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其他 > 重生之与君厮守(GL) > 分卷(128)

重生之与君厮守(GL) 分卷(128)

作者:于欢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3-12-29 21:42:43 来源:免费小说

  妾姓孙,家中排行第四。

  原来是四姑娘,某姓欧,名阳修,今日听得姑娘一番开导,不胜感激。

  可否拿你的文章与我一瞧?

  姑娘识文?

  她点头。

  少年欣喜道:寻一处酒馆,我们坐下说。

  于是找了就近的一家酒肆,要了一壶酒一壶茶,将书箱内的文章一一拿出。

  除却文章,还有几首词,一首玉楼春入了她的眼,别后不知君远近,触目凄凉多少闷,渐行渐远渐无书,水阔鱼沉何处问。夜深风竹敲秋韵,万叶千声皆是恨。故欹单枕梦中寻,梦又不成灯又烬。

  梦又不成灯又烬。

  她似看到了今朝的才子会远超先帝一朝,想来你母亲对你影响至深。

  四姑娘既看得懂这词,又有如此谈吐,想必也不是普通人家了。

  女子浅笑,笑的温柔,那你猜我年方几何?

  直至她问,他才抬起头直视打量,试探的猜测道:双十?

  未到双十?

  她接连摇头,伸出了三个手指头,我已过三十矣,所以有些东西不能仅凭表象或者某一方面,我只是个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女子罢了,倒是小孩你很难得。

  少年有些惊讶,这...

  听说没,官家的姐姐卫国长公主来江南了。

  先帝的三公主?

  那可是绝世的美人啊!

  只是可惜了,没能嫁个好人家,不过和离的也真巧,才不过一年,丁家就被抄了。

  你们说会不会是先帝早有先见之明,所以让其和离,实际是保全公主。

  有可能。

  嘘,丁家得罪了皇太后,不要乱议论,小心脑袋!

  一酒桌旁在讨论着江南最近的趣闻,旁桌女子起身走近,轻声问道:几位兄台,方才可是说卫国长公主来江南了?

  几人将目光移向她,女子虽穿的是粗布,但其容貌出众,看着不过双十年华,几个看红脸的人连忙回道:姑娘还不知道吧,卫国长公主入了元庆观出家为道。

  女子微颤着眼睛,旋即作揖道:多谢。

  快步回到自己的桌上拿起了行礼朝少年道:数万人应举所留不过千,若你下次赶考再不中,就带着文章去找翰林学士胥偃。

  说罢便匆匆向南离去,她本从南方来的,要去东京,途中却又折返。

  你爹爹只是操劳过重,多休息几日,熬几服药喝下就能好全了。

  女子将写好的方子递给一个穿窄袖的年轻人。

  多谢姑娘,这方圆几里都没有大夫,要不是有姑娘,我还真不知道能不能及时。

  我正好途径此处,又见到大伯摔倒。

  姑娘可是要去南边的元庆观?

  女子点头,是的。

  听说观里最近来了一位公主,是官家的姐姐,天潢贵胄,吸引了一堆人呢,只可惜公主殿下从来不出来见人。

  女子笑了笑,拱手道:我该走了,就此别过。

  好,姑娘一路小心。

  兜兜转转,好不容易下定决心要从江南的安逸日子离去,却没想到,自己最期望的事情,真的来了。

  她数着登山门的阶梯,每一步都是由心而喜的迫切。

  元庆观后山也有瀑布,此时的桃树花开满园,一把特殊的琴静静躺在房内的书桌上,身着道袍的女冠握着念珠。

  不久后,静室的门被敲响,门外传来极干净的少年声,师兄,观外有人求见。

  吱~

  房门被打开,从内走出来一个年轻的女冠,小道士下意识的将头低下,观外有个姑娘,说认得师兄你。

  姑娘?这段时间说认得她要见她的人多得数不过来,那姑娘叫什么?

  她只说了她姓孙。

  在她脑海中并未认识过什么孙姓人士,遂转身回屋内继续打坐,我不认识什么孙姑娘,让她回去吧,不见。

  就在先前,一个穿着普通衣衫的女子登上山门,极为有礼貌朝清扫大门的小道士作揖呼问,这位小真人,请问清虚灵照大师是否在此观中。

  清虚师兄是在前不久回了观中,你是?

