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其他 > 重生之与君厮守(GL) > 分卷(35)

重生之与君厮守(GL) 分卷(35)

作者:于欢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3-12-29 21:42:43 来源:免费小说

  李少怀乃长春观门人,门中戒律森严,情爱之事更是不允,门中弟子皆知李少怀醉心学问,一心求读天下书,自十四岁便下山求学,回来在山中居住的日子甚少,试问诸位,晏璟看向众人,尔等娶妻后可会放家中娇妻独守空房外出多年不归?

  难道别离会比相守,要好?

  若李少怀真是自幼爱慕,那么门中弟子怎会看不出,师父她老人家得师遵教导,早已通人心,如何会看不出儿女心思?又何以至于造成今日这下毒害人之患。

  尘俗中人的最难断情,抓着这一点,说着这一点,说到他们心里,他们心里认同了,那么此事可成。

  鬼谷子的诡辩之术,不也正是攻人先攻心么。

  堂上以男子居多,晏璟的话似乎让他们,感同身受,古来昏君那么多,不是美色诱他,而是他经不起诱罢了。

  若李少怀真是能爱慕钱氏到下毒害人,又怎舍得年少离山,离开她远行。

  冒昧再问四公子,晏璟凝着丁绍德,轻隆起细眉,可是有心疾,且常年咳嗽,需要经常服药?

  等等,你要问案便问,突然问我四弟身子作甚?丁绍武震怒。

  丁绍德拍了拍二哥的臂膀,二哥,不打紧的。于是朝晏璟点头,嗯。

  由五灵脂而制成五灵散无色无味,活血化瘀,像你这种患弱疾之人少量服用是有好处的,但是若与神草相合,会令你导致瘫软麻痹,丧失行动力。晏璟看着丁绍德的眸子,透彻的像洗净的心灵,常年患咳疾,定然会服用一味药,假苏,此药可调和相克的两位药材,所以,若那酒是你饮了,毒不至死。

  我猜,下毒之人是不想要你的命的,只是歌妓不知情...晏璟润了润眸子,尤为心痛那位女子的死,四公子,好风雅!风流儒雅,却葬送了一个无辜女子的命。

  下毒之人,真是高明!无色无味,李少怀又从不染酒,是不会去关心酒内有无五灵散的,而丁绍德又如何能知道药补会成为令人暴毙的毒。

  丁绍德听着晏璟的解释驱身一震,沉重着呼吸,不...不至死...

  渐渐的,案情似乎越来越明了。

  听众,以及诸多官员,由不理解,看好戏,开始慢慢对这个年轻的女冠刮目相看,不由的惊讶着,长春观的弟子都这般博闻强识么,也让涉案之人心虚,开始变得神色慌张。

  赵宛如坐在屏风内长呼了一口气,所幸她将晏璟留下来了,否则真不知要审到何年何月才能将李少怀救出来。

  心中不由的暗笑着,上一世李少怀和她言及过,她们师姐弟二人尤为钟爱鬼谷子之书,颇喜好张仪与苏秦的策论。常以苏秦公孙衍的合纵,与张仪的连横二人对论,她总是输给她的大师姐。

  先前还有人小声议论,如今都安静的站在一旁倾听她断案。

  且李少怀初来东京,根本就不识得丁四公子,如何知道四公子患疾。

  这下毒之人定然是对丁四公子以及李少怀都极为熟悉的才是。对于晏璟来说,两个人都是师妹,都是亲人。抛开私情,身为道家弟子,她只站理,帮理,即便今日狱中的不是李少怀,而是一个普通百姓,她也是不会徇私的。

  这也是钱希芸对温柔的大师姐远之避之的原因,温柔往往最致命。善良,也是无情。

  这位小哥,敢问你的酒,从何来?

  喜福两腿发麻的颤手指着身旁的女子,是她!

  厮儿的动作,晏璟看在眼里,随着水落石出,只差点破,这几人相当恐惧,恐惧往往来自心底,来自压迫,于是她猜测,这案件定然没有这般简单!

  这个名为喜福的下人,一定还藏着什么事。

  遂抬头看了一眼钱希芸,或许不仅与钱有关,还隐藏着别的,于是晏璟一改之前的温柔,用力抓着女使,酒从何来?

  啪嗒

  拍肩的声音让一旁钱希芸的贴身女使吓得颤了一下,细微的动作尽入她的眼中。

  是...诺姐姐给我的,说是内巷雅间里丁家的四公子要酒,但是四公子一向来楼中只喝三年以上的陈酒,那酒特殊,楼内常备的没有了,恰好她说她有...便给了我...

  对此,所有人的目光都聚集在了钱氏,似乎都觉得凶手是钱二娘一般。

  对李少怀熟悉,对丁四郎也熟知,更熟悉丰乐楼产业,若非钱氏,还有谁?

