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其他 > 重生之与君厮守(GL) > 分卷(117)

重生之与君厮守(GL) 分卷(117)

作者:于欢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3-12-29 21:42:43 来源:免费小说

  你素来不是一个好玩的人。

  李少怀小心的将她扶上马车,替她掀开车帘,柔笑道:那要看同谁一起出去。

  马车内未掌灯,只有车窗外洒进来的灯火,随着马车使动,徒经街巷,灯光时而亮时而暗,方案上的香炉里的火星清晰可见,缝隙处不断飘着紫烟。

  檀香扑鼻,元贞可是不开心?

  没有。声音略有些低沉。

  李少怀注目看着她,眸光闪动,几次欲言,都咬牙忍下了,讪笑道:那便好。

  吁。车夫将马车停下,跳下车拉稳住缰绳,阿郎,大娘子,到了。

  李少怀先行下车,伸手牵她下来,殿前司的俸禄可比枢密院要翻了好几倍,今夜我做东,元贞可随意。

  赵宛如将手抽离,你的俸禄,不都上交了吗,你哪来的钱?

  我...她连忙转移话题道:哎呀,元贞应该饿了吧,我知道这附近有一家角楼的梅花酒比宫中酿的还要好喝。

  礼制所定,天子一日四餐,诸侯一日三餐,平民两餐,而百姓正式的三餐制始于宋。

  一直到深夜,都不见两位主子回来,几个女子坐在中堂的椅子上撑着脑袋,姑娘与姑爷竟然丢下我们,独自快活去了。

  这不是还有小公主吗?

  哎,你们说,姑爷会带姑娘去哪儿啊?

  这个点里城外城的门都关闭了,也只能在里城吧。

  我陪着姑娘这么多年,都没见过姑娘出去玩过,也就前些年从江南回来住进了许国公府。

  姑娘喜静,你又不是不知道。

  禁中呆久了人都会变得沉闷,好在是有姑爷,带着姑娘出去散心也好。

  中元节的东京城街道上时常有人带着面具驱鬼,瓦子里的戏棚中也上演着扮鬼驱鬼的戏码。

  城中一处瓦子旁,林立着酒楼,店邸,偌大的雅间内就坐了两个人。

  雕花蜜煎?赵宛如平淡的眸中有了起色,好独特,从来没有见过这种,这雕花是药瓜做的么?

  李少怀摇头,道:这是浦城的冬瓜,并非东京的。

  三尺长的冬瓜上刻上了假山、龟、鹤、寿星、仙女,摆放在寿台上。

  先前偶然路过这家殿,便记下了。

  雕花实在太好看了,弄得她都无从下手,如今民间的厨子,真要赶上王公贵族家里的私厨了。

  可见宋之繁华。

  繁华,不是仅凭一道菜的。

  所以,我来带元贞瞧瞧这东京城。

  我生于东京,长于东京,怎会不知道。

  真的吗?

  真的,不许反驳。

  ...她想笑,但是又不敢笑,最后强忍着,拍了拍手。

  伙计抬来一个风炉,风炉底座有点燃的炭火,放好炉子后加入薄批,酒酱、椒料,再倒上半炉热水,等待煮沸。

  随后又来了几个伙计将装了各种肉类蔬菜的碗,碟一一放下,除了菜类,还有各种酱料。

  这是涮食,是宫里也不曾有的。一桌子的生食以及熟食,毫无例外皆是赵宛如平时所喜爱的,这用汤煮的叫糖饼,比千层饼要下咽。

  这家店的糕点也好吃,汤还要片刻才好,你先常常这个。说完,李少怀夹了一块插着小彩旗的花糕放到她碗中。

  一小方块花糕,里面的枣、栗、杏仁等果子都裸.露了些许在外,令人垂涎欲滴。

  见着她迫切的眼神,赵宛如拾起筷子,抬手遮掩,轻咬了一口。

  怎么样怎么样?

  滋润松软,还可以。

  元贞若喜欢,我一会儿与店家说一下,日后若是想吃了,可随时叫他们送入府。

  糕点虽做法大相庭径,可做出来的东西却会因人而异,这个厨子技艺了得,纵是坤宁殿那位专做糕点的御厨也是不如的。

  他们说这家店最有名的是蟹酿橙。

  蟹酿橙?

  李少怀点头,别于它家,按医书言,橙子可缓解鱼蟹上的寒毒,我也只是听说,没有尝过,等霜降的时候我再带你来这里尝尝。

  我倒是忘了,你不仅醉心学术医术,还是个十足的吃货,你今日带我出来...

