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其他 > 重生之与君厮守(GL) > 分卷(44)

重生之与君厮守(GL) 分卷(44)

作者:于欢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3-12-29 21:42:43 来源:免费小说

  丁绍德拾起那块玉佩,拂去上面的灰尘,它虽质地一般,可也在这冬日暖阳照耀下散发着璀璨的光芒。

  第54章 不识庐山真面目

  四合的小院里, 寒梅开的正盛。

  咚咚咚咚

  门窗被轻轻敲响颤动, 承接而来的是少年清润之声,赵...赵容贤弟,我能进来吗?

  吱

  开门的是千凝,望着憨厚的丁绍德捂嘴笑了笑,转头回禀,三公子, 是您同舍的丁季泓丁公子。

  赵静姝将袖子放下,让他进来!

  得了主人发话, 丁绍德这才敢入屋,只不过进去站在屏风后面犹豫了一番, 拘谨道:可方便我进来?

  你都进来了, 方便不方便,你不知道吗?

  额...丁绍德轻挑起眉头, 怎个身边的女子都爱说这种反问的话。

  这是伤药,活络胫骨, 治瘀伤。她将两个白色的小瓷瓶轻轻放到榻上的矮几上。

  丁绍德向后看了一眼千凝, 俯身道:我真见过你,你不记得了吗,冬至前在外城西的金水河畔。

  赵静姝当然记得,眼前这个和师兄一样有清秀容貌的人, 但若她承认了,则等于告诉了他她是女扮男装进来的,城西, 什么城西,我没去过城西。赵静姝转身不去看丁绍德。

  纵使换了装扮不曾一眼认出,但那块玉她记得尤为清楚,丁绍德将玉一起放上,你不记得也没关系,我记得就行,你放心吧,我不会拆穿你的!

  谁要你好心了!赵静姝见玉瞪着红了脸,傲娇道。

  丁绍德摸着后脑勺,莫非这女子也是与那些人一样听说了自己的光荣事迹,不想与她交谈?放她进来只是因为刚刚她和李公武出手化解了先前的纠纷,你是不是也觉得,我和那折惟信一般。折惟信仗势欺人,但是善伪装,且不会在东京街上这种引人注目的地方,国子监的世家子弟们就算知道的也不敢外传。

  折家虽低调,但与杨家都是掌权的重臣,受皇帝所敬重。

  入国子监时除了杜贵妃的嘱咐,还有皇帝的嘱咐,爹爹告诉她可多多留意国子监内有才学的世家子弟,也提到了丁家四子。

  你会不会写字?

  嗯?眼前人问的很奇怪,不会写字...我怎能来此读书...

  丁绍德支吾说完后,一旁的千凝捂着嘴偷笑,也不知是笑谁。

  赵静姝将一本书和一叠宣纸堆到他身前,眼珠打转,帮我抄诗,兴许我们还能交个朋友。

  丁绍德瞪看着那本厚厚的《文苑英华二册》皱起了眉。

  她们本都是女子,如今又都为监生,共处一室是无妨的,只是

  这朋友交的也太辛苦了吧!

  今日折惟信对丁绍德说的话让赵静姝充满了好奇,闺中趣事听多了,也好奇起了宫外红楼内的风流韵事,不禁问道:折惟信说的顾三娘,是何许人也?

  我知道我知道!千凝握着墨笔举手道,她呀,可是丰乐楼的花魁,当年以一曲剑舞轰动京城,让各大文豪赞口不绝,说她是孤峰独秀有国之独秀之称。

  千凝的话让赵静姝诧异的看着丁绍德,那折惟信说她钟意你?既是国之独秀,眼光岂会差。

  握笔的手突然颤动,丁绍德盯着眼前僵了许久,我与她...只是知己。

  只是知己吗?赵静姝不信,因为丁绍德此时给她的感觉是一种从心中发出来的无力与愧疚。

  你可信,一眼定终生吗?丁绍德侧头看着她,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而她人之心,却不可以换心,亦如徐庶入曹营。我心不在你,自也不会爱你。

  这么深沉的话,居然出自一个纨绔之口,这样的话,竟然直逼入赵静姝的内心,我用此心,却不能换你彼心,是不能换,也不敢换。

  丁绍德自嘲一笑,低头喃喃自语道:这么说来,我倒是个不折不扣的负心人了。

  丁绍德不知道,她的话同样深深刺痛了赵静姝。

  也许,名声好的人,不一定就是正人君子,而那种被千万人指责唾弃的人,或许也有他的苦衷,或许并没有那么怀。

  书桌旁盏灯内的白烛慢慢变矮,烛油胀满灯芯向外溢出,干凝。灯烛散发的火光照亮着整个房间,千凝与丁绍德一同抄着诗书。

  赵静姝卧在榻上昏昏欲睡。

  她将兔毫笔轻轻搁至在快要干涸的砚台,小心翼翼的起身,却发现千凝坐住了自己的衣角。

  丁绍德扭头看着,难不成我要断袖了?遂轻柔的将衣服拉了出来,再从衣架上拿了两件厚厚的披风给赵静姝盖上。

  人睡着了,她才敢仔细看她,明明就是你!

