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其他 > 重生之与君厮守(GL) > 分卷(79)

重生之与君厮守(GL) 分卷(79)

作者:于欢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3-12-29 21:42:43 来源:免费小说

  都虞侯听到李少怀的叫唤走至身旁躬身应道:末将在。

  有劳!

  于是原先给李少怀准备的马,马背上换成了禁军领头的都虞侯,连同几个副将一起组成一队为宋廷代表参加此次狩猎。

  西平王一声令下,传令的侍卫骑着快马离开,旋即草原上响起口哨声,山林灌木处放置的笼子被打开,飞禽鸟兽被驱赶至各处逃窜。

  李瑾玥一身戎装,纵马赶来,西平王不怒反喜,阿四来得正好,你若能赢得喜山,本王便把那把你一直想要的弓赐你!

  于是又朝众人道:谁若能赢得头筹,本王这把弓便赐给谁!

  两个侍卫抬来一把比平常弓箭还大上一倍的弓,样式像辽弓,但那雕刻却是宋雕,腰腹中间的朱漆被擦去,应是用了许久的陈物。

  宋廷官员骑在马上回头看着那把老弓,丝毫提不起兴趣,反观另外一边的党项儿郎沸腾热血,都想要一争头筹。

  李瑾玥骑马走至李少怀跟前,他们说你是读书人,手无缚鸡之力,连那鸟兽都不敢杀。

  ...西夏公主的话并没有激怒李少怀,柔笑道:某是读书人不假,他们说我手无缚鸡之力,那便手无缚鸡之力好了,只要我手能写,嘴能说,就无碍。

  你们中原的儿郎个个都是这样的么?马儿晃动,李瑾玥握着缰绳拉转着马头调整方向,绕着她转了一圈,从上至下将她全身打量了一个遍,你只是长得比他们好看一些罢了。

  公主的直言不讳依然没有让李少怀生气,上苍有好生之德,所赠自然以馈世人,当取之有度,用之思量,且这芸芸众生,万般皆是命,非食不果腹之时,猎杀何忍。

  果然!中原人说话总是那样拐弯抹角的,她会说汉话,听得懂汉言,最不喜这嚼文嚼字的言语。

  驾!一声鞭挞,马群奔腾四散开来,很快就消失在草原上,李瑾玥进入了一片山林,紧跟其后的是卫慕山喜。

  公主!

  兄长现在是西平王,你不要叫我公主,而且我马上要入宋了。李瑾玥骑着马。

  卫慕山喜横在弦上箭射出后,射中了一只灰色兔子,侍从便骑着马顺着箭矢发出的地方找去。

  阿四...

  山喜哥哥可有事?

  卫慕山喜一手握着弓的手紧了紧,你为什么,不答应我的求婚,这样一来你就不用入宋了。

  嗖

  羽箭离弦,但未中,反引得树梢上的山鸡受惊扑腾翅膀飞离,卫慕山喜见此开弓取箭。

  弦声响起后,那扑腾翅膀的山鸡便掉落到了树杈上,侍卫一并将其带回。

  你...走神了不然以你的箭法是不可能失手的。

  芸芸众生,万般皆是命!李瑾玥突然想起了出发前宋朝驸马的话,不自觉的就说出了口。

  嗯?

  若慕山哥哥娶了我,就不怕野利旺荣记恨吗?野利氏与索氏交好,你敢拿你族人的安危来做赌注吗?早在李瑾玥十五岁之时野利旺荣就曾让父亲向党项首领李继迁求娶过,但是李继迁以女儿年幼为由没有答应。

  众人皆知,李瑾玥天生丽质,受到河西各大族的公子倾慕,几年来提亲不断,但李继迁爱女心切,学汉人降年岁也不愿将女儿出嫁。直到受伤离世,其子李德明嗣位才张罗起妹妹的婚事。

  索氏也为河西大族,与卫慕几大家族所对。

  我敢!

  我不敢。李瑾玥驱马向前,党项割据河西,以小国之力维持数年已是不易,我不能拿我的臣民做赌注。又道:这么多年来,我与山喜哥哥只有兄妹之情,并无它意,这是我一早就告知过你的。

  年轻男子横起双眼,将弓拉到最外,只见弓弦抖动间数百步远的一头野鹿应声倒下。

  知枢密院事告老,官家与丞相商议替补人选。

  枢密使是三宰之一,商议如何?

  官家的意思是授曹利用。

  不妥,曹此人虽有能力,但任枢密使一职太过重要,如今丁氏权利未削,不能再助长曹!

  是,所以王相公让我来问问姑娘您的意思。

  百官的名册中,熟悉的还是那几个,陈尧叟!

