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其他 > 天灾种田记 > 天灾种田记 第9节

天灾种田记 天灾种田记 第9节

作者:慕水之鱼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3-12-29 22:16:53 来源:免费小说

  菜农视频最后表示,一年勤苦全部白费,投入的大量资金也全部付之东流。他还说不仅仅他一家这样,他这里所有的菜园果园全部都是这个情况。

  他呼吁有关部门重视此现象,找出原因及早预防,也呼吁相关部门能考虑农民的实际情况延缓贷款还款。

  许多农户和果农都是借了银行贷款搞种植,等到地里农作物出产后才有钱清还贷款,而现在受灾以后农作物全部死去,不仅贷款还不上就连投进去的本金都全部赔光了。

  这位菜农还表示粮食危机已经来临,请广大市民节约粮食,并期待浓雾早日散去,希望世界早日恢复正常。

  视频发出去没多久就冲上热搜榜第一,在这个话题下面,无数网友发布视频,内容全部都是关于农作物死亡腐烂的消息。

  由此可见,这种现象并不是单一出现而是全国范围内甚至整个海蓝星上的普遍现象。

  看到这个消息,再联想各地限购政策,广大人民群众的恐慌情绪一瞬间达到顶峰。

  观测到网络舆情,国家第一时间发布新闻公告表示,库存粮食充足,即使没有出产,存量也够所有老百姓吃三年,因此请广大群众不必惊慌,听从号召坚守自己的岗位,理性囤积粮食。

  国家反应迅速,发布的公告缓解了大部分人民群众的恐慌情绪,知道有粮不会饿死。但人民群众依旧没有安全感,老话说得好:手里有粮,心里不慌。库存有粮不妨碍我屯粮,毕竟谁也不能保证库存的粮就一定能够及时到我嘴里。

  还有一部分人完全不相信国家的说话,觉得粮食库存根本不可能够所有人吃三年。就算粮食够,其他食物呢?肉蛋奶、蔬菜、水果呢?也能够吃三年吗?

  所以即使知道库存有粮,人民群众的屯粮热情依旧火焰高涨。

  尤其是能长时间储存的食物受到热烈欢迎,比如各种罐头、集成口粮、压缩饼干等等。

  唐雪在超市限购的时候就已经不去购买了。每天从短视频里都能够刷到超市人山人海的视频,她懒得再去凑热闹。

  她忙着在家育苗种菜,争取尽早实现自给自足。把配置好的营养土倒进种菜箱,种菜用的营养土既要松软透气还要能提供营养,通常由草木灰、泥沙土、腐叶土、有机肥安装比例混合而成。

  她准备了不少营养土放在空间,以备不时之需。

  将土壤铺平再将育苗箱中的幼苗,一棵一棵移栽到种菜箱内。

  她移栽菜苗的时候,赤藤突然从墨珠空间中跑出来,在新移栽的幼苗叶片上蹦来蹦去,或是缠在某棵粗壮菜苗上“荡秋千”。赤藤好像很开心家里多了这么多幼小的新生命,她就像一个大姐姐一样细心照料它们。

  被赤藤特殊照顾的“小弟们”不仅生长速度增加,体格也更强壮。就连那几个盆栽也像是被滋润过一样,飞速茁壮成长。

  没想到赤藤还有这样的技能buff,以后她可以安安心心地走室内种田流了。

  唐爸唐妈参观过阁楼上家庭种植房后非常诧异,从来没想过从小五谷不分的人竟然会想要在家种菜,还打造出一个功能齐全的种植房。

  唐爸笑着说:“以后这就是我们家的菜园子,我们家就可以吃上纯天然安全健康的蔬菜了。”