  赵宛如抬头瞧了她一眼,莫不是找我替你付银钱的。

  哪儿能啊!李少怀哭笑不得,一会儿你便知,我今日是要干嘛。

  风炉突然发出声响,李少怀搅松了炉底的红炭,使得火变小了些。

  好了,先填饱肚子~

  按她的吩咐,菜多量少,但最后给的钱还是一样的,尽管店家只说了收其一半钱。

  你不知道,看似繁华,其实百姓生活很不易的,这店生意好,所缴纳的税也高,掌柜的朴实,价钱定的都不高,真正盈利起来,也并不能其使大富大贵。

  酒足饭饱,休息了一会儿,李少怀又拉着她进了一处瓦子。

  刚一进去,门口就围了众多人在看杂技表演。

  瓦子里是一片小天地,里面没有礼仪约束,大碗喝酒吃肉,大声吆喝,开怀畅饮。

  我知道元贞喜静,从未来过这种地方,我想让你看看,百姓最真实的生活。

  印入赵宛如眼帘的,是五彩斑斓的世界,瓦子里有很多世家子弟,女子也很多,但是却没有几个世家娘子。

  因被世俗礼仪所限制,她们只能在自己的闺房中学习礼仪,若想读书,也是由家中请坐堂先生。

  瓦子里人来人往,李少怀下意识的将她拉近,护在身旁。

  莲花棚的台子在表演戏剧,有的人带着面具,有的则是直接将面具画在了脸上,连说带唱。

  后行鼓声越来越快,《兰陵王入阵曲》愈演愈烈。

  李少怀拉着赵宛如寻到一处僻静的地方坐下。

  相传邙山之战,北周率数万人围攻洛阳,城中万分紧急,兰陵王带领五百骑兵杀入重围,冲到城下要求开门,城中守将听来人自称是兰陵王带领援军来救,但其常带着面具,又恐是敌人的计策,便要求兰陵王脱下面具验明身份,于是兰陵王在数万人面前脱下了面具,脱下面具的一霎那,全军俱静,北齐士气大振,城上众兵奋勇杀出,外围援兵也乘势夹击,周军大败而撤。

  李少怀的看着台上,眼中透着光,无论男女,无论敌我,皆为所迷,可见兰陵王是如何的风华绝代。

  赵宛如转头看着李少怀的侧颜,火光忽暗忽明下,眉毛斜飞入鬓角,一缕秀发垂下,便是她此刻间离她这么近也分辨不出这容颜是男还是女,风华绝代吗?不,她觉得世间已没有词能够形容她心中李少怀。

  怎么了?李少怀突然侧头,看着赵宛如眼里的自己,微动着眉毛,覆上手道:即便兰陵王生的再妖孽,可于我心里,天下没有任何人比得上元贞,都说霸王配虞姬,乃英雄配美人,在我看来,所谓配不配,都是他人的定义,我只要,彼此喜,彼此愿,两心相悦,便胜过世间,所有。

  她不知道怎么回答她,只是上扬着嘴角,因为这是无法掩饰的开心,轻轻靠入她怀中,便觉得,这才是世间最温暖的地方。

  已不知过了多久,只觉得空气中弥漫着湿气,看着夜色,应是快到凌晨了。

  宫内钟鼓楼上的大鼓敲响,紧接着城中各处传出报时声。

  亥时正!

  三更到!

  听着外面的锣声,赵宛如扯了扯她的衣角,亥时了,该回去了。

  别着急。她一把拉过她的手,将人带出了瓦子,上了马车,对车夫道:去开封府的丰乐楼。

  赵宛如疑惑道:丰乐楼?

  李少怀点头,对。

  丰乐楼因为少了顾氏,便少了许多寻花问柳的世家子,那些喝酒赏景的文人则如常。

  实在不好意思,今儿南边两座楼都被人包下了,客观要是想到楼上喝酒,可以去北二楼。伙计们不愿得罪客人,只得说着好话,北二楼虽不临河边,但是可以看到皇城,景色也是极佳。

  头带幞头的中年男人很是不情愿,还未开口说上什么,眼前的伙计便向门口躬身走去。

  伙计笑弯了眼,语气怎么恭敬怎么压,大官人可来了,南楼都已替您备好了,保证无人打扰。

  戏台下的看客桌以及二楼雅间里面的人纷纷闻声投去目光,看着携手进来的两个年轻男女,身上穿的蜀锦同出一块布料,应该是夫妻。

  那官人怎生这般面熟?

  我倒是觉得这女子才眼熟,你瞧那举手投足间的气质。女子虽然遮了脸,可那身上的气质却怎么也藏不住。

  能将整座楼包下,定然不简单。

  南边两座飞桥相连的楼临着汴河,站在飞桥上可看到第二道城墙外的万家灯火以及波光粼粼的河面,河面上偶尔还会有几只挂红栀子灯的游船经过。

  丰乐楼,我来过一回...来过一回,却未曾静下心来观赏这楼下的夜景,便也不曾感受到,原来这千家万户的灯火也能够这般好看。

  初秋并未散去燥热,晚风吹向飞桥,吹动发梢,柔和舒适。

  你...她似乎明白了什么。

  嘘。李少怀比着手势。

  万籁俱寂下,一声钟响,从城楼四角响起,传递开来,子时正!