  张庆还以为赵宛如会安插自己的人,陈尧叟此人太过正直,恐不能为姑娘所用。

  怕什么,陈尧叟的母亲燕国夫人喜爱驸马,陈尧叟孝谨,自也有便利在其中。

  张庆才惊醒,臣倒是忘了,驸马是陈家的恩人。

  还有一事。女眷不得参与朝政,于是朝中的消息都由张庆传回,今日殿前都指挥使突然上疏请求追封清源郡公李仲寓之子李正言。

  李正言早卒无子,不知哪儿冒出来了一个幼女,言其是他的遗孤,官家垂怜,下令追封官职,又赐绢百匹与钱二百万,备作来日的嫁妆。

  丁绍文上疏南唐后主之事?赵宛如皱起了眉头。

  张庆也是一头雾水,是呀,也不知为何,殿前那边有人私语说丁绍文的生母原先是南唐旧族。

  丁谓祖上本就是仕南唐,你去查一下丁绍文的生母。

  是。

  那孩子是怎么回事?

  张庆摇头,李仲寓死时撼动京城,可之后便再无李氏任何消息,别说是其子的去向了,就是李仲寓夫人死时都没人知晓,如今突然传来早卒的消息还有个遗孤

  早些年就已传后主绝后了,只是东京朝堂内忙于对外的战争疏忽了这些事情而已。

  那个孩子呢?

  赐了宅子,如今派遣内臣将其安置在开封府。

  我要见见这个孩子!

  第95章 金陵故国不堪回

  景德三年, 特补供奉官于清源郡公李仲寓之子李正言。遗孤女李氏, 帝赐其绢百匹、钱二百万,以备聘财,又遣内臣主其事宜。

  同年,迁陈尧叟与王钦若并任知枢密院事,总理全**务。

  三年冬,宋使启程回朝, 快马文书入东京奏报皇帝,一切如常。

  此信务必派武艺高强之人亲自送到驸马手里。

  是。张庆接过密封的青铜匣子转身离去。

  没过多久又迈着快步回来了, 事情办妥,他今日来是禀报密探消息的。

  赵宛如端坐在庭院内朝着西边乌云密布的天空发呆, 冬日北方刮来的风寒冷刺骨, 吹凉了那石桌上原本滚烫的茶水。

  丁家的先祖原为江南吴越节度使钱文奉的幕僚,吴越曾助我朝举兵南唐, 丁绍文的生母似乎就是在那个时候被俘入了丁府。为搜寻查探这些,张庆派了数名探子快马至江南, 又分批人马去了金陵, 差将整个南唐旧都城翻了个遍。

  南唐旧部困陷在于李重光入了东京后身亡,曾一度时间,让那些被仕宦们藏于府中的女俘从此抛去了原有的姓名,害怕更甚者甚至将其改籍发卖至青楼。

  丁家还算好, 丁谓一生顺遂,在中进士之后更是官运亨通,中进士与之前就被太宗的重臣窦偁看重, 聘媒将女儿许配于他,而在此之前他就与府内的家妓有染。赵宛如冷笑,可笑的是他自诩清流,定死家规族中子弟不与娼妓同流。

  窦氏嫁过去才知还有丁绍文的存在,起初是闹了的,但丁谓仕途顺遂,加之窦偁在太平兴国八年时就已经病逝,便也就作罢了。

  丁谓宠妾,与妻不和,到后来因为一个女子怀其子嗣出现,妾氏以为失宠,留下长子抑郁而终,丁谓愧疚,故偏爱长子。张庆算是把丁家摸了个透,各家都有风流韵事,只要不闹大,便也无人问津。

  那女子可是丁绍德的生母?前世赵宛如嫁给丁绍文,竟对他家中内宅一无所知。

  是,是民间世代学医的孙氏之女,家道中落,靠孙氏入丁府才支撑起,其兄如今还在马行街开着药铺,以表亲相称,实是嫡亲兄妹。

  怪不得,他这般的厌恶丁绍德。

  说了半天,最重要的事情呢?赵宛如抬头凝视。

  张庆上前一步躬身,压低声音道:此妾氏身份实令人惊讶,原先是查遍金陵都追寻不到踪迹,后探子在秦淮河畔的角楼内无意间听见有几个老人家在论南唐的陈年往事,南唐文献太子死因蹊跷,无病无灾突然暴亡,死后不久府上所有人皆销声匿迹,私下谈论这些事情的人也都被官府抓去,没过几天就莫名失踪了,自此南唐不敢再有人提起此事。

  张庆再度压低声音,据说李弘冀有一个遗腹女不为人知。

  圆桌上的茶碗差点倾倒,丁绍文的生母吗?红润的双眸,不知因何而起,赵宛如颤笑一口气,呵!

  怪不得呢,怪不得你位极人臣还不够,怪不得你恨透了柴氏,原都是我助纣为虐,一念是贪。

  野心与**的背后,原来还是离不开不甘与复仇,赵宛如冷笑,有人说,当年南唐若继位的是李弘冀,那么这个天下或许姓李。

  张庆则不以为然,当年事已过当年,彼时之事今时而论为时已晚,朝代更迭,自有命数,□□顺应天下立宋,便是天命所归。

  姑娘!阿柔站在长廊处远远唤道:去开封府的马车已备好,是否动身?

