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其他 > 枭雄入赘后 > 枭雄入赘后 第183节

枭雄入赘后 枭雄入赘后 第183节

作者:今夜来采菊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3-12-29 21:26:50 来源:免费小说

  薛进排兵布阵完毕,方才拆开那封安阳军情,速览一遍,不由面露喜色:“好一个仇阳。”

  “仇阳怎么了?”

  “所向披靡,战无不胜。”饶是薛进向来讨厌仇阳为人,看到这等好消息仍是不吝啬赞美,紧接着对慎良司其等将领指指点点:“瞧瞧人家,为何人家能打胜仗,天下未定,你们的心思先散了,要知道十年磨成一剑,却经不起一日懈怠。”

  太川那三年安逸的好日子,令薛军将士或多或少都有些松散,反倒是从前势弱的帝军,历经南征北战后竟愈发的凶猛肃杀,任凭薛进满腹谋略,在这等情形之下也无可奈何。

  他这话看似指责一众将领,实则是说给全军将士听的:“据我所知,仇阳每日卯时起,亥时息,几乎不离武场,手上的茧子便是刀也划不破,你们呢,伸出手来看看!”

  薛进稍稍一扬声,将领们纷纷低下头,不敢与之对视。

  “我知道你们心里在想什么,不妨明话告诉你们,现如今即便是薛军鸣金收兵,意欲与朝廷求和,朝廷也不会容薛军霸着江南,这场仗注定是不死不休,你们和一家老小的性命,都在你们自己手里握着。”

  薛进是个轻易不动怒的,至多阴阳怪气几句,眼下他这般直言不讳,可见“不死不休”这四个字绝非耸人听闻。

  众将领道:“薛帅今日所言,末将等必定谨记在心。”

  薛进也只是想借他们之口敲打敲打底下兵士:“行了,都下去吧,崔无留步。”

  不多时,议事厅中只剩崔无一人。

  “薛帅有何吩咐?”

  “你看看这信。”

  安阳军情乃主将廖三口述,谋士代笔,廖三没读过书,满篇楚熹同款大白话,信写的极长,大多是夸赞仇阳如何战无不胜攻无不克,最后才说打算再调遣精锐五万,一举攻下云麓城。

  崔无看完,沉吟片刻道:“廖将军未免太急功近利了。”

  “从何讲起。”

  “云麓之后便是沂都,沂都内有大批朝廷帝军,此时攻城倒不难,可一旦被帝军围困,粮草首先是一桩大隐患。”

  “不错,他这老毛病又犯了,你说他怎么就不长记性。”

  “兴许是连连胜仗冲昏了他的头。”

  “连连胜仗。”薛进轻笑一声:“如今打退了不算胜仗,唯有杀尽了才算。”

  崔无跟在薛进身边多年,最能揣摩薛进心意:“或打到弹尽粮绝,破釜沉舟那一战。”

  “嗯,你来给他回信,叫他不要轻举妄动,稳住士气即可。”

  “属下明白。”崔无顿了顿,又道:“仇阳此番连斩帝军将领,在军中声名大噪,长此以往定会名扬辉瑜十二州,倘若他真心追随薛帅倒也罢了,可……不论何时,他终究是少城主的人。”

  薛进眼底的精明骤然全退,徒留一种色令智昏的自信满满:“那有什么分别。”

  崔无:“……”短暂的无语了一瞬,崔无又说道:“属下以为,总归要有所防范,毕竟少城主这些年,私下里的小动作并不少,这些事,薛帅想必心如明镜。”

  薛进重用崔无,除了崔无善谋略通世故,还因崔无只忠心他一人,任凭楚熹洒下多少恩惠,他都不为所动,不像廖三,老憋着劲要把籍贯迁到安阳城,明里暗里的都以楚熹马首是瞻。

  但薛进打心眼里觉得,不论忠心他还是忠心楚熹,都没什么分别。

  “你不要对她抱有太多偏见,她不看我,还要看楚楚。她只不过是想给自己和楚家留一条后路而已。再者我防范她,你当她察觉不到?没必要为此寒了心,薛军想攻打江北,断不能失了安阳这只臂膀。”

  崔无算看出来了,薛进对楚熹是深信不疑的,所以找了各种由头说服他。

  可不得不承认,薛进最后这句话极有道理,若没有楚熹和楚光显的大力支持,薛军现下很难与朝廷相抗衡。

  “属下明白。”

  “明白就好,你去忙吧。”

  “是!”

