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历史 > 替身他上位了 > 替身他上位了 第98节

替身他上位了 替身他上位了 第98节

作者:义楚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12-30 01:32:56 来源:免费小说

  屋内只点着一盏烛火,下过雨的屋子里泛着几分潮湿。几人刚进了屋内,站在桌后的人听见声响抬起头。

  沈清云看过去,只见来人穿着一袭僧衣,身型站的笔直。烛光打在那张脸上,漆黑的夜里带着几分出尘脱俗的气质。

  饶是岁月蹉跎,在这张脸上也看的出年轻时候的鼎盛,定然是个绝代的美人儿。

  “人在门口站着呢,我见您没睡,这才叫人进来了。”婆子见人没反应,上前拿了帕子,走上前提醒道。

  桌案后的人这才放下手中的毛笔,湿帕子擦了擦手,才重新看向屋内的两人。

  她与婆子一样,落在沈清云身上的目光看了良久,随后才跟着坐了下来。

  “外面还下着雨,怎么过来了。”

  姜玉堂见她声音平淡,却带着几分关心,唇角往下弯了弯:“今日来寺中上香,故而来您这儿看看。”?

  两人说完这句话后,接下开又是一阵沉默。屋内的气氛有些胶着。

  嬷嬷见状,立即端了茶水送上来。

  青花瓷盏放在桌面上,无人动。一杯茶水冷后,姜玉堂起身就要告辞:“天色不早,就不打扰静安居士了。”

  他起身,握住沈清云的手,如来时一样站在她面前,挡住了风雨。

  沈清云出门之前往身后看了一眼,静安居士在屋内站着。

  她面色淡然,可那张脸上依稀能寻到几分姜玉堂的影子。

  他兴致冲冲的带自己过来,见的又是他的何人?

  沈清云仰头往脸上看了一眼,黑夜中姜玉堂那双漆黑的眼睛格外明亮。

  她下垂的手紧了紧,心下莫名有些不安。

  第95章 死婴

  从静安居士那儿回来后, 沈清云心中有些不安,总觉得会有什么事发生。

  可忐忑了好几日,姜玉堂却是半分反应都没有, 她这才渐渐地放下心。

  本说只在寺庙中留宿一晚, 可雨下个不停。接连好几日的瓢泼大雨冲垮了山路,有些地方已经出现了滑坡,这个时候下山注定不安全。

  他们只能在山上继续住了下来。

  沈清云吃过斋饭,推门去了千鲤湖那儿。

  寺中规定, 膳食不可浪费,沈清云要的是最少等份,可还是余下不少,只得每日等小师傅走后,去偷偷喂了寺内的锦鲤。

  这些鱼吃得欢快,半点都不怕人, 亲昵的围着她的手游来游去。几日下来, 一池子的红锦鲤像是又胖了一圈。

  沈清云掰下一块馒头扔下去, 身后却传来脚步声。赵禄像是一路跑过来的, 额头的汗往下滴。

  瞧见沈清云他才停下来,气喘吁吁地往着前方一指道:“世子爷请您过去。”

  锦鲤池后建了一座凉亭,亭子四周种着不少银杏树。

  这处偏僻, 平日里极少有人过来,银杏树生的又茂密, 枝叶一档极少有人知晓这里还有一座亭子。

  沈清云随着赵禄过去, 待进去后才发现不止姜玉堂一人。

  正下首坐着个圆脑袋的和尚, 身上穿着僧衣, 目光透着慈悲。饶是第一次见, 沈清云也猜出了这人便是圆空大师。

  这几日姜玉堂每日天还未亮人就去圆空大师那儿听禅。除了他之外, 沈清云想不到还有何人。

  她转头,看向另外一个,恰好,那人的目光也正看着她。

  他端坐在主位之上,面容带着温和的笑。可饶是如此,浑身的气质却是逼人压迫的紧。

  像是摄人心魄,又像是带着戾气。

  可独独不是京都的风水里能将养出来的。

  这样的人得久经沙场,得冲锋陷阵。死人堆里躺过,鬼门关里走过,历经生死才有这番气质。

  许是沈清云盯着的时间太长了,他偏头低笑了一声。姜玉堂见状立即走上前,拉着沈清云就要赔礼。

  “无事。” 来人倒也不怪,随意的挥了挥手,目光是对着沈清云说的:“可从我脸上看出什么来了?”

  他语气温和,目光里带着打趣。与浑身那狠厉的气质不符,倒显得格外好说话。

  姜玉堂握住她的手紧了紧,上前一步想为她辩解。只还未开口,沈清云便道:“只是觉得将军像是刚从战场上下来。”

  问话的人愣神了偏了,随即一笑。低头喝了口茶,他道:“姜世子,你的人眼睛倒是毒辣。”

  他轻声笑着,面上的表情依旧是温和:“我一无穿铠甲,二无佩剑,就这也被她看出来了。”

