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男生 女生 完本 书单 专题 APP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武侠网 > 历史 > 八零年代一只独秀 > 八零年代一只独秀 第135节

八零年代一只独秀 八零年代一只独秀 第135节

作者:刀口儿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3-12-29 21:22:55 来源:免费小说

  恐怕她在谈话间,细微的一个眨眼,收紧拳头,皱眉头,都被他看在眼里,并在心里加以分析。实在是对方那种想要窥探她内心的眼神让她十分不舒服。

  全程周子青的情绪都是淡淡的,似乎格外看的开,明明是关乎她自己的事情,却像是对待别人的事一般,出谋划策,“老师不妨查一查传闻源头在哪?”

  “你不担心?整个系里现在都在说你压力很大,导致精神上有些不正常?”班主任说这话的时候,带着几分玩笑和试探,实际上在来之前,系里找他谈过话。

  这样传闻一直放着也不行,周子青是优秀学生代表,是系里很多大一大二学生的努力方向。如果真是出了问题,系里肯定要第一时间了解清楚。

  “不知道怎么回事,突然一夕之间大家都在关心我的心理和精神问题,但是我不需对外解释,我只需要走自己的路,做自己该做的事情,其他的事情影响不了我,我也不会去关心。”

  辅导员眉头微微拧着,向班主任轻轻摇了下头,示意可以结束谈话了。

  接近两小时的谈话,实际上并没有什么实际作用,仿佛彼此双方就只是坐下聊了聊天。

  周子青离开办公室的时候,完全不受影响的去了学校图书馆,她已经着手开始写决赛作品说明书。基本上已经在收尾了。

  周子青一走,班主任和辅导员各自眉头皱着,表情不算轻松。

  “能看出什么吗?”班主任轻笑出声,其实心里多少有点数,谈话里就隐隐有点感觉,周子青并不是一般学生。

  能看出来,她性格很坚毅,异常冷静理智,说出口的话都像是精心校正过的新闻稿,看不出一丝错误。甚至就连作为当事人本身的自己,都被她模糊掉,完全站在一个客观且中立的角度在说事。

  辅导员一向温润的脸庞,紧绷着,面对班主任的问话,抿着嘴角摇了摇头。“她应该一开始就已经看出来我的目的,反而更加放松起来,说实话,我对她说的传闻源头比较在意。”上次见面,她也说过类似的话。

  更像是她明知道这一切会发生,却不管不问,任它随意发展。完全的把自己从当下环境剥离出来,她不是装作冷漠,而是真真切切的不在意。

  “不过,周子青这个学生,总是给我一种……说不上来的怪异感,打个比方来说,她身上有种和其他学生没有的违和感,但这不是说她有问题,就像是人的外表和内里。我们平时会说一些学生心理比较成熟稳重、老成,可偶然也会看到这类学生身上有符合年龄的一面,比如,一向成熟稳重的学生,在面对教授夸奖,喜欢的人当面称赞时,会突然不好意思的挠挠头发一样。

  但是我在周子青身上几乎找不到符合她现在这个年龄的某些点,对比同期的学生来看,她领先的绝不是她的学业成绩这一块。

  一个心理成熟冷静,且坚毅的人,或许有天生的因素在,但是绝大部分离不开从小的生活环境。后天的生活环境是塑造一个人性格形成的绝大因素。而她还很聪明,从她的学历档案资料来看,是每一位学生渴求的学习人生,说实话,我倒希望现在的传闻是假的。”

  班主任没想到辅导员对周子青评价会这么高,他也翻过周子青档案,自然知道上面的记录。

  “在观察观察吧,等到国际青年赛作品提交,应该就能平息下来。”毕竟传闻里压力说是来自竞赛,等到竞赛落幕,谣言应该不攻自破。

  辅导员的想法和班主任一样。

  谣言得不到当事人出面解释,渐渐有平息下来的趋势,甚至再有人说起这事,已经有人站在周子青立场上出言反驳。毕竟,总说人家心理不正常,精神不正常,可到底怎么不正常,谁看到过?

