含着不舍,频频点头。和坤默默地看着这个曾经的兄弟,心中在和他做最后的告别。自己的面前已是一条不归路,怎会如乾隆所愿,有幸能来这里安享余生?

  回程中突然下起了大雨,荒山野岭间一时找不到避雨的所在,车夫只好将马车赶到路边的一棵大树下暂时躲避。山间的雨来得快也走得快,不出片刻就雨过天晴起来。君臣二人继续上路,没行出多远,前面忽然传来呼救声。

  和坤掀起车窗口的帘子向外瞧,一眼便看到了那个站在明媚春光里的红衣女子。

  和坤下了马车,走近那女子,待看到她那张被雨水冲乱了妆容的花脸时,不由得一怔。这时那女子胡乱在自己面上抹了一把,露出一双清澈灵动的眸子,骨碌碌地转着,被脸上花花绿绿的颜料衬得很是顽皮可爱,和坤也不觉被她的这副狼狈模样逗得莞尔一笑。

  那女子知道和坤一定是在笑她,撅起嘴来气恼地道:“官爷若是到的早些,奴家岂会落得如此狼狈,如今反倒笑起奴家来了。”

  和坤闻言收起了笑脸,警惕地打量起这个不过十六、七岁的少女,心中暗自惊骇不已:“自己明明穿的是常服,这女子怎会看出自己身负官职呢?莫非是乱党设的圈套?”

  那少女丝毫没有察觉出和坤的异样,径自不满地嘀咕道:“知府大人只交待说,这个时辰等在这里就能见到皇上,谁想到先等来了一场大雨,害得奴家被淋成这副模样,还怎么见皇上啊!”

  和坤听到这里总算明白过来是怎么回事了,不由得为自己先前所做的那些谨慎安排感到有些后悔。本来这次微服出巡前,皇上吩咐只带自己一人,可自己怕路上有个什么闪失惊了圣驾,所以不但安排了大内侍卫充当车夫,还暗中知会了徽州府派人在所属地界内暗中护卫。没想到徽州府的官员为了讨好皇上,竟节外生枝地想出了这种奇葩的方式给皇上进献美女。

  看了一眼少女脸上的凄惨模样,和坤略作踌躇,取出一块巾帕递给少女。待少女将脸抹净了,和坤不禁再次打量起她来,当然这次不是以警惕的目光,而是以评估的眼光来看。这红衣少女生得并不十分美艳,但神情颇为活泼可爱,而且身材很是妖娆多姿,尤其被雨水打湿了衣裳,更显玲珑曲线。

  注意到和坤审视的目光,那少女也瞪圆了眼睛上下打量起他来。这样一来,和坤反倒被对方这种肆无忌惮的目光看得不自在起来,轻咳了一声问道:“不知姑娘贵姓芳名?”

  “奴家姓贺,叫玫儿。奴家又该如何称呼官爷呢?”少女依然瞪着一双澄澈的大眼睛看着他。

  和坤微微一笑,道:“本官和坤。”

  “和大人可以让奴家见到皇上吗?”少女直率地问道。

  看着这位天真烂漫的少女,和坤不觉暗自为她感到惋惜。如此单纯爽朗的女子,若是进了暗无天日的后宫,怕是很快就会被活活地吞噬掉本性,成为一具行尸走肉吧?他回头看了眼远处停着的马车,犹豫了一瞬,开口问道:“玫儿姑娘是本地人吗?为何事要见皇上?”

  贺玫儿脸上的神色黯了一黯,答道:“玫儿家就在徽州城里,爹爹做生意亏了本,只好将我送去给知府大人做小。可知府大人说要将我献给皇上,就让我一直住在府中的偏院里,今日又让人将我带来这里见皇上。”

  听了玫儿的一番话,和坤立刻打消了阻止她见皇上的念头。因为他知道,若是此时打发玫儿离开,徽州知府失望之下,多半会牵怒于她,恐怕会对她做出更加不利的事情来。既然自己无法救人救到底,索性就由她去吧,也许她竟能有幸得到皇上的宠爱,得个贵人答应之类的名分,也算是个不错的归宿,起码比让那位恼羞成怒的狗屁知府糟蹋了强。

  至于那位知府大人嘛,自己是决计不会放过的,非得要狠狠敲上他一笔才行。既然有胆利用我和坤作为进身之阶,想必是有一定的承受能力了,这一次定要让他牢牢记住,得罪了我和坤究竟要付出怎样的代价。

  一念及此,他打算这就带贺玫儿去见皇上,一转身,赫然发现皇上已经下了马车,正向这边走了过来。他忙低声嘱咐玫儿:“皇上过来了,见了皇上要低头行礼,记得多听少言。”

  少女眨着大眼轻轻点了点头,对他露出了一个灿烂的笑容。

  四月二十三日,圣驾返京。

  还在返京的路上,乾隆就得到奏报,甘肃回教田五等人起兵作乱。刚回到京城,乾隆马上命福康安等赴甘肃剿匪。七月,回教叛乱被平定,身为军机大臣的和坤因功授予世袭轻车都尉,并授协办大学士。九月,封一等男爵。这一年,乾隆把圆明园的附属花园淑春园赐给了和坤。

  这座淑春园其实就是个大水田,园内几乎没有什么像样的建筑。但是和坤却对这个园子有着近乎着迷地喜欢,不惜斥巨资开始对其进行大规模地翻修。

  园内设计大体是仿照圆明园中福海(原名东湖)沿岸的景致,甚至将圆明园中的石舫也仿制了一座,放在淑春园里的未名湖中。这些本都属于逾制之举,可是作为皇上宠信的权臣,竟没有御史胆敢轻捋虎须,上书弹劾他。

  淑春园大致修建完成后,和坤便经常居住在此园中,因为乾隆皇帝一年中大多时间都是在圆明园临朝听政,这样一来也方便他应付皇上的随时召见。

  乾隆五十二年(公元1787年)八月,朝廷上下正在为福建匪逆林爽文作乱之事闹得惶惶不安。林爽文部已围困了台湾诸罗城,乾隆派去渡海增援的一万二千人也因将领胆小无能而毫无建树。

  这一日,皇上身边的传旨太监胡公公来淑春园中传皇上口谕,命军机大臣和坤即刻进宫见驾,商议台湾剿匪事宜。

  和坤听完口谕,正要马上随胡公公一起进宫,胡公公却突然大声咳了起来,好不容易止住了咳声,他慢慢自怀中掏出一块巾帕,轻拭了一下唇角。

  当和坤不经意间看到那个巾帕一角上所绣的那片翠绿荷叶时,不由得怔住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