  他是没有穿铠甲,身上只着了一袭玄色的长袍。唯一令人不解的是,这样的天身上还披着一件貂皮大氅。

  整个人端坐在银杏树后,细长的手指中夹着一枚棋子。半点不似将军的模样,反倒像是哪个富贵人家的贵公子。

  可有的东西就是掩盖不住。

  上过战场的人气质与旁人不同,那是一种刀锋斧刻般的记号。更是这些京都少年郎们如何伪装也伪装不了的。

  他没再继续说下去,转头与身侧的圆空大师又继续下起了棋。

  姜玉堂拉着她坐下来,立即就有奴才上前奉起了茶。

  她低头抿了一口,便不再说话了。

  沈清云往四周瞧了眼,这凉亭建在半山腰之上,四周枝叶茂盛,若不仔细从下面半点都瞧不出来,可从上面往下看,视野极佳。

  连池子里的锦鲤都看的清有几条,瞧的都是一清二楚。只怕她刚走过去,这些人便发现了。

  一局棋下了半个时辰都难以分胜负。

  不知过了多久,从山下来了一队人马。

  “爷。”领头那人走在那贵人面前,身子微微往下弯:“山路已经清理干净,即刻便可动身下山了。”

  之前下大雨,泥石冲垮了山路将他们一群人全部困在寺庙之中。士兵们清理了两日,才算是把山路清理干净。

  姜玉堂此次前来没带护卫,怕路上危险,故而选择与贵人一起入京。几人一同下山,沈清云坐在马车撩开帘子就可以看见前方浩浩荡荡的队伍。

  他们的马车跟在队伍后面,而那位贵人的马车被里三层外三层的护着,走在最前方。

  沈清云放下手中的帘子,转身看向身后:“马车上的人是谁?”

  姜玉堂低头看着手中的书籍,头都没抬:“你觉得是谁?”

  这样大的阵仗,浑身又是如此的气质。沈清云垂下眼帘,想到外面那些护卫们训练有素的模样:“恒亲王。”

  想来能让姜玉堂作配,身边的人又有军中纪律的,怕是也只有这人。

  “是他。”姜玉堂点头。

  “恒亲王早早归京,入京之后却紧闭王府大门不出,就连陛下都难以见他一面。”

  “此番前来灵若寺颇为隐秘,越少人知晓越好。”

  姜玉堂这是在提点她,这事恒亲王不愿意让人知晓。

  可对她却又坦诚相待,只要她问,便半点都没瞒着。

  沈清云垂下眼帘,姜玉堂并未看见她眼眸中的神色,只过了会儿才见她问:“他来寺中是为求医?”

  还未入冬,恒亲王却披着一件貂皮大氅,沈清云想到刚刚瞧见时他那略微苍白的唇色,像是病弱之兆。

  这回姜玉堂是当真有些惊讶了,他放下手中的书,看了沈清云一会儿,点了点头。

  “恒亲王此次入京身侧带了位女子,自幼患有腿疾。”他道:“圆空大师虽不是凡尘中人,可医术高超,对于腿疾之症颇为研究。”

  “恒亲王此次上山,便是请圆空大师下山为那女子医治的。”

  特意上山,亲自去请。

  这位患有腿疾的女子在恒亲王心中分量有多重,不言而喻。

  “听闻那女子自幼跟着恒亲王,两人朝夕相处,在西北一待便是七年。”马车外,赵禄挥着手中的马鞭,忽然开口:“恒亲王为了这个女子不娶,这事在市井中都快成为佳话了。”

  马车身侧跟着的就是恒亲王的护卫,赵禄这一言难念不会被人听去。车厢中,姜玉堂眼神微微冷了下来,抬手扣了扣车壁。

  赵禄心下下一激灵,再也不敢说话了。

  他抬起手一挥马鞭,正要狠狠地往下抽去,眼尖的瞧见前方的队伍停了下来,吓得他心下一慌立即勒紧了缰绳。

  “怎么回事?”车厢中,姜玉堂急忙护住沈清云的后脑勺谨防她撞上去,一边掀开帘子。

  “世子爷……”赵禄坐在外面,手指着前方:“您看。”

  下了几日的雨还未停,依旧还下着朦胧细雨。滑坡的石头才刚被清理干净,山路之上一片泥泞。

  可就在这山路之间,一妇女跪在半山腰上,跪在细雨之间。整个人匍匐在地。

  三步一跪,九步一扣。

  她不知何时来的,也不知从山下到山腰究竟跪了多久。只如今她整个人浑身泥泞,雨水打湿了浑身。

  满目虔诚的跪着,头狠狠地磕在地上,以一人之身,挡住了所有人的路。

  前方恒亲王的马车停在原地。

  沈清云掀开帘子,只见那妇女双手撑在地上,试图站起来,瘦弱的身子摇摇晃晃,雨帘之下,她整个人都在颤抖,半弯的身子像一座大山,还未站起又重重的扑倒在地上。

  她立即下了马车,姜玉堂见状,撑着伞跟在她身后。

  走进之后才发现恒亲王也下来了。沈清云顾不上行礼,蹲下身子走在那妇女身侧。

  刚靠近便闻到这人身上的血腥味,石砾与树枝划破了手掌,这人的膝盖到双手没一处完整的

  血水顺着手指滴下来,一滴滴落入泥泞之中。

  沈清云蹲下身,要去试探这人的脉搏,手还没伸出去,却是顿在了原处。

  之前隔着雨帘看不清楚,这时候才看见她背上还背着个婴儿襁褓。

  背上的蓑衣紧紧地,把襁褓遮挡的严严实实,哪怕她整个人狼狈不堪,却还是把孩子牢牢背上身上。

  可是这么大的雨……沈清云的手从她手腕上挪开,掀开蓑衣。手指刚放在襁褓上,头顶一只忽然伸出来,挡住了她。

  油纸伞下,恒亲王的声音带着略微的沙哑:“别看了。”他低头看着身下,襁褓里听不见一丝呼吸。

  六月份的天,这只手如寒冬里的雪。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