  见到最多的反而是周子青脚踏实地的泡图书馆,进实验室。谣言四起的时候,人家忙碌的根本没时间过问,天天准备竞赛作品。

  就在国际青年赛决赛作品提交后,谣言眼看着就像一个无稽之谈的笑话落幕的时候,东山市那边却出事了。

  *

  刘小光把金嘉瑜给耍了。

  钱拿到手之后,刘小光并没有离开东山市,而是找了一间便宜旅馆住下。金嘉瑜封口费没起到作用,他还惦记手里云海市这份资料能不能再捞一笔钱。

  这东西搁在他手里,毛个作用都没有。可是看到东山市晨报的赵玉民,刘小光知道他挣钱的机会来了。

  刘小光不傻,年轻那时候,他也在报社实习过,报社走什么流程,他心里有数。赵玉民拿着徐家村那份走访资料,回去报备给总编,能不能过审,还得两说。

  毕竟地方上媒体主流,是要看上面的。倒行逆施,可是要冒风险的。国家主流报业媒体,黄金新闻段,报道称赞过人,地方媒体给黑了,先不说报道的真实性,起码是得罪人了。

  不过,报社媒体要的就是真实性,怕得罪人干不了这行。敢于揭发真相,还百姓群众以真实,也是给社会警醒和鞭策。

  刘小光在报社门口等了赵玉民几次,几乎毫不避讳的对赵玉民透漏,他手里有证据,能证实周子青精神有问题。

  “你在她东山老家那边走访的资料,说白了能写出来的那几件事,就和蚊子叮个包,挠挠痒一样。这种事多了去。随便街头巷尾走一圈,楼下坐的老头老太太,哪个都能给你你说个十件八件的。

  周子青这个事,要是写成报道,东山市只能是个开头,重点可全都在云海市那边。尤其最关键的地方,你知道在哪么,她被国家科技报,新闻频道点名过。先不说,我可以肯定她脑子是有问题 ,精神不正常。就说她现在,那个什么竞赛,能把她推到什么高度。你这个报道真实内容一出来,你先想想效果?做媒体的,谁不想要个独家?然后其他地方跟着陆续报道?

  即使徐家镇那边说她小时候可怜,挨了多少打,可烧房子是真的吧?性格大变是真的吧?

  我想想,你要只是写写东山市采访文章,你们报社总编怕是不会录用,没什么搞头啊。你这大老远跑去一趟怕是白辛苦了。

  可是你要是听我的,把云海市的事情写上去,那么一篇连续的报道,绝对能引炸了。你想想,十来岁丫头片子,到现在国内顶流学府的高材生,甚至现在几乎代表国家去参加什么国际竞赛,不说有多少人瞩目,这个时候来一篇揭底真实报道,多刺激眼球?”

  刘小光把早年利索的嘴皮子捡起来,全用在说服赵玉民。看的出,赵玉民被他说得意动。顿时心下窃喜,脸上却是不显。

  接着又说道:“当然,我也不是非找你们东山市晨报不可。”说完嘿嘿一笑的啪啪自己包,“我也可以把东山市录下来的内容,给云海市那边报社媒体看看,他们应该也感兴趣,毕竟周子青当年可是高考状元的身份,反正谁报道出来,我是不管的,我就挣个路费辛苦钱。”

  刘小光说的毫无避讳。

  反而是赵玉民,盯着刘小光一脸疑惑的问了句,“你到底是干什么的啊?为什么会搜集这些资料。”

  刘小光目光狡黠,一挺胸脯,指着自己说道,“老子当年做的和你是同行,要不是年轻气盛,顶撞领导,现在应该也做到总编这位置了。不过,现在我走私活,有人出钱,天南海北老子也去。周子青脑子不正常被人看出端倪了,就让我私下走访一下,不是老子自吹,没老子这手段,你们东山晨报就是去云海市调查走访,怕是连个鸡毛都查不出来。”