  不必了,我先入一趟宫。

  是。

  东京皇城脚下的商王府前,车夫赶来一辆朴素的马车。

  母亲可安好?

  带绒的帽子被他取下放置在案上,抱过二弟递来的汤婆子点头道:别院中一应俱全,炭火也充足,我时常探望,谅那些人也不敢对母亲不敬,等再过些时年我便请求官家将母亲接回。

  太宗第六子商王赵元份娶李汉斌之女为妻,李氏获封楚国夫人,李氏悍妒惨酷,目无尊长,赵元份死后皇帝将李氏的封国削撤,命其搬出王府,安置于别处。

  爹爹前年病逝,孝期还未满三年,官家让我娶西平王的胞妹,与西夏结亲!

  愁苦着一张脸的人身穿蜀锦,面容枯槁,惨白无血色,捂嘴咳嗽了一番接着道:听闻那党项的拓跋氏,个个刁蛮跋扈。

  二郎莫要听信他人胡言。赵允宁抱着汤婆子坐下,从怀中掏出一张帖子,推移至弟弟桌前,今日顺道去问了都亭西驿留宋的西夏使者,李德明既已授封,那他妹妹入了宋应当会事先得一个封号再嫁于你,他们也学中原文化,而且据说她还是党项第一美人。

  赵允怀并没有因此而高兴,反而更加担忧道:兄长不是不知我...

  大哥回来了!廊道处快步走来一个十一二岁的少年,年纪虽不大,但显然已经褪去稚嫩,颇具大人模样,火红的靴子踏入站定,拱手躬身大礼道:大哥,二哥。

  大内几年的生活,倒是将允让培养成一个小大人了。大哥赵允宁打量着弟弟道。

  三郎像极爹爹。赵允怀声音温柔,因缺少了力气。

  赵允让走到二哥身侧,二哥旧病可是又犯了?

  赵允怀捂着嘴咳嗽了几声后抬起手挥了挥,无碍。

  少年眉间紧凑脸色平淡,大内来人了,官家召二哥入宫。

  西夏臣民送嫁之日迎来了河西的一场雪,大雪连下了三日,西平府被一片白色覆盖,车轮碾压松软的雪地,留下两道深长的车轮印子,中间还有拳头宽般的马蹄印。

  马车出了城,驻守在城外的禁军整装随行,带绒的铁靴子嵌入雪地,蓬松的雪被踩压紧凑发着呲呲呲的声音。

  长长的队伍走在白茫茫的雪地中,有披甲带绒的宋军,穿蜀锦棉袍的宋官,以及穿兽皮窄服的党项侍从。

  数面旗帜杨丽回旋在竹竿上,宋旗为火红色,党项的旗帜则以黄色与黑色为主。

  你不冷吗?华丽宽敞的马车内探出一个脑袋,金银的首饰晃动。

  骑在马上护送的人摇头,高山上的冬日比这个还要冷。

  雪路难走,四面有山,为确保万无一失她舍弃了马车顶风骑马亲自护在西夏公主车架旁。

  幼年倒是见过一些大宋的道士,不过我们接触的更多是佛家,如今西域奉佛的于阗国都已经不存在了。

  于阗?她记得与元贞大婚时于阗还遣使来贺了,于阗之远,东去长安七千七百里,与宋之关系也都在他们的来朝,怎会突然灭国?

  突然李瑾玥看着李少怀,怎么会突然啊,当然不是突然!

  大宋未曾听过于阗之危!

  宋是大国,于阗所治才不过□□里之地,不关心也在理。

  经李瑾玥一说,她顿悟道:非也,于阗乃中原佛源地之一,大乘佛教的中心,儒释道各有千秋,只不过是如今的大宋,自顾不暇罢了!

  李瑾玥将头搁置车窗上呆呆的看着马上的颠簸,你是山门道士出身,不应该替道家说话,抵制佛儒吗?

  听到这样的问话,李少怀一手握着缰绳,侧头回视,这是偏激,偏见,各家都有其道,我信道,却也尊佛,习儒,不是因为喜,而是因我知道可以取长补短,凡益身之卷,皆可开卷读之。

  可是像你这样想的人,怕是没有几个,我所见到的,无论是佛还是道,大都是只论己道,抵触其它,又或者是闭口不言,不惹是非,但若牵扯到利益,便会水火不容,一方欲灭一方。

  因为不是圣人。因为人皆有私欲,依我看来这天下是没有圣人的,或者说,是没有可以称的上是圣人的人。

  阿爹曾让宋朝的先生教授过我,先生第一篇文章讲的便是《师说》

  李少怀侧转回身注视着前方马匹留下的蹄印,是故圣益圣,愚益愚。韩愈的《师说》确是一篇好文章。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