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其他 > 重生之与君厮守(GL) > 分卷(90)

重生之与君厮守(GL) 分卷(90)

作者:于欢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3-12-29 21:42:43 来源:免费小说

  嘶...赵恒半抬着手,旋即放下,问道:他不是卧病不能起吗?

  眯眼看着台下一干人,冷哼一声道:宣他进来!

  第106章 流言可忌人生死。

  传召内侍听到皇帝的命令, 朝殿外高声喊道:宣, 蔡州刺史进殿。

  丁绍文由几个布衣搀扶着入殿,原本干净的脸上多了几道伤疤,略显沧桑与凄凉。

  他被罢官,只得了一个闲职,赵允怀突然病故,皇帝召见朝中高官商量对策, 丁谓作为执相,自然会提前收到消息, 若说丁绍文借此机会面圣,想在一干朝臣面前现身换取同情, 那么可以说此时他的目的已经达到了。

  有人沉默, 也有人小声唏嘘,怎伤得这么重, 这怕是得卧床半年才能好全吧?

  我说,谏台那边就是太死板了, 揪着一点小错误不放。

  小错误?

  主将决策失误导致数人身亡, 是小错误吗?你们的命是命,那些将士的命就不是命了?

  长翅微微晃动,理亏在前,嘴角勾勒起不满的人只得闭了嘴。

  陛下, 臣...

  行了行了,礼就免了吧!丁绍文父子是他近年来大力扶持与培养的人才,本是不愿意罚他, 奈何谏台那边一直紧咬着,如今看着丁绍文拖着病体憔悴的样子,不免心中生出了些许愧疚,朕本想亲自去看看的卿家的,奈何政务繁忙脱不开身。

  罪臣,叩谢陛下挂念。

  关于惠宁公主驸马一事,想必卿家也知道了,那日你在场,可知发生了何事?

  谈及事发当夜,丁绍文大变的脸色清晰可见,黯然伤神的眸子里有懊悔,是臣有罪,以至无辜将士惨死,让张都虞殒命!

  这些事情都已经有折子呈上了,案子也已经立卷,也不能全归责于你,现在你只需告知驸马之事究竟是否如东京传言般,若是,则细细道来,若不是,皇帝一向仁慈的眸子变得凌厉,那些妄传流言胆敢祸乱朝纲,辱我皇室颜面者,朕当一个个揪出,严加惩处,绝不姑息!

  陛下,当夜雪崩突然,舟船避让不及,水贼便趁虚而入,船裂以至军心溃乱不能敌,水贼之恶,见活人就杀,安抚司事...丁绍文微微抬起失神的眸子,颤道:为救西夏那位小翁主被水贼逼入黄河中,都虞侯也丧生于此。

  那东京的传闻,究竟有没有?皇帝阴沉着脸小声问道。

  他现在心里有一万个懊悔,不该召朝臣当众问的。

  流言是从军中起的,虽是将士们亲眼所见,但不乏这其中有其他隐情,我们都不是驸马,不能知其所思。丁绍文说的几乎与王德用一样,既不否定,也不过激的全权咬定。

  但就是这模棱两可的态度,最让人疑心。

  但是驸马...在此之前私藏伶人,称是西夏的翁主喜看戏,回朝的副使张都知可以作证。

  丁绍文的话已经很明显了,尽管他说的委婉,但还是引起了朝臣们的议论。

  皇帝拉黑着一张老脸,只想快些离开,此事还需调查清楚,那么驸马的后事与追封等调查清楚了之后再说吧,诸卿可有其他要奏?

  见皇帝似乎没有让丁绍文先行退下,丁谓上前道:陛下,政事堂有事要奏。台下站着的宦官微躬身上前将奏折递给赵恒,丁谓接着道:今年未设科举,年后吏部的名册中有一批老臣告老还乡,所空缺的职、差较多,其中枢密院所缺甚多,枢密都承旨一职介于君臣之间,尤为重要。

  审官院,可有合适的人选?

  院事横跨一步,陛下,按大宋制,原枢密承旨可迁升,但事出突然院事跪下,审官院失职,还请陛下降罪。

  枢密使仅在宰相之下,而枢密都承旨在枢密使之下,为枢密院承旨司长官,掌枢密院主事之下官员的升迁,为正三品的高官,副都承旨为承旨副官,正四品,以武官充任。

  自先帝去世后,朝中臣子也随之去了一批,如今所缺,难道是我朝无人可用了吗?看着闷不做声的满朝文武,赵恒的视线最后锁定了丁绍文。

  启奏陛下,惠宁公主求见。

  张口欲言的人停罢,看着底下的烂摊子,想了想,宣!

  女子不得入朝堂,沉默的众臣也不惊讶皇帝的宣召,离皇帝龙椅座上较为远的角落,有官员开始大着胆子窃窃私语,这长翅成了阻碍的麻烦,好在前后还是可以接耳,女子止步朝堂,官家这是要开先河吗?