  反正吹嘘胡诌,又不花钱。什么年轻气盛顶撞领导,根本没有的事。不过,倒是对云海市资料十分自信,起码毕爱顿康复医院这条,东山市无论如何都不会知道的。

  就凭这点,刘小光就能完全那捏住赵玉民。

  赵玉民被刘小光三言两语鼓动的不行,上班直接跑到总编室,把刘小光那边听来的,一五一十的报了上去。

  刘小光说的话粗糙,太过直白,太功利了些。赵玉民用自己话前后修饰一翻,味道就变了。

  这就好比,刘小光在于揭露周子青不为人知的阴暗面,有故意隐瞒欺诈行为,就戾气重了点,有些喊打喊杀氛围。

  用赵玉民的说辞,报道事情还是这些事,可阅读把视角站在怜悯和同情上,一样是揭开事实让大众知道。至于最后阅读后的观感,可就因人而异了。

  听到赵玉民话,总编低头陷入沉思。

  只有徐家村采访写出的文章,总编原先是不打算采用的,没什么新闻性。可要是有了云海市那边资料续上,就不一样了。

  “对方说,如果我们晨报不感兴趣,他会找上云海市那边的媒体问问,光是用上辰光大学这个名头,就值得写。更不用说,周子青在辰光大学计算机实验和人工智能专业的指导老师,还是徐梁知教授。单单这两个名头报出来的效果就会吸引一大部分人群关注,再加上她本身可写事情实在太多,每一件写出来都有争议性不说。尤其现在国际青年人工智能竞赛时期,绝对是大好时机。云海市那边的媒体,向来直接,他们要是拿到这份资料,肯定会报道。”

  赵玉民眼睛里闪烁着昂奋的光芒,报道文章还没写,可光是自己嘴里说一说,就让他整个人兴奋不已。国内顶级学府,国内著名教授,眼下全球最权威的科技竞赛,每一个词条在脑子里过滤一下,都引得每一根神经在跳动。整个人跃跃欲试,他甚至觉得自己能写出一篇绝世好文章来。

  第一百一十一章

  赵玉民没让刘小光失望, 在旅馆里舒舒服服的等了两天,赵玉民便找来了。

  刘小光痛快的把资料给了赵玉民。刘小光毕竟在报社干过,他搜集证据, 甚至在事后整理上,都是报社内部的一些手法。

  赵玉民一目十行看的很快, 且越看越激动,真的就像刘小光之前说的, 周子青在徐家镇的事情只能是个序, 精彩的全都在云海市。

  赵玉民是个成年人, 对于刘小光这个人还是有些忌讳的,笑着问出几分试探,“刘哥不急着走吧,东山市好玩的地方不少, 要不要我带你四处逛逛?”

  听话听音,刘小光拿到钱, 笑得眼睛眯成一条缝, 心思早就飞了, 哪里还想着留在这东山市。不就是想从他口里打探他下一站准备去哪, 是不是云海市?

  刘小光抬起手, 兄弟似的啪啪赵玉民的肩膀, “放心吧, 兄弟,你心里想啥我懂, 我拍胸脯给你保证, 周子青这篇报道,绝对是你们东山市先报到。至于云海市?兄弟,你也体谅下老哥, 岁数不小了,连个婆娘都没有。吃了上顿没下顿,就挣个辛苦钱。再说了,东山市和云海市距离几百公里远,你今天发,他后天发,彼此压根互不影响。

  兄弟,报社里面的事情我懂,什么独家不独家的,就每天那天气预报,都能变着花样写出十几种样式来,你说是不是?”想要彻底买断他手里的东西,给的钱可不够。

  赵玉民见刘小光像个泥鳅一样,滑不溜丢,根本不是他能控制住的。当然,对于这种在社会里混的,心里存着一丝忌讳,也不想把场面弄得不好看,笑呵呵说了两句场面话,立马拿着资料回报社整理去了。