  末世前没这样的口福,末世后反倒实现了梦想。

  自从超市开始限购以后,小区群里开始有能人组织团购,提前订货然后商家送货上门。小区里不少人都是公务员或者双职工家庭,并不是所有人都有时间去超市购物。

  在群里组织团购的人被称为团长,这些人有人脉有渠道,能弄到很多别人买不到的物资。团长会将商品名称和价格发在群里,需要购买的可以跟团,然后联系商家送货上门。

  这种购物方式不仅安全性大大增加还省去许多麻烦,唯一的不好大概是价格比超市同类产品价格上涨30%。

  这也可以理解,没有足够的利润,谁会冒着风险送货上门。

  超市商品已经在大规模涨价,以前2元一瓶的矿泉水现在已经卖到3块,价格已经上浮极快且每天都在上调,可谓一天一价。等发现水资源污染,2元瓶装矿泉水能卖到10元以上。

  虽然团购价格昂贵但还是有很多人下单,住在他们这个小区的人,多少还是有点经济实力的。

  唐家这一栋501室就有人在群里开团卖西瓜,价格是8元/斤。一个10斤左右的西瓜就需要八十元。根据团长的图文介绍,西瓜品种不错,浓雾前就买4.5元/斤。

  群里不少人下单,唐雪也跟着买了3个。唐爸唐妈都忙着上班,顾不上家里,家里的财政大权就掌握在她手中。

  团购配送速度很快,前一天晚上下单,第二天早上八、九点钟就能够收到。唐雪买的都是大西瓜,每个都在10斤以上。

  送西瓜过来的正巧是居住在501室的团长,是个高个子男生,头发有点长,带着口罩看不到整体面容,听声音像是个年轻男人。

  据他介绍,他是租住在501的租客,因为考研居住在这里。这次和他合伙卖西瓜的商户是他同学,明天还有一批小龙虾到货,如果有兴趣可以提前预定。

  有活的小龙虾卖,唐雪当然不能错过,当即表示预定10斤。知道江晨也爱吃小龙虾,她特意给江誉发消息,问他要不要购买。突然想到江誉并不在小区群里,又把他拉进来。

  小区一共有三个群,一个是大群,所有小区业主都可以加入。一个是网格群,只有同属一个网格的业主或者租户可以加入,网格群都是由网格管理员组建的,通常网格群是人数最全面的群。还有一种是楼栋群,只有本栋楼的业主可以加入。

  唐雪把江誉拉进这三个群内。

  看到有新人进群,管理员会提示新进人员修改昵称,一般都是具体楼栋房号加姓氏。

  江誉正在跟公司员工在钉钉上开视频会议,电脑边放着的手机突然想起一连串微信消息提示音。

  “叮叮叮叮,叮叮叮叮叮叮叮。”

  急促的提示音让他不得不暂停说话,拿起手机查看。

  原来是有人将他拉进了小区业主群,不用想也知道是唐雪。

  他按照群公告将名称更改,再将群消息调为静音。

  唐雪发给他的消息他也看见了。虽然他很不想买给那个老是出卖他“小秘密”的弟弟,但还是按照她的提示去群里找个501的团长预订小龙虾。

  处理完所有事才放下手机。

  正在开会的所有员工就这么眼睁睁地看着老板当众玩手机,却敢怒不敢言,尽管自己镜头外面也会悄悄摸鱼。

  第十三章

  浓雾中的混乱

  501室的团购团长办事效率极其迅速,前一天预订,第二天早上八点多就在群里通知小龙虾已经到货,顺便还拍了个小视频发在群里。空地上整齐得放着一堆白色泡沫箱,每个箱子上都用黑笔标注了门牌号。

  仔细看看会发现别墅区的顾客最多。

  小龙虾送过来的时候是江誉出去签收的,他说以后再买东西尽量叫他去签收不要自己出面。这当然是出于安全方面考虑,毕竟平时白天都是她一个人在家。

  江誉把两个泡沫箱都搬到唐家,江誉不会做小龙虾,只好让唐雪帮忙一起做。

  两家一共买了20斤小龙虾,足足花了1600元。短短十几天时间,物价疯长得惊人。当看见活蹦乱跳的小龙虾,她觉得这钱花得值,脑中回忆以前吃过的各种美味龙虾,当即忍不住口舌生津,恨不得立刻就开火。

  如果这次不买,再过不久想买估计也买不到了。国家供应物资已经全面收紧,能买到的东西越来越少,说不定哪天有钱都买不到东西了。

  和她有同样想法的人不少,群里的团购活动每次都爆满,以至于每次都要靠抢。

  她打算把小龙虾分成三种口味做,麻辣、蒜泥、十三香。唯一让她犯愁的是,家里并没有适合煮龙虾的锅。家里常用锅具都太小了,一次煮不了太多小龙虾。

  “怎么办”

  唐雪问江誉家里有没有合适的锅,很显然也没有。她突然想到大伯家肯定有,因为她见过。大伯家到唐雪家开车大约需要15分钟,路程不算太远。

  浓雾爆发以后大伯的餐馆继续营业了两天,但客流量很小,每天只有三四桌人吃饭,外卖也由于缺少外卖员而不得不停止。后来雾霾越来越严重,大伯也在大堂哥的反对下停止营业。

  大伯把饭店里所有食物、调料、酒水饮料等能用上的东西全部拉回自己家,所有东西加起来足足搬了一辆小货车。那时候已经有部分小卖部小餐馆被偷盗的行为,大伯害怕东西放在店里会被人偷光,索性全部拉回家,也省得他们老两口还要去超市抢购物资。

  “走吧!”

  唐雪提着一包东西放进车后备箱,然后坐进副驾驶,系好安全带,转头对江誉说。江誉启动车子缓缓开出地下停车库。江誉这款车的车灯特意改装过,打开的远光灯犹如探照灯一样照亮前方路面。

  车子行驶了大约十分钟,江誉突然在一处路口拐弯处将车停了下来。

  “怎么了?”唐雪不安地打量起车外的情况。

  “路上有钉子,铁片。”江誉回答。

  唐雪顺着他的眼神看去,果然在转弯进入车道后不远处,地面上散落着许多钉子和不规则尖锐的铁块。那些钉子和铁块明显是人为撒在马路中央的,目的显然是为了戳破汽车轮胎。

  “怎么办,要不倒车换一条路走?”

