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其他 > 天灾种田记 > 天灾种田记 第87节

天灾种田记 天灾种田记 第87节

作者:慕水之鱼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3-12-29 22:16:53 来源:免费小说

  油炸土豆条,捞出后撒上辣椒粉、孜然粉、盐、味精、葱拌匀。这是一道曾经风靡南北的小吃,街头巷尾或者夜市都有摊位现炸现卖。

  油炸花生米,捞出后放凉,加盐拌匀,又香又脆,绝佳下酒菜。还可以做老醋花生。

  油炸萝卜丝饼,外焦里嫩,表面金黄酥脆,内里嫩软香甜。

  油炸糯米团子,香甜软糯,咬一口会发出脆脆的响声。

  一桌丰富的高热量油炸食品,每个人都吃得异常满足。自从末世以后,基本就没机会再吃过这些。

  本来以为募捐事件到此就结束了,直到有一天唐雪的手环收到一条系统信息,说她名下新增了一处资产。

  如果不是知道现在已经没有电信诈骗,她肯定以为是垃圾短信。

  她打开信息,点开信息中的查询链接。果然,在官方系统中,她名下多了一处资产。这么说并不准确,是多了一处未来资产。

  官方将她之前换的那块地,又增加了二百亩。

  她打电话给江誉询问这件事,江誉也很奇怪,在联系官方后得知,这是官方给他们的补偿。

  她哭笑不得地看着自己名下多出来的这块地,虽说用途已经标注只能用来种植,但是官方是不是也太大手笔了?不知道以后到了新城市,会不会后悔空头支票开得太大方。

  通过各方努力,口粮缺口终于凑齐。冬天虽然依旧寒冷,但至少人心还是暖的。

  在暴风雪之后,剩余的冬季又下过两次雪,只不过比暴风雪的强度低得多。气温不断降低,最冷的时候,除了必要岗位,其他人全部放假猫冬,直到温度慢慢回升。

  当气象局监测到冬季即将结束的时候,再一次向外发出警报。

  大量积雪融化,警惕形成洪灾,警惕在山区形成滑坡和泥石流。

  第九十四章

  末世85

  气温缓缓回升,已经从最冷的时候零下四十几度回升到现在零下十度。按照气象局的预估,在未来一个月内温度会持续上升,突破零度大关,正式回归零上时代。

  本国人一直都拥有超强的适应性,经过极致寒冬之后,目前这点低温对生存丝毫没有影响。在这冬天的尾巴上,还有很多事情要做。

  大量积雪融化有可能带来极大的灾难,必须在雪融化之前,做好充足的装备。

  为了应对未来危机,不管是官方还是民间都在行动。

  北山区的龙湖边,架设了好几条传送带,每天不停有运输车过来运输。

  仔细观看,会发现龙湖湖面上有很多小型机械,工人操纵机械正在切割湖面上的冰块。切割好的冰块由船只机械臂抓起放到船上,再由传送带运到运输车上。

  官方在北山区改建了十处冰窖,专门用来放置冰块,冰块大部分从龙湖中采集。

  经历过上一个夏季的极致高温缺水,官方不得不未雨绸缪,于是便决定改建冰窖储存冰块,等夏天高温的时候拿出来用,不仅能降温还能提供水源。

  这样做不仅能缓解夏季的危机,还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化雪后的泄洪压力,一举两得。龙湖里的水都被冻成冰块储存起来,龙湖水位肉眼可见的在降低。

  民众中也有很多人和官方有同样的想法,也有很多人付之行动。比如花坞农场的这群人,他们是有天然优势的,农场外就有一条大河可以取冰,实在不行,农场内的小湖也能凑合。

  农场原本有个地窖,但并不适合用来做冰窖,只能重新挖了一个,就在距离水井不远的地方。

  这次没让员工自己挖,而是找了官方专业施工队,既专业速度也快,当然费用也相当感人。

  眼看着温度一天天上升,农场的冰窖还没有存满,员工们不得不加快脚步。怎么着都得在化雪之前将冰窖填满,否则对不起挖冰窖的费用。

  “快拉住绳子。”

  “来了,扔过来。”

  “接住了,用力,一,二,三,拉!”

