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其他 > 重生之与君厮守(GL) > 分卷(104)

重生之与君厮守(GL) 分卷(104)

作者:于欢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3-12-29 21:42:43 来源:免费小说

  这计策是谁送来的?

  平乱的副使,当朝驸马,李若君。

  曹克明紧皱起眉头,思索了一会儿后从大帐内走出朝手下副将吩咐道:你去招募溪酮兵三千。

  溪酮蛮人?副将大惊,蛮人性子野,您曾当众斩杀过他们的首领,怎可...

  他们既在象州安生,如今城都要破了,还想起内讧吗?发布消息出去,若守住此城,军饷翻倍!

  喏。

  还劳烦知州替我募些乡勇,壮丁。

  这个不难,逢秋之际,象州的壮丁都在。

  半日之后,曹克明率壮丁上山伐木做成相连的船只,堆在围城的河岸上,每隔几步插上一面旗帜,又制成木筏放置河面,将新招募的守军派到木筏上防御。

  远远看去,如同外城,陈兵水上,水面环雾,看不清里面有多少守军,只觉得方圆数里都是手持武器的士卒。

  广南江水交错,江边建有营寨,广南北面,江边一处军营中,一纸密令传到了大帐。

  烛光黯淡的帐内,蒙面之人负手而站,以命令的口吻,象州之围,两江防遏使黄众盈速去支援!

  黄众盈将作揖的手放下,我们这儿的士卒不过千人,京城的禁军还未到,去了不是送死吗...

  尔等可是惧怕?

  臣不敢!黄众盈躬身道,我们此次援象州,可要向...

  殿下的命令,尔当听从便是了,旁的勿要多问。

  是。

  两江防遏使黄众盈率一千五百士卒连夜奔赴象州。

  与此同时,朝廷又下令,命环州知州张煦为庆东西路安抚使辅助曹利用平乱。

  八月末,叛军开始攻打象州,城中士卒与组建民兵奋死抵抗。

  九月,曹利用率大军抵达广南,象州又久攻不下,叛军军心动摇。

  叛军主帐内,着黄袍的陈进焦急万分,召见诸将商讨对策,象州久攻不下,而狗皇帝的禁军已经到了,眼下可如何是好?

  若象州不能拿下,邕州之地便无望,拿不下广南,立足便是妄想!

  军师走至沙盘处,是我低估了曹克明,他曾在邕州做过知州,在蛮人那边也极有震慑力,但这几日攻打下来臣已摸清了象州的底。他将象州的旗子推倒在外城,外城所造势,然内城守军不足,象州已经是强弩之末。

  可皇帝的禁军到了,咱们还没拿下广南!兵力也有限。

  军师拱手躬身道:臣曾在禁中的枢密院做过官,禁军之名虽好听,实际战力也不过如此,自太宗朝后,宋人畏手畏脚,赵恒更是昏庸无道,宠信奸佞。

  军师是说禁军不足为惧?

  正是。

  王上可撤四路兵中一路,兵分两路,北上前去拦截援象州的禁军,曹利用此人臣极为熟悉,好大喜功!

  那好,孤便亲率人马去拦截,此处就由军师坐镇。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赵家皇帝贪生怕死,惧怕讨好契丹人,却对自己的士卒苛刻至极,实不配为人之主,孤要夺了这赵氏天下,拿回幽云十六州。

  吾王圣明!

  到了广南之后,因为气候过于湿热,又经过长途跋涉,京畿与中原驻郡禁军皆不适应,很快便病倒了一大批人马。

  斥候来报,叛贼陈进亲率人马朝北边来了!

  来的好,省得我去寻他。

  元帅,曹巡检已经率了人马前来,咱们应当寻个地方与曹将军汇合。

  曹克明?曹利用哼笑一声,不过是个血气方刚的年轻人罢了,他手中能有多少兵!

  但曹将军熟悉广南的地形,我们初到此地,对于水势地形一概不知,贸然与人交战...

  先前你不是说要尽快赶去支援吗,如今我们到了,你又劝我撤退,是何道理?

  这不一样!

  元帅,末将以为驸马所言极是,我军日夜兼程,已是疲惫不堪,不宜草率迎战。丁绍文站出,竟是附和李少怀之言。

  两位副将相劝,身为主帅的曹利用只得作罢,到哪里会军为好?

