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其他 > 重生之与君厮守(GL) > 分卷(121)

重生之与君厮守(GL) 分卷(121)

作者:于欢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3-12-29 21:42:43 来源:免费小说

  年逾半百的人摸着花白胡须,侧头望去,庭院内的水缸由于盛满了水,折射的光恍到了他的眼, 于是道:水底日为天上日。

  中书省其他的官员们愣住了神,纷纷低下头苦思。

  寇相, 杨内翰有事求见。绿服的官员后退几步,杨亿便拿着奏章走上了前。

  还未等他说话, 旁侧就有人道:杨内翰学富五车, 不如来对对寇相的这个对子。

  水底日为天上日。众人兴致索然,纷纷看向杨亿。

  如此, 他若是不对怕是还要耽搁上一段时间了,遂朝亭内紫色公服的人仰长脖子道:眼中人是面前人。

  妙啊!

  不愧是杨内翰, 果真绝了!众人只听得了这对子的对的工整, 却不曾知道里面的意思。

  寇准缓缓起身,道:今日就到这里,诸位都先回去做事吧。

  见宰相起身,诸官员也起身, 躬身道:喏。

  杨亿将一沓折子呈上,这是今日官家所批的翰林院奏章。

  这些都是由圣人所代笔批阅的,从前圣人从旁提议官家也就罢了, 而如今代笔奏章,岂不是僭越?

  见丞相沉思,杨亿又道:今日下官路过资善堂,见太子读书认真,李副相所提之问皆能答出,颇有储君之范。

  提到太子,寇准先前还曾去资善堂探望过,太子仁孝,又礼贤下士,日后若当政,定然能还朝堂一个太平,于是道:太子年岁渐长,如今也该是要接触国政,学习处理军国大事了。

  那翰林这个折子?

  京府重府,钱怀演与丁谓勾结,非贤才,怎可堪当此大任,你另起草一份任命的诏书,我去找官家。

  坤宁殿。

  寇准与李迪一同驳回了您的任命,让杨亿起草复奏官家,已征得官家的同意以吕简夷为刑部郎中权知开封府。

  外殿的秋海棠枝繁叶茂,刘娥握着剪子将爬出盆外的花苗剪下,他不是向来如此么,几位翰林之中,敢忤逆我起草的也只有杨大年,不过吕简夷驸马不是说他廉能么,结果并不算太坏,他出身仕宦,相较李迪的刚直他要懂得多些朝堂的变数,若真有相才,用之也无妨。这个曾被许国公推荐,李少怀所举荐的人,引起了她的注意。

  圣人,愚以为,左相的权利若无人牵制,实在太过大,以寇准的狭隘,恐日后辅佐少主废中宫。

  刘娥将手中的剪子扔回雷允恭捧着的盒中,什么时候,你与丁谓私下也有交情了?

  被主子戳中心思的人扑通一声跪下双膝,稽首颤道:圣人饶命。

  女官端来盛清水的盆,刘娥洗了把手,俯视了他一眼,也罢,想你之前多游走前后两省,与他相交也在情理之中。

  是小底糊涂。

  起来吧,去一趟宫外的驸马府,将惠宁唤来。

  是。雷允恭叩首。

  禁中由皇城司与殿前司轮番值守,皇城司共辖亲从官五指挥共计三千人,亲事官五千人,掌宫城出入的禁令,皇帝宿卫,为皇帝的贴身护卫,论亲近皇帝,在殿前司之上,皇城司又置逻卒,作为探子伺察京城。

  官家突然添皇城司的逻卒,于朝堂,京城,官宦之家,百姓之家,皆巡视查探,殿内又只允皇城司的人守卫,此多疑之心,东京恐迟早生变。

  官家已不是当年那个官家,也不是当年的爹爹了。权利之下,情亲越发薄弱。

  无奈之下,只得步步紧逼,我不便去后省,但圣人总会要召你的,提醒一下圣人,注意官家身旁的周怀政。

  你认为造成两宫失和的是周怀政?

  李少怀点头。

  可周怀政自幼就跟随侍奉官家,对官家忠心耿耿,官家称呼其为周家哥哥,怎...

  元贞想错了,人都是更忠心自己的,一朝天子一朝臣,周怀政瞧准了官家身体每况愈下,圣人跟前有雷允恭,先前又曾宠信丁谓,他与丁谓素来不和,便担忧圣人掌权后他便会遭到冷落,一个天子身边的内侍,享尽荣华又怎甘失去,若往严重了想,他或许觉得自己性命也会不保。

  赵宛如低着头,前世后宫权势滔天,让她一直忽略了人前的卑微之人,其实,我一直都觉得周怀政不简单。

  李少怀一把揽过她入怀,可巧,我从见他第一眼便也这般觉得。

  公主,驸马,宫里来人了,说是圣人召见公主。

  二人相视,果真圣人召见。

  赵宛如带着女儿入了宫,途径垂拱门时恰遇去福宁殿面见皇帝的丞相。

  君臣相视,只有手上的动作,却未有只言片语,李洛泱抬头看着拱手的寇准,寇翁翁可是要见我家翁翁?