  农场几个男人都在大河边采冰,冰块被一块一块堆在拖车上,等着送进冰窖。

  一架无人机休闲地从远处飞来,停在半空中。

  耿平标志性的嗓音从无人机里传出:“哟,还在采冰啊,你们也真是,居然连狗都用上了。”

  华德龙抬头看了眼无人机,继续手上的工作,“农场不想闲人,当然也不能养闲狗。”

  耿平哈哈大笑:“哈哈哈哈,要不要帮忙?”

  周锦摆摆手:“不用了,你好好巡逻,别待会儿被你们队长抓住,又要挨训。”

  无人机嘚瑟地来了个凌空三百六十度大旋转,似乎在表示,谁能抓得住我?

  “好嘞,那我走了。”

  气温持续回升,造成大量积雪融化,发生融雪型洪水和山洪灾害的可能性比较大,北山区进入紧急防汛防灾模式。

  官方对北山区进行了地毯式安全检查,对堤坝、桥梁、河道、水库、排水设施等全部做了逐一排查。积极筹集抗洪物资,并派遣人员值守在关键位置,全力保障北山区的安全。

  在各方努力下,北山区顺利度过此次春季大融雪危机。除了发生三处山体滑坡外,融水全部顺利排入密布的河道以及龙湖。山体滑坡也因及时疏散,没有造成人员伤亡。

  这次危机没有造成太大伤害,让官方和民众都狠狠松了口气。实在是被连续不断的自然灾害吓怕了,唯恐刚看到一点希望又被浇灭。

  好在这次北山区的运气不错。

  种植基地不仅要做防灾准备,还要做春季播种的预备工作。

  唐雪所在的专家组几乎每天都在开会,根据官方预估的粮食需求,制定种植计划。另外还要花时间挑选种子和培育幼苗。

  如今的她已经能够独挡一面,一个人带着小组全面负责所分配区域的工作。她的成长速度,专家组其他成员有目共睹,因此在会议上她提出的一些小建议通常都会被采纳。

  种植基地的产出关系到全城人民的未来口粮。

  目前c城的粮食危机已经大有缓解。

  有人说是因为官方加大了白蝌蚪的繁殖量。

  其实白蝌蚪产量大增并不是缓解粮食危机的主要因素。

  缓解危机的主要因素说起来很残酷。

  是因为人口锐减,末世以来,c城死亡人数已经占总人口的四分之一,一百多万人死于末世后的各种灾难。人口数量减少才让粮食危机缓解。

  如果依旧是末世前的人口数量,目前的粮食总量依旧不够。

  真相虽然残酷,但确是事实。

  有了前面的经验,为了避免悲剧重演,官方决定从春季开始就做准备,屯粮、储水、改造居民居住环境,集中供暖供冷。

  官方似乎并没有搬离北山区回到主城区的打算。

  很多主城区迁移过来市民在官方平台留言,希望知道他们什么时候才能回家。对,他们一直认为北山区只是他们避难的时候,等春天花开,他们就可以回到自己的家。

  但官方的打算好像和他们想象不一样。

  官方没有回答任何相关问题,也没有要搬迁的小道消息流出,一切都太过于平静。

  得不到回答的市民们也不敢自己回家,一是,没有通行令谁也出不了北山区,驻军关卡不是摆设;二是,谁也不知道主城区的疫病病毒还存不存在,主城区有没有彻底消毒过。

  就在民众焦急等待回迁消息的时候,官方却突然在系统平台上发布了一系列消息。

  先是宣布在北山区建设的各类工厂已经完工,工厂种类涉及食品加工、服装、日用品、化工、医药等等,并表示将会在不久之后向社会发布招工信息,只要符合招工条件的都可报名。

  接着宣布实行人才管理系统和信用系统。

  人才管理系统,是指将每个人按照个人能力分类管理。分成a科研型人才、b技能型人才、c管理型人才、d劳动型人才、e弱势群体、f特殊类别。