  赵玉民前脚走,刘小光后脚退房。有钱了,路边伸手招呼一辆出租车,直奔东山市火车站。到了火车站售票口,死皮赖脸挤到最前面,“同志,给我一张去云海市的票,站的,坐的都行,就要今天的。”

  国际青年人工智能竞赛,没有复赛,初赛通过晋级的选手,直接进入决赛。所以初选一向都是异常严格。周子青作为国内唯一参赛的选手,成功晋级决赛。光这一点,就让不少国内计算机人工智能爱好者,研发者关注。

  决赛作品提交,竞赛专家委员会,以及决赛评审的各位专家学者,国际计算机人工智能联合会,竞赛组织委员会,以竞赛监督委员会等等,联合在全球权威报刊《科技未来》发表声明,声称会秉持公正,公平的原则,遵守竞赛规定。

  并且竞赛官方在报刊上对这一届竞赛作品,充满了信心,并扬言,计算机人工智能这一领域会迎来新的方向。非常期待决赛评审后的作品名单。

  这话一出,给外界无限遐想的空间。其他国家的科技媒体,甚至提前预测会获奖的人员名单,这并不是空口白话,而是有一定依据的。

  媒体渠道比较广泛,对于参赛选手的指导老师,院校,以及初赛晋级作品曝光,都给外界各方评估的价值。国外媒体纷纷报道,多家媒体都有看好的选手和参赛作品。

  周子青的名字在其他国家报刊上又被提及,受采访的是一名当地大学教授。坦率又直接表达他对周子青决赛作品非常感兴趣。

  “很神奇,我的助理把竞赛初选的结果给我看的时候 ,我只是随便看了一眼,然后我被这些通过初选的学生作品打动了。大部分都非常有趣,甚至不乏拥有高端科技水平的作品。但是我却被其中一个作品惊艳了,是的,我很心动。就像突然乍现在在我眼前缪斯女神,我激动极了。我甚至连她的名字都念不出来,还是我的一个学生告诉我。但是这不妨碍作品交流,通过作品我知道她一定是位与众不同的人。”

  能通过严格初审成功晋级,每一位选手都是实力非凡。

  辰光大学计算机人工智能专业流传的谣言,竞赛作品提交之后彻底平息下来,班主任罗海波和辅导员才算歇了一口气。中途班主任罗海波多次找到朱玉晴谈话。

  可惜朱玉晴从头到尾都只承认,她相信自己看到的,她就是觉得周子青继续留在寝室,会影响到她。药片实在寝室找到的,她也相信就是周子青的。

  “我想让她搬出现在寝室,她学习劲头,太不对劲,很疯狂,这让我感到害怕。这是一种很惊悚的直觉,这不是正常人会有的那种状态,没人能像她那样学习,我真的觉得她有问题。”朱玉晴是这么告诉班主任和辅导员的。

  辅导员能看出来朱玉晴说话间神情上的细微不安,对比冷静自持,没有一丝破绽的周子青,朱玉晴实在是很容易看懂。

  但是,对学校来说,这不过是同学之间的矛盾控诉,以及不想继续待在同一个寝室的手段。

  寝室管理上,每年、每学期都会有学生申请更换寝室,理由也是千篇一律。

  周子青已经搬了寝室,谣言也停了,就在班主任和辅导员觉得事情告一段落的时候,更大的风波却突然席卷而来。

  东山市晨报用了半个版面,以《辰光大学之光全家梦魇的对象:十二岁一把火烧房,徒步几百公里离家出走》为题,报道了现辰光大学计算机与人工智能专业在校优秀学生周子青过往。

  从父母情感不睦离婚,到一夜醒来性格大变,乡村神婆指点迷津,再到云海市优秀数学竞赛生,高考状元,以及高中时期不得不停课休学治理精神疾病。国家优秀代表学生,奖学金获得者是疑似精神分裂者。