  自官家登基,难道为圣人与惠宁公主开的特例还少吗?

  入殿来的女子一改平常穿着,朱色为贵,而她如今所穿却是平常百姓所穿的素色,大内服饰规定严格,这种颜色的除了戴孝之期其他时间都是不得穿的,如此穿着,不免引得众人猜想,也让他们更加肯定大驸马已亡故的事实。

  臣叩见陛下。

  惠宁可是为驸马而来?

  是。简简单单一个字,底气十足,让朝臣们分辨不出语气里蕴含的意思,是悲伤还是什么,丈夫死了,妻子自然是悲伤的,可公主如今的眼里没有丁点悲伤,又或许是他们眼拙,看不到她所藏的伤。

  关于李少怀的流言,从她出现在世人的眼前开始就从来没有停止过,大宋的男儿风流本不是什么见不得人的事情,可偏偏李少怀做了天家的女婿,做了她赵宛如的驸马。

  公主定然是来讨说法的,你说那大驸马也真够胆大的啊,妻子是惠宁公主,在外还敢胡来?

  嘘,侍郎是没见过那西夏的翁主,前几日陛下在集英殿召见她,莫说我只是远远看了一眼就觉得绝色,若是近距离接触了

  美人在前,怕是想克制,也克制不住呀!

  撇开东京的那些流言,至少现在李少怀已经消失了近乎一个月,他总不能让自己的爱女年纪轻轻就守寡吧,哀叹道:驸马之故已无法挽救,惠宁不必太过悲伤,人死不能复生,汝是朕的女儿,韶华尚在,这满朝文武中不乏青年才俊

  大臣们纷纷张望四周,这是又要重新选驸马了呀!

  丈夫死去,作为妻子本该守孝,皇帝在上一刻还在与朝臣商议下葬追封一事,如今这么快就开始物色新驸马了。

  皇帝的安慰凸显了对女儿的宠爱,不过对于那落水身亡的驸马倒是让人颇觉得心寒。

  李若君这个驸马作为前车之鉴,仕途升迁之快让一干臣子在心中打起了小算盘,蠢蠢欲动。

  郑州知州传信言及驸马溺亡,惠宁斗胆问,驸马的尸首何在?

  一盆冷水,狠狠的泼在他们身上,这...公主,不是来讨说法的啊~

  错,公主是来讨说法的,只是不是为自己!

  东京今日一早才收到的消息,郑州离东京数百里,尸首定是要些时日才能护送到的,公主又何必在这朝堂上挑起争议。

  赵婉如的话,也就只有几个位高权重的老臣敢反驳。

  满朝文武都知道丁王曹三家依附内廷刘皇后,赵婉如为皇后的长女本该是一家,如今却公然在朝堂上对立起来了,于是纷纷猜测着后廷是否发生了变故,又或者说,惠宁公主要为了一个外姓的驸马忤逆自己的母亲?

  未见尸首,我是绝不会承认驸马死了的,恕驸马府与公主府抗旨,拒不受追封。

  汝何故执着,纵是未死,其职务之重亦要人接替的。

  既然人未死,陛下继位之初便规定臣子若有疾可告假,若任重职,可由其他官员代为管理,待还朝时复职,而非替代!

  端站在大殿中间的女子,朝身后的众人仰头,冷道:就算驸马已不在人世,我宁愿孤老一生,也绝不愿驸马另换他人,我的驸马,此生只有李若君一人。

  殿内登时安静了下来,雕刻龙纹的梨花木横梁上似乎还有回响。

  胡闹!皇帝突然怒斥一声,将后面一些大臣惊吓住,他们极少见到皇帝动怒,尤其是在对着最宠爱的长女时,你是想做什么,难不成你要为了一个死人,忤逆你的君,你的生父?

  是陛下,要偏信他人之言,认定官人已经死了。

  赵恒沉着一张老脸,那你可知道朕为何又要着急与你挑选驸马,那东京城的流言...

  陛下不也说是流言吗?流言止于智者,驸马是您的臣子,是臣的夫君,她是什么样的人,臣难道会不清楚吗!言及此,赵婉如朝右边中间的一堆武官横眼望去,此流言,只怕是一些人居心叵测,想要我赵婉如身败名裂!

  生生死死,他总归是消失了一月有余,若活着,为何不来见朕,又为何不去见汝?

  东京何故起流言?赵婉如横看着一旁的丁绍文,若是歹人贼心不死,只怕是有命从黄河逃生,也无命回到东京!

  殿下,恕臣直言!丁绍文对视着赵婉如敌视的眸子,无辜道:殿下与驸马感情深厚,殿下是钟情的女子,臣斗胆言,那李若君不配为殿下的驸马,殿下请命求官家派人护他安危,他却于途中寻欢作乐...