  将衣服轻轻盖至她身上时,丁绍德杨起了嘴角,露出了从未有过的笑容,你们这般没有防备,就不怕我我是坏人吗。

  血脉相连的兄弟竟不如一个只认识了一天的女子。

  思及此,她轻轻皱着不算浓的眉毛,小丫头的纯真,又该需要怎样的大人物来保护呢!

  她摇着头,这不是她该考虑的,重回到座上继续抄书,犯了咳嗽她也是强忍着,怕惊醒榻上熟睡的两位姑娘。灯烛慢慢燃尽,沾湿的砚台再次干涸,窗外天边漆黑的夜也逐渐被白日划破。

  碧瓦之上林立的大公鸡扯开嗓子鸣叫。

  赵静姝从榻上起身,伸着懒腰,厚厚的披风从身上滑落,半晌之后她才反应过来,我怎么睡着了...慌忙看了看自己,除了多了一件盖着的披风并无异样,遂松了口气。

  抬头时,看见桌上趴着两个人。

  厚厚一叠宣纸抄满了诗词,她拿起其中一张,虽不是很大气,但秀外慧中,果然,人长得秀气,字也是的他们说的字如其人,可你,很不一样啊!

  丁绍德写的字秀气,不如她自己的洒脱,不过教授没见过赵静姝的字,她因此拿着丁绍德代抄的字蒙混过了关。

  由于李公武的出头,折惟信不敢在明面骚扰赵静姝。

  没能得到垂涎的人,折惟信心中很是不甘。

  四郎看上的那人叫赵容,跟着的书童叫赵千凝,是洛阳人,好像无父无母,是杨内翰推荐来读书的。书生说着自己私下打探的消息。

  折惟信深眯着眼睛。

  四郎可是怕了那个李公武?

  笑话!折惟信愤怒的拍着桌子,我会怕他?

  同是将门出身,但是折惟信每次都打不过李公武,而李家门庭显耀,他是不敢暗地里耍花招的,输的次数多了,他怕丢了脸面,每次都刻意避开。

  等我做了官,有他好看的!他知道,李公武今年也是递了状投,不论出身,就说当今的朝堂,皆是武将世家,但云中折家势大要比李家兴盛。

  丁绍德与赵静姝走得近了,更让折惟信憎恨,还有那丁绍德,不过区区一个庶子!幽暗的眸子深不见底,仿佛能将人吞噬。

  冬日接连着几个大日子,冬至过后是除夕,除夕一过便是元旦,元旦举行大朝会,天下十五路,九州四海来朝。

  大朝会之后过半个月便是元宵,接着就要举行贡举。礼部贡举设进士,九经,五经,开元礼,三史,三礼,三传,学究,明经等科,但历朝皆只侧重进士一科,故天下士子趋之若鹙。

  《论语》《春秋》礼记》弃置桌边,这些是她少时背的滚瓜烂熟的,恰恰好进士科考这些。

  李少怀捧着《国策》时务策五道,观唐时科举,以儒家与史相结合作论...

  官家虽好道,但儒家终是国教,你想提名金榜,就不能意气用事。她将一杯冒着热气的茶递给李少怀。

  诸子百家,不管哪家,皆有利弊,只有权衡利弊,取长补短用之方才长久,秦以法夺天下,天下定仍以法治天下,焚书坑儒,梁木倾倒便使得巨屋塌陷,又如当今重文轻武,致使雍熙北伐惨败,不仅燕云十六州未能收回,且使得杨业老将军绝食而死。满腔怒火,已无心于茶。

  就知道李少怀一旦有入仕之心就不会安于现状,晏璟将茶杯稳稳放下,直视着她,所以呢?

  你想收复燕云十六州?

  她将桌上的茶具推至一边,摊开了一张羊皮卷,燕云十六州皆为险要之地,乃我中原北部的屏障,失去这一屏障,意味着门户大开,使我整个中原都裸露在他族的铁骑下。

  自高粱河一战宋军惨败后,败的不仅战争,更是人心,燕云百姓的心。想要收复,谈何容易!

  不试一试,如何知道?李少怀注视着地图上的东京城,□□裸露在了契丹版图之下。

  你,看到了什么?晏璟看着她有所思的样子,神凝,眼中生有惶恐。

  若不收回北方,契丹人的铁骑终会有一日踏入东京,我看到了...东京的沦陷。

  突然,李少怀失真一笑,东京城破,宋亡,我应该高兴才对!

  李少怀沉着呼吸,颤道: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酣睡!