  妾姓孙,乃真人的...她突然摇头浅笑,想求见真人。

  恐怕要让姑娘失望了,我家师兄自回了观中就一直闭关静修,就是知州来了都不见的。

  知州是知州,我是我,真人不见知州,未必也不见我。

  哪里来的口气?

  她也不恼怒,温柔道:还请小真人替我通传。

  罢了,我便帮你通传一回,好让你死了心。小道士放下扫帚。

  欲要转身入内之际,女子又道:等等!

  见师兄拒绝,小道士也不奇怪,跟随入内,摸了摸脑袋道:她说如果师兄不肯见她就让我转达一句话。

  她闭着眼转动手中的念珠,什么话?

  越人榜枻如果想见鄂君子皙,子皙不会不见他的。

  阳光斜进的屋中,一串念珠静静的躺在木地板上,被人暂时遗忘。

  第151章 寂寞空庭春欲晚

  天圣二年夏。

  今日不用备我的晚膳了。从马车上下来的人直奔寝屋, 将身上的公服脱下, 换上便服。

  你要去何处?

  寻一趟崇仪副使郭允恭。

  郭允恭...不该是让他来见你么?

  李少怀怀摇头道:如今我朝文人之多,郭允恭是郭崇之孙,郭氏乃代北名族,不可怠慢。

  爹爹要出门么?

  李少怀点头,你怎么进来了?

  方才听见前院有人呼传爹爹回府,中堂不见人, 我猜想爹爹肯定是先来找娘亲了。

  你这孩子。

  爹爹要去郭府,女儿也要去。

  你爹爹是去商议政务, 你跟着去做什么?

  我去找二姑娘。

  她们倒是忘了,这两个年纪相仿的小姑娘走的近, 赵宛如三十岁寿辰时, 郭允恭之妻李氏携次女赴宴,两个小姑娘兴趣相投就此结交。

  她虽不愿意用规矩约束李洛泱, 奈何生在仕宦之家,为宗室出女, 亦不能太过放纵, 不过小姑娘随其母,聪慧过人,大多事都不需要她们操心。

  知女莫若母,你呀你, 分明是想同你爹爹呆一块,何故拿人家二姑娘说辞。

  瞒不过的人洋溢着天真的笑容,爹爹总是忙于政务, 有空也都是陪娘亲,都快忘了我这个女儿了。

  这...

  你就带她去吧,郭氏也是名门之后,与之相交并无不妥,也省得她惦记。

  听得娘子发话,她应声道:好。

  赵宛如送她们出府,又叮嘱道:早点回来,路上小心。

  好。

  驾!

  马车内,李洛泱抱着她的手坐在一旁,开心的像个孩子。

  都这么大个人了,还粘着爹爹,就不怕你娘亲吃醋?

  她反问道:那爹爹有空都陪娘亲娘亲去了,就不怕泱儿吃醋吗?

  这...这倒是将她给问住了,这母女两都是伶牙俐齿,她拿其毫无办法。

  见父亲滞住,李洛泱捂嘴大笑,钻入怀中,谁让爹爹这么有亲和力。

  泱儿得替娘亲将您看好不是?

  她低头看着女儿,既像年轻时的自己,又像极妻子,泱儿。

  啊?看着越发温柔的眸子,李洛泱反应道:爹爹怎么了?

  你可怨我,将你困在这大内?

  人生来有命,爹爹与娘亲对我百般疼爱,大内还有祖母以及皇帝舅舅的照拂,这些,已是常人不能及,知足常乐,又怎会怪爹爹呢。遥想自己的年岁她楞的问道:爹爹莫不是要替泱儿挑选人家了?

  李少怀摇头,你的婚事,当由你自己做主。

  世家以及宗室子弟,婚事能够自己做主的,古往今来又有几人,孝字当头,父母之命大于天。

  她庆幸的笑道:倘若这世上,能有人比爹爹对泱儿还好,我才嫁!

  马车行驶至郭府,崇仪副使郭允恭亲自出门迎接。

  不知燕国公突然到访,未能远迎,还望海涵。郭允恭领着她们入府,边走边道歉。

  无妨,是我来的匆忙,不曾告知。

  这位就是国公的长女吧?郭允恭看向李洛泱,旋即大赞道:果真女儿像极父亲,生的花容月貌。

  伯伯过奖了。

  小女与副使的次女有缘,这次登门拜访她便也跟着来了。

  原来如此。郭允恭意会,旋即招手,来人,将二娘唤来。

  喏。

  大人们在中堂议事,几个姑娘则在后院内赏花。

  你家这夏日的清荷长的真好。李洛泱凑近一朵并蒂莲。

  身后端站着的女子挥了挥手,将下人遣退,望着眼前的少女,突然失神道:我要入宫了。

  赏花的女子突然一怔,直起身回头,眨了眨如清泉的眸子,三年孝期已过,大内要选秀了吗?