  这不过是你的片面之词罢了,官人不在这里,事情经过全凭你一人之言,可信多少?

  臣,还没有胆大到敢欺君。丁绍文示弱,装得极像。

  事情真相如何,都要等官人回来才知。明知他的虚伪,她还是紧逼不放。

  面对争执,以及李少怀的生死,皇帝不耐其烦道:好啊,他若能回来,那朕就破格,提拔他到殿前,殿前诸司空缺头领,朕可以让他做指挥使!

  许久都无人作声,赵恒挥了挥手又道:哼!将公主送回坤宁殿,暂关禁闭,至事情水落石出之前,不准踏出坤宁殿半步!

  几个内侍上前,赵恒看着丁绍文,接道:卿家既已苏醒,枢密院空缺之职就...

  陛下,臣有本启奏。左侧跨出一个着紫服的官员。

  卿家还有何事要说,今儿朕累...

  陛下,臣奉命反京时,在途中遇到了一个故人,此故人是臣的恩人,通晓自然,道法高超。

  原本想复职丁绍文就散朝的赵恒瞬间又来了精神,提亮眼睛道:通晓自然?是哪位道家高徒?

  陛下一见便知。

  那此人现在身在何处?

  就在文德殿外不远处等候。

  近年灾害频繁,月前亳州又起暴动,朕本是想等安抚司事回来询问,哎...李少怀确实是一个不可多得的人才,只是于他而言,皇家的颜面更为重要,宣!

  第107章 老道原来是驸马

  原先殿外站着的是一个鹤发童颜的老者, 等到内侍再次出来传召时大惊, 这...

  见许久未有动静,赵恒问道:殿外何事?

  内侍挑起眉头忙的入内,启奏陛下,是驸马!

  内侍的话引起了朝堂上的轰动。

  紧接着一个穿青色袍子的年轻人入了大殿,众人皆惊,不知是人, 其鬼,还是神, 就连皇帝也不敢置信,旋即看道陈尧叟, 卿家的故人...

  他们这才想起来, 惠宁公主的驸马曾为道士,救过陈尧叟的长子, 于陈家有恩,皇帝瞬间拉沉下脸。

  李少怀迈着沉稳的步子走到赵婉如身旁, 看见了她因为思念而变得憔悴的容颜, 看见了她消瘦的身姿,也看见了她见到失而复得之人时眼中所含的泪水。

  破碎的目光得以重聚,许久不曾动过的心,此刻, 与血一起沸腾。

  她心疼的皱起眉角,转身拱手道:臣李若君迟归见君,望陛下责罚。

  这震入人心的话让朝堂瞬时安静, 赵恒抬了抬手。

  不明所以的朝臣们还以为是公主与驸马串通好了的,就连赵恒在亲眼见到李若君也是这么以为,卿...

  陛下,臣落入黄河漂到了河南府以南,所幸命大为人所救,又因负伤,李少怀下意识摸了摸自己尚未好全的肩头,身旁的人视线不曾离开她,脸上神情皆因她话语闪烁变动。李少怀接着道:所以昏迷了几日,直到半月前才动身回东京,又恐突生变故,所以未曾告知知州与各府。

  李少怀回朝,引起了朝中震惊,更多人好奇的是她如何活下来的。

  除了面瘫凝固住的丁绍文。

  那一带的黄河不是水流湍急泥沙众多吗,他是怎么活下来的?

  谁知道啊,这九死一生的事情。

  莫不是华山老祖仙灵了,庇佑自己的弟子?

  有可能。

  郑州知州竟敢欺君!皇帝震怒。

  转递州官奏折的大臣恐慌的上前跪下,陛下,知州所奏的折子里言及分支下游打捞上来的男尸已经腐烂面目全非,仵作的报告中是与驸马年纪相仿的年轻男子,衣物也是便服,便误以为是驸马...

  行了,念无心之失,此事不予追究,但要将失踪人口仔细核查将功折过。赵恒挂不住脸面。

  是。

  丁绍文瞪圆了双眼,扭头看着李少怀一步步从殿外从容走入内,看着她完好无缺的站在了赵婉如身旁,旋即微笑道:驸马平安归来,可喜可贺。

  陛下,驸马既然已经回来了,不妨当面问清,看看是否如刺史所言。赵婉如看着丁绍文,又转而看向李少怀,欣喜的同时,这也是她的疑问。

  究竟发生了什么,她与那西夏的女子!那袍子,又为何会在那女子手中。

  卿为朕长女的驸马,是天下男儿丈夫的表率,东京城传你与西平王的妹妹有染,归来的几位将士与丁卿家也言亲眼所见,你可认?

  李少怀拱起手,侧看了一眼丁绍文,陛下,此乃子虚乌有之事,臣冤枉!

  众将士亲眼所见,还有那西夏的翁主,难道亲眼所见的还会假?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