  初次分类是由官方根据大数据信息核定,如果个人觉得有疑义可在系统中提出复核申请。分类后并不是永远不变,每隔一年会重新核定一次。

  以后招工都会标注需要什么类型的人才,比如需要bcd类,或者bde类,只有符合类别要求的人才可以应聘。

  信用体系,非常重要,一旦信用分低于规定值,很多政策将无法享受。

  春季来临后,不管是为了后续生存还是为了社会稳定,官方都必须让市民们动起来,发动市民进行生产劳动。

  但如果缺少有效监管,全部动起来后极易发生混乱。在物资如此匮乏的时代,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坚守住本心。

  比如,当一个每天都吃不饱的人从事食品加工岗位时,他能不能克制住自己?

  不要考验人性,经不起考验。所以官方必须给每个人都画上一条红线,如果你不越线,凭借劳动收入或者救济补贴,能维持六七成饱。一旦越线,将会找不到劳动岗位,甚至连救济粮都不能领。

  这时候,你会做什么选择?

  不必心存侥幸,网络监控时代,伸手必被捉。

  官方发布的消息在北山区引起轩然大波,所有人都在讨论这件事。之前一直关注回迁的主城区市民也不想着回去了。

  毕竟工厂全部都在北山区,留在北山区可以找到工作,回主城区除了有房子什么都没有,吃什么喝什么?而房子恰恰是现在最不值钱的东西。

  所有市民目前最关注的是自己人才类别和信用评分。这两项可是关系到自己未来能找什么样的工作和能领什么样的待遇。

  下班路上,唐朝也在车里讨论这件事。

  “你们说像我们这些有工作的会被评为什么类别啊,小雪这样的得算科研型人才吧,都已经混到专家了,我嘛估计是技术型或者劳动型,江誉肯定是管理型。”唐朝托着下巴琢磨。

  “我应该算是技术型吧。”唐雪想了想说,梦里她是从劳动型慢慢转到技术型的。

  “不可能,怎么可能只是技术,那专家组那些老专家们不都得是技术型?”唐朝坚决不相信官方会这么核定。

  “江誉,你觉得呢?”唐朝问。

  “科研型的概率较大。”江誉一直在想着其他事,听唐朝问话,这才停下思路。

  “你在想什么?心不在焉的。”唐雪问。

  “我在想官方为什么放弃主城区,转而建设北山区。”

  她的目光看向前方,脑中回想梦中的一切,“大概是北山区地势环境好。”

  “不,应该不仅仅如此。”江誉总觉得官方另有目的。

  唐雪坐在一边,感叹于江誉的敏锐度。官方确实另有目的,因为主城区在不久的将来有大用。

  在官方发布消息后的三天内,所有市民陆续收到核定人才类别的信息通知。基于大数据系统分析,对每个人的定位都很准确。但也有一些人不赞同大数据对他的定位,向系统提交复核申请。

  如果拥有隐藏技能需要复核,则需要自己提交证据,甚至可以提交面试复核申请。

  提交复核申请后,系统会跳出提示,复核机会只有一次,请做好充分准备。如果复核没有通过,只能等下一年重新核定的时候,才有机会再改变人才类别。

  紧接着信用评分出炉。大部分人的初始评分都是相同的,而评分增减有一定的标准。

  与此同时,万众期待的招工信息也在同一时间发布。

  c城居民们发现,他们就像是回到了六七十年代的生活状态。每天上班下班挣工分,然后按照公分分配各类资源。

  虽然分到手上的资源不算丰富,但生存下去还是可以的。如果肯吃苦多劳动,还可以获得更多。多劳多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