  中宫无主,此次选秀,必是在世家中挑选年纪相仿的女子,郭氏之龄与皇帝相近又出身名门,是太后下的令,我别无他法。

  若要出嫁,嫁到哪里都是没有自由的,不过皇帝舅舅生性仁慈,你若入宫,必不会受亏待。

  你...郭氏急红了眼,旋即侧过了头,荷池中的莲开的多好啊,叹气道:罢了。

  时至今日,李洛泱再回忆起前几日在郭府二娘与她说的那些话,当时她并未过多的在意,如今细细想来,祖母之命谁敢违呢?

  望着桌前数张画像里最显眼的两张,她愣了神。

  一旦入了宫,再没有回旋的余地,能做的,就是往上爬,才不会被人欺负。

  泱儿觉得这两个女子,哪个更佳?

  画像后面有署名,她指着其中一幅,旁边的孙儿不认识,故不好评价,但这个郭氏孙儿是认得的。

  哦?我家泱儿认识这个郭氏?

  李洛泱点头,她是我的好友,是个性直,傲骨的女子。

  你倒是直言的很。

  皇帝舅舅若要立中宫,皇后母仪天下,必然不能只看其貌,若中宫主品性端庄,敢于直言,便能规劝辅佐君王。

  小姑娘的话给刘娥提了个醒,她慈祥的拍了拍她的头,那就按姑娘的意思。

  天圣二年夏,崇仪副使之女郭氏与晓骑卫上将军张美的曾孙女张氏一同入宫选秀,郭氏被刘太后看中。

  同年二年十一月二十一日,郭氏被立为皇后。

  九月初,太后诏:以皇帝纳后,令翰林学士、御史中丞、两省与太常礼官检详古今六礼沿革,按照六礼为其举行立后大典。

  太后制诏天下,皇帝年长,中宫未建,历选诸臣之家,以故北宋平卢军节度使,赠尚书令兼中书令郭崇之曾孙女郭氏为皇后。

  十月,以王钦若为发册使,吕简夷为告期使。

  十月中旬命王钦若撰册,纳采制文,发六礼制书,十月下旬命使纳采、问名。

  宰相,宗室,文武百官着朝服备礼。

  以宗室延安郡公赵允升为纳成使。

  命使纳吉、纳成、告期,并命使者一同纳采、问名仪。

  使者引出宣德门,至皇后行第府门外,两位令史手持奉制端立在大门前。

  郭允恭一早就等候在大门内,侍从位在左右,侍从见使者临第,纷纷整理好衣冠从北面出来替府主人问道:敢请事?

  某奉制纳采。

  得其回复后侍从返回门内告知,郭允恭回道:臣某之女若而人,既蒙制访,臣某不敢辞。

  侍从出府转告,接着又入门引郭允恭出府迎拜,两位使者这才入内,打开诏书道:皇太后制。

  郭允恭领府上众人跪下听旨。

  宣读完毕后,又拜一次受旨。

  接受完制书,郭允恭进表,结束后再次跪拜,使者出府,出府后再问一次名,与前面所问相同。

  将加卜筮,奉制问名。

  臣某之女若而人,既蒙制命,臣某不敢辞。

  使者返回告知大内,至此,纳采、问名便结束。

  十一月,命殿前都指挥使为迎奉使,枢密院使王贻永为副使。

  十一月二十一日,迎奉使、副使、内侍宫女、宫中礼仪官员组成浩荡的仪仗队,从宣德门出发去郭府迎亲。

  至郭府大门前时,侍从出来请问。

  某奉制以礼奉迎。

  侍从入内转告,郭允恭答道:臣某谨奉典制。侍从出门传达。

  传达完毕后侍从再次入内引郭允恭出大门外跪迎,李少怀扶起他,手持着诏书,笑了笑,哥哥好生福气。

  郭允恭也笑道:承蒙国公台爱。又瞧着她丰神俊朗,腰胯上的两个香囊上,刺绣精美,国公爷这腰间的香囊甚是好看,不知是哪家的,价值几何?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