  晏璟转头盯了阿诺一眼。

  噗通

  女使阿诺重重磕着响头,哭泣道:都是奴家之错,公主殿下,大相公,官人。

  哼,果然有隐情,还不速速道出实情。

  都是奴家一人之错,奴家家贫,自幼卖入钱府为奴,后来二姑娘被接回,奴家便服侍起了二姑娘...阿诺抖动着身躯抽泣,二姑娘心善,从不将奴当婢子看待,念奴家贫,家中又有老母亲与患病的幼弟时常关心救济,后来又请了大夫替弟弟治病,十年来为人奴仆遭人白眼,而二姑娘待奴好,奴便发誓要伺候其一辈子,结草衔环相报。

  疑点重重,因为她只是个下人,如何认识李少怀。

  奴自幼生长东京,对东京之事极为熟悉,对丁绍德为人也深知,而二姑娘回府后常提及李真人,顺及此奴便了解到了李真人的喜好,也特意打听过

  结草衔环...赵宛如透过屏风看着俯首在地的瘦弱女子,想起了刚刚调查的册子里写了阿诺原先是长房公子钱暖的伴读丫头,也识得一些字。

  好一个主仆情深,如此你就要坑害丁四?你可知,谋害大夫息子可是处以绞行?

  阿诺直起身子,回首怒目瞪着丁绍德,这个人,恶贯满盈,整个东京谁人不知,就连昨夜受人邀约还要带着娼妓,试问诸位,这样的人你们愿意嫁?

  岂有此理,你休要无言乱语在这...这种污蔑之言,丁绍武实在听不下去。

  呵呵呵呵,这样的人居然还有人替你去死,真是世道不公,昨夜你就该死去,老天真该降下一道雷将你劈死!说罢女子起身,从袖子内抽出匕首,朝丁绍德冲去。

  且将堂上众人惊呆,同时也慌乱拔腿躲开,躲远,丁绍武为武将,上过战场,又是在契丹人铁骑下拼杀过来的人,这女子怎能敌他。

  几下便被制住了,我看你才是丧心病狂!

  放肆!王旦敲响镇尺,公堂之上,岂能由你胡来,卫兵。

  卫兵刚进来,还没捉住人,女子就从原地倒下了,原本要刺杀丁绍德的匕首划破了她自己的脖颈,血溅三尺,霎时倒地之处溢出血泊,穿甲的军士蹲下探了探女子的上唇间,尚书,没气了。

  慌乱的惊叫声被王旦镇尺敲桌的声音震慑住。

  原本安静听案又被实情震惊的公堂,如今因为女子的自戕而变得气氛十分诡异。

  女子的反应过激和当场自戕,在晏璟看来无疑都是在掩饰,掩饰恐惧,还是...因为害怕恐惧而为的,她心中充满疑惑,这事不...

  够了!屏风内传来的声音比之前大,震摄住了整个公堂。

  此案既然已经水落石出,那便快些写清供状,还狱中蒙冤之人一个清白,罪者虽自缢,可也应当伏法示众才是。

  明明有隐情,晏璟站在原地一动不动的看着屏风处,王旦将幕客写好的状子过目一遍后转呈给了赵宛如。

  其他的,吾要回去禀报官家,此案王尚书功不可没,吾定当会向官家请旨。

  真人也辛苦了。

  晏璟深深凝着,殿下,才是那个最辛苦之人。

  衙门外看热闹的人散去,丁绍德无罪被丁绍武带走,而此案因为牵扯到了钱府的女使,钱氏被留下。

  张雍,你好大的胆子!

  案子被颠覆,张雍错愕,也惊慌,内心更是苦涩,刚恢复官职,丁钱两府都是他得罪不起的,恰好李少怀自己认罪了,他便想着就能快快解决了,省了一桩得罪人的麻烦。

  哪里会知道,一个寒门道士,牵扯出了两位最得势的公主。

  赵宛如的厉声将张雍吓得颤跪了下去,臣...臣...臣不知道此案会

  你还要与我装糊涂到什么时候!

  张庆知道,这次公主是真的生气了,后果很严重。

  张雍不明所以,颤颤巍巍的抬起头,殿...下说的是...

  赵宛如小腹前微凉的双手被温暖的手掌盖住,长公主赵衿轻望着她轻轻摇头。

  晏璟看着从屏风后漫步出来的长公主,世间唯温柔二字形容她最合适不过,这种由内而外给人的感觉,是不需要用言语来体现的。

  赵衿端站着,虽柔但不失气势,你办案不利是失职在前,身为执法官知情不报是蔑视大宋律法在后,而狱中犯人受难差点丧命,则是你为人父母官的大错!

  张雍官帽上的对翅摇晃得厉害,细观耳畔的灰发都已经湿贴在脸颊上了,重重磕下头,臣有罪。

  开封府案件之多,你有错,却也有功,桩桩件件冤案你都替其平反,怎的就在此犯了错?