  待厅中无人,薛进方才坐到太师椅上,取出怀中的两封家书,原本冰凉的纸张已然被他的体温捂热,柔软的泛着一点潮气。

  薛进稍作犹豫,将楚楚那封搁到腿上,先拆开楚熹的看。

  楚熹果真给他面子,可谓字字如刀,句句戳心,火药味十足的把这本旧账一翻到底。

  薛进不自觉的深吸了口气。

  其实他不想和楚熹这么针尖对麦芒,然事已至此,他若不搏出一条道理,楚熹日后定会踩着他的脑袋耀武扬威。

  要从何处辩起呢……

  薛进这般沉思着,缓缓展开楚楚那封信,“恭奉吾父添丁”六个字一露面,薛进便忍不住笑出声,再往下读,皆是小姑娘日常琐碎趣事。

  譬如阿爷前些日子满院泼水,叫她能在府里玩冰车;四叔叔被一群内卫五花大绑关进了房中,她去探望,四叔叔叫她设法偷钥匙,她才不上这个当;二伯母家的小弟弟三岁了还尿床,真是羞羞脸。

  信的最后,楚楚似乎想起自己是祝宜年的学生,又一本正经起来。

  父独在异乡,儿至为挂怀,愿梦中肋生双翼,一夜远涉千里,好能与父相伴,寥解父之苦闷。

  与母共笔,吾父勿念。

  薛进看到这里,忽然觉得没必要再和楚熹一争高低,便是让她踩着脑袋耀武扬威又如何呢。

  她生下楚楚,她功德无量。

  作者有话说:

  来了!

  第138章

  帝军和薛军隔江对峙,从正月初打到了二月中旬,双方皆不少伤亡,安阳一带冰面上大片大片鲜红血迹,已然融入冰水之中,**的,又不消散,总是夜里凝聚,白昼化开。

  都立春一个多月了,这天儿竟还这么冷。气候有异,令以耕种为生的百姓心中惶惶不安。按照过往经验,每一个极寒冷冬后必有大旱。

  “哎,也不知今年收成如何。”

  “咱们在安阳府当差,总归不会饿着,何必操这份心。”

  安阳府里的仆婢,见识远胜外面寻常百姓,知道的多,思虑的自然也多:“我不是怕旱灾粮草供应不上吗,薛军若败了,恁以为咱们的日子能好过?”

  “啧啧,你还不知道吧,北边今年雪灾,死老多人了,据说是上苍降怒,天要亡周,这场仗薛军准是要赢的呀,你就踏踏实实把心放肚子里吧。”

  楚熹去找老爹的路上无意听见府里下人的对话,不禁摇头苦笑。

  上苍降怒,天要亡周。

  这八个大字在寒潮来临的一个月时间内,几乎传遍了辉瑜十二州,和当初陆广宁死后关于陆家种种谣言一样,都是有人在幕后推动。

  薛进从谢燕平手里学到了这招,并学以致用,意图搅乱朝廷军心,稳定己方军心。

  办法是蠢办法,好用是真好用,在这封建迷信的大环境里,天灾**皆成了争权夺利的利器。

  来到老爹书房,只见他裹着一身厚实的大氅,正坐在炭炉前暖手,饶是如此也有些瑟瑟,足以说明这天儿究竟多冷。

  “老爹,你找我什么事?”

  “恁来瞧瞧这个。”

  “晋州,舅舅的信?”

  “是啊是啊,前些日子恁不托我帮忙找陆家小六吗,我借着送贺礼给恁二舅舅托了信,他帮着找了一个月。”

  楚熹忙问:“如何,有消息了吗?”

  老爹大笑道:“晋州是钟家的地盘,找个人还不轻而易举,如今陆家小六已经安顿在都督府里了。”

  楚熹颇感意外:“舅舅怎这么上心,老爹送了什么贺礼?”

  “跟那没关系,恁舅舅是想用这陆家小六跟薛军牵桥搭线,给钟家留条后路嘛,我瞧他话里话外的,对朝廷还是有诸多不满,只碍于瑜王归顺了朝廷,联起手来霸住了北六州,他没法子才忍辱负重的。”

  “不太实诚吧?”

