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都市现言 > 鸾凤重华 > 第274章对弈(三更)

鸾凤重华 第274章对弈(三更)

作者:蔷薇晓晓 分类:都市现言 更新时间:2023-12-30 02:25:11 来源:免费小说

  听得这话,就连沈君兮都没忍住笑了起来。

  不用进去,她都能猜到周福宁脸上的神情。

  “哎呀,这棋没法下了。”纪晴就有些垂头丧气地叹道。

  周子衍却在一旁出着主意:“不如你让她和殿下下一局?”

  纪晴就觉得这个主意好,说话间就要从棋桌旁站起来。

  没想到周福宁却是一脸嫌弃道:“不要,我才不要和七哥下棋,他手黑,每次都把我杀得个片甲不留!”

  赵卓一听这话,也就哈哈大笑了起来。

  那还是周福宁小时候的事。

  那时候她刚学会下棋,却喜欢四处找人对弈。

  但是碍于她的县主身份,对方总会或多或少地放水,让她赢棋。

  岂料她却因此而膨胀了,还真的以为自己棋艺很高超。

  每每一进宫,就总想拉着皇子们下棋。

  其他的皇子年纪偏大,周福宁和他们玩不到一块,因此她总是找年纪最小的七皇子赵卓。

  可周福宁的棋艺不高,又总爱悔棋,弄得赵卓苦不堪言。

  后来有一次,赵卓一不做二不休,一滴水不放地杀了十几盘,杀得周福宁是高高兴兴地来,哭哭啼啼地回去了。

  从此之后,周福宁再也没来找过赵卓下棋。

  见周福宁还记得小时候的事,赵卓也就笑着起了身:“既是如此,不如你和纪晴战一盘吧,我和子衍在一旁看着,绝不会像你那样指指点点的!”

  周福宁一想,这个主意不错,也就高高兴兴地在纪晴的对面坐了下来。

  之前是赵卓执黑子,纪晴执白子,见周福宁在自己对面坐下后,纪晴就悄无声息地将两人跟前的棋子罐换了换,让周福宁执了白子。

  此时,沈君兮正好入得院来,在赵卓的身边站定,跟着赵卓和周子衍一起,看着周福宁和纪晴二人你来我往地落起子来。

  赵卓虽未回头,却已感受到了沈君兮的气息,因此也就垂了手,借着二人宽大的衣袍悄悄地握住了沈君兮的手,并藏在袖里用拇指轻轻地摩挲起来。

  沈君兮意外地看了赵卓一眼,只见他全神贯注地瞧在棋盘上,一脸的淡然,好似那个握着沈君兮的手的人不是他。

  真是道貌岸然!

  沈君兮在心里轻啐了他一声,倒也随他去。

  纪晴和周福宁你一子我一子的下着,稍微懂点棋的人一看就知道纪晴在严重放水。

  明明可以围死周福宁的地方,纪晴却故意空着,然后让周福宁绝处逢了生。

  可周福宁这个傻丫头却还不自知,一个人在那洋洋自得,看得赵卓和周子衍直摇头。

  也就只有纪晴有这好脾气逗着周福宁玩了,要换成他们二人,恐怕早就摔子而去了。

  沈君兮瞧着这二人的“和平棋”恐怕还要下上一阵,也就让人在纪晴的院里摆上了茶点,然后邀着赵卓和周子衍一道喝茶去了。

  女人们坐在一起,经常是聊不完的针头线脑,而男人们坐在一起,通常说的就是时局大事。

  南诏的战事,就成为了二人绕不开的话题。

  沈君兮遣了跟前服侍的人,静静地坐在他们二人身旁,煮茶、斟茶,也顺便听听他们二人的论见。

  相对于周子衍的乐观,赵卓却觉得这是一场恶战,从天时、地利、人和到双方的排兵布阵,他都说得头头是道。

  上一世,沈君兮对那一场战事了解得虽不多,但也知道当时燕军在南诏陷入被动的很大一个原因就是主帅的轻敌。

  因为觉得大燕军是无往而不利的,又觉得南诏国不过是个曾经败兵的附属子国,大燕军到两国边境上扬扬国威,对方便会吓得屁滚尿流。

  结果,实际情况却掉了个边,大燕军反倒被南诏打得丢盔弃甲。

  而吃了败仗的大燕主帅却报喜不报忧,明明连吃败仗却同朝廷说节节胜利。

  战事一拖再拖,到最后南诏不但夺回了他们的六百里地,还抢占了大燕的城池,造成大燕南境子民流离失所。

  后来还是有御史将此事上参了朝廷,那位主帅实在是兜不住了,才同朝廷说了真话。

  昭德帝自然是怒不可揭,不但派人将那主帅给抓了回来,更是临阵换帅,历经了三年,大燕国这才取得了微弱的胜利。

  想着上一世的那的过往,再想着代替昭德帝亲征的康王赵喆,有些事情就好似锁链一样在沈君兮的脑海里一环扣一环地套了起来。

  赵喆会不会就是上一世那个谎报军情的主帅?

  而赵卓则会成为那个临阵换帅的人?

  可她怎么记得南诏战场上主导战场的却是镇南将军章钊呢?

  还是因为上一世她对这些事并不关心,所以记忆里出了什么偏差?

  沈君兮一时也闹不太明白,索性就不再去想这些,而是专心听起赵卓和周子衍的辩论来。

  赵卓慷慨激昂地对战事进行了一番分析,周子衍却很是不以为意,觉得赵卓这是在夸大其词。

  他同样旁证引据地和赵卓辩论了起来,激烈得连周福宁和纪晴都放下了手中的棋子围观了过来。

  不久,连读圣贤书也闻窗外事的纪晴也加入了他们的论战,不过他的观点虽然偏向赵卓,却也存着审慎的乐观。

  沈君兮就想到了次年二月的会试。

  上一世的那个时候,南境战场上传回的都是报喜不报忧的捷报,主考官一心想投昭德帝所好,就出了个与这战事相关的考题。

  题目具体是什么,沈君兮自是不得而知,她只知道那一年状元、榜眼、探花的文章被刊印了出来,传到了沈箴的手里。

  她记得最清楚的,就是父亲在看过之后忧心忡忡地说了一句:“南诏战事只知歌功颂德、粉饰太平,朝廷要这些蠹虫何用!”

  因为当时身处贵州的他们,是最先晓南诏战事的人!

  这一世,会不会还和前世一样呢?

  沈君兮就在心里默默地想着,然后用近似玩笑的语气同纪晴道:“晴表哥,要是让你以南诏的战事为背景,写上一篇八股时文,你可有把握赢得考官的青睐?”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