  是臣一时糊涂,酿此大错。

  纵是无心之失,但错便是错,你明白吗?赵衿不似赵宛如,赵宛如是带着火气的,更多的是摆着皇家的架子问罪。原因只是想替李少怀出口气。

  但是这朝堂上的水过于深了,张雍为三朝老臣,资历之深,被罢官复职后还能出任户部侍郎与权知府这样重任,这其中定然不简单。

  这两个在太宗膝下长大的女子,怎会不懂。

  张雍颤巍道:臣,明白。

  现在要紧的是李少怀的安排,既案清,那么无罪之人应当放了才是。赵衿扶起张雍,爹爹在世时,常提起张老,因王氏一案罢免您而后悔。

  张雍之为人,赵衿是知道的,为人苛刻,吝啬贪财,目光短浅,又极善于奉承,还常觉自己之才而自大,不过做事还算勤恳,这种人一点就通,适合为官,适合替皇帝做事。

  无大功,也无大错,是有着资历的老臣,礼贤下士是太.祖建国宋初时就定的家训,告诫赵氏子孙。

  勿以居上位而自傲,要时刻记着,水涨船高,总会有颠覆的一日。

  一冷一热,张雍瞬间感觉冰火两重天,不知是忧还是喜的好,只得感激涕零道:皇恩浩荡,差将酿成大错,罪臣惭愧。

  此案后续之事,还劳烦权知了。

  王旦只不过是奉旨过来重审,而开封府的案子,卷宗,最后还是要经过张雍之手转交刑部的。

  是,罪臣定当细心着不出差池办好。

  赵宛如倒是对长公主的睿智颇为惊讶,温柔之言说了半天,原来目的是这个。

  赵衿笑了笑,李真人曾是我的宾客,如今他昏迷狱中,我便将他带回公主府了。

  张雍大惊,他....原来这李少怀是长公主的人,他愁苦着,刚恢复官职没多久,一直小心翼翼的办差做事,好不容易躲过了朝堂两位相公,却未能躲过皇族,苦命啊!臣这便吩咐狱卒将李真人释放出狱,护送到长公主府上。

  第44章 柔肠一寸愁千缕

  李少怀被带往了长公主府, 不过是暗中送去的, 张雍处事圆滑,除了亲信之人,几乎没有人知道。

  相比许国公府和城西京郊,长公主府是最安全的地方,赵宛如从大内出来插手此事,势必会惊动坤宁殿, 她也知道以母亲的疑心之重,用不了多久坤宁殿就会来传旨, 召她回宫。

  如今李少怀伤重,留在长公主府是最为妥当的, 除安全之外还能方便自己出入探望。

  事清时都已经天黑了, 张庆留了几个亲信在开封府盯着,随赵宛如去了长公主府。案子是有内幕的, 经过一日调查他总算看明白了,这事情背后牵连甚广, 丁绍文不似表面那般简单, 可他又不太理解,殿下为何就这般放过了那些幕后之人,借道家将他们揪出岂不是...

  你想的太简单了!赵宛如盯着车窗外的夜空,寒风呼啸在窗边, 从窗口看天,天只有窗口般大,窗外呢?天之外, 有更广阔的天,他今日能一手遮天,是非我一日能控的。

  可让阴险之人逍遥法外,那自戕惨死的女子,臣这心里。

  赵宛如回想起了下午张庆禀报给她的消息,钱希芸贴身女使的家眷早在几日前就失踪不见了,逼问邻里都说是搬家去了外省,赵宛如便知道此事有猫腻。

  这些人,若就凭此事揪他们出来,以他们背后的势力,恐不足以对他们造成影响!赵宛如目光炯至。我自不能就这般便宜了他们。不痛不痒的惩罚反而会暴露自己,赵宛如想的要长远。

  原来姑娘有更长远的打算!张庆心里似乎舒坦了不少。

  恶者有人罚之,大恶者当有天罚,天若不罚,我便代天罚之!她不会让上一世的事情重演,也不会让那些想为害天下迫害赵氏皇族之人安立于世间。

  人还是昏迷的,只不过身子热乎了不少,内力流窜体内,李少怀紧皱着额头。

  鬼门关游走一遭,总该是要长些记性的!

  至案清,李少怀得以平安的回来晏璟才明白了赵宛如最终的用意。

  所有的良苦用心,都不过是因为要护这个人罢了。

  赵宛如来之前,李少怀都是由她所照顾着,如今床上的人过了一日仍旧昏迷不醒。

  贴身的女使们退出去后,只剩下两个女子对峙榻前。

  背后的隐情晏璟或多或少能够猜到一些,顺着蛛丝马迹,她是有把握查出背后之人的,但是公堂之上赵宛如却制止了。

  她没有再强用她所谓的理去反驳与争辩,因为亲眼见证了一个女子在她身前自戕而亡,也就明白了这其中的险恶,并非她能染指的。

  她们一个为贵为公主,万人之上,一个是道家最年轻的传人,临于高山,俯瞰苍生,不染世俗。染指此案都只是因为榻上这个人,自始至终也都只为这个人。

  所以在张雍派人放李少怀出狱的那一刻,晏璟都始终不离左右的陪同着。

  房门紧闭,外面有人把守,窗户是半撑开的,时不时有凉凉的风偷入进来,使屋内的烛火毫无规则的摆动着。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