  这句话,以及李少怀伤秋之心,让晏璟不禁替她深深担忧起来,这些陈年往事,皆化作古,当初李刺史将你送入长春观只是希望你能平安的成长,师父不让你入仕,不让你来东京,就是怕你执念太深。

  东京只是一座城,皇宫也只是一座宫殿,任时间流逝他都不会变动,可以阻止李少怀入城,却阻止不了城内的人出来。

  如今,困住你的不是执念了。

  困住她的是爱恨交织的矛盾,这比执念更令人痛苦,开宝八年二月,宋师攻克金陵关城,三月,吴越逼进常州,六月会师灭南唐外援,同月围金陵,昼夜攻城,致使金陵尸横遍野,十二月冬,金陵失守。

  当年,祖父欲求和以缓金陵百姓安危,赵光义说的便是这句话!寒冷的风从独开的东窗吹来,将她额前的几根发丝吹乱,凌乱下的眸子里,泪光闪烁,三十年的今日,是金陵城破,南唐国灭之时。

  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酣睡!李少怀皱起眉冷笑,笑得让人发凉,渐渐笑止,闪动着眸光,这句话真是

  你...与你父亲太像了!情深不寿,多愁之人亦是。

  金陵城破已隔三十年李少怀尚且不能走出来,那么她的父亲呢,南唐太子李仲寓幼年丧母,弱冠之年丧父,其壮年时嫡子李正言早猝。

  至道二年李仲寓在郢州猝亡,江南百姓闻后父老皆巷哭,后主嗣续殄绝,遗民犹为之兴悼云。

  李少怀似乎重走了一遍父亲的路,幼年丧生母,少年丧父。只是她的处境比父亲要好太多,不用寄人篱下,不用整日过着担惊受怕的日子。

  晏璟想起了师祖扶摇子的预言,她可是你的良药呢!

  早逝的命劫,不是因为她有这个劫难,或许扶摇子早就知道,这个孩子一出生就背负着国仇家恨,若顺利长成,待到懂得情感之时,会被这些触及内心之事所伤。

  对于内心积郁的人,解心之人才是良药呀。

  晏璟走至窗边,连那风都停住了脚步。

  扶摇子于十余年前在石室仙逝,生前爱极了晏璟这个徒孙,认为她将来会像极自己,于是亲赐道号,选自屈原《国殇》中的一句,终刚强兮不可凌。

  或许又因她是介于对弈人中间的提点之人,所以她比谁都看得透彻。

  第55章 一梦千年醒时空

  除了寒食节, 冬至, 元宵规定的七日假外,国子监在除夕之前也会放数日的假,假后便要为年春前的贡举做准备。

  咚咚

  四合院里的门窗如往常一样被人敲响。

  容公子,四公子约您到国子学的藏书楼见面。敲门的喊话人是李公武与丁绍德身边的玩伴。

  国子监内藏书阁很多,有放书的楼阁,也有供人看书的书房。

  千凝刚刚出去了, 赵静姝怕她回来没见到人会着急,于是留了一张纸条。

  在过不久就是正月初一的大朝会了~一年一度的大朝会, 李公武极为期待今年。

  公武哥哥今年取字,按例也是可以入宫参加的吧?大朝会后的礼宴高官可携家眷参加。

  李公武点点头, 幼时祖父尚在, 曾被他抱于膝上观赏过大朝会的场面。

  大朝会啊...丁绍德凝着一双深邃的眸子,突然怔问道:惟温呢?

  今日晌午过后就不见他了, 想是有事去了吧。李公武与光禄少卿沈继宗之子惟温住同院,三人交情甚好。

  沈继宗乃太.祖时期宰相沈伦之子, 沈继宗有三子一女, 沈惟温为嫡长子。

  平常他总是不离你半步的...丁绍德皱着眉,突觉得事情不对,最近折惟信倒是意外安分了。

  好像是折老夫人一同训话了折杨两家,特赶在了新年之前。

  即便如此, 可那折四也并非是个懂进退之人。

  折御卿英年早逝,留下四子,当时的折惟信还十分年幼, 年幼丧父,折家几个兄长以及当家的主母便溺爱他,就连一向公正的折老夫人也对这个外甥格外宠爱,以至于养成了他娇纵的性子。

  说及此,惟温前几日惹到了折四,不过折四居然没对他发火

  就在李公武说话的同时,沈惟温回来了。

  沈惟温人如其名,为人温厚,虽为名门之后但却无折惟信那般娇纵跋扈。

  来人神色有些慌张,眼里无神,又似刻意躲避着什么,内疚藏于心,自责露于眸。

  丁绍德从这慌张里预感不妙,可是折四唤你去了?他可是对你做什么了?

  沈惟温只是摇头不作声。

  惟温,你好歹也是沈相公嫡孙,怎能如此畏畏缩缩?李公武见不惯他唯唯诺诺的样子。

  沈家不似当年沈伦为相时昌盛,而折杨两家联姻使之成为军事上的第一大家族,折家军与杨家军的名声,海外皆闻。

  季泓!沈惟温突然放声大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