  仅仅间隔两天,云海市每日一报,同样用了大半个版面报道出来,不同的是,每日一报的细节部分,把周子青从初中到高中成绩全部罗列,就连参加数学竞赛名次,也都记录下来。洋洋洒洒一长串的文字,字里行间是不用质疑的优秀和聪明。

  可不管曾经成绩多么耀眼,如今放在这里,不过是让人唏嘘和惋惜,惊恐和猎奇的对象。

  在大多数百姓心里,一旦和精神疾病扯上联系,那就是不正常,是会叮嘱身边所有人都要远离的对象。

  东山市和云海市一经发报,影响和争论声很大,周边省市又互相跟风引用报道,事情本身很有争论性和新闻性,传播的很快。

  正准备去教学楼找教室的周子青,在门口被一群记者包围了。

  事情似乎发生在一瞬间,周子青整个人就卡在教学楼楼梯走道口。前一秒,也只是听到踢踢哒哒,杂乱的脚步声。匆忙的,焦急的,一大群人往这边跑过来。

  明眼一看,不是辰光的学生,这么大阵仗,又如此慌乱匆忙,顿时引起准备进入教室上课的学生好奇。

  就在定神一瞬间,这群人已经团团把周子青聚拢在人群中间,有人双手举着黑色相机,啪啪啪不停的按住快门,这一波还没停下,教学楼门外,又跟着跑过来五六个人。一眼锁定被人群里围住的周子青,立马挥舞着手里相机,摄影机,硬是在一群学生还没反应过来怎么回事时,挤到最前方。

  教学楼的走道并不宽,被这些人这么一堵,立马堵得水泄不通。

  有着急上课进教室的,也有好心眼前这阵仗的,能安排在一个教学楼上课,那基本上都是同系的学生。被人围堵的进退不得周子青,在辰光计算机与人工智能专业里,没人不知道她。

  等到教学铃声响起,整个场面顿时失控起来,进不去教室,大喊大叫的学生,有些男生开始忍不住吼叫起来,有的卷起袖子开始拉扯。

  推推搡搡,乱作一团。

  而被一群记者围住的周子青,在听到一群记者七嘴八舌,争先恐后的询问时,整张脸顿时煞白煞白的。记者凌厉质疑声,学生懊恼咒骂声,以及周边学生听到记者的问话,惊讶的抽气声。

  就像一锅煮沸了水漂浮上来的饺子,一个个翻滚着,拥挤着,带着咕嘟咕嘟沸腾的水声,像一朵白色不断高涨的泡沫水花,一点点的溢出锅沿。

  被推搡着,不得不靠在走道的墙壁上,隔着衣服,感受到墙壁的阴凉。眼前,一张张快速扭动的嘴巴,不停在说着说什么,却什么都没听见,耳朵里嗡嗡的,像是住着千百只蜜蜂,更像是有飞机降落在她身后,眼睛里,就只能看到一张张激动扭曲的脸庞。

  等到蜜蜂采完花粉飞回巢穴,等到飞机降落彻底平息下来,耳朵里立马充斥着各种言辞犀利的质问声,一声声的,简洁扼要,直抓本质,又同时切中要害,真真是字字一针见血。

  以前看到一本书,书上说,厉害的文字能杀人于无形,眼前这些无疑是其中的佼佼者。

  旁边硬是挤到周子青正前方的一位男士,压着棒球报,神色严厉,嗓门尤其洪亮,吵得脑袋生疼。

  “周子青同学,你看过东山市晨报以及云海市每日一报上面对你的文章吗?你高中有次短暂休学,是不是去看精神医生,报道上说你有精神分裂,双重人格特征,这些你认可么?”

  “报道上说你从小遭受家人打骂,你母亲在接受东山市采访时,说你为了泄愤报复,放火杀人后逃跑。请问一下,你精神上有没有自残倾向,或者有想要伤害他人的**呢?”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