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其他 > 重生之与君厮守(GL) > 分卷(125)

重生之与君厮守(GL) 分卷(125)

作者:于欢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3-12-29 21:42:43 来源:免费小说

  几年不出面的沈氏,选在今日上元节...赵宛如旋即扭头看向李少怀。

  这可我没有关系!她连忙撇开道:她入宫,并未让沈家的仕途有所好转,旋即又压低声音道:元贞可想想汉武帝的李夫人。

  不用多说,赵宛如也明白她的意思,于是将视线转向右手边的御座,皇帝原本失色的眸中又重新闪烁着,纵使新衣华丽,也遮不住衰老之容。

  一朝天子一朝臣,古来就没有世家是长盛不衰的,不管她是为了什么,我们过好自己的就行了。视线之余,她又瞧见了一个极为熟悉的眼神,那是来自于自己的女儿,与她爹爹一样的,恍然当年。

  朕竟然不知,沈婕妤还有这般惊人之舞。

  见惯了汉舞及编排的戏剧,这异域的拓枝舞,一开场便惊艳了四座,成为今夜上元节最为夺目的舞。

  比起白天在福宁殿看到的素装女子,这异域的衣服要更称她身,与其说舞美,倒不如说人更艳丽,沈婕妤正值韶华,她不由得痛惜,如此年轻美丽,却要永禁在这后宫内。

  李洛泱不自觉的站起,朝城楼的护栏走去,有宫人欲阻拦,被皇帝呵退。

  身为陛下的妃子,公然于百姓面前跳舞,也不怕有**份,自己丢脸是小,损了皇家的颜面可是大。不知何处传来女子刺耳的声音。

  正巧入了这看入神少女的耳中,李洛泱扭过头,眸中闪过一丝寒芒,像极了赵宛如,你们所不能及,所以不悦,不悦藏于心中便是,何又为了自己的嫉妒找借口,显得小人之心。

  哪些个没好脸色的妃嫔便纷纷低下了头,长幼尊卑在权力之下,不值一提,以帝后对眼前这个小姑娘的宠爱,极有可能她一句话,就能让她们万劫不复。

  惹不起,当然得躲着,只是她们不知,为何小公主要替沈氏说话。

  你看你女儿。赵宛如见李少怀是一点反应都没有,于是生气的捏了她一下。

  啊...疼呀。李少怀拉过自己的手臂,看就看呗,娘子捏我作甚,看看又不会看跑了去。

  她便转头看着自己的女儿道:她一个小姑娘,知道什么,只能说明沈氏这拓枝舞确实跳的好。

  我如她这般大时,便已在照顾病重的翁翁了,比我大的宗子,比比皆是。她提醒着李少怀。

  李少怀只是笑着握起她的手,泱儿会有自己的路要走,正如你所说,她与你一样要比同龄的孩子胜出许多,所以她自己肯定是明白的。

  如今看来,她更偏爱你也不是没有道理的!

  鼓声停,舞闭,露台之下迎来一片喝彩,连先前对所有表演都沉默的皇帝也拍了手掌。

  上元节本就是普天同庆,天子与民同乐,见皇帝也喜欢,各种吹捧之声便响起,也有的顾及着旁边的圣人未敢出声的。

  官家既如此喜欢,沈婕妤可不能光辛苦了。这后宫中里的争宠在刘娥还未成皇后时几乎不断,直到刘娥被册立为后,仁慈与宽容大度皆是以往不能比,因此也最受皇帝尊重。

  赵恒倚靠在御座上,看着缓缓离开露台的年轻女子,这般年轻啊。眼神里充满了惋惜。

  后宫里年轻的女子比比皆是,官家不能每个都去顾及,这是该她们的命数,幸与不幸,旁人说了都不算。

  赵恒点点头,朕...他欲说什么,却又好像突然想到了什么,遂招手唤来内诸司掌管妃嫔升迁的官员,今日上元,沈婕妤以一曲拓枝舞最得朕心,着升德妃。

  皇帝口谕刚刚下达,尚书内省的内官就赶去操办了,沈氏由正三品的婕妤越过正二品的嫔直至正一品的夫人,仅凭一舞。

  官员们领了旨意退下,回身过来的赵恒见栏杆处的人不见了,旁坐也空着,遂问道:泱儿呢?

  回陛下,小公主方才下楼了。

  上元节虽以立春,但是气温还停留在冬日的寒冷,鼓声停止后李洛泱就匆匆跑下了城楼。

  宣德门内,她将自己的皮袍解下,天冷。

  面对小姑娘递来的袍子,沈氏楞了楞,旋即走近摸了摸她的头,浅笑道:小姑娘不冷么?