  忽然,楼阁内的灯火被人吹熄,转眼望去,万家灯火皆在这一刻俱灭,城中登时陷入一片漆黑,仅在一瞬间,四方焰火同时升入天空,炸响开来。

  整个东京城笼罩于火树银花之下!

  生辰快乐,我的,阿如。

  望着眼前突然发生的一切,便是她大婚时,也不曾见过这样满城的焰火。

  看见的,是没有异常热闹非凡的街道,看不见的,是三千禁军分队守候在城中各角防火之处待命。

  上午便从大内出来,忙活了半日,一直到日落才回,她温柔道:娘子的生辰,我怎会忘呢。

  一轮焰火升空,炸响天际,千家万户打开窗子探出脑袋,禁中的灯火独明,宫人们驻足抬头。

  忽然城中缓缓升起一盏孔明灯,紧接着是两盏,三盏,数千盏明黄色的灯笼腾空而起,上面都挂着小信笺,风吹过来一盏,上面写道:愿得一人心,白首不分离。

  三千莲灯从汴河上游缓缓流下,那灯极为眼熟,好像在哪儿见过。

  泪水花了妆容,湿了衣襟,更痛了人心,不要再压抑了,你在我这,无论什么样子,都是最美好的,我不知道你的过去,但是将来,就让我一直陪着你,陪你渡过每一个二十年,直至终老。

  台上的一刻钟,惊艳的是台下不多的看客,而这焰火于华灯点燃的瞬间,震撼的是整个东京城。

  它仅为一人,原来今日,是公主的生辰。

  东京城负责传递消息的小报,纷纷跑去请画师,将今夜这刻画下。

  抽搐哽咽的人扑进她怀中,颤抖着身心说不出话来,就在之前,她是有怨的,她怨她怎能不记得自己的生辰。

  在两座楼阁中间的飞桥上,数千孔明灯的照耀下,二人相拥吻。

  风很温柔,也许它感受到了,两个温柔的人。

  纵楼上楼下有人看见,纵河面有人出船抬头张望,也无人敢言语半声,有的,只是羡煞的神色。

  渴望,而不可及。

  你瞧瞧,你女婿为你闺女做的。雍容华贵的女子眼里闪烁其华。

  福宁殿前,赵恒摸着花白的胡子,真是羡煞旁人啊,圣人要是也喜欢,朕大可也为圣人放一次。

  刘娥轻摇头,并不是这焰火与明灯有多好看,而是因为这是一份发自内心的心意,如今是你瞧到了,觉得好,便认为其实自己也可以做到,可又曾细思过,你为何不是第一个这般做的人吗?

  官家富有四海,想做到这些并不难,重要的是独一无二的心意。

  第136章 你于我已是最好

  这下, 整个东京城都该知道是姑娘二十岁生辰了吧。

  谢天谢地, 姑爷终于不是一块死气沉沉的木头了。

  这满天的焰火与孔明灯,得花多少银子呀。一行人坐在庭院举头望天,阿柔突然看向孙常,家中的账房一向由姑娘亲自管理,连姑爷的俸禄都是咱们去领的,姑爷哪来的钱啊?

  十三, 你日日跟在姑爷身旁,可知道?

  孙常楞的点头又连忙摇头, 我就是一个随从,哪儿知道主子的事呀。

  不对呀, 先前姑娘离开东京可是把家中一切都交给了你, 如今姑娘又忙着带小公主...

  阿柔,你就别逼十三了, 家中账目都是要由姑娘亲自过目的。

  哎呀!阿柔握拳捶着自己的手心,姑爷做了这么大的官, 该不会是收受贿赂了吧?

  阿柔的话瞬间让他们慌张了起来, 呸呸呸,城外的庄园,宅子,田地, 铺子,姑娘带来的嫁妆,以及姑爷现在官职所赠的职田, 咱们驸马府何需要收受钱财?

  话是这么说,可没有人会嫌银子多呀,要知道官家是最痛恨贪官污吏的。

  驸马不是这种人。讨论间,自始至终都没有开口说过话的人突然沉声说道了一句。

  云烟姐姐何时也会替姑爷说话了,真是太阳打西边出来了。

  对于阿柔的打笑,云烟并没有理会,正色道:总之,你们就不要瞎操心了,安守自己的本分,做好自己该做的就行了。

  如何让东京城的百姓们都在凌晨吹灭了灯火,连道路少的路灯都吹熄了,这么多焰火同时点燃,以及满城的孔明灯,不敢想象,这需要多大的人力物力。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