  老爹扭身给楚熹倒了杯热乎乎的姜茶,慢条斯理道:“今冬极寒,冻死人畜极多,收成又成问题,朝廷只顾着打仗,一味向各州征兵征粮,更是雪上加霜了,他对朝廷不满是真,至于忍辱负重嘛,兴许不大实诚,横竖朝廷当家,晋州也是他做主。”

  楚熹捧着姜茶坐到椅子上,点了点头,仍有困惑:“据我所知瑜王一度比朝廷势大,怎么好端端的就归顺了朝廷呢,周文帝有如此手段,当初何至于被廉忠欺负成那个样子。”

  “恁二舅信上还真提起这事了。”老爹笑道:“瑜王麾下有个叫赵立群的恁晓得吧。”

  “我哪里会不晓得。”

  “赵立群有个女儿惠娘,生得貌美无双,后被瑜王认作义女,送进宫去服侍皇帝,一进宫就深受皇帝宠爱,不久便有孕得子,年前,这惠娘被封为皇贵妃,儿子也被立为太子。”

  “……那,瑜王是想扶持幼帝登基,好以此掌控朝政,这样他就名正言顺了?”

  “八成是这心思。”

  楚熹颇为无语:“我还以为周文帝能比他爹有脑子些,竟也这么傻,那惠娘明摆着是瑜王的人,他还让惠娘的儿子做太子,这不说暴毙就暴毙了。”

  老爹倒是没有看轻周文帝:“恁想啊,年前那会雪灾已经初现端倪了,即便瑜王要弑君扶幼,也不敢在这节骨眼上杀了周文帝,周文帝此时立太子,算给了瑜王一颗定心丸,叫瑜王不留余地的打薛军,以后的事,还未必呢。”

  “哦……有道理,有道理。”

  老爹晓得楚熹一贯对帝都的事不上心,话锋一转,又提及沂江战局:“近来江北因那天要亡周的传闻军心不稳,廖三昨日才到我这借走了十几车火药,估摸着是接着命令要和帝军开战了。”

  天冷,茶凉的也快,楚熹喝了一大口,只觉一股暖流涌入肺腑,眯了眯眼睛,发出一声轻叹:“薛进来信同我说了。”

  “我想他也得和恁说,恁可不准掺和进去,老老实实的在府里待着。”

  这场仗完全是硬碰硬,生死由命,成败在天,楚熹想掺和都无从掺和:“嗯,我知道。”

  不过四五日功夫,沂江两岸便彻底乱了。

  先是安阳起兵,以炮火覆盖,不惜一切代价攻打云麓城,而常德紧随其后,使诈渡鬼门渊,意图夺取江北小镇云堂房。

  云麓城和云堂房皆为能定胜负的要隘,帝军无论如何不能拱手让人,几十万兵马誓死守城,任凭薛军四面合围,炮火连天,也不退后半步。

  江北连年战乱,各方势力争斗不休,百姓穷困,兵士疲苦,官中粮食紧缺,赋税劳役又多,偏偏又赶上百年难得一遇的寒冬,帝军将士几乎是咬着牙根在迎战薛军,顶不住了只能灌一口酒。

  将领无时无刻不在军中鼓舞士气。

  “斩杀反贼!驱逐荒蛮!收复江南!封官进爵!良田美锦!唾手可得!”

  这话说白了就是,帝军师出有名,行正义之道,江南四州民人殷盛,田多垦辟,要粮食有粮食,要黄金有黄金,只要能打胜仗,往后大家就可以安享富贵,吃香喝辣,再也不用受征战之苦了。

  虽然有点望梅止渴的意思,但帝军大部分兵士都很吃这一套,男儿生在乱世,谁不想闯出一番天地,建功立业,光宗耀祖。

  可以沂都水军为首的部分杂牌军就比较浑水摸鱼了,反正打胜仗他们捞不着好处,打败仗他们也不吃亏,关键时刻保命要紧。

  薛进正是凭借这一点,才一路杀到江北,围攻了两座城池。

  不过九尧城和沂都城不断出兵干扰,给云麓城和云堂房运送补给,薛军围攻半月有余,却迟迟攻打不下,双方皆是损失惨重,人命,粮草,木炭,火药,弓箭,每一日都消耗巨大。

  尤其是廖三这边,云麓城本就难攻,还背靠沂都这座大山,有万朝河从中牵引,城里的兵士简直像野草一样杀不尽,廖三军资一告急,就得向后方的老爹求救。

  豁出命打仗的成年男子,饭量不是一般大,说一顿饭半头猪毫不夸张,廖三那人仗义,从不肯苛待手下的伙食,三番两次的借粮,让富可敌国的楚貔貅有点小顾虑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