  二人同时指向沙盘的同一个地方。

  丁绍文勾起嘴角轻笑,看来驸马与伯文,英雄所见略同。

  李少怀回笑,怀未曾上过阵,与久经沙场的将军比,相形见绌。她想的是两军交战,丁绍文应该不会因公徇私陷三军于不顾。

  自己死不足惜,若是广南丢失了,那么大宋的江山便真的危矣,丁绍文再痛恨自己,总不至于拿家国安危开玩笑,皇帝就算再宠信丁氏,自己的江山出了安危,怕也是不能够容忍的,丁绍文是聪明人。

  但该堤防的还是要堤防。

  来人,传信给都巡检使曹克明,会军于贵州。

  是!

  昭庆坊。

  长泽县主府内除了内侍省出来的寺人与宫人,还有少许着回鹤服的侍女,她们交流所用的言语也是河西一带的语言。

  宫里出来的人大部分都是自幼就入了宫,所学语言皆是官话,洛阳正音,河西一带的语言太过不同,也十分难懂。

  殿下,两月前王廷传出消息,老王后仙逝了。

  野利氏终于死了吗!对于她喊了多年的母后死去,竟是一点悲伤都没有流露。

  如今宋朝南方生乱,若是能让这叛乱在久一点,影响再大一些,恐怕宋廷会将所有注意力转到平乱上,那么西面或许会放松,西夏便可借此机会发展。

  你可知道宋廷的疆域是西夏几倍之多吗?李瑾玥冷着脸侧看她。

  侍女低下头,奴不知。

  广南之地,就算要打,一年半载也打不到东京城,宋不是唐,藩镇势力没有那么可惧,东京城内对南方之乱丝毫不在意,此乱易平,距我千万里,大军支援尚且要月余之久,又怎去扰乱。

  事在人为,西南之地可是有大理,以及吐蕃,吐蕃可是一直觊觎中原。

  李瑾玥微眯双眼,冷笑一声,兄长野心可不小,胆子也大,可我只会保证西夏的安宁,旁的...我不管。

  您自从见了那个什么惠宁公主后,就变了。

  好了,我做事向来凭心而动,用不着你来教育我!

  侍女跪下,裙两侧垂绶皱起,奴不敢。

  李瑾玥转身回望着交叉双手下跪的侍女,长叹一口气道:若要送暗信回去交差,便说东京无忧,宋朝此乱,易平,却不易安。

  是。

  也许此乱,并不需要人插手,也能再次让宋皇感到害怕!

  除了大臣们的旬休之日入宫,每月初与月中,已嫁公主在京的也都要回大内请安。

  宫门关闭之前,赵静姝才从宫中出来,刚一回府的就钻进了院里的小库房中,这个房子里放的都是她从宫内带出的一些嫁妆。

  姑娘,您在寻什么呀?千凝看着翻箱倒柜的主子,一脸茫然。

  就是一本画册,我出嫁那日娘亲当做随嫁品放在了嫁妆里。

  千凝仔细的在脑海中翻阅着,大惊道:您从钦明殿回来就苦着脸,莫不是贵妃娘子又训斥您了,让您和驸马...

  哦,原来在这儿啊!赵静姝终于在一堆发光的珠宝上找到了一本册子,娘亲曾嘱咐过我,让我在大婚的夜晚拿来看,我要看看到底是什么宝贝,能让人有孩子。

  千凝哽咽道:还真是春宫画。

  春宫画是什么?封面好像有点眼熟,不过上面的花极为逼真好看,她曾经在书肆中好像也见到过,这不是观中的□□吗,每回下山师父从不让我们染指带春字的书。

  周昉,好耳熟的名字。

  画册裹得严实,封面上的字十分小,上面绘着牡丹。

  《**秘戏图》

  千凝虽与她年岁相近,但生活常识一方面要早熟的很,光听着赵静姝将书名念出她便有些羞涩难以启齿了,殿下!

  难道自家姑娘嫁到这驸马府一年之久,两个人果真相敬如宾,啥也没有吗,她家姑娘不懂,难不成驸马也不懂?难怪贵妃娘子这般着急。

  赵静姝打开书,瞪时脸涨得通红,我...

  旋即低沉下脸,这是什么书,看的好不自在!

  这个周昉肯定不是什么正人君子,竟然画这种东西!赵静姝赶忙将画册丢给千凝,你快拿去烧了,切莫被四郎知道了。

  千凝想笑,但是又不敢笑,只得捂着嘴,大内的公主都是由嬷嬷们教导启蒙,姑娘您及笄后才回大内,只学了一些宫中的礼仪,而宫外那些世家的郎君小娘子是没有嬷嬷专门负责的,观中清心寡欲,贵妃娘子许是怕您与驸马新婚之夜不知...她又偷偷笑了起来。

  又道:这个在出家人眼里许是□□,但是在大内与市集上却是随处可见,极为盛行,将此书画当做嫁妆也很是寻常。

  真的吗?赵静姝质疑道。

  真的,不信,您去问姑爷,没准姑爷他自己也画过呢。千凝将画册又交还给赵静姝。

  姑娘成亲后,姑爷所作她都看在眼里,姑爷温柔,不似外面传言那般,虽还是会去丰乐楼,不过都是去喝酒罢了,不会招惹莺莺燕燕。

  比起众人都看好的大驸马,婚前婚后流言不止,自家姑爷实要好太多。

  赵静姝又翻了翻,瞪着眼睛道:这些又是什么?