  李洛泱摇头道:出门时母亲怕我冻着便让我多穿了件衣裳,这袍子是下马车时爹爹送过来的。

  沈氏看着袍子发愣,从不远处赶来一个内侍,走近恭声道:娘子,陛下有诏,进您为德妃,赐居昭仁殿。

  为之动容的眸子眨了眨,恭喜,德妃娘子。

  沈氏看着李洛泱,旋即又冷盯着那内侍,内侍连低着头,小声道:除此之外,陛下当众出了灯谜,谜题为您长兄所解,陛下便又封赏了沈家。

  她挥手让其退下,旋即接过李洛泱手中的袍子,小姑娘一番好意我就不客气了,不过我得去换衣裳,待晚会结束,再来谢你,或者你到昭仁殿来寻我也行。说完她又捏了捏李洛泱的脸,笑着离开了。

  泱儿!

  少年的一声呼唤将李洛泱拉扯回神,太子舅舅?

  是露台的表演不好看么,怎的下楼了?

  她福身,缓步走近,不是,我是看德妃娘子在这么冷的天穿得太过单薄了,太子舅舅怎么在这?

  你呀,让官家担心死了,便差我来寻你。

  这大内还有我不熟悉的地方吗,况且舅舅是堂堂太子。

  少年笑着轻勾起着手刮了她一下鼻子,我不光是太子,更是你舅舅呀。

  李洛泱嘟起嘴,太子舅舅如今这般说,等日后登了大宝,舅舅就不再是舅舅了。又背起手倒退着步子一边走一边说,爹爹说,天子为君,万民皆臣,君臣不可废。

  小姑娘的话让黄袍少年轻楞了楞,旋即跟上道:我与他人不同,血肉亲情是割不断的,太傅不仅是我姐夫,更是我的先生,于公,不可废君臣,于私,我们始终是亲人,即便日后我成为了君主。

  李洛泱停下步子,倾身凑过去道:真的?

  自然,太傅有恩于我,福于大宋,我当今后敬之爱之信之。

  那太子舅舅可要记得今日之言。

  君子一言驷马难追。

  第146章 愿来世勿降天家

  天禧四年秋, 身体有所恢复的皇帝突然再次病倒, 召天下名医诊治,卧榻一月仍不见好转,反使病情加重,连言语都极为困难。

  官家病情可有好转?见人回来,李少怀关心的问道。

  她摇头,失神道:太医说了, 官家此一病,恐再难好了。

  抱歉, 我也无能为力。

  人之将死,是大限将至, 药石无医, 你又不是神仙,不必自责。

  你这是什么?

  开封府档案及三司数年前的账簿备份, 丁氏的罪证。

  那日我见丁绍文,似苍老了许多, 不再像从前那般了。

  李少怀冷笑, 他怕是做梦也不会想明白的,他自以为看透了所有人,看透了圣人,实则他连自己都没有看透!

  丁家罪不可恕, 但有些人是无辜的,更何况你师姐还有两个孩子。为人母,方知养育的辛苦。

  元贞想要我怎么定罪?

  你不要问我, 你想如何定,由你。赵宛如顿了顿,旋即又冷下脸道:于公,他的罪我不会插手什么,但是定罪之后,他若还在,这私仇,我定是要报的。

  由冷变可怕,若不是丁谓在,若不是母亲还需要丁谓,这个人早该十年前就去死了!

  天禧五年,改元乾兴,年初春,今年皇帝未出席上元,禁中也未摆设宴席,虽挂有灯笼红烛却无一丝喜悦的氛围。

  三月中旬,皇帝已病入膏肓,三月二十二日傍晚,行将就木的皇帝突然回光返照,内侍传唤翰林医官院院首入内诊脉。

  碰!碰! 鼓声从大庆殿前的钟鼓楼传出。

  戌时正!

  张则茂胡子全白,替皇帝把完脉退出,无奈的摇了摇头,官家已...是老臣无能。他跪下道:请圣人治罪。

  刘娥挥了挥手,罢了。于是侧头对一旁的雷允恭道:召三品以上的所有大臣与宗室子弟到后省来。

  喏。

  死亡,也许对于久病缠身的人来说是最好的解脱。

  她转身回了福宁殿的寝房,缓缓坐下,明明是我长于你。病榻前,她有些不忍。

  回光返照的人突然笑了一下,所以,下辈子,我不要当皇帝了。

  这是你想不当就不当的吗?

