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其他 > 穿越1933年(百合ABO) > 初到渔村

穿越1933年(百合ABO) 初到渔村

作者:Dyppc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3-12-29 22:37:27 来源:免费小说

  周景缓缓睁开眼睛,没有看到呼吸面罩和雪白的舱顶,映入眼帘的是破破烂烂的茅草,再仔细一看,自己似乎身处一处简陋的草棚子。

  “我去,这也太复古了。”她摸了摸身下的草席,用力晃了晃脑袋,确定自己不是在做梦,可是真实的触感告诉她,这绝对不是梦。

  她检查了一下自己的衣服,衣着完整,但是随身带的东西,全部不见了,床上有一床薄薄的被子状物品,虽然气味很怪,不算干净,可是能看出这里的主人是在照料自己,不然的话用不着给她保暖的物品。

  “有人吗?”周景试探着喊了一声,她分析这里的陈设应该属于人类文明的,那么对方就会语言有所回应,哪怕听不懂。

  过了一会儿,外面有脚步声传来,木门吱的一声被推开,一个穿着粗布衣服,面容慈祥的老妇人走了进来。

  “姑娘,你醒啦。”老妇人对她微笑。

  “我这是在哪儿?”周景心里万分惊讶,虽然老妇人说话带着方言口音,但是作为历史学的学者,周景发现她说的话是和自己使用的地球联邦官方语言非常相似,但是地球联邦早就统一语言了,最后的方言被存储在语音博物馆里,已经没有人会使用了。

  老妇人回答:“这里是吴家村,我家老头子出海返航的时候,在附近一个小岛的海滩上发现了你,就把你救了回来,你昏迷了好几天呢。”

  “吴家村?”周景一脸茫然,地球联邦现在还有村这个组织吗?可是老妇人说话也不似作伪。

  “姑娘我听你的口音是北方人吧,怎么会掉进海里?”

  周景一个激灵,脑海中冒出一个荒谬的想法,她颤声问:“老人家,现在是哪一年?”

  老妇人想了想回答:“民国22年啊,姑娘你怎么……”

  民国二十二年!周景瞪大双眼,换算公元纪年的话是1933年,而她所在的年份是2133年,也就是说自己回到了二百年前的民国。

  “姑娘,姑娘?”老妇人见她发呆又唤了几声。

  周景从巨大的冲击回过神来,呆呆地说道:“不好意思,老人家,刚才走神了,我是从海外回来的半路遇上海难,本来以为自己要葬身大海了,没想到被你们救下,多谢你们的救命之恩。”

  “嗨,说这些干什么,你先住下来,以后在想办法联络你的家人吧。”老妇人不在意的摆摆手,出门去给她端来了一碗粥和几样晒干鱼获做成的小菜。

  周景属实饿坏了,虽然这些东西不怎么可口,她还是将所有东西都吃光光,作为经常去考察的历史系学生,野外生存课是必修课,学院供给的干粮比这个难吃多了,她还是靠着一点干粮在野外独自生活过一个月。

  在她那个时代,所有人的基因都被改造过,她们的消化系统更加强悍,对食物的营养吸收能力也更强,所以虽然好几天未进食,吃了这一点食物,她已经能够支撑身体的运转,于是便离开屋子,她要观察一下老妇人口中的吴家村。

  推开门,扑面而来的是潮湿又带着海水特有咸味的海风,这个村子很贫穷,老妇人家周围有十几个泥巴、木头、茅草搭建的小房子,有很多木头架子,上面晾晒着鱼干,气味有些难闻。

  村民晒得皮肤黝黑,男女老幼都打着赤脚,看向周景的目光有一些古怪,他们低声用一种非常艰涩的方言交谈,似乎是在议论周景的模样打扮。

  “老人家,我帮你干活吧。”周景找到正在编织渔网的老妇人。

  “不用了,你刚醒过来,好好休息。”

  “我已经好了总不能吃白食吧。”

  周景在厨房转悠了一圈,发现柴垛跟前有几根木头,似乎是刚被拖回来,还没来得及劈开,于是她便抄起放在柴垛上的斧头,手起斧落,一根碗口粗的木头,轻轻松松便被她剁成两段。

  老妇人愣住,震惊地说:“没想到姑娘你力气这么大。”

  “所以您看,我是能帮忙的吧。”周景摸摸后脑勺。

  她只是力气大,并没什么技巧,老妇人放下手里的活计,教她怎么劈柴,两人这教学之间,拉进了关系,周景后知后觉想起了自己还没告诉人家自己的名字,老妇人倒是不在意,说自己随夫姓,村里人都叫她吴叁娘,她丈夫叫吴荣,大家都教他荣伯,而且荣伯还是吴家村的村长。

  晚上,荣伯回来,他是村里唯一读过书的人,所以和周景更有共同语言,听说她是从海外回来,眼里冒出光芒,激动地问:

  “这么说周姑娘你会洋文了?”

  “如果英文、法文我都会。”以前在学院,语言课可是她的优势科目。

  “太好了,能拜托周姑娘教一教村里的孩子洋文吗?就是英国人说的话就行。”荣伯搓搓手,诚恳拜托。

  周景愣了一下,问:“为什么要学洋文呢?”在她的所学中,旧时代中国农村可是很保守的,很长时间还在学四书五经,怎么会学起洋文来。

  “你不知道,现在城里招工,会洋文的话,能进洋人开的工厂,工钱也能多一些。”荣伯解释道。

  周景立刻问:“您说的城里是哪里?”

  “香港呗,还能是哪儿,现在那里是洋人的地盘。”荣伯回答。

  周景心里惊喜不已,她记得两百年前,香港可是整个东亚最繁华的城市之一,如果能去香港,也不枉自己穿越一趟,总不可能一直窝在小小的渔村里。

  于是周景答应了村长荣伯的请求,做了渔村的学堂老师,整个村子的小孩们都来跟着她念书,学习英文,虽然这些孩子都没有受过正规教育,但是学习简单的日常用语还不算特别困难。

  在她的教导下,不少孩子都会用英文说“你好”“再见”“爸爸”“妈妈”这些日常用语。

  时间过了一个月,某天荣伯兴冲冲来到学堂,说是城里有家棉纺厂在招工,他准备带几个大一点的孩子去试试,周景提出要一起去,荣伯自然答应。

  在渔村的这段时间,周景把原来的衣服换了下来,穿的是叁婶的旧衣服,这次去城里,她重新换上了自己原来的衣服。

  他们坐着渔船,在海里颠簸了一个多小时后,来到了码头,这里和周景想象中相差甚远,并没有壮观的邮轮,只有几艘铁皮船,大部分都是渔船,询问荣伯才知道,这里是专门卸载渔获物的,不是远洋大船进出香港的码头。

  上了岸,周景更是皱眉,这里太脏了,污水遍地,一不小心就踩到了腐烂的内脏,她还穿着皮靴呢,荣伯和几个小孩都穿着布鞋,似乎一点都不介意这里的环境,反而非常开心,荣伯一边走一边用土话跟孩子们说:

  “一定要好好表现,进了城里的工厂,就能争钱了,攒下洋票子,以后娶媳妇,不用再跟你阿爸一样出海打鱼,靠天吃饭……”

  算了,自己恐怕体会不到小渔村里的人向往大城市的心境,周景叹气,希望这些孩子们能如愿以偿吧。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