  春宫画中不单单只有男女之事,也有画有少数人群,列如男子与男子,女子与女子,甚至有些场面难以令人理解,特殊嗜好以及怪癖。

  竟还能这样...

  千凝愁了一眼,没有赵静姝那般惊讶,而是平淡道:大内所有妃嫔及宫女,均为内命妇,一旦经过内人试,成为正式的内人,便就成为了官家的女人,一生不能婚嫁,直至终老,故而对食之事很是平常。

  赵静姝侧头看着千凝,千凝慌忙摇头道:千凝可没做过,千凝是自幼入宫的,因为接受宫中教导的时间长,才有幸被派到了钦明殿做事,也是得益于自幼熟习宫廷礼仪,在姑娘回来之后得以服侍姑娘。

  那你若要自由,而我又不肯放你走的话,你岂不是要等我死了才能?

  千凝点点头。

  大内,果然是束缚人的地方。赵静姝将手上的画册撕下一半,前面的画的太丑了,烧了吧。

  可...都是同一人画的呀,这是临摹本。

  阿凝,你怎么什么都知道?赵静姝用着好奇的眼神盯着她,以前我怎么没有发现你懂这么多呢?

  我...千凝涨红着脸,因为...看过,且都是所学内容,否则又如何能到姑娘身边来伺候呢。

  行吧,四郎在哪儿?

  千凝看了看窗外,已经入夜,姑爷此时应该在书房看书吧,姑娘?

  不行,我得把这个画藏起来。

  ...

  书斋内的藏书堆满了柜子,原本空荡的书房,一年下来,不断有书放入,如今都可以算作是个小书库了。

  书房里除了满屋的书香外,还有淡淡的墨香夹杂其间。

  铜炉里的青烟流连于书桌旁,桌上放着一张羊皮制的地图,少年捧着书在烛光下专注。

  她静不下来,也就没有办法让步子不出声,也不曾守着那些繁琐的规矩,才走了几步远,书桌前传神的少年上挑着眼珠,将手中的书放下,抬头道:今日公主回来的有些晚,不过公主回来了怎也没人通报一声。

  赵静姝边走边道:你也知道我回来的晚了,宫门都下钥了,你就不怕我回不来了吗?话里似有哀怨。

  大内是公主的家,整个东京城的百姓也不敢对公主不敬,我又有什么好担心的。

  你...赵静姝走近将双手搭在她的书桌上,哽塞住。

  前去广南平乱的大军这几日已经抵达了,我长兄为人狡诈,大驸马只识得他的表面皱起的眉毛暗示忧虑。

  但战场离我千万里,我难以第一时间掌握消息,如今我也不在朝,很多事情都无能为力。眼神中的光很暗淡,像是一种无奈。

  你这么帮我师兄,仅仅是因为不想让我伤心么?

  公主想听真话么?她再次抬头。

  便从赵静姝透彻的眸子里得到了肯定的答案,回道:是,也不全是。

  圣人不知丁绍文之恶,又需丁家之力,故扶持之,王相虽是贤相,然也不知实情,放眼朝中,是丁家独大,我接触过惠宁公主,远比我想象的厉害,公主虽讨厌大内,可心里还是不舍的,血肉亲情,公主也是不愿意看着官家被人蒙蔽,江山动荡吧。

  你怎么知道的这么多?

  丰乐楼。

  开封府大酒楼之一的丰乐楼,丰乐楼不光是酒楼,因里面常驻达官贵人,消息极为灵通,所以还是一张网,网罗天下消息。

  今日我去大内,母亲又训话我了。赵静姝嘟着嘴。

  丁绍德注目看着,只是浅浅一笑。

  你还笑,还不都是因为你。

  笑止的呆滞住,我?

  你从书房搬回来吧。

  声音不大的话让她愣住,旋即温柔道:好。

  书房里卷进来一阵秋风,飘动的帷幕下,停有一片火红的落叶。

  第122章 三十功名尘与土

  曹利用的禁军先行到达贵州, 九月, 曹克明领一千人马抵达。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