  寇准看着惠宁公主身旁牵着的小公主不由一愣,像,实在太像了,简直与少年时的李少怀一模一样,是。

  垂拱殿之后是后省,翁翁在福宁殿,连我爹爹都不能随意进入,寇翁翁怎么可以去呢?

  小公主的一句话,惊得寇准直起身,这...

  泱儿。赵宛如轻轻拉着她的手,是小女不懂事,还望寇相莫怪。

  怎会,是老臣一大把年纪糊涂了,这才忘了规矩,实在不该。寇准陪笑着,拱手转身离去。

  寇准走后,李洛泱拉着母亲的手,娘亲为何不让我说,从前王翁翁找爹爹的时候都是笑着的...

  赵宛如宠溺的抚了抚女儿额前的秀发,泱儿,须知人前人后,皮相下才是心,皮相可视,而心却难猜。

  她抬起稚嫩的手摸了摸后脑勺,那方才女儿的直言,可是对的了?

  赵宛如为之一笑,拍了拍她的头,是呀。

  孩子只是单纯得不喜欢狂妄之人,至于朝堂上的争斗,她只是似懂非懂。

  坤宁殿内,刘娥先是抱着孙女亲昵了一番,随后差遣内侍带其去小厨房取糕点。

  母亲这次唤我来是因为寇准的事情么?因不便直接找官人。

  知母莫若女。刘娥拉着她坐下。

  赵宛如道:寇准反的是丁谓专权。

  但名义上,丁谓仍旧是我的人,打狗也要看主人,他反对丁谓专权,其实就是反对我干政罢了。

  若母亲您完全弃丁谓不用,或许是否会好一些?毕竟寇准是官人的恩师,不至于如此决绝。

  孩子,你怎也生糊涂了,他是变得狠心了,你却成了她的仁慈。

  许是有了泱儿后,太渴望一直安宁了吧。

  我为太子母,太子年幼,我在一日,便让他们难安一日,钩弋夫人之死,不得不令人深思。刘娥长叹一口气,语重心长道:等肃清这最后的奸佞,我会给你们以及天下百姓一个安宁。

  她点头,母亲,官人让我代话让您多多注意周怀政。

  我知道,周怀政在官家身边五十载,早已知根知底,他掌控入内内省二十载,染指皇城司,福宁殿之意,多半出自他手。

  听得母亲的话,赵宛如低头道:我先前未曾注意过他,想着他不过是一个宦官。

  莫要低估了身份卑微的人,况且周怀政还是君王身边的贴身太监。

  内侍省与入内内省宦官数千,而官至太监的则没有几人,周怀政官至昭宣使,掌管福宁殿大小事务多年,入内内省上下早已经通透。

  千丈之堤,以蝼蚁之穴溃,百尺之室,以突隙之烟焚。

  女儿明白了。原来圣人早已经注意,想的也要比她们周全。

  无奈折回的寇准只得通过了内侍的通传才敢去福宁殿面见皇帝。

  宫门关闭前,得知惠宁公主未留在禁中过夜,而今日三衙又碰巧有要事脱不开身,他便命相府的车夫赶车驶往驸马府。

  公主殿下好生了得,不仅能将人心看透,且将一个权臣玩弄于鼓掌之中,是想后宫,一手遮天?

  赵宛如脸色淡然,不慌不忙的喝着茶,寇相错了。

  哼。

  心若闭死,又怎能看透?言外之意是,李少怀的心本就是向她敞开的,而不是她看透的。

  这便等同于,所有之一切,皆是,心甘情愿。

  寇准拍了拍袖子起身,公主是官家的嫡长女,身上流淌着皇室的血,如此,置祖宗基业于何处?

  若宛如没记错,当年丁谓可是寇相您一手提拔上来的,而我,当年也并非嫡女,母亲屈居后宫数载,是您一直反对立后,旋即脸色如冰冷,试问,寇相为一外姓臣子,何故来干涉我家私事?

  ...