  两人都没想过要下车去查看,谁也不知道到底有什么东西躲藏在浓雾后面,待在车上才是最安全的选择。

  江誉缓缓倒车退后,然后加油门冲上路边台阶,打算借道商铺门口来绕过布满钉子的这段路。绕过钉子路往前继续开一段,就看见一家灯火通明的汽车修理店,透过玻璃门能看见里面隐隐约约站着几道人影。

  看见有灯照过去,汽车修理铺里冲出来一个带着黑色口罩的壮硕男人,男人看见他们的车子突然加速跑过来。

  江誉见状没有停留直接加油门离开。

  “碰!”

  像是一块石头砸在车后备箱上,发出一道响声。唐雪和江誉大概明白,路上撒的钉子和铁块是怎么回事了。

  这种事平时就很常见更何况如今处在浓雾混乱期。

  从唐雪家到大伯家这段路程,他们一路上就遇见三起车祸。其中一起车祸两方人马更是在马路中央大打出手,丝毫不在意自身安全。

  因为浓雾导致的车祸数量多。唐雪想到昨天看到的一则新闻,说浓雾期一天内发生的车祸比过去半个月发生的车祸量还要多。

  保险公司和交警部门即使加班加点加派人手也处理不了这么多的交通事故。医院更是人满为患,挤满各种因为交通事故受伤的人。

  尽管专家说吸入雾霾会损伤呼吸道,呼吁群众非必要不要出门。但不管世界变成什么样,生活还是得继续。如果不出门工作,那日常吃穿用度的花费从哪里来?

  社畜们有一句名言:地球不爆炸,我们不放假。这句话的背后影藏了多少社畜人的辛酸。

  很多公司、工厂依旧在坚持运营,想尽一切办法保障生产,但谁也不知道能够坚持多久,也许下一刻就要停工停产。

  这是一场世界灾难,没有人能够独善其身。

  等他们抵达大伯家小区,已经过去三十分钟,是正常用时的两倍。

  大伯家是一栋联排别墅,是老房子拆迁后的回迁安置房,左邻右里也是相处很多年的老邻居。这个小区临近大学城,很多业主会将房子出租出去,租客大多是刚从学校毕业的大学生。

  车子到达小区南门后,小区保安上前询问并登记后才打开闸门放行。由于最近治安情况变差,社区不得不加强管控小区人员进出情况。大伯事先给门岗保安打过招呼,因此才能十分顺利地进入小区。

  进入小区后右拐直行就进入别墅区,大伯家在第四排第二栋,门口有一个长方形花圃,花圃中种植了许多月季,还有几棵桃树和枇杷树。

  唐雪记得起初这几棵桃树品种不好,结出的桃子并不好吃,后来有人在桃树上嫁接了其他品种,这几颗桃树结得桃子大受欢迎。唐雪吃过几次,味道确实不错,是那种脆甜脆甜的口感。

  唐雪下车就看见大伯正和2个男人在院子里忙活,全身上下灰扑扑的,汗水浸湿了前胸后背,汗水划过脸颊露出一条条污痕。大伯拿着铁锹正在和水泥,还有另外两个男人拿着砖头在砌墙。

  “这是在干什么?”唐雪问大伯母。

  “砌围墙,前天我们小区发生了一起命案,在别墅区最后一排,晚上小偷溜进家里偷东西,被房主发现以后把一家四口都杀了,两个年纪大的,两个孩子,一个7岁,一个13岁,太惨了。”大伯母一脸唏嘘地说道。

  “你说这小偷,你偷东西就偷东西为什么要杀人,简直是畜生。”

  大伯母又气愤又惊恐,“出了这事儿,左右邻居就商量着一起修围墙,正好有户邻居说能搞到砖头和水泥,所以就几家合伙出钱一起修,打算修高点,再撒点碎玻璃、钉子,通上电网,晚上睡觉也能安心点。”

  “没有人听见动静吗?”唐雪接着问。

  “没有,左右邻居都没人听到有声音,一直到第二天邻居看见他家灯一直没亮也没人讲话,才发现不对劲。先给社区打电话,社区的人来了以后发现人都死了又给110打电话,太吓人了。”

  大伯母脸色不好,现在说起来还心有余悸。

  跟着大伯母进厨房,突然一只棕黄色小狗迈着小短腿跑过来,不停地围着大伯母的脚转圈圈,短小的尾巴不停摇来摇去。

  “哪儿来的小狗啊?”

  唐雪一时心痒痒,蹲下身探手摸上小狗的背。小狗也不认生,在她手掌蹭了蹭,就乖乖趴在地上让她摸。

  “从隔壁邻居家要的,刚5个月,还是狗崽子,等养大一点也能看家护院,最起码有动静能提个醒儿。”大伯母回答。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