  是啊,这种事,我自己怎么能做主呢。他睁着黯然的眸子,这些年,苦了你了。

  太子还年幼,往后,还要再辛苦你十年。

  她侧身看着他不言语,静静听着他的虚弱之声,朝中大臣的忠奸,朕并非不知道,听信奸佞,是朕的过错,丁谓此人想来你已有主意了。曹利用除了贪功冒进,实也为朝廷做了不少事,一生无大过错,然有些骄纵,是去是留,全凭你,留之不多,去之不少。王钦若虽非贤臣,但对你极忠,他是南方人,曾为寇准所看不起,事朕时多为南方人说话,尤对你来说,他不似那些大臣两面做人,善用之也无害。

  何为忠奸,其实可以取决于君王,臣子都是迎合君王喜好,君明,则臣直,君昏,自有奸佞应运而生。

  你比朕,更适合治理天下。

  她摇头,我只是,比你多吃了些苦,看得更多。

  刘娥出来后,内侍进去又走出,呼唤道:宣,惠宁公主,驸马觐见。

  才隔一日,皇帝便气血全无,实在触目惊心,赵宛如扑在床榻颤道:爹爹。重来这一世,两宫虽也有失和夺权,但这并没有将皇帝心中的亲情磨灭。

  也许是因为上一世,皇帝驾崩前的召见,她并未去。

  莫哭,我福薄,一直以来以你为傲,却又时常担忧你的性子,好在,他将视线转到一旁低头的李少怀,有他照顾你,我便也能放心了,唯一不舍的是,还未来得及见泱儿长大成人。

  他又看着李少怀道:元贞是我的女儿,你从前所做我都看在眼里,希望你日后,不管如何都能一直如初,好好照顾她们母女,不能让她们受委屈。

  臣,遵旨。

  他无力的闭上眼,缓缓道:朕老了,不能再继续在你们身边了,太子,就交给你了。

  她跪下,臣定当好好辅佐太子。

  又命李洛泱入见,病重几月,太子学习政务,所以一直侍奉在榻前的都是这个小孙女,她又极为懂事孝顺。

  忍耐了许久的重病之人,再见到李洛泱入内那一刻时,恍若看到了少年时的赵宛如,千万般不舍化作了天子不轻易流出的泪水。

  纵横的泪染湿了枕头,李洛泱知道这或许是最后一面了,于是强忍着泪水,替祖父擦泪道:祖父怎么像个小孩子一样。

  祖父,舍不得你呀。

  李洛泱哽咽道:泱儿就在这儿呢。

  他勾着嘴角,朝榻边的内侍看去,内侍意会的从案桌上拿来一个刺绣精美的袋子,似是鱼袋。

  这是玉鱼,用以赐亲王,比金鱼袋还要荣耀。

  内侍打开袋子,跪下双手奉上。

  今日,我把它赐给你,日后你的太子舅舅登基了,若是对你不好,你可将此玉鱼拿出。皇帝的替换,朝中便也也要变上一番,长眠之后的事情他不能知,但知道富贵不能长久,为以防万一才想到了这个。

  若驸马府出事,此玉鱼袋,许可保小姑娘周全。

  今夜漫长,他强撑着一口气,希望最后能将儿女都见上一面,好在赵静姝之前从江宁府回来了。

  将你送去道观,是我这辈子对你最大的亏欠,但于我而言,你们都是我最珍贵的明珠,可有时候,我不单单是你们的父亲,更是大宋的皇帝,有太多的迫不得已。

  她从观中回来在大内所呆的时间并不长,她厌倦里面的生活,讨厌里面的束缚,但真正面临里面的亲人离去时,她又感到无比的痛心。

  杜氏也在病中,情况不容乐观,这于她而言,无疑是雪上加霜。

  赵静姝呆滞的跪在榻前,该流的泪,早就流干了,可眼里的失神,不弱于任何人。

  没有同意让你与驸马复合,你不要怨朕,来世,不要降生在皇家。也许他已经看到了丁氏最后的结局,但那时他已经作古,不能保护任何人,也许当初,将你嫁入丁府本就是一个错误。

  赵静姝嫁入丁府,有她自己所求,也有皇帝所希望,试图通过联姻来稳固世家,作为父亲的慈爱,以及皇帝的私心。

  她有些不明白父亲所言,只是呆呆望着,她很好,只是女儿这十几年来,一直不曾回应她。

  失落的眸子低垂下,思考道:不回应,也不拒绝,这算什么...

  在见过内寝外跪候的一干宗室子弟后,赵恒还召见了外省臣子吕简夷,而左右丞相及副相都在殿外等候传讯,却一直没有消息传来。

  皇帝最后见的是太子,也是停留最久的,一直到深夜,直到哭讯传出。

  咚!

  子时正!

  太子出来时,神情恍惚,陛下,驾崩了!

  殿外跪候的宗室及大臣纷纷稽首哀念,即便不曾受到重用的大臣以及未曾受过关照的宗室,在此一刻依然被触动了。

  人都会死,不管是谁。

  听到少年的声音时,她将潸然泪下的人搂进怀中,止不住的泪水涌上她的颈肩,元贞还有我,我会永远陪在元贞身旁。对赵宛如而言,此时此刻龙榻上离去的那个人,仅是她的父亲。

  天子驾崩的消息很快从禁中传出,一些大臣还在睡梦中,次日一早,消息就传遍整个东京城。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