  小姑娘伶牙俐齿,一如既往地孤傲,公主还是一如当年。

  赵宛如微眯着眼,寇相一心为国,人尽皆知,可难道这其中就真的一丁点私心都没有吗?她又冷冷道:世人所求,皆为一个利字,利可为国,可为百姓可为家,但却抛不开自己。

  不错,臣是有私心,可不若丁谓那般利欲熏心,这世间的孰是孰非,若公主看不见,臣日后,自会让公主看见。遂甩袖离去。

  第141章 摇摆不定的皇帝

  继王旦病逝, 朝中一批老臣相继告老, 大中祥符五年时任枢密副使的陈尧叟升任宰相,充枢密使。

  天禧元年初春,陈尧叟晚年患疾向皇帝递请辞程,由于王旦与向敏中的相继请辞以至中枢缺人,便未得到允许,陈尧叟因此告假在家养病, 此后几月内再三上疏请辞相位,皇帝便派其出任河阳通判。

  直到王旦逝, 河阳又传来消息,陈尧叟病危, 皇帝召其回京。

  天禧元年冬, 陈尧叟回京还不到半月就病逝家中,皇帝废朝二日, 赠侍中,谥文忠。

  又以成德军使王贻永为同知枢密院事。

  中书无主, 枢密院使也辞别人世, 如同房屋里的房梁老旧坍塌,使得屋子摇摇欲坠,才有后来皇帝梦中的恐慌,丁谓进言, 主动迎回寇准。

  天禧二年,寇准回京复任宰相,进王贻永为枢密院使。

  天禧三年, 福宁殿。

  官家前几日染病至今都未好全,这会儿子怕是睡着了。在此之前,周怀政就已经拦了不少大臣的求见。

  圣人参预朝政,凡事皆问丁谓,官家不能再坐视不理了!如今的朝中,敢直言的贤臣皆以化作黄土,只剩下一些奸佞在君王耳旁迷乱。

  寇准事太宗时,就曾经筵讲学教授过为太子的皇帝,深知其为人,今上虽不惧开疆扩土之胆,但也求安宁,不曾怠慢政务,以仁孝延先帝政策,是为守成,亦不愿做昏君。

  只是需要一个说得上话的人,来打醒犯了糊涂的人。

  周怀政合着袖子,左右察视了一番,旋即命人将殿门打开,凑近低声道:圣人曾嘱咐不允任何人打扰官家,如今她去了移清殿,虽一时半会儿回不来,但你也莫要待太久,她如今对你很是提防。

  寇准点头,提步入了内。

  福宁殿内寂静无声,压迫得让人喘息不过来。

  臣寇准,参见陛下。寇准屈膝跪地,左手按右手,拱手于地,头也随着手背稽首。

  病榻上的皇帝缓缓侧过头,见乌纱帽下的头发苍白,知是寇准,卿家何故见我行此大礼?

  臣是来劝谏陛下的!寇准抬起头,太子年岁渐长,又仁孝聪慧,理应监国。

  上午太子还来福宁殿探望过皇帝,替他尝药,又喂药,时过境迁,连太子都长大了,自己已是满头白发,他感慨道:太子是不小了。

  圣人先前与朕提过,让丁谓辅佐太子。

  陛下,如今的朝堂,已不再是陛下当年那个朝堂,后宫权重,丁谓、王钦若与钱怀演都是奸佞之人,圣人偏信奸佞误国,以至于弄得朝中乌烟瘴气,试问这样的人又如何能辅佐太子呢?

  见皇帝眉眼间有所触动,周怀政添道:陛下,前几日您卧榻时太子每日都来,可因为圣人不允,太子便只能在殿外远远看上一眼就要离去。

  陛下,除了中书省,满朝文武尽听命于圣人,殿前都指挥使是皇婿,可惠宁公主向来与圣人亲近,自也是圣人的人,枢密院使王贻永又与殿前都指挥使交好,此乃军国大权尽落他人之手啊!寇准的愤言之声充斥整个房中。

  震耳欲聋的劝谏使得榻上的天子如梦初醒。

  赵恒强忍着疼痛坐起,他竟不知自己卧病之时,大权已经旁落,又深深反思了这些年来自己所为,痛定思痛,朕违背了先祖遗训,为女子迷惑,实朕之过错。

  但,只要朕还有一口气,朕始终都是天子。赵恒抬手,微动食指,朕允你所奏,由太子监国,卿家可替朕辅佐太子否?

  寇准拜下,臣愿辅佐太子,匡扶大宋基业。

  钱怀演王钦若皆在翰林,无人起草,这可如何是好?他这才感觉到自己的朝堂,原来不是千疮百孔,而是早已经被腐蚀殆尽,挫败与无力感瞬间占满这个暮年天子的身心。

  陛下,还有杨亿。

  赵恒失声一颤,无可奈何道:是了,还有杨亿。他吃力的抬起手,指着书桌上的方盒。

  周怀政忙的上前替他将方盒捧来,他将其打开,一枚雕刻的盘龙的方玉,上面刻有,承天受命之宝。

  这是太.祖建国之初所刻的玉玺。

  遥想当年,自己不过是个庶出的王爷,既非长子也非嫡子,之所以能够让太宗认可成为储君,一部分是来自于眼前的这个老臣,还有一部分则是如今欲夺皇权的枕边人。

  太宗不喜她,她自请离去,直至太宗驾崩,她才回到他身边,此间一直有联系,但联系所言不过都是她在教他如何当好储君为百姓做事,以此博得太宗欢心。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